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大型纪实文学 [目录] > 第1章

《大型纪实文学》

第1章第一章●童年遇险金沙江船工相救遭劫难

作者:画梅花的女人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大型长篇纪实文学世纪三部曲第一部——《世纪风骨》



——九死一生独行侠侯明明的传奇故事



1956年的春天,侯明明出生在四川屏山县的一个教师家庭。

这天是春节过后的农历正月初二,国历2月13日。他的母亲经常讲,在中都医院生下他的那天,是一个多日不见的太阳天。西山白塔上空红彤彤的,霞光从窗外射来,室内暖洋洋的,所以取名叫明明,希望他的明天光明。儿时的他,热衷于绘画。家中墙壁上,地面上,都是他涂鸦的地方。对画家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渐渐在他心里萌发。尽管当教师的母亲、公证员的父亲不满意他“疯天狂地画娃娃儿”,但还是尊重了他的志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四川闹饥荒。小明明的父亲侯平发响应政府号召,离开县法院法官的岗位,到偏僻山区当农民,母亲去一个叫中都高夕台的更偏远的**村当教师。小明明被父母寄养在县城北街一个叫郭家祠的地方。郭家祠青砖黑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典型的清代建筑。高深的厅堂里,宽宽敞敞,四周灰白的墙壁上,青石板铺的地面上,出现了小明明用粉笔绘的儿童画,孙悟空幼稚可笑,猪八戒笨头笨脑。睡觉的地方不大习惯,在偏房,常年黑黝黝。一张褪了漆的柏木雕花床安在墙角,占了半间屋,白天进去都要点油灯。饭厅光线更暗,只有中午,天窗里透出一缕阳光,穿过梁上的蜘蛛网,落在圆圆的柏木饭桌上,多少才显的有点生气。郭家祠的女主人是侯平发的本家大姐,小明明称呼大娘,男主人是个长年躬着腰走路的驼背,人称郭驼子,膝下儿女8个,老大郭月明在外念书。郭家一天两顿饭,顿顿干板菜熬的玉米面稀粥,清澈见底,刚刚端上饭桌就被几个娃儿一抢而光。一到月底,带着金丝眼镜的郭驼子,甩着双手,领着4岁的侯明明到西城城门洞旁的县法院,找办公室的财务人员领取侯平发的工资35.5元,作为侯明明一月的生活费。清汤寡水的干板菜玉米粥不够塞牙缝,经常饿着肚皮的小明明,只觉得小肚皮空空,嘴巴难受,清口水长流,身体特别轻。身体轻可以腾云驾雾,连环画《西游记》里说孙悟空轻飘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打闹天宫,多神!手拿金箍棒,眼睛一眯一眨的孙悟空时时在他的小脑袋里旋转,于是他学起了孙悟空,在郭家祠石坎跳上跳下,腾云驾雾,提棍弄棒,文进武出。

一天清晨,小“悟空”从睡梦中挣开眼睛,望见窗外苍鹰盘旋,便提起金箍棒跳将出屋,捉拿大鹏金子鸟,一不小心掉进屋前的水池中,双脚朝天,灌满了一肚子绿水。水池的绿水是浑浊的,大江的黄水是呛人的。1966年的一个夏日黄昏,小画家侯明明在城东金沙江边沙滩上握根小木棍画孙悟空大闹龙宫,夕阳照射得他满头大汗。他受不住了,跳到江里,凉悠悠的,真舒服。不知不觉江水漫到了腰间。一股潮水涨上来,一下子把小明明卷走了。江岸的房屋、黄桷树越来越小,快冲到江心了。小明明时而沉入水中,黑咕隆咚;时而浮出水面,见到点点亮光。难道真的要到龙宫去吗?去见龙王爷吗?小明明觉得头皮发涨,鼻子酸痛,受不了啦——龙宫不去了,孙悟空不当了。还是家里好,爸爸妈妈在哪里?“爸爸呀!”他喊爸爸,**一张,一股黄水吞到肚里。不知喝了多少水,鼻子踹不过气,沉沉浮浮中,只听见一声低沉的叫唤:“不要动”。侯明明只觉得一只有力的大手托住了他的头。他身体仰躺,顺着那只大手漂呀漂呀,漂回了岸边,在沙坝上吐出一大滩黄水。风来了,雨来了,风雨中他恍恍惚惚,被人背回了家中,倒头大睡。睡到第二天下午,日头偏西的时候,从市管会下班回家的爸爸带他去感谢那位好心的救命恩人,却听到这样一个不幸的消息:救命恩人是金沙江上的船工彭老二,昨夜他和他的哥哥彭老大把船停靠在江边的一个石崖下。一夜暴雨,石崖滑坡,泥石倾泻而下,把他们及看守的木船,一并砸入江中。船沉了,彭老二失踪了,哥哥彭老大因半夜起床解手,见泥石飞来,右手一挡,负伤跳入江中,逃脱一命。第二天,彭老二找回来了,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尽管他生前救了条人命,却不准任何人悼念。彭老二的领导、木船社的“天棒”陈老大说他是“四类分子,管制对象......”。

