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生命的焰火 [目录] > 第6章

《生命的焰火》

第6章祖师李畋励后人

作者:涵子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步瞻近来觉得自己越发地老了,梦中所期望的事情没有什么指望。想到这些,他感到心如刀绞。这辈子活得窝囊透顶。正当年的时候,事业却由于战争而急剧地走下坡路,然后就是一蹶不振。

步瞻觉得自己已经来日无多。唯一的希望只有寄托在侄孙清和和他的儿子们身上了。孙子们让他讲故事,他所能做的事情也就只有将希望寓于故事中,让这些小孩子在熏陶里去继承一些东西。

还有一课没有上完。步瞻想,必须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祖辈是如何开创爆竹这一产业的,必须让他们明白,一个地方,没有自己的产业,日子是不可能过好的,必须让他们明白,祖辈创业艰难,晚辈的义务就是必须将祖辈的成果继承和发扬。否则,就是不孝子孙。

“孙子们,今天老公公给你们讲一个我们本地的了不起的英雄的故事!”步瞻将孩子们叫到自己的身边。

“好啊!听故事啰!”听说听故事,几个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运洪粗门大嗓地嚷道。

“自古道,地灵则人杰,人杰而地灵。”步瞻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少不得要出一些怪杰式人物,开拓别人不敢涉足的领域。

却说唐朝贞观年间,这里一个叫麻石的小地方,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这人姓李,名畋,长得虎头虎脑,两眼涌流着灵动和聪慧。他的父母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见儿子一副福象,高兴得不得了。他们盼望着儿子丰衣足食,田产饶裕,也盼望着他能识文断字,有些文化,因而为之起名“畋”。可是,李畋对那些歪歪扭扭的文字一点都不感兴趣,对于种田也只是马马虎虎。

“我们的儿子这样不听话,一不读书,二不种田,将来可怎么办啊?”李畋母亲忧虑之至。

“什么叫听话?我看他未必不听话,”李畋父亲沉吟半晌,“这孩子聪明能干,很有主见,做自己喜欢的事,说不定将来有些出息!”

他最爱好的事情就是打猎,常是通宵达旦,彻夜不归,闲得无聊的时候,就把山里破屋墙上的土刮下来,再将烧火御寒的柴烬辗成细末,然后将它们混在一处,就做成了民间早就流传了很久的土硝,然后,将这些粉末装进砍下来的竹筒里,封好口,留下一个引火的地方,设法点燃后,那东西“砰!”的一声炸响,又好玩,又解闷,又壮胆。李畋发现,这东西一响,那些虎豹豺狼都避而远之,而且由于多雨**而又森林茂密的山间,有一股难闻的瘴气,只要这东西一炸,硝香四处飘散,就驱除了那本来难闻的气味,让人的头脑也变得更加清醒。

因为这东西要在竹筒里面装硝磺才能炸响,李畋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竹实硝磺”后来为了简便,干脆叫作“爆竹”。

李畋家乡在一个多山的小地方,村子里常年受到野兽的侵害,搞得大家无计可施。李畋就专门用这个法儿来吓跑野兽。虽然弄这东西被母亲斥责为不务正业,但后来父亲见也有些用处,于是反倒鼓励他。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农村里也有一句土话,叫“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麻石人做梦都想不到,他们村子里这个精灵古怪‘不务正业’的小伙子,将成为创造历史的人。

公元六百四十五年,也就是唐贞观十九年,全国许多地方洪水成灾,瘟疫流行,毒蛇猛兽横行。唐太宗李世民为求国泰民安,日理万机,身心俱疲。

渐渐地,他感到身心恍惚,坐卧不安。每到夜晚入睡的时候,眼前就仿佛有妖魔鬼怪出现,闹得寝宫不得安宁。

大臣们无计可施,御医也无可奈何。

一天夜晚,谏议大夫魏征梦见一个仙人,告诉他缘由:这是一种叫作山魈的妖兽在作怪,可以请来天下的能人治它。

第二天,魏征早早地来到皇宫,将仙人所托的梦细细地禀告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听后,龙颜大悦。立即要魏征草拟诏书,告示天下:如果有能人治得山魈,一定赏赐国宝三件。

