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八月二十日晴
地点:杭州文晖路省教育人事厅某宾馆
主题词:依依惜别的兄弟
作者:家树
早九点,妻子下楼喊了辆路边的三轮车,行李不轻不重都是过冬的衣服,连同一只大包两只小包和我本人都压在一辆三轮车上。车夫随口要了10元价格,俺二话没说答应了。随着唧唧哑哑的摩擦声,三轮车经过两个来回的左拐右弯后停至萧山十一中的校门口。我摸出一张十元钞票递给了年轻的车夫,车夫接过后又伸出手来,我不耐烦地再给了5元,车夫便**一丝得意的狡佶相,阴阴的笑着快速瞪车逃离我的视线。
校园前是块大大的草坪,平时就显得宽阔无比,现在放着暑假就更显得空空荡荡的,我步行进去并往左边的行政楼走去。见二楼总务处(2)的门半掩着,我推开一瞧,嘿,陆小胖司机正候在电脑屏幕前玩着快乐的小游戏。
小胖是位部队转业的整天笑嘻嘻的很热心的校车司机兼总务副主任,平时我们经常在一起较量乒乓球,他受过专业训练俺是业余的.几局下来谁输谁赢倒很正常。所以跟俺照面套近乎时也格外真诚和友善些。
他笑嘻嘻的竖起大母哥夸我勇敢,同时也杂点微妙的目光打量着我,似乎我会摇身一变变了个中层领导什么的。其实俺知道俺什么都不会是,当个普通老师塌实点睡觉就得。不一会儿,四楼下来了学校的校长和俞主任,我们拉着亲热的手在行政楼前简单地合了个影。老校长永远平静地用那温和的目光、谦和的声音嘱咐着我:老樊,一路珍重!家庭的事儿学校会照着。于是我和目送的领导一一挥别,快速钻入白色的小校车。汽车便急速地驶离了十一中。
新校长刚来我校主持工作时,那时我正被莫名地“贬”为普通教师。但我们却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一见如故,足见其心机非凡。他起先给我的印象犹如我兄长一般,处世真心、诚恳,暂时的分别彼此流**一份依依不舍同时也夹杂着些须的不耐烦,如同接着个烫手的山芋。我正思想间,先后来了两个同事的电话,是小一背的弟弟建军和同背的老弟东明的电话。建军同志作为教务主任和我的数学同仁,我们一起打拼出萧山十一中教学半壁江山,可以说他付出的汗水比我更多。东明是我的铁哥门,加上小魏同志我们三人合作组开展体育活动频繁,偶尔喝点老酒发点牢骚。曾经引起诸多老师和领导的“羡慕”和“嫉妒”,我这次因为怕他们挂念和破费,决定悄悄的溜走。他们都想到我的西行艰苦,并为没有赶送我而电话致歉意,这令我颇为感动。人啊,有时因过于熟悉靠近而疏远,却又因距离遥远而亲近。亲情、爱情、友情无不如此。
汽车出南环路行使至萧山宾馆左拐后前一百米,略在区教育局办公楼的水泥坪上呆了一刻钟,打院外又来了辆车,是萧中莫老师和局人事副科施同志,我们约好一起送我至杭州城。
一路顺畅,过钱塘三桥,不过二十分钟多点,车子来到杭城文晖路省教育人事厅大楼前,爬个小坡进入宾馆停车场。此办公楼不高不低正好十二层,莫老师轻车熟路径自带我们进了一楼。
也许是因为星期六,人员往来稀少,只见两个着青色工作制服系着条色领带素着脸的女服务员在自己的电脑桌前专心地做点帐目,见我们来,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娇滴滴的杭女模样,知道俺是要去援藏的教师马上便格外热情起来。
我们乘电梯直上八楼,进了一个人事处的副处办公室,原来是去年负责第二批援藏教师工作的叶处,年轻的他热情地招呼着,客套地要泡茶.一会便喊来了办事员苜干事。年纪青青的苜干事马上交代我先去一楼登记房间,并通知俺这次西行的所有费用:旅馆费、车费、飞机票都得自己垫钱,凭发票回原单位报销,省厅则一毛不拔。我下楼自口袋里掏出300元押金,拿了张709房卡,同行的小胖司机、施科帮我装点行李,随我来到了709房间。门虚掖着,我进去一看有一对青年男女正坐在床沿,相处着说话,我一问原来就是同时进藏支教的小弟,名字叫匡达明。我赶紧下楼要求给**腾个地方,结果换了新的房卡,是703房间。我见机与小陆司机、施科言谢握手道别,送至电梯出口处。莫老师便留下来与我做伴,两人回房间坐下来仔细攀谈起援藏的有关事宜,只空聊些漫无边际的话题,时间便很快地被打发掉了。
