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同长叹了一口气说:“一言难尽啊。”
一直站在燕青身边的怜儿走了过去,拉着白发老人的手撒娇道:“爷爷,您说来听听,也给我和这位哥哥长点见识嘛。”
陶大同又叹了一口气,脸上竟显出一种痛苦之色,慢慢说道:“那真是一场浩劫啊!”他又喝了口酒,“你师傅就是在那场浩劫中中毒的。怜儿今年也十七岁了,也是该告诉你身世的时候了,十七年前的事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啊。
“十七年前,当时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说是因为外有辽国、金国、西夏等外族对我中原垂涎三尺,时常掠我人口、牲畜,朝廷拟在天下选拔一批特能之士,共计一百人,以组建一个团队,用来探取敌国情报和刺杀敌国首领。这本是一件国家大事,此诏书在武林中下后,各门派和一些游侠无不热血沸腾,一来是一经加入该团队,既是练武之人的一种荣耀,又能得到更多的物质赏赐,可以说是名利兼收的事,是故所参加的人数和规模是空前绝后的。
“诏书中写道,得天下第一名者,赐国师待遇,并赐奇书《武学宝典》和万两黄金,得第二名者赐龙泉宝剑一把,赐黄金九千两,从第三名到第十名都有不等的赏赐,其他只要是入了一百之数都有赏赐。”
“那《武学宝典》是怎样一部奇书呢?”怜儿插嘴道。
“我也只是听说其名。在哲宗皇帝即位后,便下诏天下一百多武学高人,请他们为了将我中原武术发扬光大,从古到今分门别类整理成册,诸如少林之中的一些不传之功,和凡是武学造诣很高的门派皆收入其中,前后历经十年才完成。此书一成,可谓将天下武学的精华都概括其中了,据说还收入了一些域外的武学。”
“那书完成后又在谁手口呢?”燕青有些兴奋地问。
“那书完成后,哲宗皇帝自然对那些撰书之人大行赏赐,但不久后一些人莫明其妙地失踪了,后来有许多人断断续续地死了,二三年下来,参与此书的只剩几人了,我的师傅就是侥幸活下来的一位。
“据我师傅讲,这部书由各人负责各章,分剑法、刀法、枪法、棍法、戟法、棒法、藤牌法、狼筅法、拳法、掌法、腿法、暗器、毒药、轻功、内功心法、域外武学也单作一章,共一十六章。如果你是剑术行家,就记下天下各门剑法精华和本门剑法,并品评其优劣长短。因为各人并不在一起,撰成后也都是用封印封好后再亲自交给皇上,是故成书后无人见其全本。
“我师傅见与他一起撰书之人相继死亡,心中怀疑是朝廷暗中捣鬼,就心灰意冷,找了一处深山隐居避世,自此后不问世事。”
“那次比武的结果如何呢?”怜儿问。
“这还得从那本《武学宝典》说起,自那书成后,几个月后,哲宗皇帝也突然薨,时年仅二十五岁,书自然该在当今圣上手中。因为皇上诏书遍布全国,一些武功绝顶之人都对那部《武学宝典》觊觎不已,试想这部奇书,不但记载了古往今来武学精华,说不定此书还记载有自己本门的绝技,就连那少林寺乃方外之人也不能免俗,黄金可以想办法挣得,但此书确是绝无仅有之宝,是故武林中有实力的门派无一不希望能得此书。我师傅当时还在世,因为对朝廷怀有戒意,听此消息后便叫我下山打探此次比武的有关情况。
“据公开消息,此次活动的公证人由武林中德高望重的四人组成:少林寺的悟明禅师、海南派的逍遥老叟、名震天下的剑圣郑伯瑛和皇宫里的第一高手董一刀组成。比赛在泰山之巅进行,分成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以现场抽签的方式产生,以一局定输赢,头五天为淘汰赛,到第六天的时候已经产生了二十强,也就是进入了十强的决赛。
“到第六日之时,泰山的玉皇顶上挤满了来自江湖各路好汉,这天的比武本来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盛事,况且还关系到那部奇书。因为头天夜里我多喝了些酒,到第二天赶到山脚下时,竟看到一些武林中人纷纷下山,一打听,才知道山顶已有数千人,围得水泻不通,连立锥之地都无,哪能挤得进去。我听此话就不想上去,就和一些江湖好汉一起,进了山脚下的一个小酒店,边喝酒边等着山上的消息。
“就在快到中午时分,猛地一下子地动山摇,如发了地震一般,众人都大惊失色,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就听了了隆隆的巨响。我们一群人抬头看外面,竟看到身穿朝廷军装的兵卒正一字排开向山脚下杀了过来,人数竟有数千人之多。”陶大同又喝了口酒,脸上显出一种痛苦之色,长叹道:“那真是人间地狱!”
