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气冠山河名耀古,善恶自天取。
瘴气掩苍穹,笑傲平生,剑谱春秋曲。
悲影泣血埋清骨,虽死何足惧。
重誓灭妖魔,还我乾坤,百世真荣誉。——【醉花阴】
天地初开,乾坤分属。阴阳辅成,善恶始存。真假费明,美丑非论。凡对天地心存敬畏者,福寿备佳,荫深泽厚。逆天而行违道败德者,神鬼嫌怨,人所憎厌。虽正邪有别,仙魔有异,但因天道之好养,故生灵永生不灭,百世相传,正邪共事。然,真、善、美、假、丑、恶却无界定之准则,全在乎心念之间尔!故此笔者撰一则《仙侠魔影录》其事,亦请看倌分辨那真、善、美、假、丑、恶到底清与不清,明与不明?
唐天宝年间,自安禄山拜上天朝以来,表面上将阿环称做干娘,实则私下与之频通款曲,三郎被色所惑,鬼迷心窍,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败坏了盛世风气。一时物欲横流,人伦尽丧。作成了个千古臭名远洋。那安贼本体态丑陋,形貌卑劣,并无过人之处,只因凭借一套下流的本事,对三郎和阿环百般讨好,万般媚献,逐渐夺得欢心后便恃宠而娇。开元二十九年,他从玄宗处骗得营州都督的位置;天宝元年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兼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安贼本系外族,野心极大,在占据军事要地之后,造反之心日盛,加紧招兵买粮,以图夺取大唐泱泱天朝,并占有阿环方称心意。
此举一生,弄得天下民不聊生。而今天下多事之秋,正值魔星脱世时节,天地正气日益凋零,妖邪纷乱,渐渐归没于浑浊状态之中。欲使天清气明,须寻求天下间三柄至刚至阳的宝剑驱除这阴毒之气。此三把剑一名:龙泉剑,一名南明离火剑,一名,七星剑。但这三把神剑是一千年前佛道两家的合力铸造。铸剑之人均是以斩妖除魔为己任的真人,所以这三把宝剑能够通灵,辨别善恶,上面更是倾注了三位真人的极大神力,鬼神敬畏,无敢亵渎,所以神魔两道皆奉为圣物。辗转至三百年前,又被三位得道的高人在无意中得到后分别将他们藏匿在三处,并有佛道两家莫大法力护印,若要求取自是不易,而且非要有缘之人方可取得。以至天下群雄觊觎,都想占为己有。因世道邪风漫漫,神剑日夜感应天地悲泣之声,很是动容,若非有法力护持几乎夺山而出,但有缘之人却迟迟未到。眼看奇宝即将出世,却无人控制,而天下间却只有几位高人前辈悉知此事,但他们多半不问世事,隐居在险峻的奇峰之上,做个逍遥自在的神仙隐士去了。
众生罹难,魔神欲现。正道沧桑,邪恶频生。在这岌岌可危的时刻,几位前辈当真视若无睹么?
