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天使的来信,就像圣旨一样。自从看了彩蝶的来信之后,牧娃像吃了仙人赏赐的仙丹似的,终于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没过几天,就决定要回学校去上课了。
一天,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了天空,喜气洋洋的鸟儿们也来叽叽喳喳闹枝头,一切悲痛的,不美好的事情终于过去了,彩蝶的事情从此也总算告一段落。自从牧娃的病好了之后,村里人早已忘却了彩蝶,忘却了那个怪胎带来的灾难。蝴蝶村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村里人该干活的去干活,该上学的去上学,该缝缝补补的就去做缝缝补补的事情。山,依然是那么险峻,壮观;水,依然是那么清澈,秀丽;小孩子们,依然是“嘻嘻哈哈”地打闹着,只是单单少了那些叫着“怪物”,叫着“妖怪”的声音而已。可是,在牧娃看来,自己就像经历了千万年的磨难似的,显得格外憔脆。但彩蝶的名字和那些诺言,却深深地烙印在牧娃的心里。
牧娃站在窗前,从怀里慢慢地摸出那个五颜六色的绣着“蝶”字的蝴蝶荷包,深情地看着那个着“蝶”字,轻轻地吻了吻。
牧娃亲切地说:“我的彩蝶妹妹,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让你过上幸福的生活。到时候,谁也不敢再来欺负你。彩蝶妹妹,你一定要好好地保重自己,请相信我,你一定要等我回来啊!”
没有了彩蝶,牧娃觉得蝴蝶村就没有了自己的快乐,没有了自己的乐园,回来也只会令自己更加伤心,更加痛苦,倒不如在学校里好好读书。于是,牧娃决定,这次出去读书,一定要过了四年,自己大学毕业之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才回来见彩蝶。不,牧娃这次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带着彩蝶而去的,带着使命而去的。
这些天来,牧娃好好地打扮了自己,又让自己回到了以前的英俊潇洒。牧娃搬来椅子,放在衣柜下,稳了,站上去,从高衣柜上面取下来一口大皮箱子,黑色的。牧娃又在自己的房间里仔仔细细地搜寻了好几遍,要把所有与彩蝶有关的东西全部带走,随着自己一起离开这个小小的山村。在村里人看来,只要是“怪物”或者是“妖怪”摸过的东西,都是有晦气的。但是,对牧娃来说,只要是彩蝶送给自己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是无价的宝贝,都是彩蝶身上的一点肉,一点智慧和勇气。这些,恐怕是天底下最珍贵的礼物了。牧娃深爱着这些东西,胜过于爱自己的生命。
牧娃把所有与彩蝶有关的东西都一一地找出来,堆在**,像一座小小的山丘。牧娃站在床边,一样一样的数着。有白色的衬衫,有小泥人,有布娃娃,有绣着蝴蝶的鞋垫,还有那个精美无比的绣着“蝶”字的蝴蝶荷包......忽然,牧娃双手捧着蝴蝶荷包,颤抖着;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精美的“蝶”字,像看着一颗仙丹似的。不知为什么,牧娃的泪水从眼角划落下来,一颗一颗地掉在蝴蝶荷包上,与“蝶”字融合在一起。牧娃仿佛看见了什么似的,嘴里不停地念着:“彩蝶妹妹,彩蝶妹妹,我……”说着,又缓缓地低下头去,吻了又吻那个五颜六色的蝴蝶荷包,吻了吻那个精美无比的“蝶”字,轻轻的,就像吻在彩蝶的脸上一样。
当牧娃清醒过来,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一屡阳光斜照在阳台上,还可以闻到从外面漂进来的一阵阵花儿的清香。忽然,牧娃在整理彩蝶写给自己的那些纸条时,惊慌极了,发现那些小小的纸条竟然少了六张。牧娃惊慌地叫道:“啊,我还有些纸条在那儿去了?”叫着,又慌慌张张地重新在屋里找起来。牧娃像丢失了心肝宝贝似的,伤心的大哭起来了。
牧娃仔仔细细地找了一遍又一遍,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牧娃很清楚地记得,彩蝶一共写给自己五十六张纸条,每一张纸条,牧娃都是小心翼翼地夹在自己的那本厚厚的笔记本里。可是,现在却少了六张,而且那六张纸条都是最大的纸条,都是一张张完整的纸条。
