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一个三岁小孩的时候,开放没几年,农村又兴起旧习俗,就在那年,我有了老婆,一个和我一般年纪的小女孩。娃娃亲,现在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老婆叫张若依,那时候她家住在小镇,七九年春,她父亲和我父亲一起上了越南战场。他们是中学同学,一起参军,同一个连队,是生死与共的好兄弟,那场战争异常惨烈,在一次丛林战中,全连伤亡严重,只剩下几个人,我父亲是其中一个,而若依的父亲因为肺部被严重炸伤,躺在简陋的医院里。弥留之际,他极力振作起来,轻轻地想举起左手,叫父亲把手表转交给他老婆,断断续续地说:“振军,我是家中独苗,没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把你们家老二过继给我,我把若依许配给他,继承我的香火。这个手表是若依妈妈结婚的时候送给我的,你带回去跟告诉她这件事,她会明白的。”没有多久,若依的父亲就逝世了。几个月之后,我父亲带着战功从战场上回来,复员之后在家乡的小镇做了一名警察。
听父亲说,他是带着若依父亲的骨灰回来的。回到小镇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吴阿姨送骨灰,若依的母亲。那年若依三岁,看到母亲哭得很厉害,也跟着大哭,一直不肯停下来。临别的时候,父亲把手表交给吴阿姨,并且把定亲的事告诉她。吴阿姨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没有多久,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小镇。之后,父母经常带我去若依家,这样我和若依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小时候什么也不懂,不过做过家家的时候,若依头上披着在幼儿园跳舞用的红纱巾,做过我的新娘。我们后来又一起上小学,每次遇到有人欺负若依,我总是保护她,有一次一个长得胖胖的同学说若依没有爸爸,我跟他打架了,结果我的被打得满脸是血,还上了医院。
在我二年级的一天,我和若依一起放学,她突然送一本书给我,用一张很精美的纸包着。她说现在不准看,等到下个月我生日的时候,再打开,作为生日的礼物。过了几天,刚好是星期天下午,我去找若依,他们家的门**锁着,敲了半天,还是没有人开门,后来邻居的阿姨告诉我,若依一家星期六搬走了。我伤心极了,哭丧着脸回家。母亲问我,为什么哭了。我说若依一家去省城了,也没有跟我说一声。后来听父母说,若依的舅舅当大官了,把他们一家接到省城去。
我已经习惯了和若依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分离。看到教室里,那个空着的座位,我总是发呆,回到家里,也不想做作业。终于,有一天,班主任来家访了,当然是说我最近学习情况很糟糕的事了。父亲没有骂我,只是安慰我说,等到暑假,若依会回来的。我相信了,并且问父亲:“爸爸,若依将来是不是要做我老婆呢?上次吴阿姨跟我说,等我长大了,有出息了,就让若依做我老婆。”父亲过立刻回答我:“等你将来考上大学,做了科学家,若依就会嫁给你了。”我听了不知道有多么高兴,盼望着暑假快点到来。
我特别的用功,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三名。暑假的第二天,是我的生日。我早就盼着这天的到来。我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拆**装纸,里面是一本彩色的《龙珠》。我日思夜想的《龙珠》啊,太高兴了。当我翻到第十页,有一张纸条:云天,这是我送给你十岁的生日礼物。当你看到礼物的时候,我已经走了。很舍不得你,很想和你一起上学,一起玩,请你原谅我不告诉你,只是不想被你看到我哭,我会回来看你的,若依。