却说河南忘尘山最高处有一片陡峭的山峰,但见:
险峰峻崖,插云耸峙。流水潺潺,树涛敲韵。仿佛上接天幂,下透九洲。山麓终年烟岚笼锁,彩云缭绕。薄雾蒸腾,半隐半现。碧林苍翠,繁花似锦。灵兽嘤嘤,百鸟啼啭。飘飘缈缈,蔚为壮观。
因祥云飞过即散,人迹难足,所以取名绝云岭。岭上住有一位修行的老者,名为绝尘真人。他三十岁出家,在此处已悟道半生,至今已整整八十岁了。修道之人本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真人虽性情乖戾,但慈悲为怀,本着既无入世何以出世的修行原则,每隔十年便会下山普济苍生,解苦化灾,所以附近居住的百姓都称他为绝尘仙人。
绝云岭上有一片杏花林,此时花开正艳,却见:丹朵琼枝,嫩蕊酥萼。叠翠流芳,馨香沁脾。迎风摇曳,万里飘香。而此刻林中有一男一女正在切磋绝尘仙人所创的这套“三十六式乾坤剑法”。此套剑法是他穷毕生精力呕心沥血所创。其中蕴涵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无穷妙用,集成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无形之中有一股浩然正气。凡天下邪灵之物闻之无不仓皇避忌,闻风丧胆。
“素月分光!”一位身穿白衣,绿鬓如云。眉目含春,樱唇带笑。脚履一双皂靴,手执白光剑的绝色女子,将手一挥挽出朵朵剑花朝那位着青衫,丰神俊秀,剑眉星目,执金光剑的俊俏男子刺去。只见剑光飞扬处画出一片白森森的长虹,煞是好看。
男子不慌不忙,随即舞动宝剑,操起一片金光,道,“晴日当空!”顿时剑光展开成一个圆形,金光四射,炫丽夺目,如同当空朗照的太阳,将白光挡住。两片光华交汇处,晶星乱溅,四处飞射,顿时形成一片光海,好似夜空中爆散的烟花,整片杏林仿佛披金裹银一般。红杏也被映称得益发妩媚娇柔。
顷刻,她右手顺势将手抽回,往后一个侧翻,同时口念真诀剑一抛,那白光剑顿时化作成千百道,自动凝聚成一把泛白光的雨伞,从男子的头上罩去。
眼看着剑伞压顶而来,男子迅速口念真诀,也将金光剑祭成一个伞状,朝那白伞冲去,冲出两丈之高。两下相击,在空中急速旋转,夹杂着风雷之声,好似一个飞旋的碟子,那旁边的溪流瞬间波澜激荡,鱼儿更不住的上下跳跃。碟子左击右窜,绞弄得满林的杏枝咔咔断裂,宛如下了一场雷雨,**和着树叶漫空飞舞,绚丽无俦。
两人同时将手一指又道,“乾坤合一!”那飞旋的碟子立刻合二为一化作一柄橙色的宝剑,寒光霍霍,光芒万丈,发出低沉的怒啸,在空中迂回飞绕。此时听闻满山的雀鸟悲啼,猛兽哀嚎,交相呼应着四方奔逃。真是闻者惊心,听者忧惧。
暮地,二人将手一招,道,“归鞘!”橙光顷刻分开,霎那间变成两柄一白一金的宝剑归入他们各自的剑鞘之中。
女子欣喜的道,“皓哥,你刚才有没有看听到百兽悲鸣的声音啊?”
柳云皓得意的道,“当然有啊,乾坤神剑一出,邪魔惊惧。何况飞禽走兽。”
女子沉叹一声,下意识的坐在一旁的大石头上,道,“既然我们已经练成了乾坤剑法,为何师傅还是不让我们下山积修功德呢?”
他安慰她道,“雪妹不要心急,师父他老人家神机妙算,一定有他的打算,所以我们还是耐心等待吧。”
尹鸿雪失落的道,“我们对这套剑法都已经运用自如了,难道师傅还不放心吗?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她自从学成以来,就心心念念的想着除魔卫道的事。每次都把自己的心事暗示师傅,可他却抱之一笑说,修道之人切莫浮躁,等待时机成熟,自有安排。可这句话他已经回答了她五年了。
正说话间,东南方向绝尘仙人用千里传音之法召唤他们道,“鸿雪,云皓,快回绝尘殿来,为师有话交代。”声音只有内功修为高深的人才可听闻,常人无法悉听。
闻言,二人即刻飞身而回。至绝尘殿,见真人双手掐指,着一身蓝白道袍。雪丝披肩,垂眉合目。脸呈红润之色,面相十分慈蔼。身上隐约泛起一阵阵金光。
“师傅。”双双跪在他面前,异口同声叫道。
真人睁开双眼,微微点头道,“为师大限将至,此刻叫你们来是因为我有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去完成。”
大限乃是说道家修真已臻金仙地位,即将羽化飞身之意。凡修道之人必经历天人五衰,届时上天会派雷火霹雳打击,一切的天魔地魔更会来破坏其道基,十分惨烈,若意志不坚,一但被邪魔侵体变会走火入魔。若能承受,便可飞身紫府,从此无忧无虑。二人深知此中厉害,心中担忧,痛哭不已。
“你二人真是个痴儿。”他道,“修道之人历尽千难万劫,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荣登紫府作个逍遥自在的神仙。你们应该替我高兴才是,为何反而痛哭不止?”
