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心要把辛杰的学校介绍一下,湘儿也成了这学校的教师。其实,乡村教师的生活圈子的狭小不用说,就是想象也有如坐井观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难免有点自欺的迂腐。觉得自己无足轻重吧,又会太冷落了自己。土桥小学是个山区边缘的学校。这里村子散落,人家稀少。学校就处于几个村子之间,却又不紧傍着哪一个村子,要不是隔不远有家建筑公司,这学校完全就象一个远离尘嚣的寺庙。学校插在一个大坡的腰上,前面一级一级地低下去,远处有一条通往县城的柏油路。后面又一级地高上去,最高处的人家还多数住在依山而凿的土窑里。生活的贫穷直接导致了精神的贫穷。
学校距辛杰家有四十多里路,湘儿和辛杰每到星期六回去。很快地,湘儿就像家里人似的,很得辛杰母亲的喜欢,女人让人接受总是很容易的事情。何况湘儿是那种知礼懂事,乖巧的女孩子。辛杰无兄无弟,一个妹妹还在中学念书。家里清闲了十几年,每一次她们回家去,辛杰的母亲总是那么欣慰。晚上,辛杰总赖着不走,辛杰妈催他去睡,他才肯回到自己的房里去。临走,还要对湘儿偷做个鬼脸。辛杰的母校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湘儿,又几星期没有回来了。”躺在炕上辛杰妈轻声说。
“妈,”湘儿忘了何时开始这样称呼的。“我爸出去几天了,快回来了吧?”
“两头算六天了,做生意出门由事不由人,有时出手顺,有时慢些。”辛杰的父亲贩了些棉花去山里卖了,湘儿想起不善辞令的辛杰的父亲,此时不知正歇宿在哪家客店里。
“出了门就是操心。”湘儿几乎是自言自语。
“操啥心!前几年,我们几个妇女也去过,白天散开去卖,晚上约好到客店去住。你爸他们几个人呢!”
“以后就算了吧,辛杰和我能顾得上家里。”
“闲不住,就让他去,在家里还爱生事,再说,也要过日子呢。”
她们这样说这话,湘儿总有一种怜来相守的感觉。她们已经算有了缘分,要守着过一家日子了。月亮在梧桐树上面飘着,很轻松似的。湘儿仰起身,闭上炕上的窗子,看见南面辛杰的小屋已经熄了灯,院子里静悄悄的。
土桥小学只有十一位老师,年轻的要算何元元,她是跟辛杰、湘儿一个学校毕业的,刚参加工作。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喜欢拿辛杰和湘儿开玩笑,幸亏辛杰是个有分寸的人。老杜的调皮话在湘儿面前说来,也很注意。老杜五十好几了,是个人民办教师。在交往中,很容易发现他的知识水平低,它也并不掩饰,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念啥书?能考上几个大学?”有时会冷不丁地问:“辛杰,多大了?”
“二十五。”
老杜只有一个儿子,才十二岁,刚进初中。他对儿子真是爱若至宝,恨不能给儿子上点肥料。照他自己说,自从有了儿子,他就再没跟老婆钻进被窝,总是摸着儿子睡觉。他喜欢找辛杰说话,并不在意年龄的悬殊。对辛杰谈起男女间的微妙,有些老不正经,有些却细腻别致。什么女人有三爱—-搅团、硬球、苜蓿菜。乱七八糟,无奇不有。然而这样的老杜,竟成了辛杰的忘年交,当然并不因为老杜的奇谈怪论,只因老杜就这么个人,不谈别的,只说自己想说的,简单、实在。
何元元常到湘儿的屋里来坐,她家就在学校后面的村里,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叫她姐。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不愿意呆在家里,总要到天黑才回去。
“湘儿,你来后,我觉得辛杰象变了一个人,随和多了。”元元胖乎乎的脸,一指头象能戳出水来,少女的幼稚与成熟在她身上正扭成一块。
“湘儿,辛杰那时狠狠地追过你吗?”
“没有。”
“元元,他要是真追我,我肯定吓跑了。恋爱是最微妙的,关键在于双方是不是正好对上号,现在想来,那种浪漫也只是自己骗自己,别人是外因,他是通过你的想象完成的。”
“照你说,现在是走出恋爱圈了。”
“那当然。”
“没有更辉煌的打算?”元元一脸不相信。
“你看我不是一心教书,也准备嫁一个教书匠吗?”
“你真是一个好女人。”
看着元元感慨的样子,湘儿觉得对她的解释真是白费口舌,何况她也喜欢听别人这样说。然而在心里,她想起经常和辛杰谈的话题。
“辛杰,结了婚我们做啥?还写东西吗?”
“我只想好好说话,过日子。”
“做几首歌词,你的嗓子那样好。”
“湘儿,我们跟其它夫妻一样,很平常的,这一点你要知道。”
“我当然知道。”湘儿的声音却有些低沉,“这几年我什么都想过了。”
辛杰理解她的心情,说:“湘儿,跟你在一起,我有心劲。”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三章”内容快照:
『第三章』
有时到学校来的还有建筑公司的几个工人。建筑公司是私人企业,出外有一群固定的泥瓦工,为城乡盖楼建房,内有个制砖瓦的小厂,设备全是机械化。工人算起来过了百,都是附近村子的农民,反正这里有的是卖不完的黄土。尚华和白庆祥是公司~年轻的工人,都念过高中,常跟经理顾建明出去谈生意,有空也到学校来找辛杰。“辛杰,现在不~生意就不会有钱。我准备~~一次,~一~行情,看有什么~可以倒卖。”白庆祥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