“爷爷,那些兵干什么的?”怜儿问。
“那些兵只要见到是人,就挥刀砍死。我亲眼看见一个妇女抱着一个约一岁的婴儿,因为跑不快,那兵就一刀砍在她背上,但没有立即死,那女人倒下时把那婴儿在胸口护住,慢慢倒下,我正在酒店之中,怕那兵欲砍死婴儿,便飞身前去,并发了一枚飞镖,结果了那兵的性命,从那妇人怀中抱出婴儿后,军队已如潮水般的向山脚下涌来。
“山脚下大多也是武林中人,总数有几千人,有一些夫妻都是武林中人,是故携妻带子的也很多,我抢得那正在大哭的婴儿,心中便明白了几分,回到酒店,就将婴儿用布裹在前胸,手提长剑,站在桌子上高声道:‘兄弟们,我们中了朝廷的奸计!大家与他们拼了!’我的话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众人纷纷操起家伙冲出酒店,与迎面赶来的士兵撕杀,我也拿着长剑冲在前面,一时间惨叫连连,因为士兵太多,我们且战且退。
“不久后,山上也有少数人跑了下来,他们也参与了战斗,我一边杀人一边高声问山上发生了什么事,只因太混乱,没有人回答我,但看他们的样子,似乎个个都要和那些人拼命。大概过了个把时辰,山下已是血流成河。毕竟我们寡不敌众,又且战且退,有些人因见死人太多,便独自逃命了不少。见此情况,我心想若是跟朝廷这些人同归于尽,恐怕正中那狗皇帝的下怀,心想到此,我又高呼:‘兄弟们,朝廷想把我们武林中人斩草除根,我们偏不如他所愿,既然不敌,我们各自向山上逃命啊!’或许当时我在江湖中已小有名气,一位我不认识的汉子也大声呼叫:‘兄弟们,陶大侠说的有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今日大家各自逃命,待日后再和朝廷算这笔账!’
“于是我们向山上四散逃命,几十个人一组,这样相互间也有个照应,其时天短,慢慢地黑了下来,那些兵见天色不早,也就不再追赶。我们便在一片林中停下来喘气,我这才得知,原来山上发生了大规模的爆炸,那些欲争那前十名的绝顶高手和那四名公证人,以及众多的江湖人在顷刻间血肉横飞,竟无一人幸免,在外围观看的少数人幸免于难。
“爷爷,为什么朝廷要将武林中人全部杀死呢?”怜儿又问。
“据事后分析,大概是因为自那《武学宝典》成书后,江湖中时常有一些绝顶高手夜晚潜入皇宫,其目的便是为了偷书,那狗皇帝自是不堪其扰,设下此计,一来是除掉此患,另外还因为在太祖皇帝手中,天下风调雨顺,武林中各门各派如百花齐开,时至今日,一些绿林好汉公然占山为王,一旦绿林中人连成一气,自是朝廷的心腹之患。如此毒计,果然一下子灭掉天下各门各派的主要成员,以少林寺来说,在那次比武中,悟明禅师、悟性禅师、悟色禅师三人死于非命,自然是元气大伤。”
“那后来呢?”怜儿问。
“自此后,虽然有许多一流高手想深夜潜入皇宫刺杀那狗皇帝,但常常有去无回,想必是皇宫里也已有人练成了绝顶武功。”
陶大同讲完了,又喝了一碗酒。燕青从未听人说起此事,竟很震惊,就因为一部奇书,死却多少人!他这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对自己的剑谱明争暗夺,原来有一份绝世武功不但能取他人首级,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保命。怜儿心中竟莫明一阵心痛,心想自己从未见过父母之面,在记事起就一直与爷爷相依为命,她脑中猛闪出一个念头,爷爷救的那个婴儿呢?