云皓道,“想当初我和师妹费了多少苦心,经受几多的磨难才寻得师傅。您老人家对我们就如同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般爱护,不但传道授业,更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如此深恩还未及报答,如今您却要离我们而去,弟子万难割舍啊。”
说起他们二人当初俱是朱门绣户里父母掌心上的肉,两家本是世交,又郎才女貌,是一对世人称羡的眷侣,故在十多岁时便为二人定亲。因羡慕仙道,一心想学那玄门飞遁之法,所以二人早已在绸缪储备银两。终于,在一个风清月淡,夜深人静时候逃走,四处寻仙访道。没料却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八方受骗,最终盘缠耗尽,也不曾访到一个道法高深的神仙。只有餐风饮露,景况无限凄凉,最后二人昏倒在忘尘山下。
后适逢河南一次大瘟疫,绝尘仙人怜悯众生,所以下山救济,途遇二人,遂一并拯救。二人福至心灵,看准了他是位得道的仙人,当即诚挚哀求,希望拜师学法。真人念其向道心诚,但为了考验他们的意志,要他们足行上绝云岭拜师。虽听闻此岭艰险,猛兽叠出,但二人仍旧不辞劳苦,攀藤涉谷,爬岩越壁,最终礼拜在真人门下。真人感其坚决之心,并倾囊授与独创的“三十六式乾坤剑法”。二人资质甚高,在入门十年间已将此套剑法掌握得七七八八了。真人即将飞身,二人自是十分难过。
“为师也知道你们有此孝心,”真人道,“但缘起缘灭,一切皆有定数,既然你们和我的缘分已尽何必苦留,使我多生冤孽。虽然你二人拜我玄门之下,但到底在红尘还有缘分未了,所以自我去后,你们就下山完成你们应尽的义务。只是我有两个心愿未了,希望你二人能替我完成。”
“恩师有命,弟子万死不辞!”二人恭诚道。
“第一件事是;关于你们的师弟白暮扬之事。”他道,“自从五年前为师将他逐出门墙以来,他更变本加厉不知残害了多少生灵。我每每想来,要是我当时忍一时之气坚持把他困在绝云岭细心教化,也不至于使他堕入魔道。”
“师傅,这根本不是你的错。”云皓道,“你已经对他大发慈悲,给了他很多次洗心革面的机会,是他自己不懂得珍惜,非要和百花宫的妖女飞琼仙子楚瑶华往来,所以才酿成了今天的结果。”
当年在河南一场瘟疫后,白暮扬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到处骗吃骗喝,最后被事主打到半死,抛掷在荒山野道之中。巧遇真人访友路经发现,动了恻隐之心,又发觉他十分聪慧,乖巧伶俐,比起鸿雪和云皓有过之而无不及,遂将其纳入门下,做了关门弟子。但后来有一年派他下山购买冬日所需的粮物,却在途中结识了非正非邪的百花宫妖女飞琼仙子楚瑶华,两人孽缘深重,想见恨晚,如胶似漆。被真人知晓后,怕他误入歧途,令其闭门三年,期望他悔改。三年后,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越陷越深,暗中与飞琼仙子来往。真人十分恼怒,一气之下将他逐出门墙。不料他自甘堕落,竟入了魔道。
“天下岂有无因之果。”真人道,“为师和他总算是师徒一场,不愿看到他一错再错地为祸苍生,何况事情本是因我管教不严所致,所以才要你们去将他收服。但他现在所修炼的一本名为《血影神光》的魔教天书,魔力非同小可,就凭你二人之力,恐怕未必能将他擒获。所以下山之后,你们就即刻赶往终南山拜会我的一位故友,采薇神僧朱由穆,向他借一件佛门至宝‘伏魔伞’以备危急时应用。一切因因果果,为师已无时间细说,等见到神僧之后他自会指点你二人行事。”
二人听后铭记于心,鸿雪道,“师傅,那第二件事是什么呢?”
