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来临。张宇有首歌叫《整个八月》,但八月实际上没有歌里这么浪漫,天热得象是在下火。从早晨起窗外就蝉鸣不止,估计那些蝉也给热得够呛。我泡上茶,看见一只麻雀在窗户玻璃上跌跌撞撞碰了好几下,然后停在窗台上,歪着小脑袋朝我张望了一眼,很快飞走了。
张晓梅说小鸟真可爱,我心想办公室在八楼,这小东西飞得够高的,也不怕摔下去。
张晓梅很勤快,每天早晨来了打开饮水机就打水拖地擦桌子,将头一天被我弄得乱糟糟的办公室收拾一新,忙得不亦乐乎。张晓梅没有自私傲慢、势利眼一类臭毛病,一点也不象八零后的独生子女。不知为什么她也很敬重我,使我感觉自己象个老人。我问自己,我老了吗?在我眼里,整个机关也就张晓梅这么一个好人,感觉能和她在一个办公室实在是我的运气。
刀疤到我办公室来得越来越勤,隔三差五就要来一趟,美其名曰“来看卫大秘书”,带点吃的喝的不在话下,请客吃饭更是常事。他拿出了他在技校诱骗小姑娘的本事,经常逗得张晓梅红着脸大笑。开头我还在一边陪着说话,后来刀疤进来一会就冲我挤眼,我只好含恨出门,去杨主任屋里吹牛。
我不无担心地跟刀疤说:“张晓梅是个好闺女,你可别把她糟践了。”刀疤说你不是吃醋了吧?我说你当还是上学的时候呢。刀疤说你放心,什么人是什么人我还看不出来?他还说,美女对你评价不低,说你人是个好人,就是有时候脾气象驴。
杨主任最近身体不大好,请了两天病假,要我代替他参加周二的领导办公会,除了要我做好记录,还反复叮嘱我:“对领导办公会内容要严格保密,绝对不能叫基层在公司宣布之前知道领导办公会的决定。”
总公司班子七个常委在会议室里吞烟吐雾,讨论完了生产问题开始研究人事问题。大体意思是,公司由于有一名副经理到点要退居二线,市里同意总公司推荐一名副经理。目前有两个人选:陈志明和李军。
陈志明优势在于在生产管理上做出的突出成绩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异表现,他的车间从任务完成情况上遥遥领先于其他车间,而在产品合格率、安全管理、队伍素质上尤为突出,同时他在车床技术革新上取得突破进展,正在申请相关专利;李军的优势则在于其庞大的关系网,这厮市里有人,听说省里也有人,总公司的很多积压产品都是通过李军的个人关系销售出去的----换言之,此人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对公司的经济效益颇有影响。
讨论了半天没统一意见,只好举手表决。表决结果显示,领导班子分成两派意见:三人赞同推荐陈志明,三人赞同推荐李军。书记摇摆不定,弃权。势均力敌,只好散会。
我和李军的两次交锋他都落到下风,估计这厮不一定服气,下一步定会变本加厉地找机会坑我。我想市里有人省里有人怎么了,你李军还是李军,也成不了国家领导人。可要是叫他坐了副经理的位子----尽管副经理不主管政工这一路,但一定没有我的好果子吃,而且只要他在领导办公会上随便一忽悠,我树立威信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而陈志明……
李雪芳嫁给陈志明以后我见过他们两口子几面。一次是在肯德基店,那天是周末,谭艳呐喊着要改善改善生活,商量半天决定去吃肯德基。我们进去一看,人满为患。我就纳闷了,国外没人吃的垃圾食品怎么到了咱们这就抢破头呢?我虎视一圈也没找到座。很多人在别人桌子旁边等着,只要人家吃完就一屁股坐上去,也不管人家在其注视下能不能吃得下去。
正郁闷间,突然看到李雪芳和孩子在我们的不远处占了个桌子在等,再一看,陈志明正拿着份报纸在人堆里边看边不急不躁地排队。我跟谭艳说算了吧,人这么多,我们改天再来吃。谭艳不肯,说好容易来一次。我说,要不咱们去吃烤鸭?谭艳白了我一眼说那是你爱吃的。我就有点急,训斥她素质不高:怎么在家就看港台的垃圾电视剧,到外面就吃老外的垃圾食品,就这么没追求?一点都不象我老婆。谭艳烦了,尖着嗓子冲我怒吼一声:“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才是垃圾呢!谁象你老婆你找谁去!”整个店里几百人目光一起向我们聚焦。
我不由自主朝李雪芳那边看过去,只见李雪芳的小孩看见我们吵架正在那里拍手大笑,我和李雪芳眼镜后面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她似笑非笑,表情十分怪异,之后她很快将目光移开。我大窘,气呼呼地摔门而出,门口的服务员吓得目瞪口呆。为这事谭艳跟我别扭了好几天。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第十章(下)”内容快照:
『第十章(下)』
第二次是~个月在市中心雕塑“思想者”~,那天在机关~了点气,~午~班的时候我在“思想者”跟前站了半天,思索这个光着~~的~到底在想什么。其实古今中外一切思想家只有司马迁和刀疤说得最为实在:“天~熙熙,皆为利来,天~攘攘,皆为利往。”这个道理不用光着~~就能总结出来。我转~准备离开的时候,我的李雪芳和~陈志明正~挽着~迎面而来。李雪芳依旧保持着她小家碧玉的风格,生了孩子不见~胖,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