陶大同怜爱地看了怜儿一眼,似乎看透了怜儿的心事,又叹了口气,接着说:“在那一次浩劫中,幸存者恐怕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我将那婴儿救回,想必她的父亲也死了,便带着她和先师住在一起,我自己也心灰意冷,既报不了仇,就一心抚养那孩子。”陶大同的目光落在怜儿的身上。
怜儿娇躯猛震,**哆嗦着说:“爷爷,爷--爷”,竟伏在陶大同的身上哭了起来。燕青也听出来了,心里也泛起一股酸味。
陶大同轻轻地拍着怜儿的后背,说:“都已经过去了,我把我平生的剑法也都教给你了,你要报仇的话,明早就跟这少侠一路。”他又对着燕青说:“你师傅在那次浩劫中拣了一个婴儿,我和他一起分手的,我还抱过那婴儿,你师傅在临终前没有说你的身世?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婴儿的胸前有一块青色的胎记。”
燕青心中一震,系开衣带,那胸前果然有一块青色的胎记,怪不得他师傅不让他叫爹爹,原来自己和这怜儿姑娘的命竟是一样!
陶大同长叹了一口气,“当今天下,道君皇帝好犬马声色,筑豪室、苛捐税,把百姓当作牛马,如今天下民不聊生,自去年山东、河南、江南一些地方,遭遇大旱,一些地方人民四处逃荒,竟成为千里无人烟之地,甚至食人之事时有发生,自去年起,王小波在山东称王,北方的八字军、五马山寨;赵立、刘位、张荣在江淮兴义兵,大大小小的王,共有十几人,现天下已生乱相,此后恐怕是战祸连年。”
燕青气愤地说:“狗皇帝荒淫残暴,犹古之桀、纣、秦二世和隋炀帝!我们侠义之辈就该奋起全力,择一仁义之师,救万姓于水火之中,才算遂生平之愿!”
“少侠乃菩萨心肠,甚为可喜!我无它物可送,此书乃是我先师遗书,里面记载着天下各种机关设计与原理,现将它送给你,也算是留个纪念,你带着怜儿一起走吧。”说着拿出一卷书,给了燕青。
“爷爷,你要我怎么了?”怜儿眼中含着泪问。
陶大同抚mo着怜儿的头说:“我已经将生平的剑法和六韬三略都教给你了,希望你进入江湖后好好发挥。爷爷年老力衰,不能陪你闯荡江湖了,记着,要做风雨中的雄鹰,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和这位少侠一起,去干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怜儿哭了起来,说:“不嘛,我要陪爷爷,我不去--”
“好孩子,爷爷一生闯荡江湖,年事已高,现在已力不从心,只想在此隐居,而你们不同,天下人民需要你们,去吧,不要担心爷爷。”
燕青手中拿着书,深受感动,“爷爷,那您可否看出谁是能平定天下之人?我们就投奔他。”
“天下大乱刚始,难免鱼龙混杂,又有谁会长慧眼?以后自己慢慢去寻找吧。现在时间不早了,你们早点去休息,明天你们一早就赶路,爷爷就不送你们了,现在爷爷也累了,也要休息,你们去吧。”
怜儿又哭了一阵,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燕青也磕了三个头,道:“爷爷既然把怜儿姑娘托小子照顾,小子自当对自己亲妹妹一样看待,绝不让外人伤她一毫一发。”
陶大同又叹了口气,“莲子心内苦,梨儿腹中酸。去吧,明早不要吵我的瞌睡。”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第004章 美人之计”内容快照:
『第004章 美人之计』
怜儿带着燕青,拿了几个饼子给他吃了,~他在一客房~,又将~~~~好晾在房内,才去~了。这~她哪里~得着?~在~~想着爷爷说的话,转辗反侧,隐隐~窗外透出天光,便悄悄起~到了柴房,生火~早饭,想着爷爷以后一个人~自己~饭吃,眼泪就~了出了,她知道爷爷心意已决,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就只好如此,心想若有一天定再回来看望爷爷。早饭是一些稀饭,怜儿把昨晚~了的~~送了~,燕青早已醒了,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