“这第二件事,也是我最挂心的一件事。”他忧虑道,为师刚才入定之时,以法眼遍观鸿宇三界,得知在二十年后血魔出世,苍生将遭遇一次大劫。此劫将应在你二人的后辈身上。此事虽看去与你二人无关,实则也是因你二人而起。”
“弟子愚钝,请师傅开恩明示!”二人忙跪道。
“天机不可泄露。”真人告戒道,“一切顺应天意吧。”说着长袖一扬撒出一片红光,顷刻空中出现一面玄光镜,上面浮现出一首红色字体的诗:
“慈悲本自有怜心,未料慈悲却误人。
一轮仇怨一生恨,血影魔狂道更浑。”
又道,“为师该做的都已经做了,飞身之时顷刻即至。稍后群魔来扰,但在我羽化过程中无论看到什么现象你们千万别惊慌来帮助我,不然会反为所害,酿成奇祸。”二人自是应承。
说着,他双掌交叠,低垂至腹部,口中默念真言。瞬间,殿外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阴惨惨不住地咆哮,翳云遮没了整个绝云岭,顿时天昏地暗,一片浑浊。一会发出阵阵憾人心魄的哀啼,一会又发出阵阵惨烈的呼救,声音十分清晰,让人听了不由的同情和悲伤,落下泪来。此刻,见真人白发飘起,面色似乎有所动容,身子也开始颤抖,怕他为魔所侵,云皓心切道,“雪妹,快为师傅护法!”说着两人双双升起一片玄光,和真人身上的玄光连在一起,不由自主的被吸住,形成一个光幢。这一吸不大紧,眼前却出现了许多幻景。曾经经历过的美好的和悲伤的事情顷刻在他们脑中一一的清晰涌现,如同身临其境。功力毕竟不够纯厚,他二人马上心旌飘摇不定,眼看便要走火入魔。突然,却闻有人在喊,“你两个赶快收摄心神!”
脑筋在一片模糊之中,却闻有人提醒,立刻收定心神,顿时空灵反照,幻象消失,心中一片清新,如同沐浴春风。之前真人面呈焦虑之色乃是因为天魔侵扰,是冲破魔障的关键时刻,原本他们不用护法,真人便能神莹内照,如入无人无我的境界,脱胎换骨化作金仙,到时候任凭如何强大的天魔都莫可奈何。但因他们护师心切,几被所累,费了真人好些力气才得羽化。不过,这样一来他们的修为到是增进了一大步,也算因祸得福。
终于,云开雷住,二人各自收起玄光,却见真人宝像外渲,化作一身金色,身外金光护体,彩云托绕,拥护着他。此刻南方的天空中落下一道紫光,岚霞满天,仙音淼淼,将他罩住,缓缓升腾,呈现出一片祥瑞光景。只见他微微向他们一笑道,“天门已开,你们好自为之。”说着便消失在了云霄之中。天空复现清明,如同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他们朝南方拜了三拜,便去收拾好细软,带上平时所炼的法宝以备下山之用。
他们背负好行囊之后,刚走出大门,却忍不住回头观望,黯然神伤。绝尘殿虽说陈设简陋,由茅舍修葺,但是清雅幽静,四面芳草茵茵,兰溪护绕。琪花瑶草,不胜枚举,却是修真上佳之地。何况他们在此潜修十载,对这一草一木,无不怜爱有嘉。更思起师傅深恩,如今却人去楼空,花月含伤,心中万分难舍。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章 续”内容快照:
『第一章 续』
二人~~后便~忙朝终南~落霞谷采薇神僧朱由穆~而来。一路~,他们救济布施,替人排难~纷~了许多善行。行了些时日便临近终南~,此时已是星月垂天,野云四合。归鸿啾啾,惠风~袖。他们已~有些疲累,想找个旅社栖~,但四~密林环伺,一眼望去百里无人,更无半缕灯光。他们借月披风,拖着沉重的~步朝前走去。走了大约一盏茶时,抬眼却见丛林~~有一点星火在闪烁。鸿雪欣喜道,“皓哥,你看~有灯光,肯定有人在此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