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恐怖·奇幻 > 不宁唯是 [目录] > 第5章

《不宁唯是》

第5章第六章

作者:salgueiro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第五章暂时空缺,说是有敏感字眼.)

  是夜,我设宴款待慕容析,几杯下肚,面酣耳热。

  慕容析说:“江兄,小弟,小弟一生最佩服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有勇有谋自立门户号令天下,实在是平生一大快事。”

  我一想他这么说肯定还没醉,我又敬了他几杯。

  大侠就是大侠,喝酒就是喝不过我这样的小混混。

  慕容析终于有了几分醉态,慕容析酒品倒是好,不打人也不砸东西,只是从红木座椅上滑到地上,嘤嘤地哭起来。

  从他的哭诉中,我大概了解了这个人。

  慕容析的家人曾经都在各个监狱住着,慕容析的姐姐,慕容菲菲,见到这一情况非常忧心,于是进京情愿潜入皇宫,请皇上明察。

  皇上觊觎她的美貌,起了邪心,慕容菲菲一看到这情况赶紧反抗,一不小心就把皇上给伤了。慕容菲菲的性格和慕容析一样,见自己做了伤害皇上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立刻俯首认罪。

  皇上秘判了一条行刺之罪,罪诛九族,慕容析的叔叔伯伯大哥二哥都被秘密行刑了。

  只剩下年少不懂事当时像个花花公子一样游手好闲的慕容析,只因早早被父亲逐出家门,百无聊赖之下和朋友们到大漠走了一趟,恰好,躲过了这场浩劫。

  慕容析在家风严谨的慕容世家已经算是个纨绔子弟了,真是难以想象慕容家的其他诸位,当是何等的风采。

  可惜都见不到了,那些仙风道骨的长者,胸怀天下的侠士,从来都只在历史和传记中绽放光华。走近现实,所能见到的都是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为了利益功名或是人情是非而劳心劳力郁郁不平。我想我已经不恨慕容析了,或者说我从来没有恨过他。

  慕容析只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他失去了家人就像孩子失去了心爱的玩具,他作为孩子根本无能为力,只得迁怒他人。

  我能体会到慕容析看到皇上的心情,就和我看到紫陌的丈夫一样,恨不能诛之而后快。

  我很感激抵挡市恨皇上入骨的慕容析选择了逃避,如果他选择一剑杀了皇帝我又能奈他何?徒然懊悔罢了。

  那时,如果皇上死在慕容析手里,慕容析定会认罪伏法,龙丞相势必出来主持公道。那么,届时,把尚在狱中的慕容析带出来的我必然会受到牵连,那样,我就必须站在龙丞相的对立面了。

  这世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和我对立,惟独有四个人不可以——大娘,二娘,龙丞相,江四爷。

  要我和这四个人对立我绝对做不到,这无异于自残。

  现在,每一天我都在告诉自己,我在做的事是一件大好事,这件事大快人心顺应天意,我反对的只是那个偏激暴虐易怒的皇上,和这天下苍生并无瓜葛。

  慕容析又哭又叫讲完他自己的身世之后便睡着了,他睡着的表情毫无防备宛如婴孩,我相信,这是个心地纯良的人,我并没有看错。

  在他见不得我对皇上的谄媚和退让之后他一时冲动离开了这里,而后,他意识到了他自己是个囚犯,他的出走会为我带来麻烦,又或者他看到了街上随处可见的通缉我的文书,于是他便回来了,住在这个监狱,来去自如,等我发现他。

  我想,这个人或许,是个可用之才。那么,就让他从侠士变成普通人吧。

  我让人去怡红院挑了几个漂亮姑娘,不一会儿,小翠带上小红小黄和几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姑娘过来了。

  我说:“好好服侍慕容公子。”

  几个姑娘说:“是。”

  温情款款的扶着慕容析走远了。

  小翠小红几个不动,我以审视的眼神打量她们一眼,小翠一笑,关了房门,三个女的挥舞着袖子走过来,“大爷~~楚天大爷~~”

  我不动声色,起身退了一步,问小翠:“你怎么也进去了?”

  小翠说:“我没有进去,我家把怡红院买下来,我现在准备把怡红院的名字改成怡翠院,你说好听吗?”

  我不禁哑然失笑。

  小翠似乎想到了什么,她袖子一甩,道:“当然了,小翠以后还要靠江大爷多多提挈了。”

  我躲小翠的袖子比躲开青璃的剑还快,我说:“不要叫我江大爷,都出去吧。”我最尊重的人也只是江“四”爷,万一我成了大爷,岂不是觊越了辈分。

  小翠几个人相互间你看我我看你,不甘的给我鞠了个躬,告退了。

  我点点头,“不送了”。

  待小翠几个人一走,我便跟了出去。

  小翠几个一出门就开始骂骂咧咧,小红说:“真是的,神气什么啊?以前不也就那德行吗?当初一见我进了怡红院跟丢了魂似的,现在知道假正经了,哼!”