抱着心爱的图书,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再暑假的每一天,我几乎都问父亲,若依什么时候回来。父亲一开始说快了,等到暑假结束的时候,父亲说若依的妈妈没有空带她回来,可能要寒假了。
小孩子还是比较容易淡忘,后来渐渐地没有那么想若依了,不过每次看到《龙珠》,会很想若依,也会鼓励自己好好学习。我的学习一直都很好,不过自从若依走了之后,我没有很要好的同学。寒假的时候,若依也没有回来,我又问爸爸,这一次爸爸说,若依一家跟着舅舅去北京了。我知道若依暂时不会回来了,她送给我的《龙珠》,成为我最重要的东西。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去北京,见到可爱的若依。
初中的时候,我已经长高长大,觉得自己是大人。这时候,若依在我的脑海中,还停留在小女孩的形象。我成绩还算拔尖,在初二的时候,开始暗恋班上的学习委员。她很漂亮,说话很好听。那时候哪里敢表白,只是默默地喜欢在心里。初三很快就结束,我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那个学习委员去读师范,通过很多次信,始终没有挑明,对她也没有以前那种强烈。高中的生活,实在太苦,现在想起来,还在后怕。地狱式的教学管理,3+2的升学模式,真的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东西,每次做梦不是数学就是政治,甚至作恶梦也和考试有关。最开心的,就是下午放学后,去球场踢一个多小足球了。班上没有特别喜欢的女孩,不过有时候会想起若依,想起小时候的快乐时光,那本《龙珠》一直锁在箱子里,偶尔还会拿出来轻轻地抚mo。曾经有段时间,我不想学习了,可是为了去北京的梦想,还是坚持了下来。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从第一批到第三批,我志愿的学校全部填北京的,并且全部是中文专业。我也没有和父母商量,记得当时父亲叫我报考法律或者管理之类的。其中的原因,只有我知道。(
高考发挥还可以,上了北京某大学的中文专业。当我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我几乎感觉到若依就在我的身边。太亲切了,我立刻爱上这个城市。如果若依也上大学,也跟我一样是大一的新生。
大学很轻松,特别是中文专业的学生。我经常收到中学同学的信,也经常给他们写信,那时候很流行这个。记得在入学不久的一天,我收到初中那个学习委员的信:云天,你知道吗?从初二开始,我就喜欢你了。一直不敢对你说,可能是比较单纯,比较害羞的缘故。前几天,一位很要好的初中同学告诉我,你曾经暗恋过我,是吗?现在,我已经在县城的中心小学做了一名语文老师,身边有很多人追求我,觉得很烦,你还喜欢我吗?你追我吧!洁梦。
读完这封信,我整个心都跳起来,没有想到,洁梦也喜欢我。我立刻给她回信,还说寒假回去的时候就向她正式表白。从此,我和洁梦成了无话不说的恋人,当然是纸上谈兵的恋爱啦。
中文系的学生都很喜欢写诗,似乎是一种品味。每天都思念洁梦,有时候为赋新词强说愁,一首新诗的诞生,不过如此简单。总之不管是上课,还是自修,以我为中心,拼命地写。遇到喜欢的课,会听听,目的是跟老师辩驳几句,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记得有次上古代汉语课,老师让学生评价一下先秦文学。我主动站起来,在上百人坐满的阶梯教室,响亮地说:“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顶峰,后来的文学再也没有超过那个时期的高度,最多是一样的高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先秦文学,是最自由,思想最丰富的文学,从诗歌到散文,无一不凝聚了真实的人性”话语一处,全体愕然。老师默不作答,后来就有几个同学反驳我的观点。初生牛犊,哪里还怕老虎,倒是有几个女生给我鼓掌喝彩。
