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那天,天有些阴,没有看见阳光。早上六点从厂里出发,七点到达殡仪馆。我也随同志们一起坐小客车去了。当时,有那么多人在场,我也没怎么害怕。
殡仪馆的大烟囱开始冒烟了。这是在火化人的尸体。我们皋书记排到火化第三号。半个小时过后。就快到皋书记的号了。阚厂长召集我们的人,开始了悼念仪式。他走到台前,对着话筒致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我们同志和朋友皋汉明同志。他不幸离开我们了。他的去世是我们电力企业的一大损失。熟悉他的人无不为之悲痛。几天来,我们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和怀念之中。
皋汉明同志生前是沙洲发电厂党支部副书记,生于1943年10月,东北辽城人,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今年8月26日凌晨3时许,突然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于8月27日凌晨2点去世,享年55岁。
皋汉明同志于1964年3月参加工作,当时在辽城市卫生站工作。1965年12月至1986年10月,先后在东北军区16军事部队服役,历任副班长,代理书记,卫生队副队长,副书记等职务。在部队,他同时还是位名闻遐迩的军医。救死扶伤,多次荣获部队的嘉奖。
1986年11月转业回地方,在沙洲市人民医院任主治医师,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到沙洲市党工委任党委副书记、1988年1月,调到沙洲电场工作,先后人事处处长,行政处处长,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
皋汉明同志生前对工作一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撰写了大量应用文及理论研讨文章,为电力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皋汉明同志业余爱好广泛,擅长诗歌创作,共写出六本诗集,其中一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他还自费主编创办了《太白文学》文学刊物,在海内外流传。
皋汉明同志性格和蔼,平易近人。业余时间给人免费诊病,其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今天,我们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皋汉明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学习他埋头苦干的求实作风,学习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振奋精神,团结奋战,为开创电力企业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汉明同志,安息吧!”
然后,令人心寒的哀乐响起,我们大家从右门进入告别厅,开始瞻仰遗容。告别厅正中墙上,悬挂着皋汉明同志一幅彩色幻灯照片。照片闪闪发光,如活人一般。一点也不可怕。两边写着一幅挽联:生搬硬套前忠节似松凌霜雪,逝后高风如水照青天。两边摆放着厂里敬献的两个花篮。
地面上靠前一处,停放着他的遗体,他穿着一身蓝黑色燕尾服,脚上穿着黑色皮鞋,一块黄色绣花布盖住**体。四周摆着许多盆鲜花。
虽然装饰挺好,遗体也经过整理,可还是很怕人。面目扭曲,龇牙咧嘴的,毕竟是车祸死的。可有人说遗容很重要,这样的遗容,怕是上不了三善道了。由于放着低沉的哀乐,声浪袭人,人们身上的悲痛之情也随着哀乐一起向四周扩散。有人说,听着悲哀的音乐,痛苦的心情就会变好,可我不但没有减轻痛苦,反而让我更加颤栗了。人群中不少人对着皋书记的遗体拱手、鞠躬、行礼,他的妻子和孩子站在大厅左侧,接受同志们的握手、问候、礼金。看到皋书记妻子拎的小兜鼓鼓的,大概里面都是钱,可也没有减轻她丧夫的痛苦。她一连换了七个手绢,可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他没有工作,全靠丈夫供养,女人一旦失去靠山,今后生活便没有保障。她会很害怕的。从她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那份难舍之情。我随着人群缓缓走了一大圈后,从左门走出告别厅。
随后,皋汉明的尸体被工作人员搬上床车,推向火化室。妻子和两个儿子又发出一阵呼天抢地的悲鸣,她们一个个哭得泪眼婆娑,两眼通红。虽然摔了丧盆,化了纸钱,可还是悲痛不止。我发现那个跟姐夫偷情的**子谢日娜也来了。她还是穿着那身黑**,脖上戴着皋书记给她买的项链。一直在姐姐的前后左右帮衬着,表现出姐妹间的亲情。但今天我看她好像没有姐姐那么伤感。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于姐夫的去世,也不知道她作何感想。女人的心,有时让人琢磨不透。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五章、焚尸炉飞出明物”内容快照:
『第五章、焚尸炉飞出明物』
外面又~雨了。淅沥的小雨小个不停。几只乌鸦落在殡仪馆院外的大树~。“哑哑!”~个不停。我也随着人群一起跟到火化室。一到火化室,尸~再一次被放在另一辆~车~。这辆~车底~有轨道,直通焚烧炉~。火化工~动了~钮。~车缓缓移动,一直移到焚尸炉~。皋汉明的妻子家大~哭~,捶~顿~。被人们掺住。这时炉门~打开,~车~的~化装置把尸~~~炉内,炉门关闭。火化工~拿遥控~,再次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