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话立志
常常听人说要立志,今生定要干一番轰烈的事业。然则,却未见他有甚么计划,更不用说付诸于行动了。孰不知,一个人的志向在于他心底的那一份最真切的渴望和期盼,这份渴望和期盼到底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
事,要有人去做。常立志莫如不立志,要立志就要立常志。一个人在世界上活着,总会有许多的事要他去做的,这其中定然会免不了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的,如果你能用心地认真去做,迎难而上,开动机器,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则难者不难矣。哥德巴赫猜想可说是数学界的高峰吧?可陈景润不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把它攻下来了?如果你不用心去做,拖拖拉拉,畏难,怕累,怕苦,贪图安逸,享受,则很容易做到的事亦变得很难做成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生活的道路上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顽强向前。犹如逆水行舟,绝不能松劲,才能到达希望的彼岸。
相传,古代有两位僧人都说要去南阳,其中一个僧人非常富有,而另一个僧人则贫不堪言。富有的僧人欲买舟东下,最终却因为没有顾得好船而未能成行,贫穷的僧人却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依靠草鞋和一双铁脚板,于第二年从南阳回来了。这就说明:人,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恒志,无论是谁,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能专心一致,拚博向前,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果实。成功,只钟情于那些勤于奋斗,不屈不挠的人们的!
蚯蚓,可谓是最为柔弱的一族吧?但它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完全归功于它的“用心一也”之故,它的专心,便很能体现它身上的一种精神,虽然身体很柔弱,但是它的意志很恒坚。因此,人立志须得立恒志,决不能三心二意。在生活的道路上坚持一个“恒”字,那么,他是能够完全主宰自已的。
十八说礼貌
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必定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社会秩序、待人以礼、助人为乐,而一个以私心对待集体,粗野地对待他人的人,则不能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纯洁的心灵的。这在一个人平常的生活当中便很能反映出来。
一个人言谈的谦和,举止的端庄,仪表的朴实与否都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素养。文明和粗野是思想觉悟高低和精神面貌好坏的一个具体标志。
礼貌实际上是人的道德精神的一种外部表现。一个讲礼貌的人比较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融合的关系,获得友谊与帮助。举个例子:有位年轻人在一个岔道口向一位老者问路:“嗨,老头,去张村往哪走哇?”老者抬眼望了望,默然地转过身踱到一边去了,年轻人立现尴尬。随后,有一位姑娘也来到了这个岔道口,同样是问路,她来到老者身边,柔声地说:“大爷,请您帮我指下去张村的路好吗,我有个朋友住张村,可我现在不知上哪条道呢。”老者听了姑娘的话,微笑着指点姑娘走上了去张村的路。
俗话说得好,叫做:“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文明的,礼貌的言语犹如三月里的春风吹在人身上暖融融的,粗鄙,暴烈的态度就象冬日里的寒霜让人觉得冷冰冰的,人与人之间似乎隔着道冰川似的。
因此,不难设想,一个人出语粗野、态度倨傲、全无礼貌,人们见了只会心生厌恶,避之唯恐不及,还有多少人愿意同他交朋友,讲情谊,谈生活、叙见解,长知识呢?
一个人讲不讲礼貌,往小了说,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事业,往大了说关系到整个人类的进步。大家讲礼貌,亲戚、朋友、同志间就能和睦相处,心情舒畅。反则,就会无端生发许多摩擦,增添若干矛盾与隔阂。轻则影响情绪,重则酿成祸端,这种情况恐怕谁都会有所见闻了吧?
二00八年,北京奥运就要召开了。届时,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将从世界的四面八方来到中国,国人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礼貌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中国人的形象当首先在礼貌中凸现出来,国人的素质及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也将首先在礼貌中展示出来。
是故,我在这里说,讲不讲礼貌是一种社会公德问题,同时,它又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社会,讲礼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提倡它,遵守它。
十九啊,马鞍古樟
历经千年风雨,你与马鞍一起成长。架起历史与现代的虹桥,让我们放飞畅想。你见证了世道沧桑,兴盛与衰败的交替,无数次在你面前走过,交替留下的痕迹刻在了你苍老的脸上。皱裂的容颜里,有谁知道它记录了多少故事?满腹的辛酸、痛苦、欢乐它能和谁去讲?马鞍岛上的老树古樟,你能告诉我么,什么是荣耀?什么是辉煌?是什么名叫无畏?是什么才能叫做坚强?
