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起,许世友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3年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1954年2月回国后,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10月兼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3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1973年12月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80年1月起任中央军委常委。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递补),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中顾委副主任。
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许世友历经六十多年的风云变幻,期间虽也经历过潮起潮落,但往往都是有惊无险,堪称“不倒翁”。全国解放后,有一次许世友喝酒喝到高兴处,对部下谈起了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红军那阵子,我提升得快,主要是把握住两条,一是打仗勇敢,不怕死。再一条是不发牢骚,打仗就打仗,不打仗就喝酒睡觉,肃反没有肃到我头上。”正如许世友自己所说,他一直把“不发牢骚”作为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来把握。无论政治斗争多么复杂,他始终遵循“不发牢骚”的原则,尤其对于敏感的政治话题,他更不在背后说三道四。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80岁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永远闭上了眼睛。弥留中的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完蛋了!”
后事的处理也与众不同,不是火葬,而是土葬。这是将军的强烈愿望,他要魂归大别山,长眠在家乡的土地上,靠近母亲的墓穴,“活着精忠报国,死了孝敬父母。”
10月26日上午,党中央派王震乘专机飞往南京向许世友遗体告别。
下了飞机的王震对当时在场的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林祥、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中顾委委员王平、陈再道等将军们说:“昨天晚上,我去看望了小平同志。今天,我是受小平同志之托来向许世友遗体告别的。许世友同志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我军一位由士兵成长为将军的卓越的指挥员。‘文化大革命’中,他和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斗争也是坚决的,表现不错的。越南战场上又立了大功,为保卫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王震同志又这样表达了邓小平同志对许世友的事后处理意见:“许世友同志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许世友这次土葬,是毛泽东同志留下的、邓小平同志签发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短短的几句话,王震讲出了七个“特殊”字眼。说到这里,王震拄着拐杖站起来,用手指指诸位将军们,不无诙谐地说:“你、我这批老骨头,再也甭想领到这种通行证喽!”
1985年11月9日清晨,许世友的遗体安葬在大别山。
*************************************************************
许世友因病没有参加曲阜会议,华东野战军一开始向军委推荐的济南战役攻城总指挥也不是许世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血浴泉城----济南战役纪实(十一)”内容快照:
『血浴泉城----济南战役纪实(十一)』
许世友赶到济南前指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王耀武以飞机场为防御重点,集结了五个旅的兵~。华野以原来的兵~~署~占机场有一定困难。是以西集团为主~,还是改变计划以东集团为主~,指挥员意见不一。他发了一份电报给军委,称:“以现在情况打~济南是有把握的,但从~署~看,我们兵~不集中,没有重点的使用,这样很容易造成对我不利,尤其是~济南的兵~已布置好,不能变动,第一步就这样,但第二步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