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童年的梦和梦中的女孩(2)
第一次见到子睛,就是在那样的一个黄昏,她从半扇虚掩的篱笆门里探了探脑袋,然后出来,反手轻轻的把门带上,于是,在夕阳金黄的晕光中,我看到了一个宛然东方维纳斯的女孩子正迎面轻盈而来。那黑色的瓜皮小帽、黑色的对襟小袄、衬着她洁白的肌肤和天使般的笑容,把冬天里最温暖的一丝阳光带给了我。
她没有诧异于我的目光相随,很近的时候,我甚至于看见了她的眼瞳,很深,像一片温柔的海洋……
原以为这样的情景会在我长大以后悄然布满我回忆的空间,让我唏嘘于儿时的纯真和憧憬,如果这样,也不失为是人生的一个亮点,但骨子里,我却期待着一种偶然,我期待着天使的偶然降临,渴望着走进那近在咫尺的篱笆墙。
很久以后,天同告诉我说,那时候,他天天都在欣赏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看见一个男孩,在夕阳下眺望那一道在这个城市中已不多见的篱笆墙,而篱笆墙里,一个女孩则在篱笆的缝隙里回望那个男孩,然后是他们走的很近。他说,他就是在那个男孩的头顶上的那间亭子间里看到的。这鬼天同!于是我笑,在那个狭小的酒吧里,我们笑得肆无忌惮、前仰后合。
若干年后的回味固然是充满了浪漫和无与伦比的快乐,但故事却远没有回眸时的轻松和自然,事实是,在东西两个八弄的十字路口,我默默的守侯了整整半年的时间,而这半年里,子睛也是兢兢业业的,一天也不曾缺席,但终因东西文化背景迥异,我和子睛始终隔着一道无形的篱笆,做着彼此的马路天使。当然,那是一个崇尚知识的年代,那份守侯的愉悦往往因为夜自习的劳累而消失的无影无踪,然后,又在凌晨时分,陡然的清晰起来,并在对每一个细节的盘点中悄然进入梦乡。
这样的平静在1978年的冬天被彻底打破,那天,看着不知所措的我,子睛嫣然笑道:你,认识我吗?
还用问吗?虽然不知所措,但是我明白,我们,已然不是认识那么简单了。
她微微的笑起来,非常好看,还有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瞳。
那是在上海市青年宫的礼堂,我和子睛都应邀参加了上海市三好学生的表彰大会,巧的是,作为市重点中学的三好学生,我和子睛同时又是会议的工作人员,正是在布置会场的时候,我们不期而遇。
“你是市北中学的?那可是被誉为教育界北斗星的学校啊!”子睛看着我的校徽,夸张笑起来。
“嗯,你呢,我看看,哦,华师大一附中,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市重点哦。”我到不是故弄玄虚,一附中的教育质量可谓是名闻遐迩的。
子睛依然微笑着,淡淡的,流露着些许的满足,还有害羞的腼腆。那天,我们聊了许多,分手的时候,我们都有些依依不舍。
是的,我没有送她回家,散会后,我们在青年宫门口的廊柱下呆了许久,她说,她今天要去妈妈家,就在青年宫附近的云南路上。
那时候,天色已经很晚,皎洁的月光轻纱般的落下来,在门厅前的空地上投下了青年宫那宝塔状的门楼的倩影,还有我的、子睛的……
上海市青年宫,俗称大世界,曾是一代枭雄黄金荣的老巢,而现在,它正朝气蓬勃屹立着,一如它的名字。
告别子睛,我没有坐车回去,而是一路默默的回味着与子睛的每一句对话,回想子睛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我知道,今天的相遇,也许从此注定了我一身的守侯,但愿明天,不再是无奈的眺望。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