四类分子指的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手腕负伤,吊了绷带的彭老大对前来感谢彭老二救命之恩的侯家父子说,他的兄弟昨晚因熟睡在船舱,泥石砸来了没跑赢和船沉入江底,人死了就算了,弄口棺材直接抬上坡埋。上面不许悼念的理由是,他兄弟属于四类分子中的反字号。原因是60年过粮食关,每天只有3两7钱5的粮食供应,吃不饱饭。天天撑船拉船、劳动强度大的彭老二在领导面前发牢骚,唱了句“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吃不饱......”,这下,这句歌词被当成了罪证,解放前拉纤跑滩的彭老二当即被领导戴上现行反革命分子帽子,交群众监督劳动管制。

小画家迷惘了。

“爸爸,为什么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是英雄,死了也是英雄,永远永远纪念。船工叔叔救人就不是英雄,死了不能纪念。难道当了四类份子永远管制,死了还倒霉。这是为什么,爸爸呀!”

“明明,看看天,天上有阴有晴,有风有雨;看看地,地上是人人相斗,弱肉强食的阶级社会。毛**说,每个人都打上了阶级烙印。长大点,你就会知道,天上风云变幻,地上世事难料呀!”

世事难料,父亲的话有道理。

侯明明睁大眼睛,迷惘地看着世界,看着五花八门的世界。

在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眼中,世界眼花缭乱,满城都是书写毛**语录的红色海洋,满街都是红旗、标语、大字报,游行示威和辩论的人群。就连那些读中学的哥哥姐姐们,也穿上了黄军装,戴上了黄军帽和红卫兵的袖章,挥舞着毛**语录,意气风发,走出校门,上街游行。游行中,他们高唱毛**语录歌,“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冲向一些人家户抄家,把抄出来的笑眯罗汉、观音、花瓶、笔筒、花盆等古陶瓷当众砸烂,把一捆捆线装书、古旧书和牌匾当街焚烧。红卫兵们围绕烈火,又跳又唱,“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文雅。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烈火燃到了小学,小学也跟着乱套了,课停了,就连少先队的活动也停止了,留念那段美好的光阴啊——每周星期三下午的队活动丰富多彩,班上少先队中队长的他,要么挥着小群头,领着队员们齐声高喊: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在嘟嘟嘟嘟嘟的队号声中,围绕校园正步操练;要么右手佩戴两根红杠的少先队中队长标牌,举着小红旗,带着三十多个小队员走出校门,上街到军烈属家里担水、劈柴、扫地做好事。走在街上,他和小伙伴们齐声高唱少先队队歌:

“我们是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

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

黑暗势力已从全中国扫荡.....”

美好的光阴是短暂的。队歌不能唱了,代替的是毛**语录歌。书不能念了,代替的是学毛**语录。教室里、操场上、办公室,到处都是大字报。老师们也挎个装毛**语录的小红包,把校长揪出来弄往礼堂斗。斗完,又戴上高帽子,抓到街上游街示众去了。街上成了革命的海洋,工人、市民、机关干部、农民也起来了,到处都是辩论声、游行示威声。县委门口贴上了白纸黑字对联“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县上的头头脑脑一股脑被揪出来批斗,坐喷气式飞机。由于对斗争对象关系有亲疏,想法不一,观点不同,造反的人们拉帮结伙,分成了两大派——红司派和红总派。为了扩大各自的组织,扩充实力,瓦解对方,孤立对方,两大派常常在街头下战书,指明道姓要对方人员出来辩论。辩论人员出场,首先立正,背诵最高指示毛**语录,然后站到各自的高板凳上,表明身份,对着观众,亮出观点,说理论句,义正词严,驳斥对方。有时说到激动处,双方手舞足蹈,往往发生肢体冲突。辩论时间有长有短,短的时间个把小时,有时长达5、6个小时,这成了屏山街头独特的风景线。

