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水浒迒戗之真将 [目录] > 第7章

《水浒迒戗之真将》

第7章第七回:兴起义兵取十县/~降元将夺五州

作者:傻蛋干的那点事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

再说蒙古军队突破长江天险,直入中原,广州、福建、江西相续陷落。文天祥亲率督府军直下赣、闽、粤地区。大本营设在江西兴国。星夜,文天祥召集众将起草商议,众将前来。

文天祥正色道:“此处蒙古军入关,大举攻宋,二十万大军分东西两路,西路由忽必烈围我鄂州,以牵制我朝大军增援中原;东路却由也孙铁木耳,偷偷沿汉水运河南下长江,灭我数州,此次斗元,一为减轻京师重兵围困,二为扫清中原散兵游击,责任之重大,望众将抛开成见,保家卫国。“

一将上前道:“蒙古军如今破我京郊,夺我内地。京师以聚集百万之众,却斗不过蒙古军十万之部。南剑州,我们以乌合之众三万余人赶付中原,无非是驱羊入虎,以卵击石。”

文天祥道:“我也知道,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余年,一旦有难,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哼——我吴俊才没这么傻。”

文天祥喝道:“吴俊,你什么意思。”

吴俊道:“没什么意思,我只是看不惯。此次出兵,表面朝廷出兵中原,实际是你南剑州糟朝臣排挤,把你望死路上推。你想想看,三万之兵,乌合之众,乃不自量力也。”

文天祥生笑道:“吴俊,实话告诉你,我不但要不自量力,还要以身许国,让天下忠义之士闻风而动。大家只有做到这一点,则江山社稷才有保住的希望。”

“哈哈、、、”吴俊大笑道:“南剑州,我吴俊可没有你这么伟大。正所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文天祥怒道:“什么!”

吴俊笑道:“你我分道扬镳吧!”

文天祥听了大怒道:“你敢!”

“小小一个南剑州能赖我和,告辞了!”转身欲走。

文天祥大怒道:“来人!把吴俊给绑了。”

弘范、弘正、南青上前,按住其贼。

吴俊大叫道:“你敢动我,你有什么资格。”

文天祥道:“你在这妖言惑众,搂乱军心,我斩你又如何?来呀!拖出去!”

吴俊叫喝道:“文天祥,你只不过是义军头领,我才是正规军。”

“拖出去,拖出去。

弘范、弘正、南青七手八脚把吴俊拖了出去,随后一声‘啊——’不久,弘范三人返回,拱手道:“元帅!”

文天祥点点头,开口又道:“众位,本帅无意杀人,但军法无情,责任重大。”

“元帅,我等是死效忠元帅。”

“好!”文天祥点头又道:“此次斗元,危机重重,但蒙古兵并不可怕。”

众将平息无语,侧耳聍听。

文天祥道:“蒙古军只有二十万,又分东西两路。一路围我京师,晓以重兵;一路南下我中原,占我广大地区,且兵员分散。加上各州府县大多并没攻克,此处誓师,必有胜算。”

众将闻之点头。

文天祥又道:“敌帅铁木耳入广东,亲坐梅州督府。旗下安扶军数万,能征善战;除外还有福建安府中的赤眉军,听说赤眉军纵横天下,无人可击。加上江西宣慰使李恒,蒙古兵干事如鱼得水。”

弘范上前道:“元帅,三地之敌,只有江西李恒兵少将寡。不如发兵,先扫平江西,建赣为基地,再图之。”

文天祥摇头道:“不妥、不妥。李恒虽说兵少,但李恒不可小视,加上近临广梅,下靠福安,两地随时接应。我军没有一成胜算,非计取之。”

弘范起问道:“元帅,可有万全之策。”

文天祥含笑道:“此次斗元,我军大张旗鼓,直下江西兴国,江西李恒一定惧怕,定求救援,铁木耳一定视我等无人,梅州安抚军必然不会轻易出动救援。那剩下的只有赤眉军。”

