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二帝,可是古代那些读书人心目中的仁圣之君,那些读书人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尧舜(有时还加上个禹汤---不过禹汤父子相传搞家天下,境界差一点)应该成为后世帝王们的榜样。
不过,读书人的话很不可靠,有时他们也不自信吧,花花公子一般的宋徽宗,比软柿子还要软的光绪皇帝,不是都曾经被蔡京童贯康有为誉为当代尧舜吗?
更搞笑的是,淫暴如隋炀帝,有一次玩够了迷楼的逍遥车,顾左右而问之:朕比尧舜如何?
左右答道:陛下比尧舜酷多了,他们知道什么是逍遥车吗?
隋炀帝大笑:做皇帝不会享受,傻逼一个!
尧舜最为读书人称道的是禅让。
现代有人说,禅让有什么啊,那时财产公有,计划经济配给制,当皇帝(其实是部落酋长)的待遇和群众差不多,还要管七管八多干活,苦得跟焦裕禄似的,要没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谁愿干啊?
有一天傍晚,尧让大伙儿收了工,来到老歪脖子柳树根下小河边,蹲下身子,一边洗着小腿上的泥巴和牛粪,一边扭头对身旁的舜说:大舜子啊,今年快三十了吧?
舜低下头嗯了一声。
尧笑道:该娶房媳妇了。
舜嗫嚅着:是,是该,可是家里……
尧接过舜的话:你家的情况我了解,这事包在我身上。你是拾粪能手,种地瓜标兵,又是打野猪突击队队长,娶不上媳妇像话吗?
舜晒得跟驴蛋似的脸居然一红:谢陛下(酋长?村长?大队长?)。
尧洗干净了,想站起来,站了一半,一个趔趄,又一屁股坐在树根上,叹了口气:唉,我这老寒腿!
舜忙过去把尧扶了起来。
尧拍拍舜的肩膀:该退休了,该让你们年轻人上了。
舜忽然心里有点慌,忙避开尧充满期待的眼神。
果然,尧接着说:大舜子,我看你就把这个担子挑起来吧。
舜脸憋地通红,连连摇头:我不行,我干不了。
尧以长者惯有的豪爽哈哈大笑,又是批评又是鼓励:小伙子,有畏难情绪了?不要怕嘛,什么事情只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就一定能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舜小声说:我怕自己能力不够,辜负您的期望。
尧笑呵呵地说:不要怕,实践出真知,能力是从工作中锻炼的,边干边学嘛,再说还有我嘛,我不会把这付粪担子往你肩上一撂,就撒手不管了,我会把你扶上马再送一程嘛。能力,你是有的,除了我,另外四个常委也极力推荐你,说你是个多元化的人才,不但地瓜种得好,你在历山搞的那个绿色环保果蔬园,在雷泽搞的那个生态旅游钓鱼场,还有针对近两年房地产市场不知是火爆还是水泡的现状在黄河边上搞的那个大型砖瓦厂,都很好嘛,都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嘛,这充分说明,大舜子,你不但有能力,而且有领导全局的能力,你办事,我放心。
舜给尧一番大道理,说得张开嘴巴合不上,想了半天,也说出一番道理:您说的是,只是我以前工作再忙,我总能抽时间常回家看看,这一旦进了常委,就是以四海为家,以后这家恐怕就顾不上了,老爷子年纪大了,我不放心啊。
尧见开导半天,舜还是有点执迷不悟,不禁有点生气,脸色就没有那么和蔼可亲了,语气也没那么循循善诱了:我说大舜子啊,你怎么那么死心眼呢,家里不是还有你那后妈嘛,还有你后妈给你生的弟弟,也快二十了吧,他们就不能照顾老爷子?
舜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尧问:听说你和你后妈、弟弟关系……
舜一脸惊慌,连连否认:不不不,我们关系很好,很好!唉,我想,要有人能替我尽这份孝心就好了。
尧意味深长地一笑:我懂你的意思了,你放心,我都给你安排好了,择个黄道吉日,咱们就把这事办了。
舜的眼里充满感激和兴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