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群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叫庵边。在这座村子里,有一座和尚庙,因此得名。这里民族风情朴素,山水秀气,景色迷人,真可谓人间仙景。
村子不远处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在青草间缓缓流淌。小溪的右边有茂林修竹,参天梧桐戏青松。在风景如画的地方,住着一户人家,这家的主人一米六七,长得是刀子脸,叫吴志雄。
吴志雄和妻子及三个儿子,一家无口居住在这座有水竹和茅草拼成的茅草屋里。妻子温柔贤淑,叫杨凤仙。大儿子叫吴成龙,二儿子叫吴成海,三儿子叫吴成名。几年前,天降了几天的大雨,淹没了庄稼,吴志雄家的生活越来越过得艰苦。因此,妻子因饥饿成疾,打算带着三个儿子去娘家生活。在吴志雄看来,靠别人生活不是好汉,所以,他精挑细选,终于让老三留下来陪自己生活。因为吴志雄非常嫉妒喜欢浪费之人,把这种人称之为“魔鬼”。老三老实忠厚,少吃多干,与自己性格最相合。叫老三留下来,吴志雄认为是自己最英明的决定,飘飘然高兴起来了。几年后,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他的妻子。
虽然吴志雄已有三十多岁了,居住的还是茅草屋,但他非常厌恶别人说自己“穷”。有一回,一位文人过客给他写了一幅对联,叫“撕大巾,补小巾,撕巾补巾巾步巾;借新债,还旧债,借债还债债还债”。也许那位文人是出于对他的同情,才写下这幅对联贴在他家竹门两边,让过路的人们看见之后,都用一颗同情之心,从而施舍一点点吧!可他呢,听明白意思之后,愤然大怒,他可是天不怕地不怕,做在自家门口“断子绝孙”地连续咒骂了三天有余。
后来,别人夸他“俭朴”,此后,他又认识了一个词叫“俭朴”。这个词,让他得意了很久,偶尔又会想起那幅对联来。有时,他还把自己当成“学子”,大声地朗读:“撕大巾,补小巾,撕巾补巾巾步巾;借新债,还旧债,借债还债债还债,”惟恐不为世人所知。他认为这幅对联深动而又鲜明地突出了自己的“俭朴”。可后来,他又有些痛苦了。他想上联用来形容自己的“俭朴”,理应当之不愧,可下联中的“借”字,似乎有些刺耳。于是,他大胆地改了一下,叫“撕大巾,补小巾,撕巾补巾巾步巾;献旧礼,上新礼,献礼上礼礼上礼。”他大声地朗读了好几篇,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因而更得意了。
别人说他“穷”,他十分恼怒,总觉得这是一种晦气,不应该是自己所具有的。太阳,月亮之光,从水竹的缝隙里钻到他家屋里,满屋亮堂堂。他想皇帝住的宫殿,不也是亮堂堂的吗?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住的茅屋竟然是黄金屋了。他嘴上想抹了蜂蜜似的,甜在心里。久而久之,他居然说出了口。
此后,每当别人说他“穷”时,他总是抬头挺胸,理直气壮地说:
“咱家住的是‘室舍金柱千根,陋室明灯万盏。四季万马归槽,夏季文武聚欢’。”
人们听之,先是大吃一惊,且又一愣,然后便是“哈哈”大笑。不知别人是嘲笑还是赞美他,说来奇怪,人们听了这话之后,果然没有人再说他穷了,而是奉称他是“皇帝”。经管是别人奉称的“皇帝”,但还是没有人来认识他,了解他,讨好他,巴结他。他才不管这些,他满脑子里装的只有“皇帝,我是皇帝”。有时候,他说别人之所以没有来巴结自己,也许是别人有眼无珠,不识泰山吧,或者说是别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贿赂皇帝是要被喀嚓的吧。
“谁不怕死啊?”然而,他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后来,他又犯痛了,因为别人多给他加了一个字,叫“穷皇帝”。他想这个“穷”字,多么有损“皇帝”的形象啊!那是别人在嫉妒自己啊!不行,得换个字儿。经过千思百想,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字---假。他想与其说是“穷皇帝”,倒不如说是“假皇帝”,这个“假”可以比那个“穷”字阔多了。此后,他竟然成了先生,逢人便纠正说:
“你们没有读过书吗?名字都叫错了。咱不是穷皇帝,要叫我假皇帝,知道吗?我是假皇帝。明白了吗?”
听之,别人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他看见别人不听从自己的话,心里慌了,猫抓似的,急忙解释说:“不是咱穷,而是咱省吃俭用。自古以来,有哪个皇帝有我这么简朴啊!”
