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哈膜先生是个混事的 [目录] > 第6章

《哈膜先生是个混事的》

第6章又过了

作者:594395801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又过了半个小时,班上又吵了起来,这次是由于一个美丽的飞蛾飞到班上,引发骚动,成了导火线,后来,一直吵乱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哈真恨死那飞蛾和好奇的姑娘,太让他尴尬了,太没面子了,又不知所措,作为一班之长,真是不容易啊,这时瓦丝和追随者们又在鼓励他了:"班长,快管一管呀!不然,不成样子了。"

哈精神高度集中地犹豫了将近五分钟,想了许多东西,才鼓起勇气,凛然在走上了讲台,首先是猛然拍案肃静,大家立马肃静了,都齐刷刷地昂着头,看着哈那双深邃,忧郁,正义,凛冽,严肃的大眼下,哈也昂着头,日光灯照在他那双白嫩的红脸上,双眼一眨也不眨地凛然看着前方,像入共青团宣誓一样,开始发言了,"……大家都从农村来,到这儿来念书也不容易,父母辛辛苦苦挣钱,自己省吃俭用,为的就是给我们念书,只想我们以后考上好大学,为他们争光,而我们呢?作为一名高中生,都将近二十岁的人了,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不守纪律,那我们高二(5)班——尖子班还不给你们给毁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养育我们的父母,怎么对得起辛勤工作的老师,还有我们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我总觉得遵守纪律是一个学生最起码要做的,如果一个晚自习都不起保持安静,像现在这样乱哄哄的,既影响自己,又影响别人,我们能不能关心一下别人的感受,别只顾自己,……我觉得晚自习……。"

这篇刚柔并济,情深意重的演讲,他很满意,而且,还是用书面语,普通话说的,估计下面应该是哀鸿篇野,有些感情脆弱的女生可能全被感动得,正在想办法压抑自己的眼泪和哭声。

哈又凛然回到座位上,这时大家都朝他来了个"捋袖示拇"无声的祝福,佩服,,哈兴奋得发热,果然这之后一直到下自习无任何吵杂声,这些娃子果然被感动了。——这也是哈最幸福,得意,充实的一晚。

哈感到自己应该成为一名无私之人不记小节,胸怀宽广,一切都要为班上作想,。他发现自己情不自禁地就爱上了奎瓦丝同志,而且是死去活来,在他当上班长的第三天,就遇到了唯有靠他威信才能摆平的事。

上午第二节课下课,由于有课间操时间,所以很长,小鬼金倪带着探子越南,老挝怒气冲冲地冲向高二(5)班,他们在高二(5)班的后面的黑板报左边逮到了不幸的奎瓦丝,小鬼作为"带头大哥"立马二话不说,就封住瓦丝的衣领往外拖,并说:"狗弄的东西,给老子出来!"

瓦丝一下就木了,当小鬼把他拉到后门口,正要下腿之时,哈看见了,一把冲过来,分开他们,保护着瓦丝说:"小鬼!冷静点,有什么事,慢慢讲!"

金倪借此装冲了:"狗弄的东西,老子不打他,老子还气死了!"说话间还放出最大直径只有7.5厘米的右小腿,但被义气的哈拦住了,辛好未伤到可爱的瓦丝。

哈立马把小鬼推到一边,问他到底怎么了?

金倪气得脸红脖子硬地说:"这狗日的东西,糟冒泡,上节课下课,在厕所里撒尿,我就在他旁边,他吊儿郎当地哼着歌。炸到老子**上了,老子当时火星直冒,老子逆视着他,这狗日的,望都不望老子一眼,大摇大摆地走了,要不是教导副主任也在旁边,老子早就把他按到厕所里了……这狗日的,太气人了……。"

说完小鬼还把**上的湿迹指给哈看,希望能博得哈的同情与支持:"你看……这是条新**哎,炸成这样子,你怎叫我不气呀!"

瓦丝再回首问瓦丝:"是真的?"

瓦丝已怕个半死了,低着头,笔挺挺地站在原地,凄凉地放出一个只有三十分贝的声音:"……我又不晓得。"

金倪说:"你还不晓得呀!,装得真像……P养的,……哈膜先生,今天别拦我,今天老子不把他头放一个洞,老子还气死了!"