是谁拿走了那些纸条呢?牧娃伤心地想,前一段日子,彩蝶下落不明,牧娃着急得几乎都要堋馈了,自己到底做过哪些事情,也很模糊。那六张纸条是不是牧娃自己带在身上,出去给弄丢了呢?牧娃也记不清楚,好像有,又好像没有。但是,纸条被牧娃带出去弄丢了的可能性比较大,难到有人会来拿那几张纸吗?对牧娃来说,这些纸条就是宝贝,但对别人来说,一点用都没有。是废物,是解手都不够用的垃圾。牧娃伤心极了,在房间里大哭。母亲听见了,飞跑过来,看见牧娃如此伤心,又害怕极了。母亲亲切的安慰着,又问其原因,可牧娃什么也不说。
今天天色颇佳,阳光明眉,鸟儿歌唱,像是欢迎一位远方而来的客人。牧娃要进城去读书,这件事情牧娃的父母早已打电话给牧娃的舅舅,叫牧娃的舅舅来接牧娃去学校读书的人。牧娃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时,已经十点多钟了。吃过早饭,牧娃随舅舅去学校上课了。牧娃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乡里人;告别了自己和彩蝶在一起的每一寸土地,告别了山村的寂静与孤僻。
沿着蝴蝶村村口对面的那条凹凸不平的马路向东行驶,绕山环水,大约行驶两百公里,就到了一个繁华的地方。高楼大厦平地起,万家灯光八方照,不是天堂,胜似天堂,美丽极了。白天,行人如海,车如流水;晚上,灯光辉煌,歌声如潮,像一位穿着星光灿烂的舞女的裙,美丽,漂亮,神奇。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城市。
城市里可不比乡下这么穷。乡里人居住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木房,旧的,破的。也有人住的是砖房,但是太少太少了,简直少得让人可怜。还有的人居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搭成的,真可谓“千根柱子打砥,万匹砖瓦封顶”。也有的人住的是土窑子,都是老祖宗用来烤烟的,旧的,破的,废弃的。但是,在城市里,绝大多数人居住的房子都是富丽堂皇的砖房。有的人住的是高楼大厦,气势非凡;也有的人还是住在豪华的别墅里,享受着幸福的甜蜜。即使是最穷的这种人,住的房子都是砖房,只是有点儿破旧而已。要是在乡下,这种在城市里算是最穷的人也称得上“富翁”,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城市里也有木房,那也只是在离城市较偏僻的地方,是极少极少的。而且主人根本没有住这些木房,都是租给那些从外地来城市里打工的人。
在城市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彩电,冰箱,DVD,沙发,就连睡觉的都是熊猫斯床,还是名牌货呢。在乡下,谁家要是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也算的上是非常富裕的了的大户人家了。
在乡下,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阡陌交通的田间小道,几乎“水泥”这个东西都与村里人绝缘。但到了城市里,仿佛都成了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里,不光是人们住的房子都是水泥和砖造的,就连人们走的路都是用水泥铺成的。在乡下,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石桥”这个东西是啥玩意儿。在乡下,村里人都是在河水比较浅的地方垒着一些大石头,过河的时候就从这些石头上面走过去,叫石步。在城市里,也许城里人根本连石步是啥玩意儿都不知道,在河边几乎连石步都找不着,河的两岸都是用石桥相接的。许多桥面上还雕刻着古代的诗歌,书画,好生气派啊!
除了居住有所不同之外,当然还有穿着也不同。在乡下,村里人穿的都是破旧的粗布麻衣,补了又补,缝了又缝。有的人家穿的衣服已经是传了好几代人了,但也有的人家,连穿的都没有。有的小孩子们都是打着全裸在村里跑来跑去,好无拘束。难道这些孩子们是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艺术美吗?不是,当然不是。是没钱,**的,实在是没有办法啊!仔细想想,在父母的眼里,男娃崽就是家里的“小祖宗”,如果有钱的话,谁会让自己的“小祖宗”赤身**呢?有的家庭稍好点的人家,就把好点的衣服,只要是没有上过补丁的衣服,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当宝贝似的珍藏起来,等到村里过大事,或者是过节的时候才穿在身上。这时,总能得到别人惊奇地赞美声:“真看不出来,平日里穿得破破烂烂的,今日里倒穿起伽沙来了,真是有钱人不露相啊!”