众将听了不住的点头。

文天祥又道:“赤眉军纵横天下,更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一定藐视我军。我军从兴国出发,来个突然出击,以援打援。把赤眉军逼入福安府。到时,铁木耳一定分兵来救。而福建各州一闻元军而败,定会挺身而出。到那时,元兵难以分身。我军从入赣,李恒就不是我们的对手。”

“嗯!好计!”众将拱手叫好。

文天祥接口道:“如果铁木耳再分兵,我军就直下广东,抢占梅州督府。”

弘范道:“元帅、我军长驱直入,爬山涉水,纵横千里之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文天祥笑道:“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重,自能成功。弘范你不用担心,何况蒙古军并不知道我军虚实。”

“好!”众将经不住点点头。

次日、三军齐备,文天祥领军开路,直望福建出发,半路、前面出现一支军马,文天祥急令弘范、弘正各领一支军马伏左、一支伏右。自引一支退后。

蒙古军哪肯姑息,紧追不舍。忽然!一声霹雳暴动。弘范、弘正左右杀出;元军慌忙应战。时下、文天祥与南青领兵反扑而上。元军哪见过这种阵势,不过几时,元军大败而回,退回福安府。

文天祥领兵上前,派兵出战。赤眉军哪敢迎战,龟缩与福安府。福建各州县,得知蒙古军败了,纷纷领兵前来抢功,一时间,结集兵马多达十万余部。

赤眉军见了,连忙差人去报铁木耳,铁木耳得知,急令安抚军前去救援。文天祥见蒙古兵中了自己的下怀。于是带兵又回到兴国,重布军令。众将得令,星夜布兵。

次日,弘范带领第一纵队,直扑雩都。雩都乃元将熊耳坐阵。熊耳乃是一位能人,生的骨骼非凡,手提一把日月大刀。听说此人声能取人,有万夫不敌之勇。其见、熊耳一声高喝,如一鸣惊空,万马奔腾。

均有士兵无故落马。弘范见了惊叫道:“哪来的狂魔!”跃马升空,挺枪冲杀过去。

熊耳拍马上前,与其交锋,两人刀对刀,杆对杆,打得有声有色。弘范大杆刀在手,刀刀顺风而销,半招不让。熊耳哪肯是弱,用出分身解术。不多时,两人斗了上百个回合。熊耳气冲如牛,嗷嗷大叫。

弘范刀起盘环,眼急手快,又一招下来,熊耳省些落马。熊耳大惊,拍马便走。弘范大骂道:“狂魔,哪里逃!”尾追而去。手下兵将见了一涌上前。只打得元军节节后退。不多时,雩都收复。

文天祥下令弘范收兵,急令弘正率第二纵队出兵永丰县。

永丰乃宋降将梅应春驻守。弘正领兵上前,大骂梅应春不忠不义,投敌卖国。梅应春龟缩城中,坚营不出。任宋军怎么叫骂,自取酒肉行乐。不加理会,有这城高深院,可保万无一失。

弘正见了大怒,挥军上前。忽然!箭如雨发,众将士连连后退。一连几日,宋军骂战,直骂的**解甲,喉咙冒烟。却始终无一士卒城,弘正等人毫无办法。

文天祥得知,拍马而来,见将士这般模样,也暗自摇头。弘正上前道:“元帅、这反贼坚城不出,该如何是好。”

文天祥接口道:“看来只有我亲自出马,才能把他引出来。”

弘正道:“元帅、梅应春投敌卖国,可是一块软骨头,想引蛇出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天祥沉思道:“不管怎样,我们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能放过。”

弘正听了点点头。

文天祥又道:“弘正,你引军备后,只要元贼一出现,立刻发出猛攻,活捉那梅应春。”

“莫将遵命!”弘正教令三军,退后百十步之外,准备一场厮杀。

文天祥手提火龙刀,骑一匹急奔驰,飞马挺刀。来到永丰城下大叫道:“梅应春,我文天祥在此,还不快快下来受降。”

