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水分 [目录] > 第1章

《水分》

第1章水分

作者:昀菊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一

腊月里的风刮得狠,好似有组织有预谋的集体行为,呼号结队,整整齐齐,一阵接一阵。山坡上的松林成片成片被大风折断了腰;房前屋后**的树枝刮得像个柳条儿;空中偶尔看见几只轻薄的塑料袋高高扬起……干硬的地面干净了许多,只有躲在墙根处的柴枝细草,在不安的起伏;风一阵阵,起伏也一阵阵。房子挡着风,大风齐心向房子拱,门窗振得叭叭响。它们不信这房子刮不倒,就算是城里的水泥钢筋楼也有倒下的时候。当然,那只是祸害百姓的豆腐渣工程。

住在矮房子里的乡下人不信这风刮得走房子,他们认为风还没有这个能力,甚至还觉得风有点儿愚蠢。季节已到了年边,关起门窗拉亮灯,大男人们今儿东家明儿西家聚在一起打打牌,虽然意思不大,却也打得认真。女人们多在烧旺火的灶台边,忙七忙八的炸薯片、炒瓜子、炒花生……过年最喜庆的是孩子,最忙碌的是她们。米酒早些时候就做好了;猪不是家家有杀的,但也到了时候;再过几天就要做豆腐,做豆腐不能太早,豆腐放不久;接下来便是杀鸡杀鸭,盛大而隆重的把年迎回来。不管城市乡村,年都是要过的;不管家贫家富,年总是要过的尽心。

这天,志生没打牌,他坐在灶屋里看草花炒花生。草花一早就给他打招呼,不许他去。志生说,不要你提,我记得。草花也说,你当然要记得,不要把接洋伯娘的事忘了。洋伯娘不是外国的伯娘,洋伯娘名字里有个洋字,他们就直呼她洋伯娘。洋伯娘也不是他们的亲伯娘,亲伯娘一般不这么呼,但洋伯娘比亲伯娘还要亲。出门前,志生从大炒锅里抓出一把未熟的花生,草花忙过来打男人的手,说没熟噢,饿死鬼!手没打到,花生已“唏唏哈哈”的进了志生嘴里。草花又正色的对志生说:志生,要不要带把伞。志生问带伞做什么。草花说挡风啦。志生笑草花,说她太北京太天津,这样大的风用伞挡,笑死人。

门闩一拉开,“叭”的一声门板子顿时打到了墙上去。草花说:风大,赶紧关上。志生顶风出门,差点又被风刮了回去。志生骂风,骂风的娘。风没有娘,要说风有娘也在大老远的西北利亚。是呢,个个都说今年的风刮得不对劲刮得妖,没记着那年腊月里的风刮得这么野,从老远的西北利亚跑到南边的这个小地方来还这样精神。志生骂志生的,风不管不顾还是一阵接一阵。腊月里的风是北风,公道来说也怨不得它,这个时候本身就是北风的季节,不在这时刮,它在哪时刮?要是在夏天刮出这样一阵风,那才叫妖风呢。北风不仅冷而且干燥,风过之处不仅带走了温度还带走了水分。北风天,人的脸面上总觉得干儿吧叽的;北风天,湿泥巴的农田干裂得能行走汽车……有人说北风是贼风强盗风,是从遥远的干旱地带跑到**的南边来抢水喝的,这话说的似乎也不过分。

志生穿足了衣服本想去外屋里推单车,看这风的架势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这样的大风是坐不成单车的,虽然大风不会把单车刮得像塑料袋一样满天跑,但坐在单车上的人肯定会倒下来;要是让洋伯娘从单车上掉下来,那是万万不行的。出了院子有条村路,村路往南连着一条国道,在国道与村路的接壤处有一个小圩会,从城里来的洋伯娘每次都是在那里下车。志生现在就是去那圩会上等他的洋伯娘。

路上少有人走,山上地上也不见做事的人。天上为大风刮过来的厚云覆盖着,所以天光总也明不起来,阴阴的。天光阴,但志生的心里不阴,虽然对大风有怨言,一想到接洋伯娘来家里住几天,报答那个像自己亲娘一样的老人,也就不再把这样的大风放在了眼里。志生先前的老家跟洋伯娘住在一起,后来才搬迁到现在这个院子里。两人也不算什么亲,但洋伯娘人好心好,一直对志生很关心,进城以后又把志生当做自己的外家人。

