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提到,四姐妹中,李晓华是学习最好的一个,不偏科,但在高考时再三权衡,报了外省的一个铁路中专,为的是把握大些,这样李晓华顺利的被录取了。
女大十八变,这句话在李晓华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少年时代的李晓华,胖胖的,给人一种圆圆的感觉,长大后有了很大变化,先是体重降下去了,圆圆的杏核眼嵌在圆圆的小脸上就很耐看了,长大了的姑娘自己也懂得修饰了,李晓华打扮起来很有主见,不似一般小姑娘那样乱穿一气、乱抹一气,而是大方、得体,现在的李晓华是一个出众的大姑娘了。
要不说世界太小。在这样一个外省的城市里,居然也有恒水来的学生。炮兵学院的张力群,听说卫校有一个恒水的女生,就跑过来见老乡,一看彼此太熟悉了,两人离家几千里,见了面亲的不得了,很自然的,两人相爱了。
李晓华是中专生,比张力群提前两年毕业,分别时,自然是难分难舍,涕泪长流,张力群百般安慰,并许下诺言,一毕业就奔李晓华来,李晓华这才一步三回头的上了火车。
恒水小城,是没有铁路的,李晓华被留在了市里的铁路部门,开始了职员的生涯。而刘晓雨此时已结婚,家也在市里,两个好朋友,又重逢了。
李晓华住在宿舍里,每逢周日,便来到刘晓雨家,或逛街、或闲聊,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张力群要毕业了,来信要李晓华拿主意,学校希望他留校,如不愿意,就回到离恒水100里之遥的小镇太水,那里驻扎着一个炮兵团。
李晓华来和刘晓雨商量,此时的刘晓雨已成熟了,一针见血的指出:你要想和他结婚,就必须让他回来。李晓华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说自己是铁路职工,铁路职工全国统筹,到时候她在往那儿调,刘晓雨望着一意孤行的李晓华,只好提醒她将来可别后悔。李晓华还沉浸在美好的爱情和前途里,肯定的说:不会的。
九月份,张力群顺利的留了校,春节的时候,两家老人见了面,算是给两个孩子订了终身。
开学了,张力群实在舍不得放下李晓华,两人又是一番惜别,在这个寒假里,李晓华完成了从少女到少妇的全过程。
平时两人的书信,是很频繁的,文笔很好的张力群,有很多一天写两封信的记录。而返校后的张力群,却一反常态,很少写信了,“五一”时来了一封信告诉暑假时学院太忙,就不回去了。敏感的李晓华,立即觉得有问题,没等到暑假,串休来到了学院。
果然不出李晓华所料,时隔几个月,事情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学院里分来了两个女大学生,其中的一个对张力群展开了强烈的**,大有非张力群不嫁的势头,张力群一个人住在学校,平时是很寂寞的,完全靠给李晓华写信打发时间,这样一个大学生来到他的身边,给他寂寞的生活带来了活力,城市姑娘的谈吐、穿着,又让他强烈的感觉到他的终身大事的草率,于是,他不有自主的和大学生交往起来。
李晓华来到学院时,学院已人尽皆知张力群和大学生的恋爱。李晓华一气之下,给张力群的妈妈拍了封电报。李晓华走的时候,张家是知道的,现在一见到电报,顿时傻了,以为两个孩子发生了车祸,连夜座汽车,倒火车到了学校。
妈妈的到来,另张力群无地自容,也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当着妈妈和校领导的面,张力群承认了错误,等妈妈一走,张力群就翻脸了,指责李晓华把妈妈折腾到学校的做法,对于将来,没给李晓华任何承诺。
李晓华不能再呆下去了,假期已到,她只好在心里企求张力群能良心发现,想想自己冲动之下已给了他一切,可事过境迁,张力群不能想也不愿想发生过的一切了。
回到家里,见到刘晓雨,这个坚强的姑娘抱住刘晓雨大哭了一场,刘晓雨也跟着留下了同情的热泪,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果然,张力群再没给李晓华写过一封心信,一句话没说,终止了两人个关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十一、刘晓雨”内容快照:
『十一、刘晓雨』
刘晓雨婚后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首先是不睦的婆媳关系。刘玉龙~的~,家里人是不知道真相的。很自然的家人~迁怒于刘晓雨。但他们拗不过儿子,只好不情愿的给他俩~办了婚事。一家人对刘晓雨的态度,始终是不冷不~的,尤其是婆婆,更是看刘晓雨不顺眼。她理所当然的认为:刘晓雨是~有目的嫁来的。因为毕业时刘晓雨被分回了恒~的一所中学。其实刘晓雨以为这也许是离开刘玉龙的最好的办法,但她太天真了,刘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