我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洁梦,她也不太认同我的观点,并且列举了后来的唐诗宋词和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其实我无所谓,不就讨论吗,有正方必然有反方的。
中文系的文学社是独立于校文学社,甚至比校文学社还要有影响。班上有个同学很火,没有多久,就成为副主编。她叫许雅,来自江南,公认的才女,高考作文满分。这个同学长得清清秀秀,只是没有什么表情,一脸冷酷。我曾经想,如果她能经常微笑,那个美应该是西施的妹妹。可以这么说,她是我唯一有点兴趣的同学,不过经常会把她忘在脑后。有一天下课之后,她来找我:“林云天,对系文学社有兴趣吗?”我说了声谢谢,表示暂时没有考虑。她也没有说什么,径自走开。
那天晚上,我又想起若依,算起来,有十年未曾见面。她还记得我吗?她还是以前那么美丽可爱吗?真的,我对她的印象,只停孩提的时候。她送给我的《龙珠》,我把它带到北京。多么希望,可以再见到若依,我来北京就是为了这个梦想,现在想起多么纯洁,多么天真。
每天在宿舍、教室、足球场和图书馆之间来回,时间过得很快,冬天马上来临。我生长再南方,对北京的冬天很不适应,雪虽然很美,可寒冷时时刻刻让我想想起南方的温暖。父母隔几天给我来电话,总是问我天气的事情,我都烦死了。“不就雪吗,跟家里冰雪里的没有两样,能冷到哪里去?”我想这是应付母亲最好的办法了。
那年,学校为了迎接校庆,特意邀请了三所兄弟学校的足球队来学校打杯赛。新的校队,采取选拔的方式组建。我经过层层选拔,入选了大名单。这个大名单有四十多人,只有十八人最终入选新一届的校队。那一次大名单里分组对抗,我一口气入了四个球,被教练选入校队了。我很兴奋,因为如果我在北京的高校圈子里踢出名气了,说不准若依就知道我在北京了。这才是我参加选拔的原因。
总共两场比赛,第一场以老生为主,我们学校输了,只能争第三名。第二场,教练大胆启用我们这些新生,我进了一个球,这也是正常比赛唯一的进球。当广播里传来甜美的声音:“17号林云天,攻入一球。”我兴奋极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从“媒体”传播出去,若依真的可能就在球场边。
过去了好多天,我相信若依没有听到我的名字。突然想起许雅,赫赫有名的才女。那天上完课,我叫住了她。她好像一眼就看穿我的心思。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许同学,和你一起在文学社并肩作战如何?”她笑了,第一次看到这个美丽的女孩微笑,真的很迷人,浅浅的酒窝,白里透红的脸颊,芬芳的气息。很快,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每天踢完球,就去图书馆。一般到了九点多的时候,去文学社的办公室。每次都能见到许雅,一般我是帮她审稿子,用铅笔写上评语。她很信任我,先看我的评语,如果评语不好,她就不看。那时候系文学刊物是半月一期的,我们负责的《听风的歌》版面,其实是我审稿,她定稿子,有时候她学习忙,也会让我定稿子。
有一次,把自己的稿子写上评语,许雅认真地品读,这次她又微笑了。她不错,很清新,完全可以发表。那是一首诗,我写给若依的,当然,除了自己谁也不知道写给谁。
朴素
你是一朵小花
素色地
浅浅微笑
你是一阵心跳
微弱地
轻轻拍打
你是一盏船灯
昏黄地
闪闪泪光
这首诗发表了,我得感谢许雅,她给了很高的评价。渐渐地,我的文学热情高涨,和许雅的配合如鱼得水。这时,我很少给洁梦写信,不过我违背了诺言,寒假没有回家,当然也就无从表白了。记得寒假的第三天,我收到洁梦的来信:云天,你对我越来越冷漠了,是不是你变心了?你违背了诺言,那你的表白,会是另外一个的什么时间?
