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三部曲系列中篇小说之一
家运
巍峨的道教胜地武当山就座落在鄂西北的群山峻岭中,它背靠秦岭山脉脚踏汉江之水,沐日月之精华受人间之烟火数百年长盛不衰。过去鄂豫陕三省的香客不远千里步行到武当山进香、求子祁福。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对武当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加以整修使武当山一跃进入了国家一级风景名胜区的行列,国内外来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也许沾了武当山的仙气,武当山下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武当山的男人都英俊武当山的女人都漂亮,武当山下的故事更是象汉江之水源远流长涛涛不绝……
一
武当山的腹地有一座小镇叫珍珠岭,珍珠岭的街道有一里多长,街面一律用青石铺就,街道虽小却也应有尽有:油坊,磨房,酒坊,染坊,商号,粮号,银号,学校,还有炸油条的烤红薯的,卖糖葫芦的,整条街大多是邬家的产业。“邬家大院“就座落在街的东头。这是一座雕梁画栋的转角楼,高翘的屋檐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红色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奴仆成行,骡马成群,方圆百里第一家。山脚下有一条河叫白河,从街西头下台阶三十级到河边,这里有个小码头,山里人出入都要由此乘船。在枯水季节白河象一条玉带,在山脚绕来绕去甚是可爱,一到洪水季节白河象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而下,巨浪冲击着山崖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山洪卷走的人和动物树木在水面上翻滚着漂浮着,场面甚是凄惨。白河既养育着这一方的人们又祸害着这一方的人们,山里人对它又惧又怕。一直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修襄渝铁路的铁道兵官兵大力支持修建了一座军民水库,从此白河才变的温顺起来。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军民水库这颗大山深处的明珠不知被北京文化界的哪位大人物发现,惊奇之余决定在此投资建造一座影视城,并给它改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银梦湖”。从此“银梦湖”水库在沉睡了数十年之后苏醒了过来,并张开了它热情的怀抱,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拥挤的人群,更没有被各种废气污染的灰蒙蒙的天空。“银梦湖”象一面明亮的镜子镶嵌在绿树环绕的大山深处,坐在游船上不时的看见碧波粼粼地水面上有鱼儿在跳跃,能清楚地听见鸟儿在林中歌唱,微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一阵阵山花的芬芳,湖中弥漫着醉人的芳香。游船慢慢地向湖的深处行去,绿树掩映中仿佛又出现了“邬家大院”那座雕梁画栋的转角楼,以及大小姐邬云姑出嫁时乘坐的大花轿。
“邬家大院”分前后两进院子,前院是平房,中间有个天井,房里住着丫头奶娘仆妇们。有大小两个厨房,大厨房是供下人们吃饭的地方,小厨房是专为主人们准备饭食的。后院才是转角楼。转角楼分上下两层,中间是天井,老太太住在一楼的三间正房,大爷大奶奶住东厢房,西厢房住着小姐云姑和她的丫头奶娘。二爷和三爷住在二楼。二楼北屋三间,中间是大会客室,左右两间一间书房一间帐房,有重要客人在二楼接待。
吃完早饭,邬家老太太坐在她的太师椅上闭着眼睛呼呼喽喽地吸着水烟袋。待老太太吸完水烟,媳妇们便递上热茶。大奶奶王氏一边侍侯婆婆喝茶,一边向婆婆告假:娘家大哥娶儿媳妇,准备回去喝喜酒。老太太喝完茶才发话:到库房找两匹上好的绸缎,再带点钱去,别让人笑话咱们小气。王氏低头应过。这时,女儿云姑一头撞了进来,扯着她的衣角:“妈妈,我要您陪我去上学。”“乖,今天妈妈有事,让赵妈陪你去吧。”奶娘赵妈气喘吁吁的追了进来:“哎呀我的大小姐,快点走吧,一会又晚了。”云姑忽闪着大眼睛说:“晚了怕什么,难道我三叔还不让我进门不成?”大奶奶说:“乖,今天我去外婆家喝酒,三天就回来,你乖乖在家跟着赵妈,要听话,好好念书,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好说歹说,云姑才嘟着**儿被赵妈拉走了。
