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董子胜很清楚自第一眼见到这个小妮子,就喜欢上了她的娇俏可人。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杏儿五岁,而自己也不过十二三岁。刚抱到子胜家时,眼见父亲赵惟一回去,杏儿小脸上满是泪痕,但懂事的她并没有哭闹,只是躲在子胜家的后花园悄悄落泪。那时候,董子胜就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保护杏儿,呵护她一生一世,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而今,十八岁的杏儿出落得愈发水灵,白嫩细腻的肌肤,好像掐得出水来,让人一看就觉得舒服,一双杏眼直视你之际,仿佛能摄人魂魄。她不是绝色倾城,但自她身上却有别的女子不曾具有的气质,使人一见便生倾心之感,窈窕的身段玲珑有致,站如柳姿,行如流云。无论何时总能给人一种感观上的享受。董子胜明白:此生自己是栽在这小妮子手上了!
他是董仲的独子,父亲董仲早年也曾在南京(今天的北京)做过官,是个难得的人才,除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外,对于医学也极其讲究。因不习惯官场上的惺惺作态,便辞官隐居郊外好些年。自父亲辞官后,只与杏儿的父亲赵惟一还有联系,父亲常说,赵惟一为人忠厚,待人真诚,是值得结交的人!正因于此,才会答应将杏儿收在身边,教她各种才艺。按说,杏儿应称呼他师兄,因为两家是世交,所以一直以兄妹相称。原本两家还商定:杏儿也已长成,到了适婚年龄,就在今年年底选个吉日和子胜完婚。可没想到,世事变幻莫测,竟发生了这样的事!赵惟一好人不得好报!哎!董子胜不由在心底长长地叹了口气。
“哥,你先回避一下,我想换身衣裳!”杏儿的话将他拉回到现实中来,猛然想到:是呀!赵家的事在南京城传得沸沸扬扬,此刻杏儿穿着孝服出现在人前,必定引起外人怀疑猜忌,自己真是大意,还是杏儿想得周全。“好,哥转身不看你就是了!你到那边草丛去换吧!”
此时正值初秋,路旁的草丛经过夏天一季的生长,也已长得近一人来高,枯黄的叶子在风中摇曳,人躲在里面还真不容易被发现。眼瞅杏儿进了草丛,董子胜果真守信地背转过身去。不是他不想看,此时他正值血气方刚,对于**已经略知一二,只是他懂得尊重杏儿比什么都重要,杏儿是个传统的女子,要想俘获佳人芳心,不能让她对自己有半点不好的印象。
杏儿,她能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温柔完全激发出来。而自己呢?在杏儿心中是否有那么一席之地?她是否也同样喜欢自己呢?他不敢问,此刻也不能问!
“哥,可以转过身,我已经换好了!”因为还在守孝期间,原本是要穿孝服。但是自己却不能穿,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在守孝,但是衣着太鲜亮,又实在对不起家人的亡灵。所以,杏儿特意为自己准备了几套白色镶上素色花边的衣裳。现在,她身上正穿着一件纱绸面料的上衣,只在袖口和衣领处用浅粉色丝线绣了几朵素雅的兰花,下身裙摆处同样绣了同色系的兰花,穿上一身白衣的杏儿,仿若出尘的兰花仙子,媚而不妖。经过几次清泪洗礼的双眸,明亮动人。杏儿是坚强的,经受如此打击也没见她哭闹,不似别人般的嚎啕大哭,更遑论哭天抢地,她只是在眼里默默噙着泪水,就算内心在泣血,也不曾让人担心。其实这样的杏儿更让人心疼。子胜真的打心眼里为她自豪,他感觉,以前那个在自己面前撒娇的小妮子真的长大了,自己该为她高兴,可涌上心头的却是更多的失落……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三章 邂逅小楼”内容快照:
『第三章 邂逅小楼』
第三章自从耶律阿宝机统一了契丹各~,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辽,便与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常年征战之余,中原地区林立的城镇和繁华的都市,给了“逐草而居”的契丹人不小的影响,他们仿效北宋的都城——东京,建立了东、西、南、~、中五个京城。辽人的南京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本书皆以南京称呼了。赵杏儿和董子胜说话间就到了南京城内,南京城果然不同凡响,道路两旁商家及各色茶楼饭馆林立,每一~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