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前皇帝的密谈
公元1644年,中国农历申甲年,人间的王朝是大明的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在历史上已行进了将近300年,正面临着一场生死的角逐……
此刻,九重天上,祥云缭绕。宫殿耸立在天宫的香草玉树从中,殿阁相连,周遭有天湖之水锦波荡漾。在每个宫殿的大门旁侧,都有天兵把守,此景象比人间的皇宫更多了一种神圣和玄奥。
玉帝的寿诞马上就到了,各路神仙为了讨好玉帝,纷纷采集仙物,准备给这位天上的至尊献礼,虽然玉帝已经发下话来,近年来仙界和人间多事,他老人家圣心有些烦恼,但众神仙们心里清楚,话虽然这样说,但谁惹得起那王母娘娘呢,她可是很看中诸仙的供品的,还有玉帝的那位太子也是个喜欢奇珍异宝的主,这真是玉帝好办,帝眷难测啊。
惟有帝灵宫的朱元璋最近可是大大的烦恼,他死后虽被封了神,但玉帝对他很有看法。特别是天宫的大法师龙树大菩萨,时常对他说:“施主虽然雄才大略,可贪念一已之天下,杀伐太重,罪过罪过啊,万事皆有因果,只怕施主的后代要受苦了”。朱元璋忙问有没有解决的办法,龙树默然不语,但禁不住朱元璋苦苦相缠,最后大师说了句:“事在人为,岂是天道能为?看人间的众生们如何作为吧。”
朱元璋没办法,心中没底。帝灵宫里,居住着历代的帝王,他们死后,除非罪过极大的,一般都被留住在这里,玉帝知道,这些人在人间作威作福惯了的,是不能给他们实权的。所以,这座宫殿里的帝王们,只是被封个虚号,没有一点真正的权力。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参禅悟道,反思当政时的得失,虽表面也很尊荣,却因权力的丧失使他们内心极度的空虚。
在帝灵宫里,朱元璋的朋友不是很多,他反感唐太宗的贵族气,杨坚的大财主气,至于宋朝的那班皇帝,天生疲软,他就更看不上了,只有出身和他接近的汉高祖刘邦还能和他说的上来。
那日刘邦正好闲暇无事,来到朱元璋居住的明帝殿。只见朱元璋正默坐椅上,望着一幅《大明江山图》发愣,刘邦嘻笑着走过去:“呵呵。老弟啊,何必烦恼呢?你如今在天宫之上,吃喝不愁,老担心人间的事干什么,后辈的事,由不得我们啊。”朱元璋见刘邦一屁股坐下,心中一动,觉得这位老友一来,说不定能给他出出什么好的主意呢。自己在人间打天下时,可就是在很多地方学的这位先辈老乡的。
“老兄来的正好,不瞒您老说,我的江山快完了,劫数啊?”朱元璋显得愁眉不展。
刘邦抓起坐位旁边的酒,先咕咚咚地喝了几口,然后点指朱元璋说:“哈哈,我说老弟呀,你真想让你的江山会永固吗,,不可能的事。这打江山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可有谁做到了,我的前辈秦始皇不是想传之万世吗?结果如何,老子把他的江山取代了,哈哈,想当初,我不也是这样想的吗,谁知道,我死后,连我的爱妾和爱子都被那母老虎给害了,死的那个惨劲你是知道的,哈哈,一千年过去了,我的江山在哪里呢?”
朱元璋听得出。刘邦豁达中隐藏的深深酸楚。他觉得刘邦说的有道理,但他实在是不甘心,自己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就这样土崩瓦解,当下不禁连声叹气。
刘邦见朱元璋如此的不高兴,就索性把底托了出来:“我也问过了龙树大师,他说,如今人间积怨甚重,官府里的、富贵家族的、朝廷内的都沉湎于酒色财气中,百姓苦不堪言啊,特别是你在人间曾经打败的那些义军首领,他们死后都进了幽明谷,现在大多已经下界了,……
朱元璋接过话头:“这我知道的,陈友谅还有张士诚等几十家都下界了。玉帝也是的,就放纵那些家伙。”
“玉帝也是顺应天意,人间的事,都是人间自己作成的,本来那些人是没有机会下界的,他们的道行还没有修成,但如今大明的气运衰微,这些人觉得能够争夺一番,所以他们就急匆匆地去了,”刘邦又喝了一口酒,叹息了一声:“只可惜,你现在无将可派啊。”
朱元璋有些沮丧:“我的那些文臣武将们,大多数是被我杀的,二百年过去了,他们依然耿耿于心,当年老兄你不也是这样吗?”
刘邦点头说:“呵呵,是啊,特别是那个韩信,还一度下界成了曹操,乱我江山,逼我的后身汉献帝,我的大汉江山就是亡于他手啊。我想了上千年了,看来这作了皇帝也不能欠债太多,否则,因果轮回,该还的总是要还的。”
朱元璋似有所悟:“是,也许我要还的比你还多。”
两人走到窗前,遥望下界,但见人间中充满了晦气、杀气、怨气、浊气,惟有南方几处,尚杂气缠绕,难辨颜色。刘邦笑道:“你看,你的江山大部被阴暗之气笼罩,看来是难救了,只有南方之地,尚有可为,如果人事有为,也许会成为南宋故事。”
朱元璋点点头:“是啊,唉,我真想再下界走一遭。”
“打消此念吧,玉帝不会允的”
朱元璋忽然脸色一展:“我尚有几人可派,他们如果去了,大明江山或许有救。”刘邦忙问:“是哪几个?”
朱元璋神秘地一笑:“老兄,你知道,这是天机。”
刘邦哈哈大笑:“你这个朱老弟啊,心机就是深啊。”
朱元璋等刘邦走后,依然心情焦躁,在室内来回踱步。这是他当皇帝时就有的习惯,如果是过去他在人间,就要开杀戒了,可是,现在他做不到。玉帝对他们这些人间皇帝下过严训,假如不经允许,修业未满,私自下凡,不仅要遭受九雷轰顶之灾,而且打入地狱,永不超生。正在这时,朱元璋的老友千里眼进来了,他说出一番话来,直让那朱洪武半晌难言,魂魄皆惊。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二章大明创始人的焦虑”内容快照:
『第二章大明创始人的焦虑』
二,大明创始人的焦虑原来那千里眼是天~的第一等的好差事,专门负责打听三界的消息,他和顺风~如同孪生兄弟,心念相通,一个是看千里,一个是听千里。其实这千里只是个概数,他们所听所见的,又何止千里万里?说它是个好差事,是因为各路神仙,幽明界的以及人间的各种事情,哪个不在他们的~目所及呢?再有,这三界之中那些~官的,谁有没有昧心和隐私的事儿,如果被他们完全地汇报到玉帝那里,不仅升迁无望,且有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