王喜是工长,一个管理二百多人的工段长。王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尽管这二百多人百分之九十是女工,因而有人戏称他为“娘子军连长”,王喜说我可比连长大多了,二百多人,相当于两个连呢!
王喜总爱把“二百多人”挂在嘴上,动辄就说“这二百多人二百多个心眼,不好管理呀”,或者说“那可是二百多人哪,给这么多的人当头儿,容易吗”。言外之意,不容易!没有一定的本事,能当上这“二百多人”的领导吗。
有些人听他这样说,当面点点头,迎合说,可不是吗,那可是“二百多人”,“二百多人”哪。或者说,你老王可真行,换上我,恐怕连二十个人也管不了。可是一转身,这些人就开始埋汰他了——有啥可吹的,不就是个小工长吗,瞧把他“抖擞(东北土语,音的色,意思与臭美相近)”的!别人怎么看,王喜似乎感觉不出来,一直自我感觉良好。
王大工长的老婆叫张芸,是酿造公司的工人,所谓的公司,说白了,就是做酱油、醋、大酱的。
张芸为自己的男人感到自豪,上班时经常会在别人面前流**一种优越感。借题发挥,吹嘘一下自己那管着“二百多人”的丈夫:听我说,女人找对象,千万别找在单位负责的,像我家王喜一样,二百多人就够他操心的了,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听她这样说,于是会有人做出惊讶的样子,说哎呀我的天,你老公管二百多人,咱们的车间主任才管一百多人呀。还有人成心和她过不去,讥讽说:二百多人确实不好管,我老舅在乡下放羊,也是二百多,根本管不过来。张芸听了,认真地纠正:我说的可不是羊,是人!
大概是被这不绝于耳的“二百多人”传染了,王喜的儿子小强也为自己的老爸感到自豪。
小强这孩子真让王喜操心,不但学习不好,在班级上“打狼”,而且爱招灾惹祸,老师和同学的家长经常会找上门来,说小强这孩子没教养或者是缺少教育,弄得王喜很没面子。
王喜时常自责,连一个孩子都教育不好,那还配领导二百多人吗!他一直这么想,对儿子没少费口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道理对小强失去作用时,王喜就会使用暴力——用拖鞋狠抽小强的屁股,这一招是从父亲那儿继承来的。王喜小时候就经常挨父亲的打,但父亲那时候用的是胶鞋,因为那年月平民百姓没有几人穿拖鞋的。《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王喜认为自己是没什么过失的,对孩子他从来都没有放松教育。
这一点,小强也可以证明,他能把父亲的教诲像经典一样背下来:你爸大小也算个领导,管二百多人呢!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不能到处惹是生非。你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总是爱打架,人家会怎么说——瞧,老王连自己的孩子都管不好,还领导二百多人呢!
父亲的“哼哼”教诲,对小强没起太大的作用,打架的事还是时有发生。这孩子经常读错字,如把谆谆读成“哼哼”。
一次,小强与一个叫何洋的孩子打架,把人家打了个“乌眼青”,就是因为“管二百多人”这句话。
小强与何洋都在厂子弟中学上学,还是一个班的。两个人吵架的起因是小强下课时,当着同学的面吹嘘自己的老爸是个“管二百多人的领导”。他对一个叫小刚的男孩发泄对班主任的不满:她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管六十多人吗,我老爸管二百多人呢。
哎,你老爸管多少人?小强问小刚。
小刚不好意思地说:唔……我老爸没管过别人,他说他这辈子净让别人管了。
小强听了很得意。
这时,何洋走了过来。小强叫住他:哎,小洋,你老爸管多少人?
何洋歪着头认真地想了一下,然后说:要是把小车队也算上的话,十六个人吧。
小强更加得意了,对小刚说:嘻,听见没有,他老爸才管十六个人——我老爸管二百多人呢!
何洋不高兴了:你老爸不就是一个小破工长吗?有什么可显摆的——我老爸可是堂堂的厂办公室的主任!
