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年关到了。
李静和吴钢说好了,第一个春节不回城里过。本来李静也没打算回城过年。只是那天收工后,李静准备去溪边洗衣服。在路上碰到吴钢正在挑水歇气,吴钢就随便问李静道:“李静,你今年回不回城里去过年?”
“你呢?我是不想回城里去的。才来没多长时间,我想看看农村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李静回答道。
“下乡第一个春节,我也不想回家过年。”
……。
吴钢与李静同在一个学校念书,不是同班同学。平时上学的时候,虽然也时常打照面,却从没有在一起玩过,也没说过一句话。下乡后被分配在同一个生产队,也算是缘分。
李静比吴钢大几个月,总是拿自己是姐姐自居,时不时地在吴钢面前流**姐姐对弟弟的关心和爱护。而吴钢呢?觉得李静还是很不错的人,很想报答一下李静。所以,当李静说不回家过年时,吴钢就对李静提议道:“好,我们都不回去。等到了春节,我去买点好吃的,请你一起过个象样的春节。好不好?”
“当然好了!到时候我来做菜,尝尝我的手艺。”李静很乐意地接受了吴钢的邀请。
两人说好过节的事情后,就分手各忙各的去了。
山**里的人,同其他地方农村人一样。过年就忙着杀猪,准备年货。南方过年不同于北方。北方过年除了杀猪宰羊外,还得把窗户纸从新贴过,在大门口挂上两幅春联,……。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北方人过年包饺子吃;南方人过年是搓汤圆吃!
这年,李家湾的新年,那确实比往年要闹热一些。一来是队长要嫁女,那可是天大的喜事;二来可以看看城市里来的两个知青是怎样过年的,那也是李家湾人的新鲜事。
说来不怕你不信!李家湾人有句老话:赶场(就是赶集市)就当进了城;过河就是出远门。李家湾人赶场要翻山越岭,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三个多小时。如果要想走得更远一点去赶场,那就要过大河(长江),到河对岸的新民镇去。要去新民镇,一天时间是赶不回来的。所以,李家湾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愿意走这么远。
山沟里的人,在过年的时候。不管哪家,只要杀猪,主人都会把平时要好的左邻右舍请到自家来,吃上一顿“刨锅汤”。所谓“刨锅汤”就是杀完猪,把猪的颈项切下来,炒出几大碗热气腾腾肥肉端上桌。再把猪血煮成汤,加点青菜叶子,用很大的土钵盛满放在桌上。然后,主人就拿出一罐子红苕酒,拱手请客人入坐,大碗的酒,大碗的肉就开始“整”起来。
那场景,既闹热,又豪爽。也显出农村人的朴实、憨厚、热情!
那几天,吴钢和李静是被杀猪家的主人必请之列。也落得两个知青懒得生火煮饭,吃了一些“葩合”(土语:pahe,意即讨了便宜。),还打够了牙祭!
大年三十下午,李家湾家家户户都记挂着一家人团聚,忙得不亦乐乎。吴钢也不知道从那里偷了一只鸡,一些青海椒和菠菜。早早就把李静叫来家里,要尝尝李静的手艺。李静看见鸡和菜,就问吴钢是从那里弄来这么多好东西。吴钢死个舅子也没讲,只管催李静赶快做饭,说肚子都饿得叽唧咕咕的了。
吴钢偷的鸡,早就是弄死了的。所以,李静烧开了水,没用多少工夫就整理干净,剁成小块鸡丁,混着切细了的青海椒,在锅里一阵爆炒。顿时,那鸡肉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小屋……。
饭菜做好后,吴钢拿出了一瓶本来要送给大队书记的“竹叶青”曲酒,“咣”的一声放在桌上,说一定要好好地喝个够,不然就不算是过年!
本来李静是不会喝酒的。可毕竟是过年了,要除旧迎新嘛。于是,李静就和吴钢对喝了起来。
喝头的一口,李静觉得太烧嗓子,不好吞,打算不喝了。可在吴钢的再三相劝下,李静还是慢慢地试着喝了起来。
“来,李静,为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干一杯!”吴钢首先提议干杯。
“不行,不行!我那能跟你一样喝完这一杯酒,我不干。”李静自知不胜酒力,赶忙推却。
“没叫你一口喝完。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我不勉强你喝。”
“好嘛,我慢慢地陪你喝。只要你喝好了就行!”
