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与神农计议长久也未有定论,皆因九头龙西去之地乃流沙之野。流沙之野,西去神农氏所居的姜水和少典氏居住的姬水流域几千里,据说一年四季气候无常,流沙遍野,草木稀少,人迹罕至。如此一个荒蛮之地,九头龙会做什么?
“这几年我足迹遍布各地,走过的地方也不少了。要说人丁兴旺的地方还数神农、少典二族。”神农席地而坐,似乎与轩辕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觉,言语便多了起来。这几年,神农游历四方,遍采天下药草,多是与丘壑山林为伍,今日遇着了这几个小孩,才觉得自己远离同类已经太久远了。
“你都到过什么地方,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让我等也长长见识。”轩辕也席地而坐,对于眼前这位神农充满了恭敬之情。
“不敢说所有的地方我都去过了,但至少四海之内的这块地方,我几乎走遍了。据我判断,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块四面环水的陆地,四周都是辽阔的大海。在我们这块陆地上,大至有十丘十野十河十大泽。”
“十丘十野十大河十大泽?”轩辕瞪大了眼睛。在轩辕的脑海中,只知自己居住在轩辕之丘上,贯穿轩辕之丘的姬水,然后便是少宙异术院,所到最远的地方便东海的流波山,今日听得什么十丘十野十大河十大泽,才感觉目光短浅,知之甚少了。
“是啊,这块陆地主要由十丘十野十大河十大泽组成。十丘分别是陶唐之丘、叔得之丘、孟盈之丘、轩辕之丘、昆仑之丘、凶犁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武夫之丘、参卫之丘。十丘布于十野之上。十野分别是大沃之野、大遗之野、都广之野、流沙之野、苍梧之野、大荒之野、栗广之野、从极之野、欧丝之野、大乐之野。”神农讲到这里,歇了一歇,指着节器道:“小兄弟,能不能找点水来喝。”节器也听得如醉如痴,应龙推了推他才如梦初醒,急忙起身取水。不一刻便用牛皮水囊盛了满满一袋清泉水而来。
“那一丘居于那一野?”轩辕忍不住问道。
“问得好。先从我们现在所在这块地方讲起。我们现在所在泰山处于孟盈之丘上,在苍梧之野中,相去东海几百里。你们的家乡在轩辕之丘上,处于大乐之野中,我族生活中陶唐之丘附近,为大遗大野,也叫逐鹿之野,往北便是凶犁之丘,为欧丝之野。西方是黑白之丘,为流沙之野,再往西为昆仑之丘,为大沃之野,西南方为赤望之丘,为从极之野,南方为武夫之丘,为都广之野,东南叔得之丘,为栗广之野,最南方为参卫之丘,为大荒之野。”
“天下好大啊,这么多地方!”力牧不由地发出惊叹。
“还有十河十泽呢!”轩辕既是告诉力牧,也是提醒神农要继续讲下去。
神农又喝了几口水,继续侃侃而谈:“十河分别是苍梧之野的渭水,我们生活的姜水、姬水、大沃之野的黑水,流沙之野的沱水,欧丝之野的罗水,都广之野的青水,从极之野的赤水,参卫之野的沦水,栗广之野的奥水。十水的支流不记其数。十水生十泽,分别为云梦泽、洞庭泽、极滇泽、莽草泽、大广泽、嘉荣泽、幽冥泽、浮沙泽、苍玉泽、列姑射泽。”
“除十丘十野十河十泽外,普天之外,四水之中,大山不计其数,大丘数不胜数,大河随处可见,大泽难有记数。凡是大丘大野大河大泽中,多有人居。”
“都有些什么人?”轩辕再问。
“据我所知,我族以北至于海,生活着登北氏、北狄氏等二十余族,都茹毛饮血,穴居野外,过着单纯的狩猎生活;南有三苗族、西有西陵国、西周国、寒荒国等凡二十八族国,生活情形还不及北方数族,只有西陵国比较开化。”
“西陵国?”听到异国他乡,轩辕眼睛放出了异样的光芒。
“西陵国在昆仑之丘以东,流沙之野中。流沙之野本来生活条件恶劣,但那里却有一处方圆数百十里的一片绿洲,绿洲上水草丰茂,气候温润,西陵国便建在那片绿洲上。那里人们会把麻草的皮剥下来,拧成细绳,将细绳结成皮状的东西,围在身上,既柔软也保暖,比我们的兽皮衣服方便多了,他们叫这种东西为布。这一点比我们强,而且他们还发明了取火的方法。据他们的族人讲,用一块尖石头不停地在干木上钻,时间久了就会钻出火来。我试过了,确实很好用。当然你我等大概还不至于用这种方法取火,但这对那些普通人们非常有用。有了这种方法,他们就不至少小心谨慎天天守着自然雷火带给他们火种了。”神农如数家珍,连一旁的应龙等也听得有些发呆了。
“麻草咱们也有,咱们也可以织布啊。钻木取火,是个好办法。”轩辕啧啧称叹。
二人谈得投机,不觉天南地北的交谈起来。神农采百草几乎走遍了天下,见多识广,而轩辕却年纪幼小,只有在异术院和同学们中才略略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基本的情况。
“西陵国的人们用泥土盖房子,盖出房子坚固耐用,。最奇的是他们的管族长叫国王,国王穿的衣服与那麻布衣服大不相同,看起来色泽金黄,非常亮丽,也比麻布柔软不止几十倍。国王和国王的女儿都穿着这东西,衣服做的非常合体,我想,如果穿上这样一件衣服,一定如同老虎有了毛皮一样,自自然然,既适用又不碍事。”
“这是什么东西啊?”