但是,城里人却截然不同了。绝大多数人穿的衣服都是几十元一件的,几百元一件;都是自己喜欢的,想什么就选什么。村里人就没有这个好运,能选吗?有机会可选吗?有选择的余地吗?肯定的回答是,没有,绝对没有。在城市里,甚至有的人穿的衣服都是几千块一件的,几万块一件的,气派极了,潇洒极了。古人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不错,即使长相如何丑陋的人,只要有钱,经过精心打扮,也能变成“美男子”,足以令那些“美女子”倾倒在自己的脚下。可是,“美女子”看重的却是闪闪发光的金钱。然而“美男子”却很喜欢。对那些有钱的人来说,这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可悲,村里人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了,连什么叫“享受”都不知道。真的是不知道吗?村里人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敢去想,只知道每天除了干活还是干活。难道这些人不是怪胎吗?
村里人和城里人的生活更是天壤之别。在乡下,绝大多人吃的食物都是红薯饭,玉米饭,洋芋饭,极少数人才能吃上纯白的大米饭。有的人家天天都是喝地瓜汤,甚至有的人家根本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常常都是饱一餐,饿一天。但是,对城市里的人来说,每天都是吃香的,喝辣的,每天都少不了要吃鲜美可口的肉。即使有一餐没有肉,但生活也总比乡下人富裕多了,大米饭总不会少吧,两菜一汤总不会少吧。总之,是人都知道,城市里的人总比乡下的人幸福多了。谁不想到城市里去生活呢?可是,没钱,去得了吗?能去吗?谁不想生活在那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美丽繁华的城市里啊!即使有些路过城里的人,也只能是饱饱眼福,天黑了,想找个地方休息都不敢。太贵了,住一个晚上,就要花几十块的房租费,这可要当自己一个多月的收入啊。村里人大饱眼福之后,宁肯摸着夜路回家,也绝对在城市里租上一晚。对城市里的人来说,曲曲几十块钱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但对乡下人来说,似乎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城市里到处都有超市,都有购物街,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应有尽有,让人看得眼花燎乱,目不暇接,心动不已。城市里的人和乡下的人的思想都不一样。乡下里的人的思想都非常落后,十分封建,而城市里的人的思想要开放多了,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能得到父母的关爱,都能吃香的,喝辣的,都能住进漂亮的房间里,都能穿一身漂亮的衣服。不仅如此,孩子们还能拉着父母的手,哼着小调出去逛街,在超市里慢慢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玩具,又提着自己喜欢的东西高兴高幸地回家。这种事情,在乡下是绝对不可能的,简直就是一种妄想,是一个童话。
在城市里,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都能坐在宽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教室都是砖建造的,学校四周都围着围墙,用来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校园里有花草树木,奇山怪石,样样都比乡下强。在乡里,绝大多数都是男孩子读书,教室就是一间木房,破旧不堪,连坐的椅子都是发了霉的。学校四周没有任何东西围着,直接与农田相连接,宽阔极了。村里的猪呀,牛呀,像小孩子似的天天跑到学校去和小孩子们嘻戏,给孩子们的人生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险。可是,一没权,二没钱,谁能该变这种命运呢?谁都晓得,没有钱就能享受高档生活,那是不可能的;谁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天上掉下了一个馅饼,也会被砸死的。但村里人的精神似乎已经麻木了似的,宁肯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半亩田,也不愿意送女娃读书,为村里人造福。
山村里,也有可以值得观赏的地方,那就是青山绿水,是大自然赏赐给乡里人的自然美。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可以欣赏了。但是,城市里的人就没有这个眼福了,只得在某些地方栽植一些树,设计几个花园出来,供人们欣赏。城市里的人无聊之时,就可以到花园里来转转,调节情绪。有些花园里的树木特别多,又青又可爱。有的花园里有花有草,有鱼有池;有山有亭,亭子是古式的凉亭。对老人来说,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拿着收音机到公园里来跳跳舞,打打太极拳,活动活动筋骨。对青年人来说,这可真算得上是一个约会的好地方。一对对情侣坐在某个角落里,搂搂抱抱,亲亲我我,无拘无束。有些老人看见了,总是**羡慕的目光,微笑着说:“现在的这些年青人,思想都开放了,多么恩爱啊!那像我们当年……”说到这里,老人总是伤心地垂下头去。如果在乡下,这种人早就被村里人吐沫而弃,骂作“狗男狗女”了。但是,这种事情在城里人看来,却成了一种享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真的,不仅仅是人有怪胎,就是这个世界也有怪胎。
在乡下,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到了晚上,田间小径,一片漆黑,村里人干活累了,早已熄灭了灯休息了,一切都变得静悄悄的。这与城市里不同。城市里,告别了乡村里的寂静与孤僻,变成了一个繁华的世界。从早到晚,车如流水,行人如海;歌声弥漫,锣鼓宣天。酒吧里的歌声,在上空蔓延,打落在路旁的小树下。路边都栽植着两排树木,像训练的队伍,整整齐齐的。而且,每隔一小段距离,就安着一只路灯,淡黄色的灯火与酒吧和歌厅里的灯火不同。
城市里到处都有酒吧,歌厅,这种豪华的地方,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只是为有钱有权的人吃喝嫖赌的,还有卡拉OK。可是,乡下人根本连什么叫卡拉OK都不知道。有的人愚蠢的问:“卡拉OK是什么东西,好吃吗?”如果另一个人也不知道卡拉OK是什么东西,也得好奇而又遗憾地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也没有吃过。”如果被城里人听见,总会大笑不止,骂上一句:“真是个愚蠢的乡巴佬。”
到了晚上,歌声弥漫,万家灯火,五光十色,像银河系里闪闪发光的星星,好生美丽,好生神奇。城里人非常喜欢在晚上出来逛街,特别是那些情侣们,在灯火辉煌,歌声弥漫的大街上,十指相扣,慢步而行,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啊!
