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长见状,慌忙把枪对着野猪,但此时野猪离老猎人很近,他不敢开枪。并暗暗地替老猎人捏了一把汗。就在这紧要时刻,只见老猎人丢下枪,侧身一滚,那头野猪刚好从他刚才俯卧的地方径直冲了过去。这时杨村长急忙调转枪头,朝着野猪屁股扣动了扳机。枪声响过,野猪竟没回头,直接跑进了林中。二甲离老猎人不远,刚才这一幕他看得清清楚楚,他惊愕得想喊,但嗓子眼却发不出声来。看到老猎人毫发无损的爬了起来,颤抖着的他从心底里赞叹老猎人的沉着与敏捷。
野猪中了枪却无大碍,是因为猪皮太厚,砂粒无法穿透。野猪经常在树干上擦痒,身上沾满了松树油,再到泥地里打滚,泥土和树油混合板结,长此以往,形成一层坚硬的壳,再加上本身皮就厚,一般的猎枪散弹不易穿透。老猎人的枪是自制的火药枪,它是用一段钢管,固定在雕削好的木质枪托上,枪管里装上黑色火药和几十颗铁砂粒做弹药,根据猎物种类凭自己的经验控制装药量。一般打野猪火药都是装最大剂量,并且除了铁砂粒外还要加上两颗铁码子(由直径1厘米左右的钢筋裁截而成)。最原始的枪没有扳机,是用一根引火线**枪管尾部,需要用火点燃火线才能击发。现在改进用扳机击发,性能好多了。那时没有禁猎,住在深山中的村民可以拥有猎枪,不过需要到公安局审查备案,办理持枪证,才有使用枪支的资格。这次老猎人枪管里的药装得特别多,但也没能把野猪打死。他看了看手中的火药枪,摇了摇头,看来火药枪的枪威力实在有限,打打野兔、麂子等小猎物还行,遇到较大的野猪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这下野猪没有被枪打死,反而留下了一个新的后患。平素时的野猪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但是只要有人激怒了它或者把它打伤,它就会突然变得异常凶猛,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它力大无比,用嘴一拱,可以把一个成人掀倒在数米开外。还有那一对长长的獠牙,犹如两支利剑,有巨大的杀伤力。其凶猛赛过老虎。所以有“一猪、二熊、三老虎”之说,把野猪的凶猛排在猛兽之首,由此可以想象出一头发威的野猪是多么的可怕。联想到以前邻村多次发生的野猪伤人事件,村长和老猎人不免开始担忧起来。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村长亲自到各家各户告诫所有村民注意防范,个人不能随意进山。随后召集村干部和所有猎人商量对策,分析情况,拿出最有效的方法保护地里的粮食,并严防已经受伤的野猪下山伤人。经过大家仔细商讨,最后决定由被动守护改为主动出击。把村里的猎人组织起来进山寻找野猪,予以消灭,就算打不着,至少也要把它赶得远远的,让其不敢冒然出山**即将收获的玉米。另外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找到那头受伤的野猪,把它击毙,以免造成下山伤人的严重后果。
全村有十二个有枪的猎人,他们分成两个组,每组由有经验的猎人带几个年轻人,随后大家分好工,研究了进山路线。这样全村史上第一个由村里组织的打猎队伍准备就绪。准备明日一早就向山里进发。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分头进山”内容快照:
『分头进山』
杨家坪村地~原始森林边缘,全村五十余~村民分成数个小院落依~而建,也有单门独~把房屋修在~中的。村民~~活动不敢走得太远,就是猎人和采~人,他们也很少~十里之外,再往里走就是原始森林的无人区了,~多~兽、毒蛇,~大林密,~~~,很容易~失方向,人们有所顾忌,不敢冒然~~。这次~~,有可能~~原始丛林腹地,于是大家作了充分的准备,并制定了一个原则:“结伴而行,决不走单,生僻之地,必留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