你可曾记得,哪一年鄱阳湖古战场上的戈、矛、刀、剑,曾经多少次无情地凿、斩在你身上。北屏风口外的恶风黑浪,咆哮着要摧毁你,浩浩洪流面前,你没有被吓倒,硬是不能让你低头退让。你倾尽心力,艰难地挺起脊梁,承受无情的兵火与战祸,骤雨和恶霜,千险万难,终于铸就你顽强的意志如钢。啊,古樟!有一种力量,你给了它一个名字,它就是叫做坚强。
今日首游马鞍,全心仰看古樟,不由为之神往!生活重荷虽然让你佝偻了腰背,蓬勃新绿的叶儿却昭示你生命不屈的旺。虽然我已找不到你生命的年轮印记,但是你屹立的躯干,虬结的龙枝写出了你一生的辉煌。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生命的精彩在于无悔风雨,无悔冰霜。是啊,我要学那千年古樟,用无畏的人生,奏一出生命中最美丽的交响,唱出心中最深情的向往!
二十教学与安全工作之我见
一个校长,一个最基层的教育管理者,他们到底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可能有的同志很迷茫,认识很模糊。在这里,我想就当前形势下的教育教学与安全工作与大家在一起作一番交流,把自己近些年来所遇到的困惑在这里说出来与大家商榷。
最近两年以来,由于有关学校与学生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学校综治安全工作便被一把推到了前台,大有取代教学工作而一枝独舞的局面。校长,老师谈安全而色变,他们大有成为学生保姆的势头。
二00七年年底,鄙人到过二十几所农村中小学校,就当前形式下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作一番调研,调研中发现,仅仅只有三位校长在谈及学校工作时,能在谈到安全工作以前,就教育教学工作问题作详细的阐述,其余的则只就安全工作单方面作出陈述。当即之下,很是茫然。不禁调侃道:“我不知他们到底是在当老师还是在做保姆呢?”
调研结束后,当我坐下来静静的思考,不禁试图想找出一些材料来证明我的想法是否偏激时,我没有找到近年来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部门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字材料,而找出来的一堆文字清一色是有关学校与学生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不禁使我哑然。
个人认为,学校工作,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和发展,教学工作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教学,说白了就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学校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去组织协调和管理好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教育教学工作程度和水平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成功与失败。教学兴学校兴,教学衰学校败。那么有人要问,你就是说学校安全工作就不重要了么?回答是肯定的,当然不是。
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校的工作,是我今天说这番话的目的。那就要看是如何去摆正教学与安全工作的位置和如何去处理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我今天的观点是: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安全工作是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而展开的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定然是马虎不得的。在抓好抓实教学工作的同时,把安全工作分解穿插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个教学环节当中去,并不能一味地去只为了安全而抓安全,因而忽视了教学这个中心。
