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渡情事
十 三
(本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题记:
最平常的故事,诠释最平常的人生。
如果你能耐着性子把它读完,它或也能告诉你些什么……
甚至你也无须深究全文,只其中你所认同的某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许便能让你受益终生......
目录
自序
引
一、邂逅
二、一生的朋友
三、欲来
四、来了
五、白云家事
六、离婚
七、最是那一夜的温柔
八、秦山及他的幸福生活
九、情感信用卡
十、青山留不住
十一、桃花开了
十二、蓬山路远
十三、画饼充饥
尾声
后记
自序
夫人之相与、相得,无非情义二字。
岂伦理、纲常之所能夺也哉?
只或曰:天若有情天亦老。何故?事出无奈也!
然而,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始有男女,便衍情义。其情情种种,虽也莫衷一是,然,情之一物却能直叫人淡死生而轻礼俗者,何故?终极人性是也!如此,又岂是无奈二字可以尽述也哉?
十三驽钝,枉自参禅不辍,却于“贪、嗔、痴、慢、疑”之五毒,始终无一谌破,实愚不可及也!是以身处红尘,烦恼丛生,不得解脱。或也有公案曰:孰能买果不连皮乎?取其精华而后弃其糟粕是也。因聊以自慰......
余每常思之情、理二事,即盛赞于古人造词之聪睿,视其“合情合理”,“情理之中”诸词,无不置情于理之上,亦可见一斑也。更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必可事半功倍之说。何故?理之冰冷,情之温暖是也。然,后人自命聪明,另造纲常如许,却每因其所误,反受其累者众矣。欲缚人乎?岂知欲愚人者,必先愚己,终锁真性情而缚己甚也!返视国人后几百年间之奇闻怪事,类于海瑞逼女自尽、放翁沈园怅题《钗头凤》者,莫不缘出于此,亦可见一斑也。呜呼!误人害己如此,更何其愚也!
然而,理之一道,存之久矣,又岂因一人一管之见所能尽弃也?更何况尚有为人之责任在,人又岂能全无顾忌也哉?是以,人时有迷茫失措,亦不为怪也。
何以是从?
佛家四无量心谓之“慈、悲、喜、舍”。何解?答曰:予人快乐谓之“慈”,救人苦难谓之“悲”,以达二者,得其“喜”,三不执着谓之“舍”。更佛亦尚有三不能,一曰:不能消既定之业,二曰:不能导化无缘之众生,三曰:不能使所有众生皆成佛。以佛之神通,尚不能导化无缘之众生,更何况于凡夫俗子之你我?是以,某日静坐参禅,偶得一偈曰:
勿恶谓之善,
不假即为真。
无须苦寻觅,
行行守拙心。
无他,但求不自欺欺人是也!
然而,尘世间事,繁芜纷呈,更又有多少真能分清是非与对错也?故而,某日独坐书斋,又得一偈曰:
真假不缘故,
是非皆枉然。
心头欺懵懂,
陌上水云寒。
故而,本文之意并非在于指人明路,而在于发人深思,以从中寻求到最适于自己走的路,然后得以心安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这,或也便是本文的意义所在了!
如此,余愿足矣!
是为序。
自得斋主人十三
2008.1.17.凌晨0点45分于桂林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引”内容快照:
『引』
别浦云~,兰舟隐影烟~渺。柳丝照~,残月清风晓。~忆当时,莺燕~~袅。~光老,恁鸦蝉恼,世事无常扰。——《别浦云~.调寄点绛~》或许,这只是一次现实里凄美的邂逅。或许,这只是一个前世宿缘的救赎。或许,这也是一段预定来生的潜修……残阳如血,映照着江岸~一树树古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