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轻踩油门,路虎揽胜轻易地就蹿了出去,格尔木—拉萨,全线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线上,路虎揽胜仍然显得动力澎湃,驾驶自如,那莽莽逶迤的昆仑,浩瀚无边的草原,极速地向车后退去,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超越自我的感受。车行至世界最高的公路山口—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时,结结实实让我体会了一把高山反应,当时只觉得头痛欲裂,到了纳木错湖才缓过劲来。
纳木错藏语为“天湖”之意,只见天蓝色的湖水清澈透明、波光潋滟,和远处的蓝天白云相融交接、浑然一体,浩翰无际的湖面荡起涟漪,真似美丽的仙女手挥素巾注视来人,这时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格外清晰,牧场一片浅绿,山体红黑间杂,峰顶白雪皑皑,主峰如一个威武战士守卫着纳木错湖,真没想到,在这样一个高远闭塞之处,竟然保留着如此原始纯洁的圣地。在美丽的纳木错湖畔,成群结队的藏族信徒们围着著名的扎西岛不停地转经,在青藏高原灼人的骄阳下,在漫天的暴风雪中,他们犹如一群群移动的雕像,用他们信念的步履丈量着脚下神圣的土地,祈祷着万物众生,一步步走向理想的境地。
这还算不了什么,最玄的是去布达拉宫朝圣了,这里牧区的农民一辈子都有一个愿望,从住的地方磕头到布达拉宫,所以在路上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藏民在路上磕头,走一步磕一下,一直磕到布达拉宫,如果很远,估计得磕一两年,非常累。他们是一个队伍五六个人,磕长头,有一个人推车,车上是账篷和吃的,剩下几个人排好一队,一边磕头一边走,手上有一个牛皮垫,要不手就磕坏了,身上有一个牛皮的护兜。不间断地磕过去,晚上就地把账篷支起来,睡觉。到拉萨磕完以后,二三十个人租一辆卡车,所有人在车上站着,再回来,非常辛苦。无语,被这些藏民坚定的信仰震撼着,虚无缥缈的理想和信仰可能只有在这样艰苦闭塞的环境才能传承吧,我摇头苦笑。
经过一天漫长旅程,终于赶到目的地,下榻拉萨饭店,第二天醒来,看着满屋极具藏族情调的布置和饰物,我简直都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拉萨的市中心,有一座孤独的**包名叫红山,布达拉宫就修建在这座山包上,不亲临其境是感受不到它的宏伟和庄严。这座城堡式建筑,是中国藏族古代建筑和内地古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杰出代表。看它的外观,与红山山体融为一体,好像是从山体里长出来的建筑,其设计构思实在巧妙,进入布宫,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气息,那一座座神圣的佛像、一幅幅宗教史的壁画、迷宫似的一间间森严的殿堂无不传达着丰富的宗教知识,但因严禁拍照,游人不能留下永久的记载。
拉萨城区不大,一路上扑面而来浓浓的藏族风情:坐地乞讨的喇嘛嘴里喃喃念着经文,手拿转经轮的藏族老太太走路也不忘把经轮摇转,一位藏族妇女用原始的纺缍把羊毛捻成线,不时可见风尘仆仆磕长头而来的朝圣者,人群中常有金发碧眼的老外出现,摊主“哈罗!哈罗!”地向老外招揽生意,酥油、砖茶、藏刀、唐卡、香料、藏药、牦牛角、饰品、经文、食品、日用百货……应有尽有,经济大潮已经悄悄登陆这里的角角落落,满大街飞奔的出租车居然是清一色的普桑,也不时有人力三轮出现在街头巷尾,换汇的藏人在银行门口不时向路过的外国游客搭讪,最让我好笑的是布达拉宫广场边一个服装摊位的拉客嘘头:三个壮实的藏族小伙挤站在摊位前的一个桌子上,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大声吆喝着,每人手里还摇晃着一叠码成扑克状的百元大钞,不知道内地的城管兄弟看到这一幕会做何感想?
路过八廓街的一个小店,想起要买烟了,咦,前面是位洋妹妹在买东西哦,好像还在和店主比划着什么,只见她金发披肩,1米7左右高,一身粗犷豪放的靛蓝斜纹牛仔,装饰着身体线条的腰臀剪接线有意无意地散发着快乐、青春和性感。男人谁不色呀,在她最诱惑的部位狠盯几眼后,我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了上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奇特的算命”内容快照:
『奇特的算命』
“姑娘,这酸~有人订了,等会~来拿的”,店主看着仅剩的两瓶酸~尴尬地说,洋~~一脸茫然,看了看酸~又看了看店主,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可就楞那不走,她可能在想:这店主为什么不卖给我呀,难道是种族歧视?拉萨的这种酸~包装~逗,外型像小酒瓶似的陶瓷罐罐,纸封瓶~,再用条~绳一系,看到它我就想起老爸的中~罐子,呵呵。“老板,她听不懂,我来帮你说”,我的英文~语一般,不过眼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