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躺在龙**,辗转难眠,回想起自己辉煌而坎坷的经历。自小被封为燕王,手握重兵,威振一方。中年的时候,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夺了侄儿建文帝的位子,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整修了漕运,迁都北京,平定了北疆。编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七次出使南洋。国力空前强盛,开创了不世的基业,但是成功的背后,却是无数无辜的生命,那数不清的白骨,那流成河的鲜血,时刻闪现在他的眼前。
前天,他又传下一道圣旨,开始了一场血淋淋的屠杀。大太监黄俨等人陷害太子,谋立郡王高燧。被他的左右手李洪刚,金山联名告发,黄俨和他的同谋党羽,满门抄斩,祸连九族。
他的余怒未消,接着就要下旨处斩郡王高燧,被太子苦苦劝住,方才作罢。
黄俨死了,他的位子却要有人来接替。成祖又挣扎着坐了起来,内侍扶他下床来到案边,另一内侍麻利的铺好纸张,递过醮饱了墨的朱笔。
成祖握住笔,沉思了片刻,写了一道圣旨。
他把笔一扔,对一个内侍说:“拿去给李洪刚。”
内侍躬身答应,拿起圣旨退了出来。
很快宫里就都知道了。大太监李洪刚已经被皇帝任命为内宫统领,大内都总管。
大太监金山也得到了消息,长叹一声,赶紧走出门,等候在传旨太监回归的路边。
自从和李洪刚联手整倒黄俨之后,金山已经准备了后退之路。黄俨一死,他和李洪刚就会成为竞争对手。他俩旗鼓相当,都有能力接替黄俨的位子,胜负如何,那只有看皇帝的意下如何了。
如今,圣意偏向了对手。自己将是李洪刚下一个动手的目标。就如同自己如果坐上那个位子,一定要对付他李洪刚一样。
小太监传了皇帝的旨意,高高兴兴的走了回来。金山闪出来拦住他:“麻烦你替我把这份折子呈给万岁。”
“好,我现在正要回复圣命。顺便给您呈上去。”
“那就有劳你了。”
“能为您效力,是小的的荣幸。”
小太监来到寝宫,回复了成祖。成祖问到:“金山那边有没有动静啊。”
“回万岁,有。他有份折子要奴才呈给您。”
“拿过来。”
“是。”小太监走上前,呈上金山的折子。
成祖打开看了看,扔到一边说道:“这厮想要开溜啊。去告诉他,他想去让他现在就去吧。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是。”小太监躬身退了出来,赶紧传话给金山。
金山得了皇帝的口谕,和自己的夫人,成祖赏赐给自己的对食钱氏,赶紧带了下人起身离京。一刻也未曾停留,向着远处急驶而去。
离开京城很远了。金山的心才渐渐的放在肚子里。他为此行已经筹划了许久。黄俨死后,一旦自己不能接替他的位子,自己将上书皇帝,暂时先离开那是非之地。这样自己就可以先避开李洪刚的锋芒。此行一旦有了结果,而自己还可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失踪多年的建文皇帝。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突然而来的异人”内容快照:
『突然而来的异人』
青牛~~有个村子~卧牛村,村里头住着一~姓林的人家,林老汉老实本分,靠种着几亩薄田过日子,养个儿子~林英,却不安分,整日东游西逛和人家使~~棒,不肯~地~活。林老汉拗不过他,只得由他,为他延师请教。这林英倒有几分天份,花了几年时间,学了些功夫。这天,林老汉在院中整理农具,他望着正在旁边练拳的儿子嘟嚷道:“整天就知道瞎练。有什么用,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白白养你这么大,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