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食堂的钟声
腊梅带着秀来到队厅上工,队厅是社员们开会议、评工分、学文件、储种子的综合屋也是五谷杂粮的保管库。妇女队长桂枝站在门前见秀来了赶紧迎过来一把抱住秀:“秀,好孩子你可回来了,想死我了。”说着撩起衣襟擦了擦眼泪。秀流着泪说:“奶妈,我也想您。”桂枝点点头,“我知道,回来好,你妈也有个帮手,以后有啥难处只管说我给你做主。”“谢谢您。”“傻女子还给我客气啥。走,干活去吧。”桂枝拉着秀的手进到厅屋里只见妇女们叽叽喳喳地坐了一片,有的纳鞋底有的缝衣裳,见秀进来了几十双眼睛一齐转向秀“啧啧,看人家白白嫩嫩**灵。”“人家是地主小姐,底子好。”桂枝大声说:“别吵了,开始干活吧,这几天下雪男劳动力都上山修水渠,咱妇女们在家掰苞谷,活儿要抓紧干要收拾干净这可是咱们全队几百口人这一冬一春的口粮。好了开始吧。”
随着腊梅双手不停的移动苞谷粒哗哗啦啦地掉进簸箕里,秀照着母亲的样子还没掰上两三个苞谷手就磨破了,腊梅掏出手帕帮她包扎:“要用巧劲,不要使蛮力。你看着我,对就这样,好。”腊梅看着女儿**的小手,这双小手一直是拿笔杆的后来参加工作在医院当护士,可如今却要跟随这些农村妇女一道干粗活。唉,可怜的女儿,你和你妈一样命苦。土改那年秀才十岁,奶娘桂枝带着她在城里读寄宿学校,后来她爹被政府镇压了也没有告诉她,中学毕业后她考上了卫校,后来进医院当了护士.为了和这个地主家庭化清界线她已经好几年没回过这个家了,腊梅知道她心气高,要求进步,可眼下这个家还是拖累了她,这孩子心里不知有多委曲呢!腊梅看了一眼女儿,**的小脸白里透红、一对黑亮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透着灵气,两条乌黑的长辫子打起腰间.唉,这孩子天生就是城里人,她哪里是这山**里留得住的呢!
桂枝站起来大声说:“大家歇会儿吧,活动活动。”几个年轻姑娘们一下子就把秀给围起来了,有的摸她的呢外套,有的摸她的长辫子:“秀,你的辫子咋留这么长呢?”有人说:“秀,你这衣服是买的吧,真好看。”秀穿一件薄棉袄外套一件蓝呢子列宁服又大方又漂亮。桂枝走过来说:“秀也是我女儿你们莫欺负她。”“桂枝婶你放心,我们只想和秀交朋友呢。”桂枝说:“咱家秀可比你们有学问,人家可是在城里读过大学的,是咱村里的秀才你们要多向她请教。”秀红着脸扯了下桂枝的衣角:“奶妈”。“好好,我不说了,你们去玩吧”。姑娘们开心的拥着秀一起去稻场里玩去了。这里桂枝把自已的小凳搬到腊梅跟前坐下:“唉,咱秀这孩子读了那么多的书,这又回到家里来,往后咋熬得出头呢?”腊梅说:“都怪我连累了孩子,还不知道往后咋办呢。”说着滴下泪来。桂枝说:“你也莫太想不开了,咱闺女有文化,人又漂亮到哪儿咱也吃不了亏。你放心往后有我呢,咱家三代贫农,谁也不能拿咱咋了。”腊梅说:“莫又连累了你我心里越发过不去”。“你说哪里话呢,当年老爷太太和你都待我不薄我可不能没良心。”桂枝是秀的奶娘村里人谁都知道,当年桂枝带着秀在城里念书,直到土改那年村里要分地了桂枝才回到村里和孙家的长工周长锁成了家,和几家穷人一起分到了孙家的房子和地,如今桂枝住在孙家的祖屋里,腊梅母子却被赶到过去长工住的草屋里居住,为此她一直心里不安,总觉得欠了人家母子的。桂枝在家总跟长锁滴咕:“过去咱给人家干活人家也没亏待咱们,当初不去人家里帮工只怕咱早就饿死了。咱不能跟着外人瞎起哄欺负人家孤儿寡妇。”长锁是个老实人平时没有什么主见,什么事情都听桂枝的:“我听你的就是了。”
冬季的天气短,由于饥饿总觉得天特别长,肚皮早就咕咕的叫了,食堂开饭的钟声却迟迟不响,人们早已竖起耳朵等待那天下最优美的音乐--大食堂开饭的钟声。终于听到钟声响了人们放下手中活路,拿起碗筷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食堂冲去。女人总是跑不过男人,秀是读过书的人,尽管她也很饿却不好意思丢了读书人的斯文,待她们母女赶到食堂正遇见汪瘸子端着饭从食堂骂骂咧咧地走出来:“她娘的,天天喝这么稀的汤汤早晚得饿死。”队长有福听见了说:“你娃子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咱们还有碗汤喝其他队里早就饿死人了。”“哎,我说队长,咱们眼下没饭吃责任可在你,当初交公粮时我就劝你留下一部分口粮你不听,咱队要是饿死了人哪大伙可要找你算帐哟。”“留下粮食?我有那个胆子呀区里县里天天派人守着装运,我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打埋伏啥。要不是咱山上那点红薯玉米收的晚也早被装车运走球了。”汪瘸子正要说话一抬头看见秀走过来,他一下子睁大了那双因饥饿而失去了光彩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秀的那张如花的小脸以至于碗里的稀饭流到了手背上都没有感觉。有福用筷子敲了一下他的头,“你娃子看啥子,这是腊梅家的秀如今也回来参加劳动,你可不要动什么歪念头。”直到腊梅母女走进了食堂他的目光还舍不得移开:“真漂亮,我这辈子要能娶这样个老婆死了也值。”有福笑了笑:“你小子,做梦吧!”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鼠肉也香甜”内容快照:
『鼠肉也香甜』
第三章:鼠肉也~甜老槐树是孙家祖爷爷亲~栽~的,经历了四代人一百多年的岁月,它的主杆有三人合~那么~细,它的枝叶象一只巨大的伞遮盖了一亩地方圆,树~有一~~塘,是~塘里的~养育着老槐树的成长。这里是村里人们夏天乘凉的好地方,夏天的中午~们从家中带来一~~席朝地~一铺,人~在~,老槐树茂密的枝叶遮住了~~的阳光,从~塘飘过来的微风悠悠地吹在人们~~那种舒适的~筒直无法言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