于是,一张皇榜贴到了咱们栗县西门的城墙上。

这一天恰逢集市,李畋提着几只野兔来到集市想卖个好价钱,路过城门口,对着皇榜看了半天,然后胸有成竹地揭下。

守皇榜的官兵大为惊异!心想,这家伙不知天高地厚,哼!这不是去找死吗?于是跟着来到李畋家中,如果他不能治皇上有病,就只好判他个欺君之罪。

李畋回到家中,砍下许多竹子,熬制了许多土硝,然后带上这些东西,从容不迫地跟着官兵来到京城。

李畋来到皇宫,见过皇上。然后将自己带来的原料做了一百个“竹实硝磺”,

并将它们一一埋在皇上的住房周围。

到了夜晚,皇宫四周一片寂静。太宗皇帝照常就寝。可是刚刚睡下,就感到眼前鬼影幢幢,万分恐怖。

此时的李畋十分警惕,果然发现山魈鬼鬼祟祟四处游走!

“砰!砰砰砰!砰砰!”李畋点燃爆竹,发出了巨大的轰响!

“吱!——”那些家伙声声尖利的惨叫,落荒而逃。

爆竹发出的硝烟带着阵阵香味,弥漫在皇宫四周,令人刹时神清气爽。李畋终于驱逐了山魈,皇上不再受到妖兽搔扰,病慢慢地好了。

李世民龙颜大悦,敕封李畋为“爆竹祖师”,还将每年四月十八日定为爆竹发明的纪念日,后来,人们干脆将这一天作为李畋的生日。

李畋创业终于成了气候,由被人斥为不务正业到现在居然被封为爆竹祖师。“呀!”运金、运华、运成听得眉飞色舞。

孩子们,你们可知道,李畋的创造,福荫万代?过去,我们几代人都在做着爆竹这一行,靠着祖师的发明赚来丰厚的收入,过着宽裕的生活。盼望你们也学习祖先的创业精神,去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

我们这些后人对李畋的感激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现在,山脚空阔的谷地里,还有一座佑圣观,里面供奉着我们的爆竹祖师,他的塑像相貌清癯,颇有几分英气,到时我们一起再去看看。

给后人造福的人,子孙后代是不可能忘记他的。人们为了纪念爆竹祖师给这方地土带来的巨大福址,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就带着香火去祭奠他。

传说李畋用爆竹驱山妖后,人们就开始利用这种响声特别的东西来驱除魔障,后来,人们又在节日的时候放爆竹以示节日的喜庆。因为竹实硝磺必须有竹才行,而且竹子这种东西如果是湿的就难以点燃,带来诸多不便。到宋朝的时候,人们开始使用纸卷裹火药的爆竹,且将许多小型的爆竹用引线编结在一起,称之为鞭,鞭爆由此而来。

到宋末元初的时候,人们普遍将爆竹作为庆贺嫁娶喜庆、欢度节日的不可缺少的东西,也作为操办丧事不可或缺的物品。明末清初的时候,栗县的爆竹“正鞭”、“八扣”已经远销南洋等地。李畋的祖孙们,就凭借着祖宗留下的工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你们看一条栗江横穿了我们栗县的小县城,将城分为东西两半。河岸的人家就是这个小城里最古老的住民了。原来,河岸边古老的南街和北街,街两边都是店铺,我们爷爷辈在这里拥有两个很大的爆庄,当时爆竹生意做得远达五湖四海,荣鑫隆爆庄和元瑞和爆庄就是你们爷爷梦达和你们姑姥爷周永康创下的家业呀!遗憾的是,我没有守住它,这是你们老公公这辈子都感到心痛的事!

步瞻讲到这里,禁不住热泪盈眶。

几个孙子都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步瞻。只有运洪正看着别处,嘴巴还嚼着什么吃的东西。

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言还止心~乱”内容快照:

『~言还止心~乱』

一九四九年,内战终于结束了,一家人迎来了中国的真正~放。那时清和五岁多,已经开始懂事了。“这该~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哎呀,太阳终于~出来了!”步瞻、永康和梦英带着清和,和大家一起在街头~扭着秧歌,快快乐乐了好多天。然而,令永康~梦都想不到的是,因为他买了那十几亩地,划成份时成了地主,成了人民的敌人,成了~批斗的对象。“哎,可怜的姑父姑姑,你们的命怎么这么苦呀?”

~~

>> 阅读第7章 ~言还止心~乱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