赵妈拉着云姑的手走在街上,走到一家店铺的门口,云姑摔开赵妈的手跑了进去,店堂里赵妈十二岁的儿子铁柱正在扫地,云姑跑过去喊:“柱子哥,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了”铁柱放下扫帚迎过来,云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红枣双手捧着递到他面前。这一对两小无猜的小人儿就这样相对傻笑着:“柱子哥,你尝尝好吃吗?”柱子吃了一颗点点头说:“好吃。”赵妈走过来摸了摸柱子的头:“柱儿,你要好好干啊,这差事咱可是求了大爷才讨来的,你一定要好好学本事,要争气啊!”柱子懂事的点点头:“我知道了,娘。”赵妈牵过云姑的手:“我们走吧。”云姑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去了。
二邬家大爷有财是一个既忠厚又精明能干的年轻人,他刚过而立之年,高挑的个头,剪着齐耳的短发,总爱穿一件灰色长衫,外套一件紫色绵缎马褂,是一位英俊萧洒风流倜傥的管家少爷。他十五岁上开始跟着父亲学做生意,因为他是长子,邬家的家业必须由他继承。他当年也曾想进城读大学,将来当一位学者,由于父亲的反对,他只好舍弃了自已的爱好,违心的当起了一个商人,父亲的英年早逝,使他毫无选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邬家的生意多半是土特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春天收下茶叶、香菇和木耳,秋天收下桐籽、芝麻等加工成油料,运往城里,再从城里换回食盐、布匹、工艺品运回山里,就这样一来二去利息生利息,生意越做越红火。
每天清晨大爷修长的身影准时出现在街头,最先吸引他脚步的就是油房里传出的打油的号子声,那是最悦耳动听的音乐,-这号子声一年四季不间断地唱着,如果有一天没有了这声音街上的人们就会互相询问仿佛少了什么似的,吃饭都不那么香了。
有财慢慢踱进了油房。工人们正忙的热火朝天,此时油房正在打芝麻油,一口特大的铁锅前两个人正忙着用大铁铲炒芝麻,小小的芝麻粒在铁锅里劈劈叭叭地跳跃着,旁边榨房里两个工人正赤着臂膀一替一下的抡着大锤撞击着油榨鼓,香油源源不断地从油榨里渗出流进油桶里。浓浓的芝麻油香味沁人心脾。有财转了一圈见工人们紧张有序的忙碌着,便退了出来走进旁边的帐房,油房刘掌柜见东家来了赶紧起身让座。
“这批芝麻还得多长时间打完?”大爷伸手撩起长衫在椅子上坐下。
“至少还得一个月左右吧。”刘掌柜边递上热茶边回答。
“抓紧时间打完了芝麻打桐油,今年的桐油城里催得紧,年前一定要交货的,别误了时间。”
“东家放心,我们一直轮班干活,人歇榨不歇,保证按时交货。”刘掌柜在大爷面前恭恭敬敬地站着回话,这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他身上也穿着长衫,剪着象大爷一样的齐耳短发,头顶扣一顶瓜壳帽子,大爷说你也坐下吧,他才轻轻地坐下来。
“这批活路要得紧,工人们都辛苦了,生活上可不能克扣他们,一定要让他们吃饱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是。榨房老李最近想请几天假,他老娘病的不轻,想回去伺侯几天,我怕误了工,一直没准他。”
“他家里有事,你不准他假他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还有心思干活儿,我看你还是给他调几天班,找个人给他换一换。另外,他娘看病也要花钱,你从柜上给他预支几块,以后从他工钱里扣就是了。”
“还是大爷想的周到。”
大爷说完端起茶碗品了一口,说:“唉,老刘,你这茶不错吗,哪儿来的?”
“这还是春天自家茶园里采下的雨前茶,老伴特地叫人给我送来两包包,平时我也舍不得喝,这不是大爷您来了,不给您尝尝,还有谁配喝它?”
“嗯,好、好,真是好茶。”大爷说着又喝了一口。
边喝着茶,话题又转到了茶叶生意上。“今年天旱茶叶收成不好,城里茶叶奇缺,既然你老家能产出这么好的茶叶,你看我们能不能在你家乡建一个茶场,让当地的老乡都种茶,由我们包销售,你看如何?”
“大爷你真是活菩萨,要真能这样的话我可要代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谢谢你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家运”内容快照:
『家运』
二三~~汪氏坐在窗前专心致志的看书,她是洋学生出~。是三爷有旺在武昌中华大学读书时认识的。是爱情的~量使这位年轻漂亮的~学生在这大~~~的邬家大院长期住了~来。汪氏本名~汪云霞,父亲是一所县立中学的教员,正是有一位当教师的父亲,她一个~孩子才得以读到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在那个年代,~子有德便是才,很少有~抛头~面去读书的。本想师范毕业后在城里找一份职业能够真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