在回信中写道:洁梦,我实在太忙了,让你有冰冷的感觉。等到热情如火的夏天,那是最炽热的季节。
其实,我知道,在心中,天平已经发生了倾斜,只是不愿意去承认,不愿意去破坏那种纯洁的感觉。留在北京,其实是为了许雅,因为她说想在北京过冬,到长城和香山去看雪。
我和许雅几乎形影不离,虽然没有亲昵,可是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对方的呼吸。她是我梦想之中的那种美女,而且就像林徽因那样的才女,让人怎么拒绝呢。大年三十,我中午就给家里打了电话,也给洁梦打了电话。我和许雅约好在我们宿舍做饺子,我们俩都笨手笨脚的,搞到最后,我们没有吃上饺子,竟然吃上包子了,现在想起来还很好笑。就在那一个晚上,我们接吻了,感觉很甜美,她的**很软,很温暖,很舒服。
那一个寒假,我和许雅踏遍了北京城里城外大大小小的风景点,最难忘的是站在长城上看雪,在零下十几度的,北风呼啸的烽火台上接吻,那种感觉想起来就很暖和。晚上,我们在八达岭附近的旅店过夜,当然单纯的我们是和衣而眠,用**轻轻地诉说。
很快,大一的寒假结束。第一个星期,我就收到洁梦寄来的毛衣。心里有点内疚,可是我很喜欢许雅,应该说这是第一次恋爱的感觉。除了妹妹,她和若依是我心中最重要的女孩。而洁梦,只是很朦胧的回忆,而且是过去的感觉。于是,我在收到毛衣一个月之后,写信跟洁梦:我们还来不及开始,也不需要说结束。谢谢你喜欢我,其实我们喜欢的是初中时代的对方,可是我们都长大了。不要再期待夏天,因为这个夏天不属于我们,你会找到属于你的季节。谢谢你的毛衣,我正穿着,很温暖。
从此,再也没有收到洁梦的信,听其他同学说,她过得很不好,人变得很沉默。我的心,是歉疚的,可是为了许雅,为了坦然,我只能这样做。自从和许雅确立恋爱关系之后,我的心思都放在她的身上。可是,一直没有忘记若依,那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快乐的女孩。当然,对于娃娃亲,我只觉得是长辈的事,是不合法的。我只希望见到若依,告诉她这十年,我是怎么想念她的。
有一天,天气很好,我和许雅在学校的湖边学习。她突然问我,你有没有什么秘密?我说没有啊,基本上都告诉她了。许雅有点不高兴,拿出一首诗,是我写的。
茉莉花茶
闻一会,清香
杯中有她
在心里微笑
品一点,淡雅
渐渐甘纯
在心里漫开
吞一口,苦美
撩起诗艺
在心里滋味
“这首诗不是写给我的,你心里还在想着一个很美的女孩,带给你淡淡地苦涩,又淡淡地甜蜜。”许雅一针见血地猜透我的心思,不愧是文学上的知己。
接着,我把若依的故事告诉她。她听了之后,感觉到淡淡的醋意。我解释说,那是纯洁的友谊,是亲情,和我们之间不一样的。
我能感觉到许雅对这件事的在乎,之后她对我没有以前那种热烈。也许这种埋藏在心底的故事,对她来说是不允许的。我总说她小气,她说有了若依,我们之间的爱情就不完美了。过了几天,许雅显得很憔悴,当我把她搂在怀里时,她哭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她哭,一直以为她是坚强的才女,怎么会哭呢?
“云天,忘记若依吧,我不想和另外一个女孩分享你的心。”许雅贴着我的胸口说。
“就当作是我发了一场梦,好吗?现在醒了。”尽管心里不愿意忘记若依,还是答应了。之后,我再也没有打开《龙珠》,斤两让自己不去想若依。我能感觉到许雅的脸色滋润起来,那种江南女子特有的玲珑,愈发迷人。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2”内容快照:
『2』
~天的北京很冷,隐隐约约地看到路边树~那黄绿的小芽。在中文系的调查中,《听风的歌》成为最~欢迎的栏目。不久,许雅荣升为主编,对于大一的~来说,这是奇迹。而我一直是~助~,也不想去竞争什么,不~求什么职务,其实我更喜欢校园诗人这个称呼。生活慢慢地趋于平静,~漫而充实。期间有很多人追求许雅,可她对我一直很专心,引用那她拒绝其他~孩的话,“除非你比我的~朋友更有才气,我才会考虑一~。”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