哈挡住他说:"金倪,今天给点面子给我,我让他下回注意点,算了吧,我替他向你道谦了!"

临走时,小鬼还边犟边回头,放了几句:"狗日的,今天老子把面子给哈,放了你这一回……下回注意点!"

再看这边群众全都被吸引过来了,这儿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哈有气魄地摆摆手说:"没什么事!,大家都回到班上去吧!"

大家都被哈的魅力征服,感情不能自己者,便以"两指塞牙"以防尖叫,他们亦被哈的正义感,胸怀,威信所征服,班长果然没选错,有了他,他们以后也就有了"安全感",K事的,就是K事的,不一样呀!义气豪爽,有魄力,有威信。

当上班长后,哈就变了一个人了,他知道要以身作则,才能让人认可,所以此后,他极力勉强自己做出班长的样子来,他从此很少旷课,迟到,上课也不捣乱了,下课也不再和那些凡人们追打嘻闹了,而是深沉地监视别人了。截然不同与以前了。

他经常动不动就批评,教育那些违规的凡人们,经常动不动就搞个"整风远动"还经常向班主任汇报什么什么新动态,哪些同学近来不努力,哪些同学在搞恋爱,哪些同学怎样丑陋的底细,甚至奎瓦丝暗恋本班的某位,他都向班主任通报了。

这种某人因一些小原因,突然改变了身份和地位的人,些后,一个凛然起来,严肃起来,给人一种反差感,给人一种恶心感。

我们给这种类的人起名"青蛙班长"吧,给这种类型的事取叫:"蛙式面具"吧!以后也好有个称呼,方便些。

如果含蓄点说,那些所谓的KK就像是狗屎,在马路中央的,你去碰他把自己搞臭了,你避让他,他为他的臭洋洋得意,你没他臭,他鄙视你,“难道只有比你们臭的猪屎,你们才敬畏”。everykk我还问问你们,你们咋就不会反省呢?

如果我更坦白点说,所谓的KK、其实就是狗屎,没有了人品、修养、风度、思想、头脑的人和这一堆狗屎又有何太大的区别?

如果我更耿直点,所谓的KK其实不如狗屎,狗屎还能肥田,你们还能干些什么有益的事?

“狗屎”二字,作为通谷易懂的方言,形象而坦白,无其它意义,不过有些人不爱听,为了表示对everyone的尊重,我决定换个词,用“犬糟粕”来代替。

第五章:言行风格

哎,就是这样!

我觉得,人活在世上总是渴望受到别人的尊敬与认可,这是人生存在这世界上的潜意识,也是为了更好生存的竞争依据。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共性。

因些便有了"尊严",有了"尊严"便产生了"面子"这个说不清,道不尽的东西,"尊严"与"面子"的关系很玄妙,很复杂,每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都要"面子",我觉得,"面子"也是作为个体的人对自身生存权利和更好生存的自我潜意识安慰、鼓励、憧憬。

人若果对自我尊严的认知越正确,那些安慰,鼓励,憧憬若果真有意义和必要,那样的话,"尊严"与"面子"的差异就越小,最完美的境界就是等同。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正常人很难达到这个境界,但这并不防碍我们追求更好的境界。

中国人更讲究面子,更要面子,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要面子很正常,不要面子才不正常。但这个东西得有个度的问题,我们那些所谓的K事的,对面子的追求更是如痴如醉,太讲究一个面子了,有些人把面子看得超过尊严,我们的哈就不例外。

要面子便会出现一个"戴面具"现象,就是言行中,并非以自己的本来面目示人,而是按自己认为有面子的非本来面目示人,这样就要假装,模仿,表演……,比如一个人认为"勇**动"是个很令人敬畏,很有男人味的事,他可能会在别人面前假装,模仿,表演勇**动——这就是"装冲"与"放冲"。如果人们总是这样,对其个人来说只是涉及到素质,修养,品格的问题,而对这个社会来说,就涉及到民俗,风气,教育,治安等问题。

不管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可认证明像我们的哈这类所谓的"K事的"的"戴面具"现象很严重,他们也是大"那个"了,整天搞得不亦乐乎,屁丫里都是劲的,实际上都是在表演、模仿、假装。KK们的言行风格就这样,作为他们的典型的哈,言行风格就这样。其实仔细一想,这些娃子丑陋归丑陋,可怜还是归可怜的,不累吗?

