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三、六、九往外走,图个顺当。但顺与不顺又岂是你我凡夫俗子说得算的?神仙还有算不准的时候那!九月初三这日李筱跟着老太太去赶会,一路上母女二人说说笑笑,端地亲密。这李筱本就长得弱柳娇花般,又经过幼时坎坷,比别个小孩懂事早,伶伶俐俐十分招人,把个老太太哄的是眉开眼笑,笑声不断。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集市,这集市端的是热闹:卖布的,棉麻布匹、绫罗锦缎;卖玩的,风车木偶、泥人蹴鞠;卖吃的,冰糖葫芦、瓜子糖豆;卖菜的,茄椒瓜豆、鸡鱼肉蛋;杂耍的,武枪弄棒、上翻下腾;酒店里,香气四溢、酒旗飞扬;依红院中,唇红齿白、燕语莺声……真是数不胜数。
再看那赶会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俊的,皴的,白的,黑的,读书的,种地的,做官的,布衣的……行色各异,不一而足。
李老太太要与松、筱做些新衣,正与卖布的讨价还价。筱儿到底还是孩子,给母亲说了声,也不知听见没有,竟被吸引去看杂耍了。只听一阵紧锣密鼓,一青年女子,一身短打,干净利索,两把青龙剑在手,上翻下腾,姿如天女散花是飘逸潇洒;密如白练结珠是滴水不漏。引起一片又一片的叫好声,小筱儿不禁欣羡。
众人看的热闹,却不知灾祸临头。此时一队人马正从街的一头直冲过来,躲避不及的民众被他们一顿横冲直撞,满街是呼爹叫娘、**不断。眼看就冲到正看的入神的这位面前,只见白影一闪,不知怎的小筱儿就到了屋顶。
到底是孩子,懵懵懂懂不知发生了何事,只觉很是新奇,如何就到了房顶?因此呆呆的就看那人,只见那人生的:
面与桃花比娇,目如秋水更明。
眉似翠青远山,唇比一点樱红。
却是刚才卖艺的女子,这也是两人的缘分,要不这多人,她怎么偏偏救了小筱儿?
小筱儿正琢磨的入神,只听那女子叫她:“小妹妹,你姓谁名谁,是不是跟家人一块出来失散了?家住哪儿?要不要姐姐送你回去?”
话没说完,只见青衫一闪,一个人影奔了过去,边走还边叫:“秋儿,快走,那魔头追来了!”
说来可笑,你道这人口中的魔头是谁?竟是上书提到的叶夜叉的女儿。只因家中有钱,叶夜叉又想称霸一方,因此请了一些会武功的人教其棍棒拳法等。叶夜叉自己倒没怎么学,主要是用这些人来壮壮声威。他女儿却学了不少,以为有成,又到了做亲的年龄,竟缠着父亲要摆下了擂台,比武招亲。叶夜叉想显示显示自己的威风,也同意了。
刚巧秋儿和叫她的那人偷下山来玩,碰上了这有趣事,又听说叶夜叉欺善凌弱非善良之辈,就想戏弄戏弄他,岂能不凑凑这热闹?上的台赢得了这场比赛。谁知小子耍人,上台之时,先故意挑东说西,逗得姑娘春心乱动,且其相貌又好、武功又高。姑娘说就是他了,非他不嫁。偏偏他是儿戏,不肯娶,因此上演了这出逼婚大逃亡。
且不说他们的婚事如何,却带累的小筱儿许久没能见家人面。
原来秋儿听言只顾奔逃,却忘了放下手中的筱儿,等记起时已走出好远,又惦记回去晚了挨罚,因想:要不先带筱儿同去,藏在哪个地方,等下次下山时再送她回来就是。竟把小筱儿给带走了。她把筱儿带走不打紧,却把李老太太家弄得是愁云惨淡,悲不可言。
却说李老太太见集市闹乱,就急忙找寻小筱儿,谁知怎么也寻不着,一问被人带走了。老太太一路哭哭啼啼,回家一说,都以为是被人贩子给带走了。李松就这么一个妹妹,自幼一块长大,一听找不到了,竟急死过去,李老夫妇也是思念筱儿,日夜啼哭。更有老太太,认为是自己没把筱儿看好,因此心怀不安,竟把眼睛给哭坏了。不过也是‘祸兮福之所依’,他们只顾伤心,哪能想到小筱儿去了一个世人欣羡的地方。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遇佳境丫头忘归耀门楣朱松入学”内容快照:
『遇佳境丫头忘归耀门楣朱松入学』
~回说到李筱被人带走。这带走~人自是秋儿和~~人。那个~称秋儿者是薛寻,他们都是从烟霞~庄来。传说烟霞~庄是一个薄雾轻绕,长~奇花异草,充盈奇珍异宝的地方。那里的人:~的俊秀儒雅,~的美丽灵逸,且武功高~,来去自如,飘飘似仙。真正的烟霞~庄是否如~所说哪?那日小筱儿一时心起,随秋、寻二人来到烟霞~庄。原来那庄建在一连绵大~~,说来奇怪,那~虽自连绵,却又奇绝陡峭,不宜攀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