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朱元璋迟疑了好半天,还是来到了灵慧宫前,但他没有马上进去,而是让小童先去找刘伯温。
他自己在宫前的大树下往来徘徊,心绪十分的烦躁。
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刘基身着道装,跟在小童后面来了。见了朱元璋,刘基躬身施礼:“陛下最近安好?”
朱元璋连忙还礼:“先生且莫多礼,我早已不是什么陛下了,现在的陛下只有一个,就是玉帝”。在刘基面前,朱元璋觉得有愧,所以丝毫也不敢有昔日人主的样子。
刘基见朱元璋这个样子,心中早已明白他的所想,但他是个忠贞之士,即使到了天庭,对朱元璋也丝毫没有怠慢过,不象有的受过朱元璋迫害的大臣,见了他就讨公道,要不就冷嘲热讽的,完全忘记了前世的因缘。
刘基把礼行完,说道:“陛下不必谦虚,往日的君臣之情,在下如何敢忘,更何况我们共同打下了一个大明江山啊。”
这句话把朱元璋感动的差点哭了,自从到了天上,他很久没有听到这种推心置腹的话了,玉帝冷落他,天庭上的大臣们只把他当做个闲人看,现在见刘基这样,不禁脱口说了一句:“唉,如果再为君臣,我一定和你共坐江山的。”说完自觉失言。
刘基听后一笑:“陛下,这种缘分以后怕不再有了。”
朱元璋急切地问道:“难道先生知道以后的玄机了吗?”
刘基道:“陛下,这玄机其实并不玄,只不过是自然而然罢了,天道至公,远非人事可比。”
朱元璋仔细地品匝着这话,觉得刘基说得很玄乎,而现在自己火烧眉毛,需要的是具体准确的信息,不知道这位昔日的爱卿能否透露,听他的意思,好象了然于胸的。但他了解刘基的性格,急切之间,是很难让他说出机密的。于是他思考了一下说:“先生大才,是元璋不能比的,我到天宫后,清闲无事,只是经常下下棋,读读经,这经没怎么读好,棋倒是进步不小,不知道先生能否和我手谈一局呢?”
朱元璋想,下棋时有的是时间,又能联络感情,就不怕刘基不透露机密了。
刘基本不想下棋的,但一想,朱元璋最近一定烦躁的很,况且自己和大明王朝有难以解脱的联系,如今人间的大明已危如累卵,其实他自己心理也很难过,再有,朱元璋曾是他的皇帝,他没有理由拒绝的。
刘基点点头。
朱元璋大喜过望,拉着刘基的手,就朝自己的明帝宫走去。
明帝宫大小几十处大小殿阁,大明王朝至崇祯,已历17帝,崇祯尚在人间,其他的皇帝,能呆在这里其实寥寥无几,原来天宫规定,能在天宫中享受此待遇的,除了开国皇帝外,对于以后承继大统的帝王,要求很严,一,荒淫无道的皇帝不能来此,二是民怨沸腾的皇帝也不能住在这里,三是当皇帝不足十年,且无明显政绩的也是免住。所以,整个大明王朝中,能居住在这里的,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但朱棣虽文治武功不错,可是他违背朱元璋的遗志,用武力谋夺皇位,开了大明朝手足相惨的先例。其灵魂升天后,不仅受到了玉帝的指责,而且被朱元璋怒责二百鞭子后,被赶到明帝宫的后院看果园了,所以,大明王朝虽繁衍近三百年,高居天上的朱元璋却身后凄凉,很是寂寞。
虽说大明王朝已经延续了270年的江山,但在刘基看来,不过如暂短的一瞬间,因为,按照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规律,他和朱元璋来天庭尚不足一个月,所以,到了天宫后,他被委以重任,并无多少时间见到朱元璋的,明帝宫,他还是第一次来。
第一道门过后,是舆地室,里面有大明的万里河山图,地图挂满了整个屋子,因为地图很细致,连一个小小的村落在上面都有标记,更有奇特的是,这图不比人间的地图只是死的画面,它是活动的,每个地方有什么变化,在图上都在显示,且不断地变化。
朱元璋手指着地图,对刘基道:“先生请看,西川、中原尽失,闯王李自成已经攻到北京了”
刘基仔细地看来,他见来自西北的两大团雾气已经笼罩了整个地图:“恩,陛下,你应该知道他们的来历了。”
朱元璋点头:“哦,当然知道,这都是当年我的敌手张士诚和陈友谅,还有小明王等人的怨气所化,他们要谋夺我的江山啊。”
刘基听罢淡然一笑:“陛下,他们夺不了江山的,只是搅乱,您看?”他指着这两股雾气对朱元璋说:“这雾气中满是杀气,但其中缺少祥瑞之气和堂堂正气,依在下看,必不能长久也。”
朱元璋听了这话,如同在干枯的沙漠上见到了泉水,不由得心中大喜,他知道刘基精研各种道术,到了天宫,参与机要,更是如鱼得水,既然他说出了这样的话,就是一定会准的了。哪知刘基说完后,突然眉头紧索,满面阴云。
朱元璋见刘基这副神情,大感不妙,他也顺着刘基的目光在图上看去,只见地图的东北角上,有一大团红云正缓缓地向南移动,这股红云,红中带紫,紫中露杀,其豪光迸发。直压住了来自西北的雾气和北京的帝王之气,朱元璋一看,浑身紧绷,大大地吸了一口冷气。
“这是……”
“来自北方魔狱谷,这股气汇集了北方草原的强烈杀气,他们才是最要命的啊。”刘基大惊之下,声音也颤抖起来。
在人间时,即使大敌当前,刘基也是处变不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能,不亚于古今任何智者,今天这样的状态,是朱元璋从来没见过的。
朱元璋心中暗暗叫苦。
看完舆地室,朱元璋和刘基来到了薪火殿。这是个很小的楼阁,却装点的异常庄严,巨大的神像下,是巨大的蜡烛,但这蜡烛却非真正的蜡烛,而是人间的运道所凝。
当人间政治清明,风调雨顺时,这烛光就通明高照,当人间政治邪恶,民不聊生时,这烛光就会自动暗淡下来。
现在,它已经不是黯淡了,而是快临近熄灭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第四章大明末代皇帝的悲哀”内容快照:
『第四章大明末代皇帝的悲哀』
第三章大明末代皇帝的悲哀北京,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太和~焦躁地饮着酒。他是很少喝酒的,但今天例外,城外的炮~和呐~~已经连续数日了,崇祯皇帝~了末日的来临。太太监王承恩侍立在~近旁,已经陪他~了,但王承恩毫无倦意,他侍奉皇帝17年了,~生命是属于皇帝的,对于这种命运,他毫无怨言。这~,王承恩陪着皇帝不知哭了多少次,现在,~眼睛~肿,很象~透了的桃子,~音也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