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问路无果,袁方知道着急也没用,只好信步闲逛。当瞅见一家卖计算机书的书店边上有条里弄时,想也没想便拐了进去。
里弄不算太宽,很幽静,两排高大的法国梧桐遮蔽出一条凉爽的林荫道。袁方觉得汗涔涔的后背有了一丝凉意。越往里走越安静,行人稀少,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慵懒地投洒在地面上,蒸腾着从黄浦江上飘来的潮气。一个穿白色跨栏背心的中年男子躺在竹椅上漫不经心地读着张报纸,也不知他是想从那张纸上找点外边世界的消息,还是想用一张纸把自己跟外边世界暂时隔离开。袁方很不识时务地破坏了那人的安逸状态。
“白头老屋?”那人放下报纸,没好气地上下打量着眼前的青年。袁方估计他会做出摇头或者摆手的动作,可没想到他却朝小巷的深处努了努嘴,说道:“侬是说陈老头的铁艺作坊吧?前面那个白色石头房子就是的啦。”
顺着那人指示的方向,袁方继续向里弄深处走去,很快来到一道系着粗大的链子锁的铁栅栏门前。门牌号码上写着“福州路539号”。大门深处,大概有十几米远的地方,是一栋长方型的白石楼房。刚一见这栋白石建筑,袁方就生出一个念头,他更加相信此行不只是在帮老刘,更是在帮他自己。直觉告诉他,那是栋很有年头的房子,它不但老,而且富有特色,确切地说,是有些古怪。这正是最值得拍摄的一类题材。从石屋的外观来看,他甚至不知道该把它归入到哪种建筑类型里面才合适。说它是民居,黑洞洞的敞开着的大门看不到一点有人居住的迹象;说它是大上海旧时留下的教堂——古雅肃穆的外观倒是有那么点意思,可是它既没有教堂的尖顶,也没有十字架的标志,显然也站不住脚。
袁方正要叩动铁门,忽见门的一角挂着块木牌,上面潦草地写着:参观购买铁艺,请走旁门。
这行字下边有个示意箭头。顺着箭头所指方向望去,只见铁门北侧十来米远的地方还有扇小木门。
看到“铁艺”两字,袁方想,读报男子说的陈老头的铁艺作坊一定就是这儿了。单从那座古旧的白石楼房,他就敢断定,这个铁艺作坊跟刘汉唐所说的白头老屋应该是一回事。
刚走到那扇虚掩的木门前,一阵馥郁的花香就扑鼻而来。无疑,院子里种着不少花草。袁方不免对这个陌生的地方生出些好感来。应手之处,木门“吱哑哑”地开了。
院子里很安静,一个人影也没有。虽然是周六,但似乎并没什么人来“参观购买铁艺”。穿过一大丛盛开着黄白相间花朵的忍冬花和一丛丛不知名的葱绿灌木,袁方进入了宽敞的庭院之中。院子很大,遍植着各类花草,还有几株**青翠的柏树。那栋白色石屋位于院子的中心,它后面是一排红色的砖房,砖房旁边**一扇通向后院的月亮门。
又向前走了几步,袁方能够更真切地观察白石屋了。它通体由白色石头砌成,可能是因为建成的年代比较久远了,石质已经变成晦暗的灰白色。石屋坐西朝东,大概有两层小楼那么高。拱形的门楼相当别致,而门楼上方一个奇特塑像引起了他的兴趣。
那塑像看样子是只大鸟,身体两侧平展开一对宽大的翅膀,屁股后拖着硕大的扇形尾巴。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雕琢得格外细致,可谓分毫毕现。唯一遗憾的是,塑像的头部已经破碎。袁方猜想,那个位置肯定是只鹰头,那样的话,整个塑像恰好是一只展翅翱翔的苍鹰。但他随即又否定了这个猜测。因为塑像竟然向前方伸出了一只手臂,手里还握着一只圆环。
无疑,这只半人半鸟的塑像更加强了袁方对这里的最初印象——神秘。
在这个时候举起相机对袁方来说是一种最自然不过的习惯。选好角度和景别,对着石屋门楼一连拍了十几张照片。拍完照片,他才开始担心,这别是私闯民宅吧?又一想,有门口那块牌子垫底,要是有人问起来,就用“参观铁艺”搪塞好了。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感到不自在,完全是这里太安静的缘故。怎么连树上的蝉也不叫一声?
既来之,则安之。袁方要进白石屋里面转转。石屋的大门敞开着,似乎并不拒绝任何的来访者。可屋子里面却是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袁方迈开脚步轻轻走了进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4”内容快照:
『4』
原来,石屋正对大门~的地方,有一只巨大的铁架子,只不过在阳光~~的院子里无法看清。它支支棱棱地占据了很大一块空间,犹如一扇屏风阻隔在大门和石屋大厅~。说它是铁架子其实也不太准确,更准确地说它应当是一只用废弃的铁料焊接而成的“~~”。袁方~它完全可以与自己参观过的任何一件~象派的作品媲美,不知道为什么它的主人会把它扔在这里。转过铁~,袁方稍稍吃了一惊。屋子的尽头,有~人正背对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