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逸避
议政殿,顾其名,是为议谈政要军机所建,已逾百年,乃皇城一重也。玄清月徒步往彼,离殿颇远便停下,抚拳抱掌,拜下一躬,然后扬声道:
“长安城玄氏幼子清月于殿前求见。”
片刻,一内侍出迎,迎清月入殿,殿无什么奇异的,八柱盘龙,三花聚顶之势,又作气息连甲锁龙阵,将天下正气聚在一处,布下此局之人亦实不简单,只是现在的清月还没有发现。
帝皇九五,略有少许清瘦,黄龙障身,龙气微逸身外,头顶皇冠,身着龙袍,脚下追云靴,背倚龙座,集正气,目朗神清,下有笔录者数人,皆披绿色文士服,与清月的白衣相映,更加凸显出了清月白衣的出俗与无尘。
帝皇仔仔细细地把清月看了一遍,微微颔首道:
“文士出尘不与世俗所污,实乃高洁,尔乃何人,细细道来。”
清月一愣,不想帝皇会问及自己的身世,但也只是稍一片刻,清月整理出一段可以表述的话语,凝声道出:
“布衣清月,申亥年九月九日生于长安玄府,自幼习文武之道,琴棋书画略通一二,诗词歌赋亦懂少许,家中排行第三,大哥清晨受封为平西将军,今镇守长安,二姐清衣,许与影轩王为妃,今在苏州王府,清月年逾十六矣,未有片功微德于身,实属惭愧,今蒙皇上召见,实乃玄府家门有幸,为玄府祖上有德。”
帝皇静听清月说完,微微一笑,说:
“聪而有慧,有卿此等人才,着实乃我王朝之福,是为社稷之福,卿知寡人平生最喜欢的是谁么?”
在来皇城途中,清月自是打听得清楚明白,当即答道:
“皇上请恕臣下无礼,民间盛传,皇上圣明,近十六年前得一公主,乃最幼之九公主。听闻公主初胆之前,本九天阴霾,雨落不止,但就在公主刚刚临世之时,天忽然放晴,而且在宫城内也开满了一种紫色的美丽花朵,更是开了三时之久,方才径自谢去,是以皆曰公主乃吉祥之人,是天予之以佑我大朝,又有紫烟与房里氤氲而出,日久不散,是故吾皇在公主刚出世三日便封之为烟雨公主,据闻公主近十六矣,美貌不可方物,只是可惜了,嗨,如果……”说到这里,却嘎然而止。
帝皇皱了皱眉,又摇头又点头,最后化作一阵叹息,然后才缓缓说:
“尔即不敢再说也罢,烟儿也是命该如此,毕竟金非足赤,人无完人,正是符合天理,嗨,国丞,烦你宣旨,寡人去矣。”说罢,起身,缓缓朝着后殿走去。可是这个时候,在右手边一个绿衣中年男子出列,疾步迎上帝皇,在帝皇身前说了几句,帝皇的神情慢慢地变化,从刚开始的不动声色到最后的大惊失色,甚至不禁大声说道:
“此话可真?”
那个国丞暗暗点头,又附耳在帝皇旁说了几句,最后帝皇折返,重新在龙座上坐了下来,说到:
“国丞,宣旨吧,朕且在此,请烟儿来殿上议事。”
有好一会儿,一个宫装女子袅袅而来,一身婀娜,盘髻,脸上蒙有轻纱,对于公主的容貌,清月看似熟悉却又不大清楚,总有一种应该是相识很久很久的感觉,却又无从道起。
国丞看到了烟雨公主已经来到,微微躬了一躬,清月一时奇怪,为何在国中地位高于帝皇的国丞却要向公主行礼呢?可是这时,国丞已经开口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观玄氏一门忠烈,玄府幼子清月聪而有慧,更是一国之栋梁,社稷之人才,现封为长安王,邑万顷,民千万,赏金万两,行王礼。”刚说到这里,饶是清月心境过人,也不禁愕然,一下子就封王,就是连清月这样的人也想不明白,国丞继续说下去:
“兼,皇上第九女烟与公主仰慕玄氏清月才识,为其之所学,风采折服,今特赐婚,许皇九女烟雨公主与玄氏清月结为伉俪,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招清月为驸马,属一品王爵,旨令择日成婚,钦此。”
清月听完,已是愕然。他着实不明白,为什么帝皇又是封王又是赐婚的。他望向那位公主,只见公主脸上轻纱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去了。
(PS:
因为人气太少了,更重要的是,小弟要期中考和月考,这次可不能考砸了,所以要留校两个星期,因此暂停更新,等到人气超过700时在更新,也许不会久,也许会很久~~~)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