街头辩论在屏山兴盛了一断时间,到66年2月下旬逐渐消失了。这是因为,造字号的红司被打成反革命组织,其政委、司令、参谋长统统被抓进监狱,底下的虾兵蟹将一哄而散。失去对手的辩论自然冷幺台。那天抓高超的最后一场辩论,侯明明跟着父母上街看得真真切切。下午6点过,天上的飞机还在盘旋,勒令解散红司的传单雪花般地飘下来,洒满了屏山街道。早春傍晚的天气冷飕飕的,寒风**雪花。红司头目高超从自己设在县委大楼的司令部走出来,即被人跟踪。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的他,把大衣领提起遮住半边脸,走到离县委百米处的大十字街头辩论地点,见街沿上架起了机关枪,心里咯噔一抖,沉重起来。

对方红色总部的辩论人员——屏山中学一个姓冯的青年教师早已站在高板凳上恭候。这个能言善辩的教师虽然20出头,参加红总才几个月,但他引经据典,言辞犀利,滔滔不绝的辩风,令对手思路混乱,哑口无言,一个个败阵。特别是近期,红司的一些铁嘴在他秋风扫落叶的辩风下,反抗心理被压服,斗争意志被瓦解,有的口服心服退出其组织,有的乖乖地走进监狱,他惬意极了。踌躇满志的他,看着三米处的空板凳,心想最后一个对手、红司的头子高超将站在这凳子上被他击败,垂头丧气地进入监狱,成历史渣滓,一股征服感油然而生。他满足地微笑着,看着心事重重的高超走过来,一个响亮地招呼,“最高指示,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高超一个笔挺立正,“最高指示,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说完,跨上高板凳,对着听众,扯开嗓子,“感谢广大革命群,放弃休息,来参加我们今晚的辩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自我介绍,姓高,叫高超,部队转业干部,分在市管会,造反组织身份是红司一号勤务员。我现在是生病躺床,躺床爬起来也要来参加这个辩论,辩论道理,说明真相,追求真理。哪怕面前是带血的刺刀,也要辩下去。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战友们,同志们,保卫毛**革命路线的时候到了。这段时间,我们屏山城,黑云压城城欲摧,造反派组织遭到了老保们的**镇压,抓走了我们造反组织好几个勤务员。今晚上的辩论会,机枪压阵,是不是又要抓......”。“抓”字刚出口,台下跟踪他的几个人员一下子扑上前,一把把他扯下凳子,按倒在地,亮出了手枪和手铐。

“镇压革命群众,决没有好下场!”被按倒在地,头发被抓成乱鸡窝的高超大声嚷道:“毛**说,镇压......”还未说完,“啪啪啪——”一顿巴掌扇来,扇得他口吐鲜血,大声叫唤。

“高司令,不,老高,你就忍着点,不要开腔嘛!”高超的部下,文工团文艺兵造反纵队的一个姓卞的司令从人群中站出来,浑身哆嗦,对着抓人者说,“同志,同志......”

“同志,哪个是你同志?放明白点,你们是反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一起铐起来!”姓卞的当即被铐,勒令跪下。

“我看你们要抓好多人,造反派抓不完,杀不绝。”高超躺在地上,被铐上手铐,翻着白眼说,“我们不死,总有一天要找你们算账!”

“不准抓我们的高司令,哪个敢!”人群中冲出一个黑磴磴的小伙子,把肩上扛的一面旗帜朝地上一插,瞪着眼睛吼道`:“抓我们的司令,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黑娃第一个不答应。”

“啥子无产阶级,龟儿是流氓无产阶级,乞丐!”围观者中,跳出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吼道:“狗日叫花子黑娃也跑来捣乱,弄来捆起!一起弄走。”这个手戴“红总”袖章的壮汉侯明明认识,是南街上理发店的理发匠,因打架斗勇凶狠,外号“硬骨头”。只见他招呼出一群人把黑娃手握的旗帜缴了,将黑娃按倒在地,五花大绑捆了起来,然后走到高超面前,狠狠一脚踢了过去,“格老子老实点,你的兄弟伙些救不了你!”

“放了他,这个娃儿是孤儿,不懂事。”侯平发站在人群中,不满地说,“这个黑娃饭都吃不起,是个跑滩的。”

“你们要抓就抓我,抓这个娃儿干啥子嘛!”被“硬骨头”一脚踢得鼻血长流的高超,被5、6只手死死按在地上,动弹不得。他歪斜着眼,喘着气说,“这个娃儿的脑壳不灵醒,他司令的帽子是自封的。”

“不要乱动,不要随便抓人!”围观者中,闪出一个穿军便服的年轻人,怒斥道:“你们这是辩论,哪里是辩论?是辩论就要听人家把话说完、说透,咋个要动武?随便乱抓人怎么要得?”

