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粮食 [目录] > 第7章

《粮食》

第7章第七章

作者:郭学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七

早晨,天蒙蒙的,要下雪的样子。赵一平望着窗外的芙蓉树正盘算着看望特困户的事,忽然电话响了起来,他正要去接。手机响了,一看,是李玉成。

李玉成说,局长会上安排了一点资金,让我和你去看看直属粮库的特困户,给他们送点温暖,让他们也好过年啊。

赵一平说,是啊,他们太不容易了,为粮食干了一辈子,我正想着这事呐,我们什么时候去。

东西你都准备好了吗。

我前几天就准备好了,那天有其他事没去成,要不就等不着你了。

赵一平打电话让小郑把面粉和花生油拉上,带他去粮局叫上李玉成,向西山粮局第一宿舍奔去。

由于前几年的改革刚起步,各种说法都有,乐观的无所事事,以为国家不会真的撒手不管,悲观的愁眉苦脸,不知道做什么好。就在这时候,原来的经理贾玉安出事了。说实话贾玉安还是很有魄力的,他在任五年,为粮油供应公司做了不少好事。他力排众议在街上建起了沿街楼,除了安置了不少职工,还租出去不少,并且租金非常客观,成了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他要为职工建宿舍时,有人举报他在建沿街楼做了手脚,检察机关立马对他展开了调查,结果和举报有一定出入,加上他的小舅子在检察院,拼命活动,才被判了监外执行。盖宿舍楼的事也就泡了汤。

车子一进西山宿舍区,就摇摆不停,远处房顶上的残雪有些模糊不清,由于天不冷,雪被化开,顺着房檐流下来,在地上砸了一个个小坑,又流到路面上,车一走就带起不少泥巴。赵一平看着长长的巷子,一句话也不说。

他们去的第一家是曾顺兴家,门没关,一推就开了,小郑和赵一平架着面,李玉成提着油。就进了屋。赵一平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老曾竟是这样,家里一件象样的家具也没有,只有一对破沙发和一台旧电视。老曾正坐在蜂窝炉前的马扎上,看样子是在编织着什么东西。屋里没有暖气,又阴又冷,根本比不上外面暖和,赵一平他们禁不住裹了裹身的羽绒服。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老曾家景还是不错的,他在粮油供应公司上班,妻子是农村户口,被公司里安排在挂面房帮忙,儿子初中毕业就被局里安排在乡镇粮所上班,日子相当滋润。老曾是局里的先进个人,还是市里的劳动模范。他有一手绝活,就是码面粉垛。有一次,市局和县局领导来粮供视察工作,看到了他码的垛,一袋袋面粉象活人一样精神,齐刷刷的站成一排排。领导们都赞不绝口,说,云周县的曾顺兴是市粮局的一面旗帜,是粮食职工学习的榜样。这下可不得了,粮食局的内部刊物为此写了文章,又加了评论,他就成了粮食系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不是老曾的一个毛病,他早就提了起来。老曾的制命弱点是喝酒,他是每逢必喝,每喝必醉,每醉必送。喝多了就啥也不在乎,到处胡说,得罪了不少人,年年提干也轮不上他。历任局长都知道他参加工作很早,为直属粮库做了不少事,也争了不少荣誉,可是谁也没办法。他喝酒和别人不一样,早晨起来就喝一瓶啤酒,要不一天就没有精神,中午和晚上不低于一斤。有一次,他去吉云乡收公粮,中午他和当时在吉云乡的王与明喝酒,喝多了就躺在麦子垛上睡觉,嘴角的污物顺着胸膛向下流,苍蝇哄的一声全集中到了嘴上。交公粮的农民看到他这样,就扯着嗓子在院子里起哄,有的骂娘,有的说去找领导,急的所长王与明直拍自己的脑瓜子,差一点把脚垛下来,顶着毒太阳和几个职工把他抬走,为此王与明被当时的局长狠狠得批了一顿。

曾顺兴落魄的直接原由是妻子得病身亡,他的妻子得了一种怪病,到处看,一直没有好转,在**一躺就是七年,那时把他忙坏了,可是还是不离酒杯,妻子又气又恨,一口气没喘上来,就走了。让人想不到的是老曾没有落泪,可是谁也不知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跑上西山大哭一场,不知不觉的酒也禁了。

