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东部时间21∶55
兰格利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
“福特”号航母战斗群正按照预定计划驶向渤海湾附近执行吓阻任务;驻扎在关岛的三个美军F-22E/F战斗轰炸机中队准备完毕处于待命状态;珍珠港的“弗吉尼亚Ⅱ”级潜艇中队早已下水前往Fox分析小组和海军情报中心共同划定的目标海域搜寻“01”;海军武装卫星支援系统在北纬30度经度180度的上空进行不间断搜索;总统已取消了英国的行程搭“空军一号”提前返回华盛顿并命令驻华大使同中国方面秘密接触。他身后的空军少校则用手铐将自己的左手和战略核武发射指令箱**地铐在一起。
最好别用这玩意儿。少校注视着总统的背影时心想。
中情局局长GrantCook刚从座车上下来,JackSmith就将一台便携式读卡机塞到他手里,里面有关于“01”和刘陈飞中将的全部简报,但Smith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助手下毒的事情——他想一个人搞定这件事。之前GrantCook已经在车上用移动可视电话听过Smith和Fox关于密电的部分简报。他现在要做的是计划下一步的打算。
“你是说,这个密码很有可能就是刘陈飞本人写的?”GrantCook在会议室里问Fox,Smith坐在他的右手边翻看记录。对于FoxLee,Cook现在和Smith一样都在质疑他的工作水平,甚至还认为他其实是故意为那艘潜艇拖延时间;此人很可能在中国工作时被捕,之后很快就变节成为一个双面间谍,为中国提供CIA的内部情报。毕竟他也是个华裔,GrantCook没有理由去怀疑中国人的策反能力。JohnGray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JackSmith并不知道这些。
“也许密码不是他编制发送的,但是这个用诗文写成的密语肯定出自他的手笔。”Fox的十指交叉放在会议桌的边缘,后背靠在硬木椅子上,显得很镇静。他能隐约感觉到局长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少许敌意。这个老家伙把我当成双面谍了!
“你这样分析的理由是什么?这半张纸?这些资料连他跟那艘潜艇的共通性都找不出来,而你就下论断说他是指挥官?”GrantCook摇晃着文件夹问他。
“不,长官。这些资料并不能反映所有问题。”Fox料到局长会以资料不够充分的理由质问他,他一直觉得自己的上司对数据的执著确实有些病态。实际上做文件分析工作不仅需要建立在材料基础上,还要有相当强的理解能力才行。你经常面对的是不够完整的资料和信息,再加上有必要的筛选工作,分析师们在多数情况下只能靠着一些蛛丝马迹去进行合理的推测。在这种情况下经验和情商就显得尤为重要。FoxLee正是这样一个对经验理论推崇备至的分析师,而他的老板正好相反。
“其实这项行动由谁指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内容。”JackSmith帮Fox打圆场。现在在这件事情上伤脑筋根本无济于事。
GrantCook盯着FoxLee看了好一会儿,后者依然镇静自若。
“那么,先说说你对密电的破译过程。”
“是,长官。”Fox坐起身,将BobbyNixon破译的密电内容传到会议室的液晶屏上,“首先,对照‘01’发来的密电,我们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反馈命令,其中包含了时间、地点、目标,还有武器。这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命令:它把我们想知道的东西都摆了出来,但却用七言诗的形式包藏在其中,显得非常模糊。所以,完全可以确信对方指挥部察觉到了我们的监听,并且以挑衅的姿态发了一个密电给他们的潜艇——很显然,组成诗文的部分是临时拼凑的,用法不怎么纯属。作者可能根本就不会写诗,他的目的只是想试试我们的破解水平而不是保守潜艇的秘密。所以我的分析小组确信这项行动应当属于试验性项目。由于可能没有事先的约定,‘01’那边说不定也跟我们一样满头雾水。但作为从小就接触古诗文的中国人,破解速度一定会比我们快得多。这样做,既可以为他们争取时间,也可以顺便将中情局和海军情报中心羞辱一番。但是,他们忽略了我的存在。”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你的存在。Cook和Smith想到:“请继续。”
Fox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道:“现在来看这个密电,它由两句毫不相干的诗文组成:第一句出自宋朝诗人陆游;而第二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出自他们的指挥官。这句诗基本上包含了除时间地点以外的所有内容——‘剑倚东风醉小楼’。老实说,写得不算特别差劲,而且和前一句很押韵。所以我们的分析员把它当成了同一首诗结果一直在进行整体分析。实际上,陆游诗文的下半句应该是‘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是在用这句不正确的诗文向‘01’暗示密电被人窃听。”
“也就是说‘01’已经知道任务泄露了?”GrantCook一下子紧张起来,“你为什么不报告?”