城头上有人哈哈大笑道:“文天祥,你若真有本事,何不下令攻城。”

文天祥笑道:“梅应春,如今蒙古军失势,你身为大宋将领,何不早日弃暗投明,免得日后落的一个千古骂名。”

梅应春哈笑道:“大宋朝不得人心,朝臣又各怀鬼胎,搞得民心背向,将帅离心。我梅应春是识时务。至于千古骂名,我一个小小的隶属将军,怎么说、怎么道,也沾不上边。恐怕你们救国于潦倒,为民伤民,到最后,落得一个千古骂名也说不定。”

文天祥听了大怒道:“你卖国求荣,见义妄为,说起来还条条是道,真不知廉耻。如果真有能耐,就别藏在城中当龟公。”

梅应春听了大怒,一声令下,“放箭!”箭起飞蝗。文天祥急忙回奔。梅应春见了哈哈暗笑道:“文天祥又与龟公何异。”话完又以酒肉取乐。

文天祥择马而回,准备下令强攻。突然!来了一彪人马。众将士见了大惊,各自操起自己的家伙。来人拱手道:“我乃王坚之子王安节,特来助将军一臂之力。”

文天祥听了大喜,王坚拜过相位多年,安节可非等闲之辈。连忙起身上前。王安节道:“梅应春乃我旗下一员家将,只因家父罢相,几经周折,被逼无奈。”

“哦——”文天祥惊讶道。

王安节拱手道:“安节愿亲自前往,说服梅应春弃暗投明。”

文天祥点头道:“好!那就有劳将军,一切小心从事。”

王安节点头还礼,领本部兵马直下永丰城下。

梅应春在城上,见了失口叫道:“少主!”

王安节听了大骂道:“梅应春,还不下来自绑请降。”

梅应春哭叫道:“少主,你怎么等到应春走投无路才来?”

王安节忍住剧痛道:“应春,你受苦了,放下武器,出来受降吧!”

“不!”梅应春大叫道:“应春如果时降时叛,天下人会怎么鄙视我。”

王安节大叫道:“难道你想我大义灭亲吗?”

“少主,”梅应春叫道:“相信老爷在世,不会怪罪应春的。”

“到现在老爷子从来都没怪你,应春,你看!”王安节拿出一条腰带。

梅应春见了大惊道:“老爷他——”

王安节点头道:“老爷子平安接回家了,可放心不下你,特令我前来接应你,应春、你受降吧!老爷子离不开你。”

梅应春听了嗷嗷大哭,于是开门受降,主次二人相见,抱头痛哭。文天祥上前安抚道:“梅将军能及时弃暗投明,也不失名族大义。”

梅应春下拜道:“多谢元帅不计前嫌,应春愿将功赎罪,报答元帅不杀再造父母之恩。”

文天祥连忙将其扶起,哈笑道:“梅将军,快快请起,严重了!严重了!”

梅应春道:“元帅,吉州乃蒙将史弼驻守。史弼与我胜交。小将以兵败救援为由,份入城中,到时将其一网打尽。

文天祥听了大喜道:“好!”

王安节上前拱手道:“文元帅,我愿领其军收复我朝失地,一雪前耻。”

文天祥点头道:“好!你们速领其军连下吉、洪、抚、赣四洲与我军在梅州会师,拔掉蒙古大本营,驱走蒙古兵。收复中原,救民于水火。”

“是!”二人拱手告别。

文天祥下令南青率领第三纵队直下分宜,蒙将托察儿望风而逃。宋军第四纵队下新余,守将不攻自愧。于是文天祥组织第五纵队、第六纵队,连下高安,万载……守将望风披靡。

蒙将宣慰使李恒急了,于是下令旗下十八砦布下天罗地网,阻止宋军前进。此阵乃蒙古人扑猎设下的圈套,以竹尖暗器散布的一种障碍物。宋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前有战车开路,兵行盾牌兼行;后有倚重左右当道,烈马取路并走。