更让人要命的是儿子,被局里安排在下楼子粮管所时才十七岁,十七岁是个不安分的年龄,在粮管所没什么事,忽然迷上了养鸽子,整天不回家,在粮管所自己腾了块地方,大模大样的养了起来,弄得粮所上下鸽子飞来飞去,咕咕的叫声,一片连着一片。所长曹大安很生气,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曾顺兴。老曾就训他的儿子,没想到儿子不服,回答说,这总比常在酒里泡着强。气得老曾肚子一鼓一鼓的,拿儿子一点折也没有。更让人揪心的是儿子加入了养鸽协会。颇于粮管所的压力,就在家里养,弄得家里一片狼籍。气的老曾连着炖了几只鸽子,作了酒肴,也没挡住儿子养鸽子。最让人伤心的是儿子结婚后,恶习一直不改,有一次竟然从粮库里偷粮食,被曹大安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又赶上精简人员,班是上不成了。儿子就整天提着笼子上街,老曾气得直翻白眼。

赵一平他们把油和面放好,说,曾大爷,我和局里的李主任来眼你了。老曾哆嗦着双手,让他们坐下,赵一平的眼有些发酸,连忙示意老曾不要起来。自己顺手拖过一个马扎,坐在了他的对面。屋里太冷,小蜂窝炉根本不管事,不一会就冷的直发抖,赵主任,谢谢你们来看我。边说边想站起来,赵一平按住他的肩膀,不让他起来,握住他的手说,曾大爷,你近来怎么样。老曾含着泪,连连点头。好,我挺好,你们这么忙,还来看我。大爷你受苦了,要过年了,来看看你,这几年的情况,你也了解,没有办法啊。老曾的手冰凉,眼里的泪刷的流下来,赵一平的心一抽一抽的,有说不出的难受。

从老曾的嘴里知道,他的儿子近年来到处打游击,没有正式职业,大部分时间是和民工干小工。工钱不但发不及时,并且还十扣八扣。如今鸽子是不养了,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有闲心养鸽子。开始,老曾挺高兴,心里想,这可治治这小子不争气的毛病了。可是时间长了不行,家里受不了,家里的进项只有老增的内退工资,还发不全。他还能凑合,儿媳妇可不凑合,和儿子离婚了。经过这几件事,老曾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赵一平的心象是在滴血。

其实,老曾只给赵一平说了一部分,更让人揪心的,他没说,他觉得丢人,为了吃饭,儿子曾去血站卖过血,次数不是很多,每周=一次,每次八十块钱,去以前,要喝不少水。第一次拿到儿子卖血的钱,老曾有些受不了,整整哭了一个晚上,他心里有怨有恨,还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初管粮食的,现在却吃不上饭了,政府就真的不管了吗。有好几次,他都想找秦局长啦啦,想让这个当局长的知道自己是怎么过的,有时侯自己也觉的脸红。比如在下面条的时候,故意盛到碗里过一段时间再吃,为的是让面条膨胀起来,看上去多些,炒菜的时候放最便宜的油,吃起来一点也不香,谁都知道,这是自己骗自己,纯是掩人耳目,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临走时,老曾要留他们吃饭,他们拒绝了,赵一平回头给了老曾自己仅有的二百元钱,李玉成也给了老曾一个红包,说了一些宽心的话。

从老曾家出来,已近十点,三个人都不吱声,心事重重又走了几家。通过这次拜访,赵一平彻底认识到了粮食系统和其他部门的差距,心里非常惭愧。他在心里一个劲的喊,粮食啊,粮食,叫人心碎的粮食。李玉成见他板着脸,给了他一支烟,赵一平狠狠地吸了一口,想,这件事过了年一定办,不能拖。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第八章”内容快照:

『第八章』

八赵一平好不容易熬过~节,事后想想,这个~节象是给自己~了一层皮。他长长地舒了一~气,亏了丁素秋四方搂钱,加~自己去秦~那里天天磨,日日泡,才渡过了年关。有一件事,想起来就难~,年底的救济金比去年多,领的时候,职工们都很高兴,只有他在办公室躲了一天,说心里话,自己有些不敢面对职工,他望着窗外的芙蓉树~了一天烟。年初八,是~班的第一天,那天的太阳~好,暖暖的,象许多金黄的蛾子在

~~

>> 阅读第8章 第八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