“他们叫这种东西为丝帛。丝帛是用一种叫蚕丝的东西织成的,蚕丝是一种叫蚕的东西吐出来的。我见过那种东西,和树上的毛毛虫一般样。”
“那你怎么没弄几个蚕回来,也让它吐丝织布?”节器完全忘记了自己原先的态度,急急地问。
“哈哈,我得需要时间学习啊。我只是去西陵国西边昆仑山采集一种叫雪莲的药草,露过西陵国而已。”
“有时间我们去西陵国学习学习,取长补短,来改善一下人们的生活。”轩辕也对西陵国心向神往。忽然似乎想到了什么,轩辕跳将起来:
“西陵国如此之好,难道九头龙逃向西陵国不成?”
“有可能。将来有时间一定要到西陵国走走,为民除害。”
神农与轩辕等这样在谷中天南海北畅谈数日,自己不但排除了心中久积的孤独心情,轩辕等也大开眼界,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世界原来如此广大。听到神农讲到异国的各种风情,轩辕凡是觉得自己族人有利的地方,一一用心记下,不懂处还详细询问,心忖回到家乡后,一定要亲自试验,发扬光大,使自己的族人早日摆脱穷苦的生活,过上幸福的日子。
如此数日,几人完全忘记了种族的区别,无话不谈,神农还将自己采集到的各种药草一一像轩辕等展示,并详细解释了各种药草的习性和功用,不知不觉中使轩辕也粗通了药理。随后,还就近新采了几种药草,特别是又寻见了数株罕有的三叶草,送给了轩辕。轩辕如获至宝,知道这种草可以避各种毒气,便小心收起。
等到神农将附近山谷转遍,无所采集之时,大家便分手,各各回转故族。
轩辕等回到半坡村后,受到热烈的欢迎。走的时候还是五个毛头小子,回来时个个都长得身高体大,完全长成了青壮小伙子,路人不住围观,熟悉的人不住赞叹。
轩辕五子的回归,极大地振奋了民心。这几年来,少典族的地盘日渐缩小,在南北二族夹缝中生存,每年都要与外族发生械斗,尤其是神农族,侵犯日甚。要不是伏日力劝忍耐,有熊早就动手与二族拼命了。为此,在五年将满的日子里,有熊每个月圆之夜,都要向天祈祷,祈求五子学成归来,重壮声威。
轩辕归来的庆贺场面自不待言,特别是附宝,见了轩辕喜极而泣,端着轩辕的脸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够。
次日,有熊召开全族大会,任命轩辕为武官,专责武备,力牧被任命为牧师,专责狩猎及兽养之事。其时,由于狩猎本领的增强,渐渐有剩余,在处理剩余猎物的时候,人们逐渐将一些野曾驯化,如牛羊猪狗鸡等,形成了最初的家畜,饲养这个职业也应用而生。风后被任命为农官,专责农事,应龙和节器分别担任祭典官和律官,专责祭祀与民风。
精英五子各司其职,自不用说。
轩辕上任伊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应龙仔细研究了钻木取火的技术,由于用石头不好控制且耗时太久,轩辕用青铜做蕊,创造了钻子,从而使取火更加方便快捷,而后便在全族推广。随后又在半坡村建立了一个冶铁炉,将全族的最高明的冶金匠(主要是冶炼青铜)召集起来,传授了从异术院院长那里学来的冶铁技术。不久,冶铁炉便炼出了第一炉铁。当第一炉铁被锻制成数把大刀时,少典族沸腾了,人们第一次看见世界上竞然还能造出可以软断青铜剑的坚硬东西。随着冶炼规模的扩大,铁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有了铁制武器,少典族战士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周边的三苗族和神农族的守边战士吃过铁器的苦头后,再也不敢冒然侵犯了。
轩辕还欲教人纺麻织衣的方法,但冥思苦想不得要领,便决定要到西陵国进行参观见学。
几件事做下来,轩辕声名大躁,威望日高,族人无不对轩辕侧目以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凡是对他们衣食住行给以实在帮助的人,他们都会奉为神明。轩辕现在尽管还不足十岁,但几件事情做完后,极大地改善了族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斗的能力,因此连有熊和伏日等,再不把轩辕当小孩子看,许多大事自觉吸收轩辕参与,听取轩辕的意见。
三个月后,轩辕向族长请辞西行,有熊同意了他的请求。
次日,便带着力牧上路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第九节 西去流沙 百树~群兽”内容快照:
『第九节 西去流沙 百树~群兽』
此番西去,轩辕已经没有往日的小孩心~了。自从回到故乡参与族中事务以来,轩辕眼睛看到的不再是好玩的事情,而是生活在~~火~之中百姓的疾苦。尽管还~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可是大多数百姓食不裹腹。虽然少典族早已开发了农耕技术,但数量单一,大多数族人播种的只有粟子一种,而且产量不是很高,每到收获季节那些可恶的小雀等便来啄食,所以收割的~并不~以过冬。大家的打猎的方式也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