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见何进总没出来,就在宫门外喊道:“请大将军回府了!”可回应他的是,墙头抛出了何进的头颅。袁绍大喊一声:“阉人谋杀大臣,杀阉人啊!”于是,手下将士举刀挺矛,杀进宫去。凡是太监,不论大小,见着就杀。赶到翠花楼前,见到十常侍中的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人,袁绍、曹操率兵围上,将他们剁为肉泥。
此时,张让、段珪等人见事不妙,忙劫持太后、小皇帝和陈留王,从后花园逃出宫外。卢植带兵赶来,恰遇他们逼着太后逃出,便上前施救。可惜,忙乱中只救出太后,那小皇帝哥俩已被张让等人劫走。这一跑,就到了北邙山。前有堵军,后有追兵。张让知在劫难逃,就投河而死,也算得个全尸。小皇帝哥俩不知虚实,忙藏进河边的乱草丛中,一声也不敢吭。
四更天,四下人马已去,虫蛙又鸣,两人这才爬了出来。此时,身子又冷,肚子又饿,两人抱着而哭,又怕哭声招人,只得忍气吞声。想想,此处非久留之地,只好在黑中,摸着走路。这一走,高一脚低一脚,不知跌了多少跤。五更天,走到了一农庄,见一草堆,忙钻了进去,藏了身子。不料,还是被庄主发觉。庄主见这两个小孩衣着华丽,必有来历,细问之下,知是皇帝和陈留王,连忙领进家去,弄些食物,让他俩充饥。
这时,四下里找皇帝的人马,闯进了庄子。庄主问清来人来历,方让君臣相见,那自又有一番哭泣。好在消息传出,司徒王允、中军校尉袁绍等人赶来,这才拥着小皇帝回京。
却说董卓听说宫中变故,心中大喜。手下问是否出兵,他笑而不答,只派出数人,四下打探。待听到小皇帝回城时,他急忙带兵,将护送皇帝的人马堵在半路。借保驾为名,领精锐军队入了城。
董卓将兵马驻扎在城外,每天带铁甲马军进城。何进的兵马,已被他收为帐下,京城已在他掌控之中。他佩剑带卒出入宫中,毫无忌惮。这一天,他见陈留王刘协挺机警的,竟想着了个废帝的主意,要废掉刘辩,立刘协为皇帝。
这天,董卓大摆宴席,遍请王公、大臣,提出废立之事。此话一出,百官俱怕,不敢出声。唯有荆州刺史丁原,走进堂中,大声斥责:“你算老几,敢说这种大话?莫非你要叛逆!”董卓喝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说着,拔剑欲斩。谋士李儒看到丁原身后那武士,忙拦住了董卓。
那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握方天画戟,正一脸怒气直视过来。董卓一见,寒从胆生,**直抖。多亏李儒机警,连忙圆场,才息了干戈。只是宴席,不欢而散。
待到宴散人去,董卓问李儒:“刚才那人是谁?”李儒答道:“他是丁原的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此人武艺高强,万夫莫敌。”董卓听后,想到刚才的草率,不由冷汗直冒,心里暗叫:侥幸。
丁原回到家中,想到宴席上的事,仍义愤填膺。吕布见他不快,就上前劝说:“义父不必如此。想那董卓虽拥重兵,但在我眼中,只不过是粪土一堆。只需义父吩咐,我一戟挑死老贼。”丁原一听,把他抱在怀中,说道:“孩儿若能除去此贼,社稷幸哉,天下幸哉!”
第二天,丁原带着吕布,率本部兵马,到了城外,向董卓挑战。董卓率兵二万、战将数十,列队迎战。见对方仅三千人马,也就一个吕布在阵前游晃,董卓不禁哈哈大笑。他手一挥,便有一将跃马出阵。殊不知,只见吕布戟画一线,那将就跌下马来。董卓再挥,可叹无人敢出阵。董卓大喝一声:“斩此人者,封万户侯。”此话尚未落音,便有五、六骑奔了出去,将吕布围在中间。只听得吕布几声“哈哈”,那方天画戟抖起神威,也就是转了一圈,来将全跌下马来,惊得马儿都四下奔去。
董卓尚未回神,吕布已纵马冲来。众将慌忙招架,掩护董卓逃开。这一逃,就是三十里。扎下寨,董卓便召集手下,商议对策。
董卓叹道:“吕布真是大将之材,得此人,何愁天下!”
中郎将李肃上前说道:“吕布这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我和他是同乡,素有交往,凭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他来降。”
董卓大喜,说道:“如此最好。金银珠宝何足惜,你只管拿去!”