李恒无计可施,不得不引军败走。文天祥又连下数县,直到广东梅州布阵。

王安节领其军上前道:“文元帅,我军早已布阵。家将梅应春以秘密潜伏梅州城内,以作内应。”

文天祥听了大喜道:“好!今天就要让蒙古兵见识一下我宋军的利害。”当场下令弘范、弘正伏其后,以断蒙古军退路。令南青备战,随时斗敌。三人得令,星夜布兵。,又令所剩将士们高举火把,四下呐喊,架起百万之势。

蒙军见了无故掉城,忽然!城中一声火起。蒙古军更是惊慌失措。少时,上万支火射射入城中,蒙古军乱作一团。

铁木耳闻之,身未披甲,出门一看,军士纷乱,踏死踩伤无数。铁木耳挥舞长剑,声嘶力竭,却于事无补。已被死神惊吓的蒙古军怎么能静得下来。

此时,宋军开始攻城,只见上万条火龙涌上梅州城。蒙古军哪有心思恋战。时下、梅应春四处纵火,令旗下军将齐呼:“宋军来了!宋军来了!……”蒙古兵直吓得哭爹喊娘。

铁木耳见梅州无望,于是下令打开城门,蒙古军一涌而出。

南青早已摆好战阵,一声化鼓,每人高举火把,冲杀开阵,蒙军连连倒毕。

铁木耳见了心起寒栗,连忙指引残军后退。突然!又一阵化鼓。弘范,弘正左右杀出。蒙古军走投无路,就地告饶,铁木耳被活捉,降者无计其数。

此战一直打到天亮。此时,蒙古人早已集结各部,重振旗鼓,要一决雌雄。

文天祥早已就备,令将士一字排开,结成长山之蛇,起舞扬威。

两国对垒,蒙古一将先出。弘正打马就要上前,文天祥见了喝道:“弘正,不许出战。”

弘正大叫道:“元帅,这是为何?”

文天祥道:“如果两国在交兵,到最后两败俱伤。”

弘正听了只好退下。

蒙将见了大骂道:“宋贼匹夫,为何不出战,,是不是你朝无人也。”

文天祥听了大怒道:“来人,把铁木耳押上来。”

“遵命!”有人自去。不多时,铁木耳带上阵来。文天祥亲自松绑,铁木耳一鼓作气。

文天祥道:“不是我朝有意杀人,只是蒙古占我中原,不得已而为之。铁木耳、今天本帅放你回去,只要北朝答应退出中原,不在于我朝为敌。如果此处蒙古军能退,本帅自放余将。”随即令人牵来一匹战马,送与他。

铁木耳并不多言,骑上战马掉头就走。行至半路,掉转马头拱手道:“多谢文元帅,本帅一定劝回父王。”

文天祥点头还礼,铁木耳自去。

不出三日,蒙古果然退兵,文天祥见了,放回余将。数千蒙古军又回到自己的祖国。迎面却来了一人,身无披甲,头无戴盔,手无拿器。身穿蒙古礼服,来见文天祥。

众将见了,原来是铁木耳,文天祥连忙起身相迎。

铁木耳道:“我军决定退出中原。”

文天祥还礼,好生款待,且不多提。



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第八回:天子私下招~婿/宰相有意论姻缘”内容快照:

『第八回:天子私下招~婿/宰相有意论姻缘』

~回说文天祥接待铁木~,当日送回。大军留守半月又余,见蒙古果然退兵,于是~令班师回朝。早有人~报,天子得知大喜。八月望日,帝起殿门,凯迎胜将而归,言馆范囿,一片街灯喝彩。临安城外,军旗旌扬,敲锣打鼓,耀武扬威。言自诺:十年窗~无人问,此举闻名天~知。众归将眉飞色舞,笑逐颜开,相续与朝。弘范、弘正捉拿铁木~有功,天子御封,张弘范为御前飞龙大将;弘正为御前飞虎大将。穆南青、

~~

>> 阅读第8章 第八回:天子私下招~婿/宰相有意论姻缘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