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梨花怨 [目录] > 第5章

《梨花怨》

第5章美好的回忆(一)

作者:临风夕阳下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后来阿烈回想起发迹的过程,有一点每每都让他感到骄傲。多少企业都是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打拚积淀或者jianyin掳掠,有了一定的规模,才有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玩资本。而他,却是直接从玩资本开始起家的。他想这是不是有着某种优良的家族遗传基因?

追溯到爷爷辈,爷爷在他出世前就已经过世了。但从小学开始,他懂得填自己的学籍档案到后来填各种各样的履历表,在家庭成份栏上,他都会工工整整地填上“财主”两字。这仿佛就是一种宣誓。在父辈们的嘴里,好像不止爷爷这辈是财主,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什么的好像就已经是财主了。都说富不过三代,要这样的话,爷辈们至少已经富过四五代,虽说到爷爷那没落了,可也值了。他没经历过文革,当然弄不明白地富的尾巴给父亲母亲带来的灾难,祖辈们的风光承袭给父辈的只是莫名其妙的打压和嫉恨,那是一个排富的年代。但父母从来就没有抱怨过这种承袭,甚至从小就培养着阿烈去感激祖辈们的荣光。

村里那最古老的庄园似的建筑,原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广聚堂”,那是祖辈们遗留下来的产业,但在批霸斗富的时代就已被政府没收了,后来成了村委部所在地。而真正的主人只能龟缩在两间简陋的瓦房里。虽说物是人非,但广聚堂是值得炫耀的。那是一处雍容的建筑,占地二十亩,三进庭院,南北两塔楼;虎头门,对青狮,坐东朝西。西阳的余晖落在虎头门上的时候,那便是应景了“向阳门第”的这一彩头了。更兼了门前一条小溪横绕,地理先生说,这便是“玉带环腰”,真正的状元之地。但倪家从没出过一个状元,他们几代从商,经营茶道。梅县地处闽东,靠闽江,临武夷山、太姆山。据说在他们鼎盛的时候,武夷山太姆山的茶场十之八九都是属于倪家的。梅县的县志也有记载,说倪家:“借晋商之信达,通茶道于九州,闽茶之润,几欲贾断。”可见倪家当初之于闽茶的垄断地位。在阿烈老家的香桌上常年供奉着一个红布包,包里装着几片像退色的枫叶一般的植物叶子。在一次拜祭祖先的时候,他的父亲曾打**庄重的对他说:“知道这是什么吗?那是你爷爷传下来的,真正的大红袍。”

对祖上的荣光,阿烈每每都有一种优越感。只有在父母亲回忆起过去在乡亲手里所受的种种委屈,他的心里才会涌起种种的同情和不屑。同情和不屑那些愚昧的乡亲,不会去创造,只懂得无休止的去索取,卑贱的去嫉恨。所以,在他积累完财富后,他回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巨资重新购回了那庄园,修缮一新,成了他家聚集风水的祠堂,并请省里一个有名的老迂腐斟酌过后,更名为“复兴堂”。

爷辈的没落造就了父辈的沉寂,但那根追寻财富的基因还是脉脉相传着。亩产承包那年,家里就解决了温饱。第二年乡亲们兴致勃勃地准备着更多的增加后屋的粮仓的时候,父母毫不犹豫的把稻苗从田里撤了下来,换上了瓜果蔬菜。等到三三两两的乡亲看出苗头跟进时,父母又第一个在村里引进了保温塑料棚,搞起了反季节蔬菜。当菜棚子在村里遍地开花时,父母亲早已在菜市场租了个门市搞蔬菜批发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父母没文化,但那种遗传的从商意识还是让他们在村里成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当社会上流行起“万元户”这词时,阿烈怀疑父母亲早就是十万元户了。阿烈有时也替父母可惜,要是换了别的行当,以他们先人一筹的智慧和勤劳,何止还是菜贩子一个?直到父亲送他上大学时,父亲才跟他掏了心窝:“都说富不过三代,可咱家从你爷爷的太祖父开始到你爷爷那,整整富了五代。为什么?咱家祖上不仅是大富人家,还是村里一等一的书香门第。到咱这代就不行了。咱和你妈都没文化,少了那根巧筋,脑子就没了灵光,只能守着这老土地,再怎么折腾也只能折腾到这份上了。你把书念好,补了那根筋,将来光耀门庭就有希望了,咱和你妈也就有盼头了。”

