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老师照例背着双手用他那“四只眼睛”巡视着班上的顽皮少年。
“开始!”扶了一下眼睛的手指中发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你们是不是少年?”
“是!”
“你们的楷模是谁?”
“周恩来总理!”
“你们的名言是什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现在大家拿出《名笔精华》自由朗读。”顿时一片呕哑嘲哳的声音从二中新建的教室响起----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我散步在那浅浅的荷叶下面,天上的明月---”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其中的一个声音显得非常突兀,因为其他同学的读书声中断---
“老刘瑾,象太监,戴着眼镜,当蛤蟆,呱呱呱,呱呱呱,明朝灭了他不亡---”
“云舒,起立!”随着一声怒吼,那个捣乱的少年站了起来,并带着凳子倒地的声音。
“对仗还算工整,音调也合拍,符合打油诗的精要,只是不符合现代礼仪,作为奖励从今天开始,任命你为卫生委员,每天负责班里的卫生打扫与检查。”
“今天早上就不要吃饭了,饿一饿对身体,特别是大脑有好处!”
坦率地说,云舒并不是那种意气用事的人,可是当时那种屈辱感非常强烈,所以他拒绝了同学的施舍,不要说云舒这个生平未受人施舍的人,就是换作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处在他那种情况下,心中也会很不好受。要是没有这种感受,那只能说明自尊心有点欠缺。饥饿毕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虽然可以一时冲淡,却不可能长久冲淡,没走出多远,肚子里咕咕直响,云舒心里又升起一股悔意,悔不该一时冲动,愤而不食。悔归悔,他可没有再回去吃饭的想法,因为他来到了野外,他相信有办法对付过去,野外嘛,树皮草根这些充饥之物虽然难以下咽。野果总有吧,摘得几枚,吃饱不敢想,略却饥饿总是行的。
人在绝境中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想得更糟糕,一切都是灰色的,好象世界末日到了似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具有乐观而坚强不息的那种人又会往好的方面去想,总是认为事情可以解决,困难可以战胜,云舒正好是属于后者。
可惜的是,事实并未如人意,跑了老大一圈野果没有找着不说,反倒是累出了一身汗,他只好挺着,好不容易到了中午他急忙向家里跑去。
吃罢晚饭照例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云舒跑到了消防队旁的桑干河边,由于这里距离学校和消防队比较远,这时,河边静悄悄没有一人,他躺在河边的草地上数着天上的星星,又在想着早上的事情。
恍惚之中,他看见一个黑影站在河边缓缓在移动,边移动边手舞足蹈好像跳舞。
“不会是鬼吧?”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开始悄悄地向黑影爬去,原来是一个瘦削的身影在练武,他连忙仔细瞧去,和他练习他的通臂拳有很大他的区别,只见那人夹身曲臂一呑一吐时缓时快,云舒看的摸不到头绪。
他向悄悄地向那人的身后摸去,突然只见那人转身一拳向自己的面门奔来,云舒连忙侧身躲去,那人却一绕到了他的身后,只觉得身体腾空向前扑去,云舒曲腿弯身才不至于四脚朝天。
云舒起身后紧踏几步直入中门,弯弓射虎向那人打去,却被抓住了手腕。
“原来是你这个小猴子。”
云舒仔细一看却是自己的冤家对头--刘瑾老师。
旭日东升,白云幽幽。
不惑之人--刘瑾老师看着远处的青山缓缓的说道。
“云舒,走,该上早自习了!”
云舒把一个石辘轳一脚踢出有丈二,收拾起他的刀枪。
原来云舒软磨硬泡被刘瑾老师收为弟子,学习山西形意拳,不过当徒弟的代价是学习必须在前10名,并且不能向其他同学透露,不得仗势欺人,否则--哼哼,他是学习张良拜师黄石公的做法才被老师列为弟子,而且是又经过一番较量直到云舒口服心服,刘老师是车二师爷的第三代弟子,常有师傅是刘老师的师爷。
被叫云舒的人轻轻踩着小溪上的石头几下便到了对面,此时他随师傅学习形意已经一年多了,现在他是初中二年级学生。
云舒此时上身穿一蓝色小褂,腰上扎着一条指头粗的布绳做腰带,腿上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布鞋,他擦擦汗把练功服放进书包。
只见他宽宽的额头,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川字眉毛现在**凝在一起。手上紧握一条腊木杆做的长枪,背上的钢刀悠悠颤动。
静静的桑干河,伏满苍翠的水草,载着晶莹剔透的水花,是早晨的恩赐还是雨水的馈赠?一只蜻蜓忘不了点水的戏法,平铺的青席间,一圈水纹荡漾,承托的水滴翻身溶入湖中。小鱼摇曳尾巴,小虾舞动胡须,微风掠过湖面,无根的心灵,向何处寻觅它的归宿?
“又有什么想不通了?”
“对,师傅老师,无形无相,随波逐流?对吗,师傅?”
“不错,但也不全对!”
“梦,在风雨中飘摇。根,到哪里去寻找?没有根,注定了一生的残缺,再美的绿意,也只能掩饰。一沟肮脏的死水,失去了立足之地,随遇而安的豁达,也只是随波逐流的叹息”。
“你要学会控制,控制你的手,你的身体,你的呼吸,甚至还有你的意识。学会了控制,你的手才会平稳,你的心才会安定,你的情绪才不会被任何其他情况所左右。”这是八岁的时候,爷爷教他站桩时说的话。
“控制!绝对的控制!!只有如此,你才能比别人更快,更准,你的生命也取决于此!”
“太極本混混沌沌,無形無意,而其中卻含有一氣,其氣流行宇內,無所不至,而生機萌焉,名曰[一氣],亦曰[先天真一之氣],由是氣而生兩儀,而天地始分,陰陽始判,人類亦於是乎產生,故是氣也,實為人類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人能養是氣而保之弗失,則長生,□喪之而聽其渙散,則夭死.形意拳者,是以後天人為之鍛鍊,參陰陽,合造化,欲旋乾轉坤,由後天返先天,保養是氣而使之登于壽域者也,故是拳雖變化萬端,玄妙百出,若概括言之,總不外乎練氣兩字而已.”
“形意拳以头足为乾坤,肩膝肘胯为四方,手臂前后两相对,丹田抱元在中央为创门之意。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三盘六点内外合一,气势磅礴,八方发力通身是眼,浑身是手,动则变,变则化,化则灵,其妙无穷。形意拳是非常注重攻防技术的练习。”
就因为这句话,此后的一年里,每天云舒都会在校园的树林里默默的站着,等待着。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