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五年,沉寂了千年的古镇黄龙溪迎来了她的历史机遇。古镇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工作被列入成都市委、市政府和双流县委、县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黄龙溪被确定为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成都市旅游发展重点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郝康理亲自联系黄龙溪镇,帮助、指导黄龙溪镇的开发建设工作。双流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领衔的黄龙溪镇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指挥部,涵盖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和2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这么强大的组织领导机构对双流而言尚属首次,它的全部意义就是要加强对古镇开发建设和保护工作的领导,用科学的、历史的观点去审视这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高起点、高水平去打造世界级水准的古镇黄龙溪。
这是一道严肃的历史命题,挑战与风险共生,成功与失败并存,它关系到我们给历史和后人留下一个怎样的古镇、怎样的黄龙溪。因此,我们的工作既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又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古镇黄龙溪的开发建设应该怎样入手,它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体现它的核心价值,找准它的目标定位,实现与旅游市场的对接,尽早跻身世界历史文化名镇之列,这些必须考虑的因素挑战着双流人的智慧与胆识。
因此,2005年6月以来,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指挥部、黄龙溪镇党委、政府相继召开了黄龙溪镇开发建设目标定位研讨会,邀请了国内20多位专家学者对古镇的开发建设献计献策,在这次会上,黄龙溪开发建设发展目标确定为以“水”、“文”、“古”贯穿始终,定位为: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召开了黄龙溪镇风雨廊桥设计及人工湖周边环境改造方案评审会,确定了古镇修旧如旧的改造方案和保护措施。邀请中房集团成都尺度公司对黄龙溪发展作了概念性策划,提出了在黄龙溪建立世界镇长论坛永久会址,召开世界镇长圆桌会议的创意构想。邀请了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交大作了《黄龙溪景区总体规划》、《新城区城市设计》、《黄龙溪控制性规划与设计》、《古镇保护规划》。从此,翻开了黄龙溪有史以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篇章。
在打造古镇黄龙溪的工作中,古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厚重的道教佛学令人惊叹与敬重。它们散落在浩瀚的史料书籍中,存留在人们的传说里,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时都有断代失传的危险。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指挥部竭尽全力组织编写了《双流文史宝典》系列丛书《古镇黄龙溪》,图文并茂,洋洋洒洒20多万字。极大地提升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
淳厚的民风民俗是黄龙溪悠久的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份,浓郁的蜀风情韵,被小镇人传承了下来,大凡重大的节期,他们都会以舞火龙、龙舟赛、放河灯、赶庙会等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祈盼幸福吉祥、五谷丰登。
火龙飞舞、星火漫天,这是小镇最隆重的火龙节,每年春节初一到十五是古镇最热闹的时候,人山人海、欢声笑语,人随火龙转,龙在火中舞,十分刺激、壮观,1996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火龙之乡”。
每年农历4月初8,这里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放生节,小镇以独特的方式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禁捕鱼蛙,给锦江、鹿溪河放养鱼、蛙、黄鳝等,
馈赠大自然,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善意与珍爱。
最有趣的是古镇放河灯,每当赶庙会,傍晚时分,锦江、鹿溪河千万盏河灯顺河飘流,形态各异,星火点点,疑是银河落九天,带着小镇人的许愿一直飘向远方。
最为气势壮观的要数端阳龙舟赛,百舸荡舟,逆水而行,**迭起,河里、岸边人声欢腾,渲染着小镇人对水情有独钟,无比喜爱。
如何传承文明,充分利用好黄龙溪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是这次开发建设黄龙溪的神来之笔,无论是请专家学者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还是著书立说,或者请策划公司作发展策划,都是**围绕弘扬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来做的,尽最大可能保存好古镇的明清建筑风格,多一些古风质朴,少一些现代浮躁,为中外游客留下一个典雅纯朴、古风怡然、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古镇黄龙溪。不求流芳百世,但愿少些遗憾。(四川新闻网双流频道www.slxww.com副主任唐志晖)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第八集再续~秋”内容快照:
『第八集再续~秋』
翻开黄龙溪的历史,那古蜀王国的军事~塞、蜀汉政权的策源地、宋代繁荣兴旺的乡村集市、那明代以后,商人市侩、船工~夫乐此不彼的千年~码头已随滚滚锦江东~去,亘古的荣华、千载~虽随风散去,却让人无限感怀。这就是历史,总让人惦记,~牵梦萦,挥之不去。二00五年,沉寂了千年的古镇黄龙溪迎来了~历史机遇。古镇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工作被列~成都~、市~和双~~、县~工作议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