“那是因为密电同时也告诉他们任务要按原计划执行,这在第二句诗里写得很明显。”Fox继续说道。
Smith用光控鼠标将屏幕上的第二句诗拉大并适当分拆:“中国组的干员发过来的报告说,一艘停泊在宁波港进行整修的新型潜艇不知去向,而港内没有任何异常反应。之前我们的人员找不到这艘潜艇的资料,现在看来恐怕就是接受命令的那艘。博士,请你继续。”
“是,长官。在第二句诗里,出现了几个重要信息:剑、东风、小楼。剑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冷兵器:它在冷兵器中排第一位,不但代表着强大的力量,也是持剑者尊严的象征。在古代中国,只有地位显赫的人才有权利佩剑。这一点和日本武士很相像。如果这个‘剑’字代表的是武器的话,那它一定是中国军队里威力最强、也是最有效果的武器。”
“你指的是……导弹?”GrantCook问道。
“没错就是导弹,同其他战略武备比起来,中国人的导弹是最强大的。他们虽然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的陆军,但在装备和战力上并不如美国陆军,甚至与俄罗斯陆军也有差距。这一点他们一清二楚;对于空军来说,他们的第四代战斗机刚刚完成列装,并且已经开始装备四代半战机和试验第五代蓄电池战机。可是他们的远程大型战略轰炸机和外太空预警机研制依然落后了我们将近一个时代;而在海军方面,虽然经过了台海战役的考验,但中国的五艘航母仍然在使用蒸汽弹射器和重型舰载机,而且没有使用核动力推进。其它水面舰艇则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战斗力体系。与它们相比,亚洲最大的、正处于更新换代之中的潜艇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才是美国军队的真正威胁。”Fox分析说。
“所以你认为这个‘剑’字应该是在指代导弹?”Cook将信将疑。
Fox进一步解释说:“使剑的方法是刺,一击中的。这一点和导弹的作用完全吻合,因此是可能性最大的武器,长官。要知道,中国的导弹和潜艇一直都是美国的心病,这一点在他们研制成功超高速导弹和‘唐’级攻击核潜艇以后显得尤为突出。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在这方面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中国具备了相同的研制能力,而且完全是自主研制。加上后面‘东风’这个词,我才确定——导弹就是‘01’此次的任务内容。”
“东风?”
“是的,长官。‘东风’系列导弹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重拳武器,其性能远远超过其它同类型的弹道导弹。最新的DL-71超高速导弹就是一个例证。但有一点就是:‘东风’系列并没有潜射型,而命令却要求潜艇水下发射。倒是‘巨浪’系列有这一款。所以我认为‘东风’在这里还有别的意思。”
“那是什么?”Cook急切地问他。
“是方位。”Fox说,“东风是指从东面向西刮的风,这里有一个多重含义:声东击西。也就是说那个目标只是假想出来的——他们的任务是向与目标方位相反距离相同的方向发射导弹。起初我还认为这只是一个试验新型导弹的任务而已。直到我看到了后面的‘小楼’这个词……”他越说脸色越难看。
“而这个‘小楼’,长官,”Smith接着他的话向GrantCook解释道,“指的是一座建筑物,一座很小但战略意义足够大到动用导弹摧毁的建筑。”
GrantCook此时早已明白,他摘下渗着汗水的金框眼镜,无奈地回应自己的副局长说:“是白宫,全世界最小权利最大的总统官邸。对么?”
两人用沉默肯定了他的论断。
“那么……”GrantCook,重新拾起文件夹并翻开,他现在连说话都有些不自然了,“至于这个刘陈飞陆军中将……”
“长官,情报站报告:他们恢复通讯了!”戴在Smith耳朵上的通话器响了起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故事在结束时开始(4)”内容快照:
『故事在结束时开始(4)』
第一天东~时间22∶22兰格利美国~情报局总~~警戒状态,台海战役以后最高的警戒级别。grantcook曾询问过五角大楼启动~警戒状态是否过于~张,毕竟对方只是在~行飞~试验。但在被告知海军已~将警戒级别~升为二级后便不再多~。中情局现在一片忙碌,~o~~ynixon~眼朦胧的坐在工作台前看着电脑屏幕~~~~~动的频谱图,从这些~形的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