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书记获悉陈浩不但没抓走桑杰反而被桑杰等人打得落荒而逃后,觉得事态已愈发严重了。他知道公安方面将会采取更加严厉的行动来惩办桑杰等人。果如所料,第二天凌晨,他就听到了关于县政法委齐书记带领大队警察包围榆树村抓捕桑杰等人的消息。
县政法委齐书记和公安局孟局长一行在榆树村的围捕中并没有抓获桑杰等主要袭警闹事者。为使桑杰等人尽早归案,齐书记和孟局长把警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由公安局副局长李成带队到县城各车站路口设卡检查;一部分由刑警队黄队长带领在桑杰等人的宅院周边蹲守;另一部分由陈浩带队对榆树村全村进行入户拉网式排查。一切工作就绪后,齐书记和孟局长驱车来到青河乡政府。
遵照齐书记的指示,吴起把在乡的党政班子成员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上齐书记通报了榆树村聚众上访,拒捕袭警事件和县委关于严肃查处闹事分子决定。他要求乡党委政府在查清群众上访原因的同时,密切配合县公安机关开展抓捕工作,争取早日将不法分子缉拿归案。吴起汇报了有关榆树村的基本情况,并抽调乡政法委副书记于治国、司法所长黄富和乡综治办的四名干部专门协助县公安干警开展抓捕排查工作。会后,送走齐书记一行,吴起不敢耽搁,带上于治国等人直赴榆树村。
吴起在榆树村召开了有村两委班子和乡级工作组参加的工作会议。会上,吴起把乡村干部分成两个工作组:一个组由乡包村工作组长乡党委宣传委员老额、支书徐大印负责土地调整工作;另一组由乡农经站站长、村会计李正负责对村财务进行清理。土地调整工作争取一周以内完成。财务清理工作不做时间限制,但要求村里及时提供财务账目资料,清财涉及到的村干部谁随叫随到。另外安排村长蓝富协助于治国等人安排好县公安干警的食宿问题。开完会,吴书记驱车直奔西山村。
西山村位于这个乡的最西边,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地村。村里水浇地少,山坡地多。每遇干旱之年素有“种一坡,拉一车,进仓只有一笸箩”的说法。土地贫瘠,人口却多。这是一个拥有近千人口的大村。村支书人称王大烟袋,烟袋不离手,烟斗不离口。他吸烟是一袋接一袋的旱烟,再好的香烟也不稀罕。这个人其貌不扬,是一位刘罗锅式的人物。在西山村,他们王姓家族是大户,家族里面他的辈份最高,村里和他平辈的没有几个。他分派工作的方法很粗放,说话粗葫芦大嗓门,动辄就会骂上几句。说来也怪,村里人还真就听他的。以前,别人也当了几次书记,但都是干不了多长时间就下野了——原因是村里人根本不买别人的账。
王大烟袋不贪财,处事公道,很受老百姓拥护。他也有个弱点就是与村里的妇联主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对此,不但村里人心知肚明,就是王大烟袋的老婆、妇联主任的男人也知道。王大烟袋的老婆也管过很多次,告过几次。但都没能制止王大烟袋同妇联主任的往来。于是,她只好眼不见为净。妇联主任的男人是位在村小学教书的民办教师,是那种唯妇命是从的主。老婆让他干啥就干啥,一脚也踢不出个屁来。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原则,村里人对王大烟袋出入妇联主任家已司空见惯了。人们说,王支书是一夫多妻制——老婆是妻,妇联主任是妾。王大烟袋明目张胆地在妇联主任家过夜,一般是妇联主任的男人到小学去值夜班的时候。吃完晚饭的王支书早早地来到妇联主任家,如果民办教师还没走,妇联主任就会催促他快点去学校。即使民办教师一百八十个不愿意他也得去!
有一次,这民办教师从家里出来到学校点着炉子烧好炕后咋想咋窝囊!于是,他披上大衣到村里的一家小卖店买了一袋花生米,一瓶二锅头,在小卖店一口气喝了大半瓶。有道是酒壮熊人胆,借着酒劲儿,他来到王支书家。王支书的两个孩子都在县里上学,家里就王支书老婆一个人。民办教师对王支书的老婆说:“你家王支书又在我家里过夜呢!我看咱俩家换一换吧。他们俩搞他们的,咱俩搞咱俩的。”说着就抱住了支书的老婆。王支书的老婆奋力挣脱,然后狠狠地打了民办教师两个嘴巴。怒气冲冲地指着民办教师骂道:“你他妈的也算个男人?我就算找相好的也不能找你这样的窝囊废啊!——你快滚远点!”民办教师闹了个骚鸡大窝脖。从那次以后,他万念俱灰,再也不敢有非份之想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王大烟袋的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灯。”内容快照:
『王大烟袋的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灯。』
王大烟袋的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灯。骂走民办教师,她把自己的哥哥弟弟找来,一路怒气~~地赶到~联~家。她们闯~屋内将这对惊惶失措的~~~打了一顿。~联~的脸也被王大烟袋的老婆挠开了花。王大烟袋又~又恼,索~不回家住了。他把行李搬到村~,白天吃百家饭,晚~有时住村~,有时~脆大摇大摆地到~联~家去~。至于那民办教师,王大烟袋也把话递了过去,他说,你媳~是铁了心跟我好,你~是~心里不是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