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愣娃,真名叫金文。在我们家乡的方言里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傻子的意思。在我上大学之前人们都从来是不叫我真名的叫我愣娃。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的爹娘。我出生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偏远的**村。据说在我出生的时候接生的婆婆听着我断断续续低沉的哭声看着瘦弱的身板,告诉在门外一个劲的抽着旱烟的爹一句话“你这个男娃没出息!”。一句足以可以影响这个家几十年的话。这个在大山里成长起来第一次当爹的汉子可谓是悲喜两重天。一个男娃的出生对一个山里辛苦劳作的农家来说可谓是天大的事。然而那一个没出息让急速兴奋的阿爹骤然间犹如一盆冷水当头而卸。这也无怪乎因为在山里接生的婆婆们的话是相当有分量的,一来是她们的辈分一般在村里都比较高。再者就是他们所从事的事情也算是村里比较伟大而神圣的事情——替这个庄子传宗接代。接生的婆婆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在她的记忆里凡是有出息的孩子的降生那都是哭声洪亮且长的很壮的那种。而像我这样的也就无怪乎她那样说了。毕竟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娃父母也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但在他们的心里面从此也就埋下了一颗疑惑的种子。就这样我这个弱小的生命在爹娘疑惑的眼神里顽强的长大了,但在以后的有些事情确实是让爹娘的心跌荡起伏。直到三岁才学会说话但却话又不多,让他们紧张的心才有所舒展。看着这样的我迫使爹不得不让身体有病的娘冒着危险再要个孩子,然而也许是老天爷爷命运的安排吧!娘在一次意外中流产从此以后再也不能要孩子了。以至于我就这样成了我们家的独苗。也因此在我随后成长的记忆里爹娘多次的吵架似乎也和这个有关。
日子就这样蹒跚的走过来了,也算老天爷有眼祖宗保佑吧!我从生下来几乎没得过什么大病,日子虽然穷磕磕碰碰的但总算是成长起来。此刻在爹娘的眼里似乎仍没有多大的喜悦因为在他们心里有件事情越来越觉的真切,那就是这个孩子确实没出息——愣。三岁学会说话的我说的第一个字不是爹也不是娘而是——“饿”。而且也不怎么爱说话。后来虽然学会了爹娘但说得最多的还是饿。还有这个娃不爱动喜欢一个人呆着,常常一个人老是坐着发呆有时候抬头看天一看就是半天。时不时的还发出一两声笑声;有时候会盯着一群蚂蚁或者一束花草直着眼看半天;偶尔也和其他的娃们玩但常常是被欺负捉弄的对象,玩兵捉贼的时候永远是贼。那种被逮着让同伴们乱打并且用绳绑在树上的贼。以至于那些曾经被捆绑过的横迹永远的落在胳膊上成为永恒的标记;一起偷东西的时候常常被抓的也是我,那时候的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偷了东西会让我帮着拿,而被抓的永远是我。抓住了以后手里抱着东西眼睛愣乎乎的看着人家,不用说肯定先是一顿揍随后就被揪着耳朵提到爹娘面前。人家还客气的送一句忠告“管好你家的愣娃”。不用说爹的黄胶鞋这个时候又要漫天飞舞在我的屁股上亲个够了。而爹娘也从来不会看到我会哇哇大哭的因为我从来都是又愣又倔的保持沉默和爹对抗着。仍凭你的胶鞋飞舞我就是不哭,而此刻哭的人却是站在旁边看的娘。娘是被急哭的用灶裙不停的抹着眼泪嘴里一个劲的喊着:“你个愣娃啊!你赶紧向你爹说话认错啊!天爷啊这娃咋是这么个样子呢!”。慢慢的村里也都知道了金家的这个娃是个愣娃,村里的大人小孩也都见了直呼愣娃这个名号。在这些人里最得意的就属当年接生的那个婆婆了,因为曾在很多场合她都多次向村里人夸耀她当年独具的慧眼。
就这样慢慢的叫的人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因为这么些年下来爹娘也似乎认可了这样的现实。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二”内容快照:
『二』
慢慢的长大了~了小学,仍是不爱说话。除了课堂~必须回答的之外可以一天不说多余的一句话。~课了也是常常一个人坐在校园的花坛边~抬头看天。慢慢的就连学校的老师们也知道了这个娃愣。因为我曾多次也亲眼看见几个老师远远看着我指~画~诡异的笑着说着什么。回到家也不会多说几句话的。在爹的眼里凡是我找他说话那就肯定是学校~收费了或者是~买书本子了;而娘这边了也是每当我找她说话时候那也肯定是娃饿了或者~~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