在这座灯火辉煌,歌声弥漫,美丽繁华的城市里,蝴蝶村有一个娃崽在这儿的“第一中学”读高中。这个风度偏偏,被同学们称为“校男”的娃崽就是牧娃。牧娃在学校的名字不是叫牧娃,而是叫刘志强。
这座学校在城市的边境,依山旁水,空气新鲜,环境优雅,真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学校有三栋教学大楼,五层;两栋寝室,五层;一栋实验大楼,三层;一栋多媒体大楼,五层;一栋食堂大楼,三层。学校有大门,铁的,上面贴着“第一中学”。旁边有个门卫室,把门的是一位五十多岁,身体强健的老公公。校园中有花有草,有山有水。东面是体育场,南面是男生寝室,北面是女生寝室,不远处,有一个直径约四米的圆形鱼池,池中有荷花,金鱼,假山。池塘左边有一座凉亭,亭中有一桌,四凳,石头做的。牧娃除了学习,没有任何事情要做,每天都早早的坐三路公交车从舅舅家去了学校,来到这里看书,学习。
牧娃住在舅舅家里,离学校只有二三公里路。舅舅不准牧娃住在学校,一方面,舅舅可以监督牧娃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可以照顾牧娃。
牧娃的亲人几乎都是吃国家粮的。舅舅四十来岁,面目凶恶,在市里当书记;两个儿子去年都分在了外省工作,一个叫张少坤,当公安干部;另一个叫张少梁,在武警部队里当队长。外公六十岁了,依然宝刀未老,在公安局里当局长;外婆第五军医里当院长;伯伯在人民公社里当主任,还有的亲人是在派出所当所长。古人云:“官官相通”,牧娃家在官场上真算得上是一个大角色啊!
牧娃的舅舅家住的是豪华别墅,两个三十多岁的女拥人,还有一个转门给牧娃的舅舅开车的人。宅里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景色诱人,环境十分优雅,这是一个多么富裕的家庭啊!这仅仅只是城市里的一家而已。
每次放学,都有专车去接牧娃。前不久,亲人们听说牧娃为彩蝶的事情,把自己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差点气疯了。都骂牧娃“真是个没有出息的东西。”
牧娃有很多好同学,其中一个好同学叫张敏,是县长家的心肝宝贝。前些日子,张敏听说牧娃出了事情,非常担心,还和老师去看望牧娃来。牧娃回到学校,张敏就天天和牧娃在一起,一起去城外看风景,聊聊天,谈谈心,解解闷。牧娃每次想念彩蝶的时候,就看看那个绣着“蝶”字的蝴蝶荷包。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牧娃努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年年在全校排名第一。
牧娃的亲人个个都喜上眉梢,得意地说道:“咱们家的娃崽,天生就是当官的命。”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谎言无情心有情 ”内容快照:
『谎言无情心有情 』
四年前,牧娃收到彩蝶写来的那封来信,信~写着~牧娃好好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为村里人造福,彩蝶还在信~说四年后的八月十五在蝴蝶~~的大石头边见面。牧娃把彩蝶的那些话当圣旨,当使命似的,牢牢的记在心里,一刻也不曾忘记过。这件事情,除了牧娃的父~,其他人都应该是不知道的。转眼间,四个~秋的风风雨雨的日子终于过去了,一切仿佛都是在昨天。但对某些人来说,却像度过了四个世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