  “是呀是呀,这小子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是小姐说的对,这小子不会有前途的。”

  小翠咳嗽了两声:“我早就劝过你们两个了,不要死心塌地跟着他,看,我说对了吧。”

  “是是是……对对对……”话题转移到了小翠的英明上。

  我不再跟着她们,拐进了临街的一条小巷,这条巷子很黑,两边都是树,没有民居,我走到第五棵樟树往右走,第五棵桂花树再往右走,不多时,眼前赫然一块空地。

  脚下有两个树桩,大娘二娘时常一人一个树桩,坐下来看我舞剑,一看便出了神,大娘和二娘出神的样子最美了,一点都不凶,于是我又会盯着她们出神,大娘和二娘就会一人给我一拳,打完接着练功。

  我坐在树桩上,体会着大娘和二娘的心情,怎么都想不通大娘和二娘的心情,怎么都想不通大娘和二娘是为了什么而抚养我长大。

  我能感觉到大娘和二娘不爱我,甚至是恨我。

  可是,除了她们自己,她们从来不允许任何人欺负我。

  多年前,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大娘和二娘带我出去吃面,面摊上只有一个鸡蛋了,而我和另一个孩子都想吃。

  抢那个蛋的时候我挥手打了那个孩子一巴掌,一下子把那孩子打飞了出去,那孩子的母亲骂了一句:“狗杂种,你是哪儿来的野种,打我的……”

  二娘捂住了我的眼睛,抱我离开了那里,片刻之后大娘带上鸡蛋和面追了上来,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那一家三口。

  二娘把我带到这里,大娘铁青着脸,看我吃完那碗面,我始终没敢碰那个鸡蛋。

  大娘说:“吃啊!怎么不吃了?”

  我兴冲冲的捧起那个鸡蛋,二娘鞭子一飞,我的鸡蛋飞到空中,多年习武的习惯让我下意识的纵身一跃,抓住了鸡蛋,落地的时候才回过神来,看着大娘的怒容,我不知所措的垂下手,很想把鸡蛋扔掉。

  没来得及扔,大娘一了我一巴掌,和我打那个小孩的姿势一模一样,我连人带鸡蛋一起飞了出去。

  大娘说:“这就是抢东西的下场。”

  我被大娘罚扎马步一天一夜,第二天,天微明,二娘给我带了些吃的,让我在这个树桩上坐下,温和地对我说话,待我吃完东西,二娘拿出一本书,让我用小楷从头到尾抄十遍。

  二娘想让我明白“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当时我已经站不稳了,我提着一口气用发抖的双手抄完了那本书。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燥,寒胜热,清净为天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恍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称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和大怨,必有馀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抄完一遍我便晕倒了,在我醒里之后一切都像是没有发生过,我依旧练功习字不敢稍有差池。

  只是,每一天,我的早餐,多了个鸡蛋。

  大娘和二娘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鸡蛋,只是为了给我讲明一个“不争”的道理。

  可是现在,我又在抢东西了,如果成功,我能得到的也许会是这个天下,为此我常很犹豫,可惜,对与错,是与非,功与过,却没有人告诉我了。

  很奇怪,小时侯的事情都是痛苦的,难受的,但是事过境迁回忆起来却有种淡淡的甜蜜,我真的,很怀念。

  娘,你教孩儿一身武艺,教会我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就是为了今天吗?

  我找到我的两个脚印,重新扎起了马步,背起了我所熟悉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富贵镇再往南,就是由富贵军团驻守的京城近郊了。

  富贵军团所在地地势险要,地形复杂,我知道,和富贵军团交战,势必是一场硬仗。

  经过数月征战,我的“楚”字营已经有了近两万大军,我发现,带着这么多人走来走去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准备这么一大群人的粮草装备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我手下很多士兵都是敌方的降军,还穿着敌方的服装,也有很多血气方刚的平民,扛把锄头铁楸扫帚菜刀什么的就加入了战斗。只有近千余人是江四爷的手下,这些人仍旧是全身黑衣。

  我穿着一身灰色,骑着枣红马,慕容析穿白色,骑着白马。我承认,在服装上我又他比下去了。

  我和慕容析骑骑着马,只是完全没有驰骋沙场的感觉,我们只觉得是在慢吞吞的往前挪。

  才走了两个时辰,探子来报:“报将军,士兵渴了。”

  行军打仗中的这个问题二娘的古书中曾经讲过。

  《世说•;假谲》里有这样的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曹操是利用了语言对感官的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使土卒“口皆出水”,达到暂解焦渴的目的。半个时辰之后,曹仁报:“主公,前方有大量水源。”众士兵喝足了水,重新踏上了征程。

  于是我也施展轻功,非到队伍最前方站了一会儿,众士兵看猴戏一样,无比激动。

  我说:“你们将军我观察过了,前方有一大片梅林,甘酸可以解渴。”

  众士兵很高兴:“有梅子吃呀。”

  半个时辰后,探子来报:“将军,前方有一条河。”

  我想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富贵镇和富贵军团中间有一条富贵河。

  我说:“众将士,前方有一处水源,大家要把水喝足,带足,过了这条河就是富贵军团了,有没有信心打赢他们?”

  没有我所期待的众人云集响应的反应,有个士兵嘀咕着:“我还以为真的有梅子吃呢,生**不卫生啊。”

  众多士兵附和这这个观点。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第七章”内容快照:

『第七章』

“是~,都好久没吃梅子了呢。”“梅子比~~~。”一个~着军~拿着折扇的公子哥儿说:“不喝~,不喝~,~吃梅子。”众士兵跟着吼道:“不喝!一定~吃梅子!”~~震天,惊起了林中的飞鸟。没想到我的士兵不是因为士气振奋而惊起林中的飞鸟,是发小脾气而惊起了林中的飞鸟,真是……我凝神看了一眼那个拿着折扇的公

~~

>> 阅读第6章 第七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