有人说,学校教学工作做没做好没有关系,只要不出安全漏子就行。教育质量的好坏并不打紧,反正也没人抓。只是千万别出事,出了事便得摘帽子了。这种想法是不积极,惰性的,错误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抓教学质量抓什么?我们应当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任课教师的肩上。例如上下课期间楼道安全问题,就可分解在每个课时的课任老师身上。而相关的饮食卫生安全问题则应分解到采购,制作等各个环节上去。诸如此类,我们便能很好地在抓教育教学的同时切实抓好安全工作,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在学校工作中,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校长并不能单纯地因为教学而抓教学,更不能单纯地因为安全而抓安全,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是抓不好教学工作的,同样,教学工作的松散与痞沓同样会给安全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如何去处理好教学与安全工作间的内在联系,摆正教学与安全工作的位置,是摆在基层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十一婚姻家庭面面观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组合就诞生了一个家庭,维持这个家庭的最基本因素是存在于这个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婚姻关系。维系这个家庭的完整与牢固的基本因素取决于婚姻这根链条是否坚实,会不会被扯断。因此,面对婚姻家庭我们应该怎么办?下面就一些个人观点说与朋友们商榷。
婚姻家庭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一些现象。
婚前呵护有加、百依不顺的男友,在婚后却会时时表现出一种大男子主义;婚前温柔缄默、善解人意的女伴,婚后却唠唠叨叨叫人无法理喻。
婚前男女双方都较为注意自己和对方的仪容整洁,并互相打扮对方,而婚后却变得邋遢、龌龊和不修边幅,尤其是男方更甚。
婚前男女双方相互鼓励,努力学习,畅谈理想、幸福,构建未来美好生活,对婚姻家庭充满着憧憬,而婚后,男人则往往希望妻子少参与社会活动,专心留在家中料里家务,养育孩子。
婚前男女双方各自经济独立,能够按照自已的计划随意安排、支配,而婚后家庭经济被整合在了一起,如果一旦计划不周,常常会为一些经济问题双方闹得不可开交,争得面红耳赤,更有甚者会导致家庭战争。
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原因。
婚前,年轻男女约会时,就象我们来到了超市的橱窗前,相互之间展示的都是自己个性的一面,彼此的意识里只有欣赏对方,失去鉴别能力。而婚后的生活中,双方便都会变得随意,彼此的意识里不再是欣赏对方,而是在相互改变对方,朝着向适应自己这一面而改变,这是磨合婚姻的正常现象。
追求时,双方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一美遮百丑,彼此看不到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而婚后,共同的生活里,彼此都会暴**自身的弱点,双方会看清“庐山真面目”彼此都会把真实形象坦露给对方,撩开了两人之间隔着的那道面纱。没有了神秘感,因此便疏于打扮自己。
婚前双方相互鼓励,积极求得上进。而婚后,由于男人的主流意识是责任。在家庭生活中,男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支撑整个家庭的责任,所以也就会在不经意中显**大男子主义气慨。在这种情况下,做为妻子的一方便要主动站出来和丈夫分担责任,就能避免大男子主义的困扰。
综上所述,在婚姻家庭中,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夫妻双方都必须具备弹性性格为好。即:包容,豁达,忍让。以极大的可塑性和伸缩性来兼容对方。
二十二解读红生
早就有个想法,那就是把我对红生的认识写出来。原因是什么,就是在今天动笔的时刻,还是很难说得清楚。总之,心底就是有那么一种冲动,冲动得我再也无法按奈住自已,便信马由缰地涂抹了起来。
认识红生,说来也直好笑。那是一九九八年,我见“两基”办借了几个学校老师来帮忙整理软件,其中有一个性情温和,体貌不扬且身体因病患而留下了后遗症,行动起来有些不便的老师,那就是红生。奈我当初工作在校办,办公室不在局机关,只是有事才来机关走动,与红生的直面接触就少了,也怪我没有存心,见面是见面,可从来没有问过他的名字,因此,我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却不知他叫什么名字。