我真要好好讲一下哈语言上的风格,因为"说得容易",语言上的特点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在此,我要详细分析一下KK们,也是我们的哈在语言上的一个最典型,最直观的风格——"冒泡情结"。

与别人谈话时,为了让对方尊敬,认可自己,让对方感到自己有地位,有玩艺,难免,也是不自觉地会讲出自己多伟大,自己以前的光辉史,总之,就是那些浮与自我表面的东西,那些可以让对方敬畏的东西。

这点风格亦是人的本性,人的共性,人们在说话时不自觉地就这样了,有时亦非刻意,就是不自觉的潜意识指导着自己,暗示着自己,这种语言上的风格,作为人的都有,作为普通人的都有,除非神仙,弥勒佛还有雷公同志。

就说我吧,虽然我自认为我"透彻",在这方面的程度很轻,而且在"冒泡"方面又指手划脚,但我亦每常常地不自觉地,当冒泡后,自己都会后悔和自责。

比如,有回世界杯,我买了张小组赛足彩,我就在潜意识中想方设法让人知道,我认为买了彩票可以显出自己对世界杯的痴迷和自己的档次,我用了许多方式与技巧。有回晚上我遇上一个低年级的不太熟的低年级的,我就去了他那里,我突然聊着没话说了,就说了句:"听讲你们高一的有不少人冒泡得很曼!我们高二的那回找些人好好捺一捺他们……"说过后,我便惭愧而自责了,一直到今天我怎么亦有哈的影子?居然想在高一的面前显示自己的冲动和K得好!丑陋的我。

这种语言风格,在我们家乡用方言叫"冒泡"。我们就这样称呼吧,我不知道是否符合你们的习惯,也许别的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称呼,我只有这样照自己的语言习惯了。"冒泡"的语,一般分三个类型。

第一种,自己确实那样,我们就他"冒白泡"吧!

第二种,在原本真实的基础上添油加醋,半真半假型的,我们就叫他"冒花泡"吧!

第三种,讲的纯属虚构,吹牛,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点亦无真实基础,我们且叫他"冒黑泡"吧。

当然冒泡者,一味地直接冒泡,一来效果不大,注意到听众的感受,听众受不了。二来,连自己都过意不去,冒泡者亦有一种很不过意的心理,特别是离谱的。

这样便存在一个方式与技巧的问题。

方式上,很重要。

为了讲出自己想要公布的信息,一个潜意识便在找话头,引出话头,这样才顺其自然地说出自己想要公布的信息,这种方式我给他取名:"找缝插针"式。

还有一种方式,便是一有空档,一有机会,便引出自己想要公布的信息,我们叫他"见缝插针"式吧。

最不讲求方式的"直白型",不顾听众感受,便直接冒泡,让人受不了,很难接受,当然这种方式很少有人会采取的,这种人也不多。

技巧上,是人们应该透彻理解的,太直白了,让听众一听便知道你的目的,便看透了你的嘴脸,冒泡来连自己都会不好意思了,冒泡便存在一个技巧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技巧:含蓄法和谦虚法。

含蓄法是因为冒泡时,过意不去,或者是注意到了效果,或一种风格,就是想冒一个泡时,含蓄地冒了出来,意思含蓄,而听众又能理解你的意思,这样可以博得听众好感,让听众放松警惕心理。

而"谦虚法"是一种怎样冒得好看,美观的技巧,冒泡本身是件虚荣的事,谦虚地说出虚荣的内容,以为可以让听众放松戒备,混淆视听,分散注意力。

这种"说教",可能让人很难体会,随便举个例子,就讲一个人,一个普通人A,他吸烟,平常吸的是很普通,而便宜的,在他的意识中,他在以前的以前,有位很有见识的朋友的朋友散了支很名贵的好烟,尽量是越稀罕越好,越贵越好,他亦吸了一回,在他看来是件很拉风的事,觉得这是很少有的奇遇,而且这事又未见报又未上电视,别人都不知道自己还曾有过这样拉风的事,如果对象适合,环境适合,他潜意识中就感到必要向对方提醒一下。

当然,为了效果他会注意方式的。

一、找缝插针式的

为了说出那件事,他便尽量找话头,引出话头。

A:你觉得吸烟爽不爽?

