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西方的风云人物和世界重大事件 [目录] > 第2章

《西方的风云人物和世界重大事件》

第2章巴尔干战争影响欧洲历史

作者:浪漫人生ァ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19世纪末至20世纪期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一个战争最频繁的地区,成为一个“反复爆炸的火药桶”。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其战争爆发的历史轨迹。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8月,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爆发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起义,得到巴尔干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9月,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逐步结成巴尔干同盟,企图乘机对土耳其发动战争,瓜分其欧洲地区的领土。10月9日,黑山首先对土采取战争行动。随后,保、塞、希先后对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巴尔干盟军势如破竹,至11月2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巴尔干同盟的胜利引起了欧洲列强的不安。俄国担心保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影响其实现对黑海海峡的控制;德国和奥匈帝国则因利益所在不愿看到土耳其覆灭。为此,奥匈帝国还调动军队企图阻止塞军向亚得里亚海岸进军。在大国压力下,保、塞与土耳其于1912年12月签订停战协定。1913年5月30日,土耳其被迫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和约》,几乎丧失其欧洲地区全部领土。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巴尔干同盟因战果分配不均而矛盾激化。保加利亚企图独占马其顿;塞尔维亚没有得到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在马其顿得到补偿;希腊企图扩大在马其顿的占领区;罗马尼亚要求从保加利亚获得南多布罗加。欧洲列强则利用巴尔干各国矛盾,加紧对该地区的争夺。俄、法支持塞、希,奥匈支持保加利亚。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突然向驻马其顿的塞、希军队发起攻击。7月初,塞、希军队发起反攻,迫使保军撤退。7月10日,罗马尼亚对保宣战,占领多布罗加,并向索菲亚进军。21日,土耳其乘机攻占阿德里安堡,保加利亚军队全线溃退,于7月29日宣布投降。8月10日,主要交战双方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9月29日,保、土又签订《君士坦丁堡和约》。根据条约,保加利亚丧失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大部分土地。战后,巴尔干力量重新组合: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希腊接近协约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则接近德奥同盟。列强对巴尔干的争夺日益加剧,从而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欧洲大国关系失去平衡,加速了一战的爆发。此外,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使德奥同盟终于找到向协约国寻衅的借口。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德、英、俄、法参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重大战役都是在巴尔干土地上进行的,其中有些战役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最终的结局。如1914年奥匈帝国讨伐塞尔维亚的战争。当时由奥匈帝国上将波提柯雷克带领的部队在塞尔维亚境内两次受到奇袭,最终于1914年12月中旬被逐出了塞尔维亚。还有1915年10月,爆发了塞尔维亚战役,德国、奥匈和保加利亚为打通柏林至君士坦丁堡的铁路交通而联合**塞尔维亚,并攻陷了贝尔格莱德。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巴尔干出现了新形势:南部斯拉夫人趋向联合;巴尔干其他国家在各自的国境内成立。但马其顿仍被宰割。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爆发时,巴尔干各国已置身两大营垒中: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茨韦特科维奇政府加入轴心国阵营;后来南斯拉夫脱离轴心国阵营,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阵营。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的巴尔干国家还有希腊和阿尔巴尼亚。1940年在意大利**希腊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就蔓延到了巴尔干半岛(事实上1939年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已是法西斯在这一地区侵略的组成部分)。1941年轴心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除土耳其直到战争结束始终保持“中立”外,巴尔干其他各国各民族,都卷进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卷入侵略集团,或者成为侵略的受害国。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决定性战役都不是在巴尔干地区进行的,但是,巴尔干的局势对盟国来说仍是举足轻重的。1941年3月27日南斯拉夫废除三国轴心公约,法西斯德国不得不临时抽调兵力攻占南斯拉夫,从而打乱了希特勒**苏联的时间表。1941年-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斗争牵制了大量德军使其不能抽调到其他战场,具有巨大的道义、政治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希腊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成立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民族解放阵线,并成立了人民解放军。1944年10月,人民解放军从法西斯德国手中解放希腊大部分领土。当月,英军在希腊登陆,护送希腊流亡政府回到雅典,随后下令解除民族解放阵线武装。12月,希腊政府在英军支持下制造雅典流血惨案,挑起内战。为消灭希腊人民解放军,英国从意大利等地调来大量增援部队。1945年1月,人民解放军被迫撤出雅典,但仍控制2/3的国土。民族解放阵线鉴于希腊政府做出了实行国家民主化的承诺,于2月12日同政府签订《瓦尔基扎协定》,并解散人民解放军。事后,希腊政府违背协定,残酷镇压民主力量,并恢复君主制。1946年2月,希腊共产党决定重新开展武装斗争,10月28日组成希腊民主军。在南斯拉夫支援下,民主军广泛开展游击战,沉重打击政府军和英国武装干涉者。1947年,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向希腊政府提供3亿美元军事援助,并派出军事顾问团,直接介入希腊内战。在美、英的支援下,希腊政府军不断大规模围剿民主军,民主军孤立无援,内部分裂,于1949年10月惨遭失败。

波黑战争

  1989年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联邦随即出现了民族分裂、国家解体的危机。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率先宣布独立,南斯拉夫开始走向解体。1992年1月,欧共体各国正式承认了斯、克的独立,使南联邦解体的势头不可逆转。波黑在南联邦6个共和国中是民族结构和宗教信仰最为复杂的一个。1991年10月,当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强行通过《关于波黑主权备忘录》时,塞族代表退出议会和政府,并于1992年1月成立“波黑塞族共和国”。同年3月,波黑政府又在塞族集体抵制下宣布独立,波黑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欧共体和美国分别于4月6日和7日宣布承认波黑独立,波黑塞族遂于4月7日宣布“波黑塞族共和国”独立。波黑局势急转直下,各地出现的零星武装冲突,很快演变成了一场战火燃遍全国的穆、克、塞三方的民族大混战。对此西方各国纷纷介入。1993年初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积极介入波黑事务,力图给波黑问题的解决打上“美国标志”,并显示其“唯一超级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主导作用。1993年3月18日,在美国的撮合下波黑穆-克联邦正式成立;4月10日,北约飞机首次对波黑塞族阵地进行空袭。11月11日,美国单方面宣布停止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1995年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推行“军事加外交”双管齐下的战略,加大了干预波黑冲突的力度,打破了波黑战场的胶着状态,最终迫使波黑在外力的强制下走向“和平”。12月14日,塞尔维亚、波黑和克罗地亚三国总统,以及美、法、德、英、俄五国首脑和其他有关国家代表在巴黎爱丽舍宫正式签署波黑和平协议。至此,持续近4年的波黑战争宣告结束。

  20世纪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史在一定程度上既证实了巴尔干是火药桶的论点,同时又否定了这一论点。巴尔干土地上的战争并不是由于巴尔干各民族好战所致,更非巴尔干的政治形势所致,而是与欧洲乃至世界形势密切相关,欧洲大国几乎无一例外都插手巴尔干局势,巴尔干国家不过是大国政治棋盘上的小卒而已,决定进退的还是欧洲大国。但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大国干预巴尔干形势将会导致该地区形势的进一步复杂化,并最终导致新的矛盾和冲突。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拿破仑•波拿巴”内容快照:

『拿破仑•波拿巴』

【拿~仑•~拿巴个人简介】拿~仑"~拿巴(na~oléon~ona~arte,1769.8.15~1821.5.5),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分领土。法兰西共和国近代史~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拿~仑早年】拿~

~~

>> 阅读第3章 拿破仑•波拿巴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