午餐设在二楼左边拐角一个套间里,我与同住套间的来自绍兴地区的张好志(他刚赶到房间就到了午饭的时间)一起,顺路摸到了二楼左边拐角门。见窄小的套间房子里,两桌已围的满满的人挤在一起正说着热闹,有负责欢送第三批援藏老师的省厅领导、干事及六个地区教育局的副处;有第二批胜利归来应约给我们介绍经验的7个援藏老师;有的是我们第三批整装待发的清一色的8个男教师和送行的家属。大伙各自分散而坐,夹杂期间,几乎谁也不认识谁似的。陌生人的好处就是各自只管自己的嘴巴,话少却吃的利索,见此风卷残云的架势,我也低头猛吃一气。肚子半饱之时喝了口饮料突然发现隔壁桌的一位女士谈兴正浓,年纪四十上下,长圆形的脸衬着宽嘴巴,话语连着话语像吃着葡萄串似的,声音柔和、随意、轻盈。又活象是只会翩翩飞舞的蝴蝶,含着对新鲜花蜜期盼和兴奋,咿咿呀呀道些天南地北的花边新闻,显得特别有见识,让俺切身体会什么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成语意境。又似乎是爱激动怕寂静的角儿,声音忽高忽低,吵得偶终于有点心烦,我再低头夹点菜时,便觉无甚胃口,大家齐散了回房休息去了。
午后约2:30分,我们两批饭客都已端坐在八楼一个会议舍内。因为当时并无与会者名单发放,我只知道左边坐的都是即将出征的八位第三批援藏教师,右边则是七位光荣完成任务的第二批的援藏教师,上坐是**坐,下席是陪同送行的地教育处副处。团团围成椭圆形的位置排列着。会议由省厅人事处G处主持。先是莫老师作为派出方的教学副校长代表去年的援藏教师作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汇报和完成的业绩介绍。接着顺次轮流所在的六位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回归教师作些补充和经验总结,其中英语教师老吴同志更细心地关照新去的教师平时生活、工作要牢记的几条抗高原反应的心得体会,罗列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接着是俺大着胆子担了个第三批派出方的副校长(其实是张没有什么内容的空头支票)代表八位援藏教师作了低调的发言,无非是强调团结互助、集体打拼的浙江团队精神。依年龄的次序老二冯东生,老三张好志,老四黄德鸣,老五成喜功,老六安可,老七许世名,老八匡达明,各拿起身边的话筒作了意气风发的英雄表态,俺一看一个比一个说的雄壮。最后,由省厅一位年轻的女副厅长作重要的指示及温和建议,要求我们新去的向第二批同志学习,讲政治、讲纪律、讲团结、讲安全。在掌声中,两位厅处领导分别给第二批教师颁发了一本红红的纪念证书,我们的兄弟见面会胜利结束了。
散会后,萧中莫老师招集他们来的7位教师要连夜赶往上海某家大医院,因为还有一位援藏教师还躺在病**,需要他们过去探望。而我们则心志满弓的样子,晚上各自休息,一夜无话。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雪域支教手记>第四篇”内容快照:
『<雪域支教手记>第四篇』
八月二十三日多云转~地点:杭州国际机场主题词:拜拜了杭州作者:家树清晨,我早早起~,拉开窗帘,灰蒙蒙的天几乎~着整个杭州城。今天是星期日,路~的车~还没涌~繁华的城区,间或有轻微的汽笛~从~边~过,急弛的大都是那~~刷着绿色油漆的出租车,远远望去象一~~绿帽子飞行在街市中。住在~的小高楼也能看到大半个杭州城,很是奇怪哦。同伴张好志也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