“等高司令把话说完了,头脑中的真实思想暴露了,辩论完了再动手嘛。”年轻的教师眼看辩论落空,自己的才华施展不出来,绞尽脑汁准备的炮弹抛不出来,不满地嘀咕,“毒都没有消完,罪都没有请。要讲道理,摆事实,以理服人,让姓高的口服心服,让他部下口服心服。”

“你这个同志有修养,比较正直,我要交你这个朋友。”穿军便服的年轻人一把抓住青年教师的手,“过两天我请你喝茶,有事找你。”说完,他转过身,护住高超的头,“老战友,你有啥子话,快点说......”

“说、说、说,监狱头去说,说过够。”戴着政法兵团红袖章的人提着手枪,把穿军便服的年轻人掀开,七手八脚把高超提起来押走。边走边对围观者说,“上面已经定性,他的组织是反革命组织,他自然就是反革命头子。”

穿军便服的年轻人不甘心,上前挡路,抓住高超的肩膀不放手,“指导员,你响应毛**号召,起来造反,不要怕!”然后回头质问抓捕者,“人家是响应伟大领袖毛**的号召,‘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参加文革运动,哪点要不得?就是有错,何必动手动脚,动刀动枪。”

“你是哪一个?帮反革命头子说话,连你一起抓。“硬骨头”带着几个人围上来,吼道:“不看头事,不识好歹,弄进监狱再说。”

“你们敢!我叫胡川,刚从部队下来的专业军人,没有参加任何组织,革命群众一个。你们敢抓我!我是看你们抓我在部队的战友高超,出来说几句公道话,哪点要不得?”边说,和“硬骨头”一帮人格斗起来。他机灵地挥拳左抵右挡,使对方近身不得,接着三拳两腿打倒“硬骨头”,趁着空隙突围出来,径直向城东门跑去。

“这个小子真拳实腿,出手不凡,是块料子。”侯平发望着他飞跑的背影,不禁叹道:“小伙子,讲义气、讲义气。”说完,只听“啪”地一声枪响,旁边一个人“哎哟”倒下。开枪的人回头看了一眼,什么也不顾,带着“硬骨头”一帮人急追逃跑者去了。姚贤图在背后说不满地说,“人都打倒了,不管,还去追啥子嘛?”

“追得到啥子嘛!人家是扁挂。你看那几下,就是练家子,出手不凡。”侯平发附和着,拉起侯明明过去观看枪响倒地的人。“哟,不是彭老大嘛,咋个在这儿呐?”侯明明一脸诧异,“是不是拿给子弹打到了,伤了哪个地方?”

“哎哟,我硬是遇到鬼了,单位上的陈老大,陈司令喊我们今晚上来听高司令辩论,暗中保护他,哪晓得枪一响,把我震谙了,脚杆一软,就倒在地上,背时哟!”

“只要枪没有打到就好,遭吓了不关是,好好儿休息一下。”侯平发把睡在地上的彭老大扶了起来,然后走到戴着手铐的高超身边,说,“高司令......”

“啥子司令哦,我今天是阶下囚了。侯主任,这个时候你还在开我的玩笑,涮我的坛子。”

“那我喊你小高,跟以前在单位一样。小高,胳膊扭不过大腿,你要识时务,要吸取教训呀,教训深刻呀......”

“侯主任,谢谢你的关心。市管会我怕回去不了了,我高超走到这一步,不悔!我是参加文化大革命,保卫毛**,我要战斗到底。”说完,闭上眼睛,默不作声了。

“小高,听人劝,得一半。”侯平发见高超不开腔,跟着押解人员走了,知道劝说无效,便拉上妻儿,准备回家了。

“侯主任,慢走一步。听我说几句。”跟在后面的彭老大上前扯了下侯平发的衣袖,学着川剧小生的腔调,“那晚上是风又是雨,只见电光‘咔嚓’一闪,山崩地裂,乱石迎头砸来,我右手一挡,虎口震心,忍着剧痛,跳水逃命,顺江而飘,遇回水沱,游将上岸,咣当咣当咣当......”