B:那要看什么样的烟了。

A:的确这样,好烟吸着就是爽,差烟吸着不爽,你最喜欢吸什么样的最爽?

B:找到今天吸的最好的烟是灿烂牌的,特爽!

A:那还叫爽?我以前……冒……泡……

二、见缝插针式的

一看到空档,一见到机会,便觉得很有必要讲一下很拉风的事。

B:我以前还不吸烟,现在还离不了他。

A:你是否发现,你一旦吸到好烟,那才叫爽,你是否有同感?

B:有。

A:的确这样,我以前……冒……泡

如果他太迫切,不注意方式,亦就没意到效果,便是"直白式"的,那听众便很难接受,A见到B直接就说:"你晓不晓得,我吸过什么烟?我以前……冒泡……"这种方式当然不会好的。

冒泡时的技巧。

一、含蓄法,当A感到太直白冒泡,自己过意不去。

A:我发现什么东西就怕比,一比就出现了不平衡的感觉,吸烟亦是这样的,上次吸了一支烟后,从此我吸别的烟都没有味道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好多新奇的东西,我们从未见过,就讲我上次吸的那烟吧,外国的,金三角的老挝产的,我以前从未听说过,……冒……泡……

二、谦虚法

当A想在B面冒泡得好看一点时

A:我这个人从未吸过什么好烟,不过我发现自己还算幸运,虽然说,我这个太粗犷,但知心朋友还是有的,上次我一个朋友从老挝回来,带了一根外国烟,我才发现自己的见识太浅,和朋友一比自惭形秽,我吸了,当死就爽死了,才发现自己以前吸的是什么些鬼东西,什么才叫好烟……冒……泡……

我再说一篇,这点是人的共性,人的本性,正常人说话时都有一种潜意识,再伟大的大都有,凡人在所难免,只是存在一个程度的问题。

轻微的可以理解,亦很正常,但是要有一个度,太过火了,就是病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了。

我认为越要面子,就越喜欢冒泡,程度就越严重成正比。越精明,就越不喜欢冒泡,越不经常冒,程度就越轻,成反比。而且就算冒泡亦会有效果,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与效果成正比。

死要面子的人,在这个方面越迫切,越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语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说着大话,就是没注意效果。

而精明的人,就是因为他有头脑,知道冒泡是个缺点,并无什么效果,亦不能因此而让别人尊敬你畏惧你,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流行冒泡的世界,都知道一个人好大好粗,只要稍微有些熟的,谁没有一个大概?而且就算不熟,会因为你的冒泡而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生在这个流行冒泡的世界里,大家在这方面都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听众对冒泡的都提防着。就算自己再要面子,潜意识来的时候,他也压抑自己,控制自己。

让我来讲一下冒泡的效果。

效果取决于观众,听众对冒泡者,一般都能了解,都知道他在冒泡,本身就在忍受对方的冒泡,当然忍受也有一个度,听多了,亦会很烦的,甚至会暗自发火,一天到晚都冒泡,只有少数没什么诚府的人,侍人真诚的,才会稍微相信一下,但时间长了,你这个人到底受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应该知道连再相信别人的人,以后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对冒泡亦会有免疫力的。

而冒泡者本身呢?本身或许知道听众的反应和效果,但是他就是情不自禁地习惯性在冒了,或者就是本性的直接反应,欲望的直接表现,没有考虑那么多。

冒泡,是个很普扁的现象,作为一个凡夫俗子,难免都有,但KK界知此的病态,如此严重,不得不说是,时代的局限,社会历史的承载的悲哀,人生的泯灭!