后来,“两基”工作搞完了,红生回到了学校,我依旧在校办上班。零四年,局机关作岗位人事调整,我被调整到教育督导室工作。从校办到督导室,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服务型(商业)完全转型到了事业上,这真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身呐。好在我这人是个万京油,到哪都能对付一下,便很快的进入了状态。
由于岗位换了,性质变了,经常的要参与,开展一些对学校的督查活动,因此有很多时间是与文字打交道了。什么拟发通知,起草文件、总结通报的等等都得涂抹文字了。这相对以前的工作而言,倒是清闲了许多。久而久之,坐在办公室里没事时,便信手涂鸦,把自已的一些人生点滴体会记录了下来,放在了办公桌的抽屉里。
零六年秋天,国家督导验收组在年底要对我县“两基”工作进行验收。由于人手不够,我们再次借调了老师帮忙整理软件,核对数据。红生被再次借用,这才促成了我们两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与沟通,早就听说他的小说写得好,我便找他要书看,顺便也请他给我的文槁提点意见并作改动。就这样我们彼此逐渐的,深层次的了解对方。
红生姓徐,是县东湖学校的老师,业余作家。平常喜欢写点小说什么的,是个很勤奋的人。他中等身材,由于患过强直性脊椎炎的病,身体有些部位的关节变了型,所以较之常人行动有所不便。但一双眼睛清澈明亮,目光犀锐。话里话外隐含玄机。如果你不用心去琢磨一番,便很难明白其中之义了。就象你读他的文章,粗看之下有些茫然,然则细细品味,回味悠长且耐人思索,给人颇有启示。
前些时日,我再次通读了他的黄土乡系列小人物故事,看后,感触良多,思想震动很大。不禁让我不得不用审慎的眼光重新认识他,并要解读他了。
黄土乡,就是我们这里民间俗话说的阴司里,其中的人物故事当是效法《聊斋》的手法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了,留给读者的是冗长的思考与探求。在这点上,我很欣赏他的做法。不象我以往接触的这块一些所谓的作家们,他们大言不惭的一味抱怨社会指责他人,说得是唾沫横飞,怒气冲天。孰不知自己正在那大染缸里越浸越黑,狂说乱话中变了颜色。
《疯话》里赵疯子的疯话读来耐人寻味。平日里一个疯子颠来倒去的有谁去管他,在黄土乡当然的他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了。他自称是黄土乡的书记就很能的说得过去,因为在黄土乡没有别人能管得了他嘛。在这里就颇耐人寻味其中了:当前形式下,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一把手权力大得很,公与私有时很难分得清。在单位一把手几乎失去了监管,可以由着自已的性子胡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几乎是很普遍的现象,赵疯子的隐喻恰到好处。
《前不见古人》中的钱老板,腰袋子鼓了,性也就乱了。这不只是乱了他自己的性,也乱了别人的性,这其实也是时下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多彩绚烂的现代生活让一些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约束的控制能力,成为了一具行尸走肉。人性遭到了近似**的扭曲,就象故事中的那个钱老大,最后,终于亲口喝下了用自己儿子的肉身熬出来的一钵“天下无二”汤了。
《百无禁忌》里的孙乡长,完全违背了自已的信仰。堂堂的一级政府首脑却把前途和事业完全寄托在了房屋的风水和对虚无中的神灵的祈拜上。又孰知信了风水,死了老爹,老天倒无意给孙乡长开辟了一条敛财的好路子。难怪有人说:当官的买爷买娘,愈老愈好,天天可以埋爷娘,这就得天天发财了,岂不是美事一桩?这才有了后来人们口头戏谑的官爷官娘了。
《乍暖还寒时节》中的郑小宝,则是时下留守儿童中的典型代表。他的故事本身没有多少奇诡之处,旨在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学识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一代人的培养、教育,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引导、疏理和培植。当下有些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万事大吉了,好象这就是学校的责任了,一切与我无干。笔者就曾碰到过这样的一件怪事,有一个学生在学校突然发病了,学校电话通知家长,家长却说他没有时间过来处理。还说,孩子不是在学校吗?那就是你学校的事了,你们得赶紧给我送医院呀。这说起来好像患病的是别人家的孩子,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黄土乡系列小人物》里面的故事有很多,也千奇百怪。读后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却也能使人在冷静下来后,作当头棒喝。我由衷的折服红生的那一双锐眼,能如此敏睿地洞察生活,并于喜笑怒骂中娓娓道来,没有一丝的火气,看不出有半点的抱怨。这样一种平和的心态是常人所难及的。