后来,在他的眼里,这个“假”字又升级了,变成了“身藏不漏”的意思。他把这个字用在自己身上,不仅说明了自己是一个简朴的皇帝,也趁得上是“真君不漏相,漏相非真君”了。再仔细品味他说的这句话,真是不得不令人发自内心的赞叹,对这位知识渊博的天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这句话,不仅斥骂以前的皇帝都是“铺张浪费的昏君”,更赞美自己是一代“省吃俭用的明君”。
他的确是个省吃俭用,十分勤劳的“假皇帝”,清汤寡水,早出晚归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再看看他十二三岁的儿子老三,全身**,黑不溜秋的,像一个从灰洞里逃出来的泥人。真的不得不令人竖起大拇指赞声一句:“这才是简朴啊!”
他说:“老生差矣,赶不上老三了,他才叫真正的简朴啊!”
他从来不借东西给别人,也没有东西可借出去,即使有,他也未必肯借出去,大慨这也是他的“不漏”吧。或者说是他的“简朴”。无论这样,总不能违背他的“树大招风”,或者是“高处不胜寒”吧。可别人不以为然,又给他叫了个新名字,叫“吝啬鬼”。也不知道别人是讽刺,还是发自内心的赞美,然而他非常喜欢。他拿着这个新名字儿当玩具似的,说:
“这个新名字多好啊,用他来说明我的简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更令他兴奋的是,他竟然是村子里第一个“假皇帝”,而且还是第一个叫“吝啬鬼”的“假皇帝”。他说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是别人对自己的抬举啊!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种奉承更值得骄傲,更值得幸福的了。
他也有痛苦的时候,别人家里用的都是自来水,可他只能在茅屋边掏一个两三尺大的水坑,按他的话说,这算的上是“龙井”了。他说龙井好啊!不会像有的人那样在外面去挑水,更不会像有的人那样在自来水边拼命地压了,多累啊!要是不小心把命给丢了,那多不划算啊!更何况,自来水还有噪音呢!此时,他又觉得这是菩萨给自己的恩赐,便在自己的“寝宫”里供奉了一尊观音像。别看他省吃俭用,十分吝啬,但对神灵,他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敢有丝毫待慢。也许菩萨就是金钱,要不然,怎么会有数不胜数的人去庙里给菩萨烧香磕头呢!他每天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净身”,在菩萨面前念经祈祷。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到庙里去烧香拜佛,观音菩萨的三次生日,他更是敬重,到方圆百里每个大大小小的庙里烧香求财。
给菩萨上香,“净身”是不可缺少的礼数,他知道,手脚不干净做出来的供品,菩萨是不会吃的。这那不搬起石头咂自己的脚,自讨苦吃吗?他一生最圣洁的事情莫过于“净身”了,别人净不净身,他才不管,也许他正巴不得别人这么做,菩萨知道了,就不会去别人家里,从而专门来保佑自己大发横财了。要不然,菩萨在别人家里吃饱了,喝足了又怎么会来保护自己呢。他家里村子了那么远,住在这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就算菩萨走错了路,也不会走到他家里来啊!
他几乎每天都在幻想自己有一天变成了富翁。大慨成了富翁之后,就可以彻底摆脱“穷”的帽子,是一个真正的“假皇帝”了。挖土的时候,他总是一寸一寸地挖,说不定金子就埋在下面;走路的时候,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注视自己尽可能看到的地方,甚至是别人都不可能看到的地方,说不定金子就藏在某个角落里;耕田的时候,他总是一脚一脚地踩着,说不定金子就埋藏在田里……今天没有,明天继续;明天没有,后天又来,还有大后天……日复日,年复年。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捡得财富,成为真正的“假皇帝”。可是,这么多年来,他的日子不仅丝毫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简朴了。这才是他想要的啊!也许明君就要像他这个样子吧!否则,就像他说的是“冒牌货、伪劣品”了。因此,他总是昂首挺胸,从别人面前走过,还带着一阵风吹过哩。为什么他不给别人打招呼呢?大慨是因为他是“假皇帝”的缘故吧。可是,往往冷落的是别人的表情,抬头的是别人,低头的是自己。现在说“走”是晦气的,应该叫“起驾”,他想反正古代皇帝走路的时候就是这么叫的。
他高兴的第二件事情,无非是蒙菩萨的恩,保佑自己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虽然他才一米四五,但看上去,好似一根三四米的竹槁。别人说他“瘦”,他又犯口吃了,说自己的身体是“强健”,“强健”就是“苗条”的意思。方圆千里,到哪里去找这么苗条的身材啊!
他得意地说:“咱要是女人,准塞过那天上的嫦娥,更不用说那些七仙女什么的了。”
也许这一切正如他所愿,才使他每天都高高兴兴地渡日子吧。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天降祥瑞”内容快照:
『天降祥瑞』
世人有云:“人生三节草,不知哪节好。”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这是~帝的安排。古人曰:“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空贬其~。”只有经经历了这些磨练,才能称得~英雄,才能接~完成事业的大任。吝啬鬼说,他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是自己比别人差,而是菩萨赐给他勤劳的机会,是试探他是不是经得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的考验。他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