看到程度的两个决定因素,我们就能人理论上可以证明KK们的冒泡程度了。

KK们比我们凡人都要面子些、虚荣些了,而且大多数都些"无意识派作风"的人,大脑不怎么能决定他们正确鉴别,我们不能立马证明KK们就是愚蠢、弱智的,但可以立马证明他们至少不会太精明,我承认有些KK的确有些小聪明,但这跟"太精明"关系不大,因为首先"太精明"的人不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去所谓的"K事",整天装腔作势。

所以说,KK在这方面的程度远远大于凡人,还因为凡人他并不死要面子,所以再一精明,程度亦不会重的。

事实上,的确如此,你只要注意观察,那些自谓是K事的都个个冒泡得厉害,几乎很难找到几句话中没有冒泡的,有些达到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病态的程度,你可以想象不到一个好好的人,怎么会这样呢?冒泡得太离谱,太明显了,太没有水准了。

他们所冒的内容无外乎就是整天在提醒别人自己K得好,无外乎讲自己和某位"扛霸子"的关系是怎样的好,自己曾经是多么冲动、勇猛……。

冒泡当然不会有什么效果了,听众都有提防心理,有些人一冒泡,听众便立马想捂起自己的鼻子,而演讲的乐此不疲,一件光荣的事会讲N遍,会讲N年,这冒泡的潜意识和目的就是病态的了,一与人交住,就想通过这点让人敬畏自己,KK们特别之处还有:自己喜欢冒泡,却厌倦别人冒泡。

我所见过的所谓的KK们都这个风格,没有一个不以冒泡为爱好的,程度都普遍严重,不然亦不叫K事的了,甚至有些病态得可笑,我曾见到过许多严重型的,几乎很难找到一句话没有冒泡的东西,而且讲起来还涛涛不绝,乐此不疲而听众呢,都知道这么个人,对他免疫力是极强,大家听得很厌倦,甚至想捺捺他,或把他弄哑,或者把自己耳朵塞起来,但是这些人还是个性依旧,无动无衷,这些所谓的K事的哟,何必这样呢?可悲呀!

如果我们的社会,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内容充溢着冒泡,冒泡占主流支配地位的话,那我们的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将是很不堪,我们这个社会生活着的主流人群将极其丑陋。

虽然冒泡很差劲,不过我不得不承认,那些技术高超者(能注意到方式、技巧、对象)对那些卑贱的人(心中只有高低尊卑、只有敬畏鄙冲,没有是非)还是有一定的用途,的确能因为冒泡得到这种人的敬畏,如果你不太那样,你如果和他老实随和,他反而鄙冲你、欺辱你,我本人就深有感触,我向来对人很随和,尊敬任何人,但别人反而觉得你软弱、好欺负,我亦因些往往吃亏,很郁闷自己的风格,我亦被社会所侵蚀,渐渐有些变化了,有时亦恰当地冒泡了,这只能怪听众的卑贱了,不能太责怪冒泡者了,但我终究还是要保持自己的修养,我亦不反对对那些卑贱的人适当地用一用冒泡这招。

其实,这就是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而导致社会现壮,我们不得不笼统地讲一下,哈K事以后日积月累,所形成的语言风格,虽然他从探索,入道到现在才半年左右,除了暑假两个月在家外,才K了四个月左右,但KK毕竟是KK,何以与凡人相同呢?KK界的辐射力、侵蚀力超过常人想象,他一改以前的样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各种方面都是,且说语言上。

哈在冒泡方面,可以说变了态。

他为公开自己与参参的关系多么好,经常找话头,比如他经常把话头扯到自己的性格上,一说到性格,他就这几老套话:"我这个人性格太暴躁,脾气古怪得很,跟一般的人我搞不来,但关系好的也有,我和参参哥就比较合脾气,反正人一合脾气就中了,我跟他俩已像亲兄弟一样了,他的手机有时放在我身上就是一个多礼拜,其实人就是这样……"找缝插针式。当然找话头的方式有很多很多,会讲的人为了冒泡瞬间就产生了几个话头,就是为了冒泡。

讲到通信方面之类的,他便想起自己的光荣事,就可以见缝插针式地冒泡:"老发现带手机特爽,特方便,通讯业发展真是太快了,再过几年中文Call机都要淘汰了,前几天参参哥把手机借给我用,里面还有70元的卡,我几天就打光了,我和参参哥在一起比亲兄弟还亲,谁还谈钱呢?"