“来,干杯!”
“干杯!”
……
俩知青在酒精的作用下,从小的时候调皮,到读书下乡;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将来的理想;从家庭到社会……。无所不谈,毫无隐私。
吴钢的舌头大了,言语不分伦次。李静的头喝昏了,找不到东西南北。
吴钢和李静最后不知道喝到什么时间了,反正酒瓶干了,姐呀,弟呀地乱说一通后,口吐酒气地相互搀扶着倒在了吴钢的单人**睡着了……。
初一的早上,一阵“吡哩叭啦”的鞭炮声,把李静惊醒。李静揉了揉忪惺的睡眼,推开吴钢紧抱着自己身体的双手和压在身上的大腿,翻身站了起来。尽管脑袋还是昏沉沉的,仍然依稀还记得昨晚喝酒的情形。至于后来喝高了说些什么?李静是记不大清楚的了。
特别是和吴钢怎样拥抱着睡到一张**。李静是怎么想,都想不起来。看看自己身上和吴钢身上没有脱的衣服,知道没发生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李静才在心里稍有了一些平静。但是,第一次同一个男人睡到一张**,李静还是害羞地脸红了起来。还好,没被人看见。
李静见吴钢还睡得很沉,无心打搅。整理好自己的头发和衣服后,从吴钢放在一口箱子上的信笺本上撕下一页,给吴钢留了一张纸条:“吴钢,你喝醉了,好好地休息一下,我先走了。谢谢你请我吃的年饭和喝的好酒!”落款是“李静——年三十深夜”。
李静心里不愿意让吴钢知道自己昨晚同他一道睡觉的事实。趁吴钢酒醉还没醒,干脆谎称昨晚深夜自己就回家了,反正自己不承认,醉酒的人也就稀里糊涂。因此,李静留下条子后,就径自回去了。
初二上午,吴钢和李静都被队长李焕生早早地请去帮忙。两人见面后,都没提起三十晚上喝醉酒的事情。此事后来也不了了之。
队长用城市人做伴娘伴郎,那是很体面的事情。况且,这件事是李焕生很早就铺排好了的。在吴钢和李静眼里,这样的安排,是最好不过的事情。既可以同队长、大队书记拉近关系,又能亲眼看看农村人结婚的排场和风俗习惯,何乐不为!
上午十点多钟,新郎刘兵穿了一套崭新的兰色中山服,戴了一顶深兰色的帽子,脚踩黑色铺边布鞋,满面红光地挑着一只公鸡和一大块腊肉,出现在李家湾的大地坝上。一时间,湾里看热闹的人群闹哄起来:“看哟,……看哟,新郎官来了,新郎官来了!”……。
山沟里的结婚风俗习惯,就是新郎官一人到新娘家接新娘。
接新娘的时候,新郎必须要挑上一只大红公鸡和大块腊肉上门作迎新彩礼。然后再由新娘家组成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地把新娘送到新郎家里去。
新郎官一到,李焕生家里就热闹起来。
二女淑婷,长有一张俊俏的脸蛋,一双大眼,水灵灵地与她妈是一个模子翻拍出来的。今天淑婷上着一件大红底夹细碎白花的棉袄,下着一条蓝色的长裤,脚穿一双绣花红布鞋。淑婷对着镜子,上下对照,一股按奈不住做新娘的喜悦,全写在脸上。
当听说新郎到了,淑婷立马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扑向身边看她打扮的张素芳怀里,失声痛哭起来。淑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倾述着母亲是怎样辛苦地把自己养大;自己还没来得及报父母的恩情,就要嫁到别人家里去,自己是怎么的舍不得离去;自己嫁出去了就照顾不了父母,要父母多保重……。
淑婷的“哭嫁”,不知道是否发自内心的愧疚,或者是风俗习惯要求她如此这般地哭涕。但是,在李静听来,却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和那个残缺的“家”。想到了自身孤独地面对生活的遭遇……。李静也哭了,也同淑婷一样地哭得很伤心,很动情……。
送亲的队伍,象长蛇般地游走在山沟的小路上,那些抬着大红大绿的被子、枕头,抬着大红箱子送亲的人们,在新郎的带领下,朝新郎家里走去。新娘离开家后,没有再哭泣。看看快到新郎家门的时候,淑婷脸上是害羞的微笑。李静小心地搀扶着李淑婷,慢慢地朝新郎的家走去。
大队书记刘德全,今天特别高兴。虽然都五十出头了,仍然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书记也是穿了一身新的中山服,只是肚子有点挺出来,更象书记的身份。他听到屋外高声喧闹着:“新娘接来了,新娘接来了!”就立即走到门口,喜孜孜地望着送亲的队伍到来。
山**娶新娘,没有唢呐吹鼓手那些排场。但是,书记娶儿媳妇的事情,那是全刘家村老少都得上门庆贺的大事情。就连邻村、邻队的社员、干部都来凑热闹。特别是那些需要找书记帮忙的人,更要趁这个好机会登门道喜!