“横祸飞来,兄弟死了,彭师傅受了刺激,脑壳儿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这段时间他不是天天背毛**语录就是把毛**语录编成川戏唱。侯主任不要见怪。”彭老大本单位的一个同事叫陈老二的悄声对侯平发说,“领导喊我们把他看紧点,其实他说点唱点,心头舒服,不会出啥子事。他跟其他疯子、精神病不一样,心头有数,清醒得很。”

“我晓得,彭老大我了解,跟他兄弟一样,是好心人,你们单位要好好待他。”侯平发说着,彭老大唱唱谙谙过来了,“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困倦时留神门户防野狗,烦闷时等候喜鹊唱枝头。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他推开同事陈老二,握着侯平发的手说,“侯主任,你的少爷命大,比我的兄弟大,大,我的兄弟这辈子造孽,死得惨,追悼会都开不成......”侯平发打断他的话,叫他不要东想西想,安心休息,如有为难之处,尽管来找。说完,带着妻儿告辞走了。

一家人走到张家弯巷子口,见不远处的屏中门口走出一队武装人员,押解着该校造反派头头——青年教师薛力出来,他被麻绳绑着,肩上搭了将棉大衣,边走边喊口号,“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喊得押解人员冒火,上前给了他几枪托,“你进监狱了,还喊造反有理?老子打得有理。等会儿弄你在大十字辩论,消毒,你再喊,加重你罪行!”

这支队伍刚走远,巷子口又钻出一支队伍,押解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姑娘,往大十字方向走去。侯平发说,“这个女的姓赵,县级机关的,造字号的,跳得圆,肯定弄去辩论,辩论完了送监狱。”

“今天下午我从小学出来,路过剧场门口,看见摆了一长串高板凳,“硬骨头”弄了很多人来辩论。这些人辩论完了,肯定要遭“硬骨头”捆起,送进监狱。”姚贤图说:“这些人造啥子反吗,吃饱了没得事干,找些罪来受!”

“造反,还不是响应毛**的号召。这样子搞,运动肯定有反复。”侯平发不以为然地说,“运动一来,这城头的人激动得很,个个都动起来了。剃头匠都出名了,你看,“硬骨头”以前在理发店,哪个看得起他,他打起旗旗儿造反,人些背后吐他的口水。现在得势,拽蹬了,十处打锣九处在,高超、“扁担”这些人对他恨之入骨。这样子下去咋个收场哟,你整我,我整你,哎!”



天暗了,街上的路灯亮了。

回到家,母亲烧火做饭,做好晚饭,刚把碗筷摆上桌,屋门被推开了,一个陌生人窜进来,口呼,“姚老师,我是胡川,中都老乡,过去是你的学生,你在中都教过我。”

侯明明见这个人就是在大十字街头打架跑了的那个人,便说,“你跑到我家里来了,找我妈妈?”

“你妈妈是我的老师,在中都小学教过我。”

“我晓得,胡娃子,你在学校调皮得很,参了军,怕好点了。”母亲上前把门关上,“刚才大十字的辩论,我们都看见了,侯平发还夸你,说你功夫好,讲义气。”

“这就不要提了,我是看不惯,上前救战友。”胡川摆摆手,喘着气说,“现在那些人正在到处抓我,街上已经戒严了。我想在你屋头躲一下。”

“没问题,不关事!”侯平发当机立断,“今晚你就住在阁楼上,如果屋头有动静,你就从楼窗上跳下去,从巷子头下河。没有动静就好好儿呆一晚上,明天解了严,设法混出城,到你中都老家避风头。那里接近大凉山,山高林密,你晓得讪?”说完,招呼胡川吃饭。

姚贤图看着胡川吃完饭,侯平发引他上楼休息去了,便对侯明明嘱咐,“今晚上的事,千万说不得,如果有人追问,屋头有没有外人,你要一口咬定没得。”

“妈妈,为什么救了人不敢公开说,救人是学雷锋,做好事呀!老师说,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悄悄地救人,害怕被发现,这是为什么,妈妈呀!”

“明明,你爸爸早就告诉过你,天上有阴有晴,有风有雨;地上是人人相斗,弱肉强食的阶级社会。但是,人还是应该信本善,与人为善,不要整人害人。你救了人,人家也不会忘记你。长大点,你就会知道,爸爸的话说得好,天上风云变幻,地上世事难料呀!”

本纪实小说主人公侯明明先生书画作品欣赏

http://hi.baidu.com/liaoyourong/blog/item/d775af2f8015523b1f308948.html

http://hi.baidu.com/liaoyourong/blog/item/201c3824f11ef928d4074270.html

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二章●街头画画惹祸端莫名其妙挨闷棍”内容快照:

『第二章●街头画画惹祸端莫名其妙挨闷棍』

世~的事,说不清。不过,一个朴素的概念在小画家的头脑里形成了。什么“四类份子”,什么“管制对象”,什么悄悄去救人,都属于政治~的事。政治就是制约人、整人,涉及政治~的事就该倒霉,就~烦。倒霉~躲,~烦~避。可是,倒霉的事偏偏落在了侯明明~~,~烦的事发生了。这天~午放学,侯明明提个瓶子去打酱油,走在十字街头,见

~~

>> 阅读第2章 第二章●街头画画惹祸端莫名其妙挨闷棍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