当然,哈有时说话冒的泡也含蓄而谦虚。遇到以前同学或不太熟的人,哈便经常说:"我在二中K得…。。还讲得过去吧!只要提到我哈膜先生的名字,不管是学生,还是社会上的大KK,一般都晓得。上回,参参过生日,把我也喊去了,除我一个人是学生之外,剩下的都是社会上的大KK,参参哥讲要培养我当二中扛霸子的,让我见见世面,我才不干呢!我还小呢……"

比如谦虚的,他会说:"我发现自己吸烟要降低档次了,再降也不能降到"灿烂"的,这是最起码的…。。"这句话是为了说自己天天吸的是烟中极品。"灿烂"已是烟中极品了,一般人个把礼拜才拿它开一下晕,显然是昌黑泡,听众当然都知道谁放了一个屁,很难体会他的动机和目的,能压着鼻子便忍者,不能忍的,可以走开。

比如含蓄的,他会说:"这么多天没吸"向日葵"的,上次小鬼打了一支。我一吸,带老子都呛个半死,老子把小鬼一顿臭骂。"这句话说的是自己这些天吸的尽是极品中的极品,显然亦是冒黑泡。

其实,他本人什么玩意,什么档次,听众都清楚,没有效果反而让人厌倦,至于他何必这样,谁知道呢?

他冒泡的方式各种各样,有见缝插针,找缝插针,还有直白式的。冒泡的种类齐全:有冒黑泡,冒白泡,冒花泡,放出的种类主要要看对象了。冒泡的内容亦是多种多样,无外乎在证明自己K得好,无外乎围着那几点转。

他经常和别人说:"以前,一个人,高二(1)班的,在二中K得还好,在双杠边和自己冒泡,他二语没讲,拾起一块砖头,立马给那人头放了个洞,血是乌溜溜地直流,当然自己是怎样的镇定。

这件事说了N年,说了N的五次方遍。

虽然,这些没甚效果,但哈开始时也把握了一些方式,对象也适中,总不至于让人讨厌,后来冒泡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大概是由于冒泡心切吧?他也未顾许多,虽然没有效果,反而让人生厌,但哈不知是不知,还是放不掉,再后来,哈也不顾对象与方式了,冒起泡来几乎没完没了,一开口就是冒泡,很难找到不是冒泡的话,主要是冒黑泡。

对象上,有时当着熟人的面,比如五煞,他也经常冒黑泡,方式上,哈什么也不用了,直接冒泡,种类也是以冒黑泡为主。

熟人听了直摇头,背地里都在骂。

他说话也喜欢卖弄,经常说自己从小就挑食,吃零食长大的,比如美国杏仁之类的,他就不喜欢吃中国的米饭,也不知是啥原因,他借此卖弄自己纤细的身材说:我也不晓得三班的阿珍身上一身的肥猪肉是怎么长的?真怪僻!"

有时讲到宗教之类的,哈便说?:"我信天主教哎!我到今天才发现耶酥写的《圣经》真是一本好书,它上面讲的"诺亚方舟"还在一个山上被发现了……"

有时,讲到集邮之类的,哈便说:"我集邮哎!我发现一代邮王希拉里真讪,‘红印花加盖小一元‘听讲过么?我要是搞到一张老子也发财了,几千万哎!"

当哈与人怒目相向,正欲动干戈时,哈就说:"就你也跟老子搞呀!你也不想好了……除非你别念书了差不多……搞火了……"这些是恐吓的话,他想借此镇住别人,让敌人先在心理上怕自己,不敢与自己动干戈,这叫"威慑法"。

与语言风格相对应的便是哈在行为上的风格了,与语言上的风格差不多,我们家乡方言也叫"冒泡",它是拥有广泛的意义,不过为了区分,我给他起名:"造泡"吧,希望不要太冒昧。"冒泡"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人尊敬与认可,不过造泡是通过举止让人看的,这样的行为不明显,不易发觉,我不多说了,反正都是装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哈的行为方面。

我们的哈是个有许多怪僻个性的男人。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他手上”内容快照:

『他手上』

比如他~~有崭新的人民币,用之前,他定~~个稀巴烂,他想~吗~爱护人民币,把新钱给他?让他占便宜?~旧了,不亦能用~么!不~~,我不就吃亏了么!那还~k事的呀!kk就应该这样。每当炒菜时,他总搞得拉风点,样数总想多点,剩的总想多些,即使有时菜或汤不够时,本想一古脑全包了,但他亦会~着,吃光见底太丢人了。哈发现自己应该集邮,他想集邮是件多有品味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搞到"小一元"还不发了?此后

~~

>> 阅读第7章 他手上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