李肃却摇了摇头,说道:“吕布固然不嫌金银珠宝,但更爱美女名马,认为那才与英雄相配。你若想得吕布,必要舍得赤兔马。”
赤兔马日行千里,为董卓所爱。听李肃这么一说,他真的割舍不下。谋士李儒忙劝道:“你想得天下,又何必可惜一匹马呢?”董卓这才答应下来。
李肃拿着金银珠宝,牵着赤兔马,来到了吕布的军营。吕布听说李肃来了,便迎了出去。可一出门,眼睛一亮,赤兔马就勾了他的魂。他顾不上与李肃打个招呼,就奔赤兔马而去。这赤兔马果真是匹名马,浑身上下,火炭般红,没根杂毛。从头到尾,长一丈;从蹄到颈,高八尺。见吕布走近,它昂头抬蹄,如腾云驾雾;声声嘶叫,似海啸山崩。吕布击掌,连呼“好马!”
李肃说道:“这马日行千里,登山涉水,如走平地,名叫赤兔。”
吕布这才觉察顾马不顾人,实在失礼,连忙道歉,叫人牵了马去,和李肃携手进帐。两人不分主客,并肩坐下。待茶奉上,便叫手下退下。吕布问道:“许久不见,李兄现在何处?”李肃答道:“我在董卓手下,任中郎将。”吕布一听,心里警觉,冷冷问道:“李兄此来,有何见教?”李肃哈哈一笑,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来自有来意,实是为吕弟这般大英雄抱屈。”吕布最喜欢听这“英雄”一词,立即换了口吻,问道:“此话怎讲?”
李肃呷了口茶,说道:“这话慢慢再说不迟。愚兄冒昧问句,你怎会认丁原这等人物为义父?”此话一提,吕布火冒三丈,说道:“我在他手下,屡立大功,本该提升。可他偏听那算卦之人胡言乱语,说我脑勺尖削,是反复小人。故要我认他为父,方可授我兵权。无奈之下,只好屈从。”
李肃说道:“吕弟有戟指天下之武,四海谁不钦佩?功名富贵,如囊中探物。无奈之言,从何谈起?”吕布长叹一声,说道:“我是山野之人,身处边远之地,哪知天下之大。何况,生性愚钝,不识天下明主,只有抱恨终生了!”
李肃见谈得投机,知时机成熟,便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失之交臂,后悔莫及呀!”吕布听话而知音,忙问道:“李兄身在朝廷,你认为谁是当今大英雄?”李肃答道:“我觉得朝中大臣,都比不上董卓。他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成大业者,非董卓莫属!”
吕布沉默许久,方道:“董卓此人如何,我没接触,也就不知。只是朝野上下,对他褒少贬多,怎么解释?”李肃击掌大笑,说道:“世人之褒贬,能撼根本?本朝的高祖皇帝刘邦,至今骂声不绝,这丝毫不碍江山千秋大业呀!”吕布一听,只得频频点头。
李肃得寸进尺,再摇不烂之舌,说道:“当今天下,上有阉、后党争,下有贼寇蜂起,本就是英雄立业之时。就算董卓有心,又有何妨?将相宁有种乎?你我都是习武之人,只图投可靠之人,扬英雄之名,何用理它秦、汉!我倒是要对你求句话:苟富贵,勿相忘。”
**汤灌上,吕布晕乎乎的了,还有啥话可说?他叹道:“我即使想投靠董卓,可惜也没门路呀!”李肃取出金银珠宝,说道:“其实,董公久慕你大名,特地派我来请你。赤兔马也是他送你的。我这等本事,尚且做了虎贲中郎将;你要去了,当贵不可言。”吕布叹道:“他如此厚爱,我怎么消受?只恨自己没尘土之功,作为见面之礼。”
李肃说道:“董公最恨丁原,你如果杀了丁原,率军归顺董公,岂不是大功?”毕竟是认作义父,丁原也待他不薄,吕布迟疑不决。李肃说道:“若是明日,他阵前挑你,又该如何?”吕布经此一说,决心方下。
当夜二更时分,吕布提刀进入丁原帐中。丁原正秉烛看书,见吕布来了,问道:“你来,有何事?”吕布一言不发,一刀砍下丁原首级。他走出帐外,大声喊道:“丁原已被我杀了,愿跟随我的留下!”结果,军士走了大半。
第二天,吕布携着丁原首级,和李肃去见董卓。董卓大喜,忙摆酒接待。席间,董卓引他入座,倒身便拜,说道:“我今日得将军扶持,如久旱之苗得甘雨呀。”吕布慌忙站起,将董卓按在椅上,跪下三拜,说道:“假若,你不嫌弃,我愿拜你为义父。”
董卓赐给吕布金甲锦袍,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