小强说:我不管什么主任不主任的,反正你老爸管的人没有我老爸管的多!
何洋毕竟是厂办公室主任的儿子,知道的事要比别人多。他问小强:你老爸是什么级别?
小强不明白级别是怎么回事,于是反问:那你老爸是什么级别?
何洋神气地一笑:告诉你吧,我老爸是正处级!
小强问:那我老爸是什么级别?
何洋更神气了:嘻,你老爸根本就没有级别!
小强蒙了:不可能,管二百多人呢,怎么没有级别呀?
何洋问: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吗?
小强点点头。
何洋说:打个比方吧。如果厂长是皇上的话,我老爸就是那和珅,大内总管,一品大臣。
小强急忙问:你的意思是说,你老爸是和珅,我老爸就是纪大烟袋了?
何洋嗤之以鼻:做你的梦吧,人家纪晓岚是大学士——我看你真是啥也不懂。这么说吧,在厂里,我老爸就相当于一品大臣!
小强急了:那我老爸是几品呀?二品?三品?七品?
何洋占了上风,洋洋得意地说:你老爸几品?我告诉你吧,他根本就没品,顶多就算是个小太监吧——他连干部都不算,管二百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还是工人吗!
当小强明白了“管二百多人”并不是同人炫耀的资本时,恼了,一拳打了过去——我×你妈的和珅!你老爸才是小太监呢!
一拳把何洋的左眼打了个“乌眼青”。
小刚在一旁起哄:再给他一拳,他就成熊猫了!
小强把厂办公室主任何春霖的宝贝儿子打了,小强的母亲——厂职工医院的周大夫也找上门来了。
好说歹说,王喜总算把前来兴师问罪的周大夫糊弄走了。
周大夫走后,王喜问小强为什么打人。小强把打架的经过讲了一遍。听了儿子的讲述,王喜把手中准备教育儿子的拖鞋放下了。他觉得何洋这小崽子是有些欠揍。
正当王喜准备对儿子“哼哼”教诲时,小强说了一句话,让他感到很伤自尊。
小强说:老爸,我不是贬低你——别看你管二百多人,其实你比人家何洋他老爸官小多了!
听儿子如此说,王喜激动了,习惯地脱口而出:你怎么和领导讲话呢。说完便觉不妥,马上改为“你怎么和爸爸讲话呢”。
小强说:本来吗,何洋说你根本不算干部……我都替你感到“渐鬼”。他把“惭愧”错读为“渐鬼”。
见你妈的鬼!滚,给我滚!王喜拾起拖鞋朝小强抛了过去。
四十岁的王喜突然感到悲哀了。不是为小强,而是为自己。他本来觉得自己在老婆、孩子面前很有威信,一个管着二百多人的工长,尽管这二百多人百分之九十是女的,但在厂里绝对算个人物,怎么让何洋那个小崽子说得一钱不值了呢,甚至连个干部都不算。
王喜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当了好几年工长,怎么连个干部也不算呢?每次车间召集工长开会,车间主任老胡不是口口声声地说,你们这些当干部要带头,你们这些当干部的要自觉吗?工长不算干部,这准是何洋那小崽子瞎说的,小孩子说的话信不得,管二百多人的工长不算干部,那什么样的人算干部呢,笑话!
这样一想,王喜又找回了感觉。
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韩月华:人品比职业重要”内容快照:
『韩月华:人品比职业重要』
因为有一种良好的~,王喜特别拿自己的头衔当回事,把工长这个兵头将尾的小角色扮演得有~有色的。每当那些挡车工~他一~“大工长”时,心里立刻出现一种甜丝丝的~。是呀,二百多人都得听他发号施令,不是一种众星捧月、鹤立~群的~吗。王喜这良好的~,从他那昂着头、倒背~的走路的姿势~就可以可出来。他有一件军大~,是从在~队当连长的小舅子~~~~来的,他~军大~时,从不把胳膊~~~袖,而是披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