所以,刘书记的大门外是里三层外三层,黑压压一片人群好不热闹。
新郎刘兵牵着新娘的手,刚到家门口。看闹热的人群就随着一阵鞭炮声沸腾起来,高声喊道:“留下买路钱,不然不准新郎新娘进大门!”只见刘兵从**包包里抓出一大把面值一分的钢蹦,使劲朝天空中撒去。“呼啦”一声,人群都往地上扑去,尽数地哄抢地上散落的钢蹦……。
一些本家的妇女,手中端着盐碗,一窝蜂地朝新郎的母亲余大秀围过去。一把一把的盐粒往余大秀头上撒去,称其为“盐婆婆”!(谐音:严婆婆。意即为媳妇娶进门,婆婆要严格管教的风俗习惯。)
新娘娶进了屋,没有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礼仪。新娘进了屋后,就开始请前来祝福的客人入席。大碗的肉,大碗的酒在桌上让客人们尽情享受;五吆六道的猜拳声,在席间震耳欲聋,响遍整个刘家村……。
李静和吴钢在送亲的时候,新郎各给了一个红包在他们手中。吴钢偷偷地打开看过,里面装了两元钱的新纸币。于是,吴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李静:“李静,红包里装有两块钱!”李静没有说什么,只是会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去看热闹去了。
晚上,客人们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喝得酩酊大醉,东倒西歪的。一些亲戚老表、堂兄堂弟乘着酒劲,开始了“闹洞房”。
那些同新郎刘兵有玩笑开的老表、兄弟,吐着酒气涨红着脸,一齐拥进新房,要看看新娘子长得是什么模样。可进了新房后,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上床去横躺的;有干脆去抱新娘子要看个清楚的;有胆大的要脱新娘子花衣服自己试穿一下的;有推新郎刘兵去和新娘亲嘴的;还有个别大胆的,趁水摸鱼把手伸进新娘的上衣里去乱摸……。
新娘子被折腾得哭笑不得。无奈风俗如此,只好尽量躲避那些酒疯子的恶作剧。新郎对那些酒疯子也毫无办法,谁叫自己要结婚,要心甘情愿地请这么多酒疯子来瞎闹……。
李静在新娘子的身边,开始看那些酒疯子瞎闹,还有点想保护新娘子的意思。可到后来,竟有吃醉酒的疯子来抱自己!把李静吓得赶快溜到一边,躲得远远地观望……。
“闹新房”一直闹到很晚才结束。当李静、吴钢回到李家湾后,已经是后半夜了。李静与吴钢分手回到自家房子后,简单地洗了洗脚,就倒上床睡了。那晚,李静睡得最香、最沉。她,觉得闹得太累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情窦初开”内容快照:
『情窦初开』
六月中旬的天气,太阳出来暖烘烘的。远远望去,一簇簇鲜~的映~~,在~~遍野绿荫的~冈~,~彤彤地纵情开放,如火如荼,分外妖娆。~~~一层层梯田都早已~~了秧苗,在微风的轻拂~,~阵绿~翻滚。……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哎咳依呀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哎咳哟……劈开那个重重雾哇……闯过那个道道梁哎……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