志生来到圩会上。他今天穿的是件暂新的羽绒衣,羽绒衣背后有一个大帽子,戴上帽子盖得他只剩下了一双眼睛。风还是刮得猛刮得紧,志生却把帽子解了下来,他担心下车的洋伯娘认不出他。不带上帽子也不要紧,他靠在圩上一个小铺子的墙边,听车过的响声便把头伸出来。车过了一辆又一辆,有载货的卡车也有载人的客车,还有载有钱人的小车。志生想,如果自己也有那样的小车,他一定要进城里接他的洋伯娘。早几天,他也在这里给洋伯娘打了个电话,要接她来乡下住几天,洋伯娘在电话中说她来,自己来,不用接;日子就定在今天。志生站在路边等了好长的时间,也看了无数辆过往的车,一直没有看到洋伯娘。难道洋伯娘今天不来了?天太冷,风太大,不来也是有可能的。他何尝不想在好天好地的时候接洋伯娘过来,只是好天好地时候事情多,春天要春播,夏天要耕耘,秋天要秋收,到了腊月天务农人真正闲下来的时候,天气又变冷了。还有一件事,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心意,过两天就要把家里的那头大肥猪杀了,喊城里的洋伯娘来吃杀猪菜。杀猪那餐场面大,闹热着呢。

风还是没改变,一阵一阵。马路上一些细枝碎叶被大风刮起,以为志生的羽绒衣是大墙,是它们的靠山是它们的靠背,直往他的衣服上贴。志生毫无情面的拍打它们,来一块打走一块,来一片打走一片。这是件暂新的羽绒衣,是穿给他洋伯娘看的,要让洋伯娘感觉他过得也很好,要让洋伯娘她老人家来他家里住得安心;倘是在山上做事,倘是件旧衣服,那些细碎的东西贴了也就贴了粘了也就粘了,都是大风淫威下的可怜分子,都应该有一分同情心。

终于,一辆车停了下来,车上当真见着了洋伯娘的身影。志生欣喜的跑过去,招手喊洋伯娘,洋伯娘。洋伯娘也看到了来接她的志生,也喊志生,志生。志生边应着洋伯娘的话边接住洋伯娘的包边把她老人家扶下车。车开走了,志生还扶着洋伯娘,问洋伯娘冷不冷。洋伯娘说还好。大概是车上的温度高车下的温度底,车上车下气温的反差大,嘴上说好,通身却打了个寒颤。志生放下包,赶紧把自己身上的羽绒衣解下来。洋伯娘问志生要做什么?志生说,把这衣给你老人家披上,挡挡风。洋伯娘说你哪这么蠢,说自己下车一时感到冷,适应一下就好了,说你心痛我冷我就不心痛你冷了吗。

两人都不觉得冷。但洋伯娘说,乡下的风好像比城里还刮得大。洋伯娘的话有道理:乡下屋矮山不高,地面空旷寥廓,大风刮过来还能保持原有的队形,呼号子,带着一股劲,所以就感觉风大;城里却不一样,城里房子密,高楼大厦本身就是一堵挡风的墙,城里人会听到风在天上叫,下到地面真正让他们接触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所以也就觉得风小了。一路往回走,洋伯娘走得慢,志生也陪得慢。他陪在洋伯娘的左边,忽然间又转过她的右边;陪在洋伯娘的右边,忽然间又转回她的左边。洋伯娘问他这是做什么?是的,这是做什么啊?要知道风的内部也是有矛盾的,虽然在大的方向上保持意见一致,南风往北吹,北风往南吹,但到了某一具体地段上也会意见不统一;有时调头朝左,有时调头往右,有时又围着一株草或是一块不像样的石头长时间不可思议的转圈圈。志生两边跑是为着洋伯娘她老人家挡风呢。洋伯娘当然也看明白了,笑着说:志生,你不要太担心,我这把老骨头还受得住这阵风,你老在我面前转,风没刮晕我,你到是先把我转晕了。志生不再转了,风刮风的,他们说笑走他们的。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水分”内容快照:

『水分』

到屋,志生~门。来了,来了,草花赶~把房门把开。一眼看见洋伯娘,草花~得急~得亲,跨出门把洋伯娘迎~来。扶着洋伯娘,草花转过脸埋怨志生说:哪才把洋伯娘接回来嘛。草花的意思是,外面的天太冷,风太大,回来的路~耽搁的太久,冷到了洋伯娘。志生听得好像是怪他~逼着洋伯娘在冷天冷地的路~空坐了好久似的。志生说草花,你不放心我,你哪不一起去。草花说,我若不就着灶火炒瓜子,我才~你去接……扶在草花~中的洋

~~

>> 阅读第2章 水分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