我记得我以前曾经说过这样的几句话:“社会现代,千奇百怪。为什么有了钱的男人偏要去学坏,肥了油了的女人心理全变了态。如今当官的计算送礼的,时令佳节的还有哪些人没有来?权力成了把人颠来倒去的怪胎。我总在想,人之初,性本善。何以现在的人性怎么竟被扭曲成了这种现象?”这是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察,从中得来的印象。
“现代社会的多样性,让人充满了诡诈的思想,人性遭到了空前的扭曲,人类与生同来的善良根本被遗弃在了一旁。我要拾回善良,让原本向善的人们稍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是我的一点渺茫希望!既便是达不到目的,我亦无怨无悔。”这是我对那些沉弱下去了的人们寄予的一丝丝希望。
一路说到这里,我似乎读懂了红生,红生好像和我有同感,他把这一生的希望和企盼藏在了故事中,寄托在了芸芸众生的身上,他很隐晦地诉说了自已的愿望。社会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但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小插曲和小游戏。这就看我们去如何的把握住自己,这是人生对你的锤炼和考验。红生的胸怀和坦率的犀锐告诉了我,他做得很好。
二十三烛光无悔
今天,我无意读到了一位农村小学教师挂在床头上方用于自勉的一段话,细细读过之后,它不禁让我生发由衷的,无比的感动。感动过后,便痴痴的陷入沉沉的思索之中。从内心来讲,我和他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执鞭讲台的甘苦,我自是深有体会:清平、苦涩、枯燥、乏味。一根教鞭,三尺天地,两袖笔尘,面壁孤灯。任窗外风雨霜雪、春秋冬夏,依然故我,无名无利。
感动之余,我便问询此段话的作者是谁?负责人告诉我,这是袁早喜老师写的,已经有好几年了。我要他把袁老师找来当面谈谈,他告诉我,袁老师因病势沉重回家治病去了。他四年前就患上了肺癌,组织上让他专心治病,可他却因放不下学生,强撑着病体上课坚持了三年,现在是确实撑不下去了,才无奈的离开,床头上的条幅就是他得病那年写的。听了负责人的介绍,我心头大为惊诧,便不由自主地再次认真细致地读起那段话来。
话是这样说的:“有人说教师呆板、小气,这无非是老师经济拮据,办事认真而已。教师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把知识无私献给了学生,试问,世上有哪些人比得上教师更慷慨大方?教师清平已成为现实,但教师有教师的情怀,教师有教师的风采。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对老师加一番赞誉,当老师的甘苦,自身最清楚,可是无怨无悔。这正是枫叶红似火,岁深花更黄。匠心谁知晓,日短夜绵长。婷婷无艳色,俊美不透香。问君几多苦,兀自傲雪霜。老师没有我花开后百花煞的雄韬伟略,也没有报以桃李一处春的雄心壮志,但教师乐于教书育人,匠心独具,这能让家长,学生理解吗?师者艰辛知多少,许其孺子乐其中。一尺教鞭**满怀,如同音乐大师的指挥棒,指点音符谱成壮丽交响乐章,三尺讲台亦酬壮志,如同将士驰骋万里疆场,带领千军万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壮哉,美哉,悠哉,乐哉!
细细品味,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身患绝症的教师对自己事业是何等的执着与热爱,他有着多么宽广的无私胸怀?教师本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铺路石,只是在芸芸众生中会有谁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呢?满怀的豪情背后藏着几多无奈,恐怕不会有人清楚吧?
这就是袁早喜,无悔人生的表白。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第三辑纪实平台人生万象”内容快照:
『第三辑纪实平台人生万象』
第三辑纪实平台人生万象一板凳~的人生岛~涧老屋肖家村,~落在江西省都昌县土塘镇大东~与石火岭两~~峙的一条长涧之内。涧中有一条奔放而~~的小河,河的名字~石火港,唱着欢快而~情的歌,迈着轻盈而灵动的步子向东~淌。在注~浩瀚鄱阳湖的那一刻起,便永无~息了。曾经的~~就在注~的瞬间消逝,给我们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