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那年,我是个四年级的学生。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无所适从,弟弟的出生和父母的归来,却让我更想流泪。可我却不能让任何人看见我的伤,我不想让任何人以异样的目光看我。就是妈妈,我也不能说。妈妈尽管善良,可她却学不会把事情放在心里面,我怕她受不了,怕别人知道后,我无脸做人,怕......反正就是认定一个死理,不说出去!
我恨,恨不能杀了他,宰了他,可他却是我母亲的亲侄儿!老天真是开玩笑.从此我不再快乐...无意中,常会一个人静静地发呆。母亲也曾发现过,只可惜母亲每天既要照顾弟弟,又要种庄稼,还要到洗煤厂内去上班,她哪有闲心管她这个倒大不小的女儿?
那些日子,特别怕看相似场景的电影,看到那样的场面会感到心痛得无法呼吸。我爱上了写日记,用一个笔记本,写上自己心中的想法,再把它悄悄地藏起来。父母是不认识字的,只要妹妹不看就好。写日记的时候,通常是晚上,父母都睡了后再悄悄起来写,这样当我写到伤心处忍不住落泪时,除了日记本,又有谁会看见我心中的伤痕?小小的日记本上,翻开每一篇都有被泪水打湿的痕迹。那泪珠儿,就那样“叭”地一声落下,周围的那些字主围在水中央了。待到日记本上的泪痕干了后,那痕迹竟成了了朵朵盛开的花。有些美也有些凄凉,只可惜我所写的那些文字,得认真地结合上下文后,才能猜对了。
又到了农忙的时候,二表哥又和其他表哥一起来了,他不敢正眼看我,因为,他从我斜视过去的目光中,看到了一股令他胆寒的恨意。我很少和他说话,也不能不理他,若不理他,父母看到了一定以为我没有礼貌,那我又要被打了。他喊我时,我会答应几声,但心中却巴不得他快些滚永远不要在我面前出现。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忘记那些苦那些痛那些伤害,可实际上我根本做不到!每次上山走到路陡的地方,我真想推他滚下去,让这个人渣永远在世上消失,吃饭的时候我真想往他碗里放一只虫,让他恶心吃不下去饿死他,或者是在他回去的时候对面开来一辆车,突然撞死他......
那些独自躲在角落里的日子,日记本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只有把自己所有的伤和痛告诉它,它会静静地陪着我,不会笑话我。
我厌倦了家乡,我想走出这座大山,我想看看山外的世界是不是一样的浊,一样的无知,我想远离这让我痛苦的一切。
六年级的时候,我顺利地考取了初中,却被分配到离家很远的一所重点中学,要三十多元的学费,需要住校。母亲听到我得的是那所学校,立即就对我读初中持反对态度,也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她只说:没钱。
我不甘心!除了读书,我还能做什么?我死死地赖着母亲,抱着母亲的双脚,母亲走一步,我也挪一步,就是不肯放开。还伤心地不断哭闹。
“人家那些没有考取的,找关系也要去读,我自己已经考取了,为什么不等我去读?”
“我要读书,我要读书,我就是要读书”我拼命地喊,一点也不妥协。
一个邻居实在看不过:瞧,孩子考取了就是有出息嘛,让她去读吧,免得以后她怪罪你们啦!多少钱的报名费?
“不是我不想让她读,可是学费太贵了。三十多元,我没有那第多钱啦!再说了,她二个妹妹也要读,家里一大家人吃饭哪!”
“这样吧,我想借三十给你,你先带孩子去把名报了,让她去读吧。至于钱嘛,有的时候再还好了。”
妈妈道过谢后接过了钱,我带着钱和族中的一个叔叔和二个唐姐,一起去学校报名去了。二个唐姐,一个是大叔家的,一个是大伯家的。我们三姐妹年龄相仿,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不错。中考却又刚巧分在同一个学校,她们俩乐坏了,而我由于家中没有钱,却差点书都读不成了。
弟弟已经两岁多了,很玩皮。可是有了一个儿子的父母并没有满足,很快,第二个弟弟也生了。小弟的到来,让这个家更为拮据了。
我每个星期都要回来要钱,妈妈每个星期只给我五毛钱的生活费。学校里有食堂,天天顿顿都是水煮土豆,偏偏汤勺又会长眼睛,像我这种没有关系没有钱的穷学生,只能打到极少的部分,每天都吃不饱。那土豆我也不知洗过没有,反正土豆一打完,锅里面就是一层厚厚的泥巴.....
每个星期六,我放学从学校走二个半小时到家,然后星期天,又走二个半小时回学校.从学校到家,车费贰角,可我没有钱,也想煅练自己一下,所以每周都走路。
心情烦、闷的时候,我不喜欢给别人说,包括睡同一间床的两个姐姐(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整个初中一年级的女生宿舍就是一大个百把平方的房间,中间摆上二三十间大木架子床。我和二个姐姐因嫌行李不好搬,就把带来的东西全部铺在一间**,三姐妹睡)。我总是写日记和看书。疯也似地喜欢上了琼瑶的小说。看着小说里那些虚幻的事,想着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大多数时间都沉浸在忧郁中。听不进去老师讲的课,成绩一滑千丈。除了语文怎么也不下滑之外,其他的只能勉强及格而已。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上病态的变化让我不堪重负”内容快照:
『~上病态的变化让我不堪重负』
那所中学比较偏辟,常有社会~的地痞~氓来捣~。初一的~半学期的一个星期天,我的一个~~在~自习期间一个人出厂价格来~厕所时遭~~氓~~,虽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却已吓得我三~~怕在那所学校读书了。于是我三~~一起转学到了离家稍近了一点的学校。虽说近了些,但从学校到家却仍然~用将近一个小时。生活很艰苦,家中时常~不敷出。~亲常常在头天晚~~好萝卜,摘好豆角,第二天天不亮就背去学校附近的那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