阿烈上省经济学院的时候是一九九零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企业成立是在一九八三年,是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一九八四年十一月,飞乐音响成了中国第一家公开发售股票的企业。这几件事似乎咋看着都联系不到一块儿去。但从一九八三年到后来的一九九四、九五年,那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资本时期,是个创造尴尬又暗孕者奇迹的时期。中国证券市场的催生就像古代逼良为娼的歌伎初次登台一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看着光鲜,三寸金莲上那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却还没弄掉。对资本的概念,大多老百姓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敢去知道。有胆量去玩得,大都是那些被穷逼疯了的直筋脑,悲哀的还摊不上投机的荣光。深圳发展银行在一九九二年上市时,二十元一股都没人买。最后政府不得不出面,要求党政机关的党员要带头支援国家建设,搞摊派似的给各单位硬性规定了党员要买多少,非党员要买多少。能说摊派不是件好事吗?很多人就是被这么莫名其妙的摊成富翁了。最初的证券市场,就在那大厅中竖一块黑板,有人手里的股票想出手了,就在黑板上写着:“某某某,三十块两毛。”要的人就过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国的第一批民生资本家,十有八九就是在这买菜卖肉之间诞生的。

阿烈选修的是会计学。大二那年,系主任曹仪川教授他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曹仪川那时五十出头,连续几年在国内权威经济刊物上发表了几篇关于建设中国证券市场的论著,在经济领域很有些影响力,从而也奠定了他在院里的权威。美中不足的是,证券市场的规矩是他们那帮人折腾出来的,玩法也是他们定的,可是自己都成专家了就是还没真正的玩过一手股票。一来赚着死工资没闲钱,二来也为了避嫌。但理论出来后要是没有亲手去实践,心头总有点发虚。

曹仪川是个烟瘾子。阿烈上了大学后,为了耍酷也玩起了香烟。有天傍晚在女生宿舍外面靠着一棵枫树下面叼着希尔顿等慧娴,曹仪川冷不防从他身边经过。当时的校规还死板,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学生不准抽烟,但也没学生守则说学生可以抽烟。阿烈的烟屁股含在嘴上吐也不是吞也不是,嘴里的那口烟冲到喉咙里,呛得他差点翻了白眼。记起曹主任是个烟瘾子,大着胆子问候了一声,试探性的递过一根。想是曹仪川认出了希尔顿的烟壳,就接了。礼貌性的聊了几句,没想越聊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抽完一根,又一起蹲到田径场边上抽起了第二根。

“玩过股票吗?”曹仪川吐了口烟问。

“没,您还没讲到那一课呢。”

“家里要是有点闲钱可以去搞一搞。怎样?跟我做,咱俩合资,我包你赚钱。”曹仪川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在躲闪。

“呵呵。”阿烈笑着敷衍过去了。

也许曹仪川的试探纯粹是出于对那两根希尔顿的报答,但阿烈听的上了心。请了两天假,跑回家把这事跟父母说了。

“你讲清楚做啥?”

“炒股。”

“怎么弄?”

“就是……比如说把,你买进一棵白菜八毛钱,卖出去九毛,你赚了一毛。一样的,我买进一股股票二十块钱,二十五块钱再卖出去就赚了五块钱。你一天卖五百棵白菜赚了五十块,我一天要卖五百股就赚了两千五。不同的是你卖五百棵白菜要投四百块钱,而我卖五百股股票要投……一万块钱。”阿烈大着胆子把钱整到一万,他本来只想要五千的。

父母亲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把五万块钱摊在阿烈面前。“就只能挪这么多了。你说的那玩意咱和你妈也听不懂,真亏了就算了,大不了咱和你妈再苦两年,只要你把真本事学回来就行了。”

当晚阿烈就赶到曹仪川家把钱摆到他面前。曹仪川看的眼都直了。那时他还享受专家补贴,一月两千五百块钱就满头了。

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美好的回忆(二)”内容快照:

『美好的回忆(二)』

~海证券~易所在一九九零年成立,隔年~圳~易所也相继~马了。各大城市也陆续设立了证券营业厅。阿~和曹仪川的启动资金是八万元。事先说好的,曹仪川那两万的缺~算作~技术投资。但那时的资本市场~本就不需~技术含量,~的只是你有没有胆量,敢不敢买?那时恰好摊~~圳发展银行发行原始~,那八万块钱就全投~了。那是原始~的一个黄金时代,~发展、~原野、~锦兴、琼民源、~华新等都纷纷~墨登场。~幅没有~限

~~

>> 阅读第6章 美好的回忆(二)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