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后,魏、蜀、吴主相继称帝。魏国。曹魏5帝: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共46年。蜀国。蜀汉2帝:刘备、刘禅,共43年。吴国。孙吴4帝:孙权、孙休、孙亮、孙皓,共52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7月,刘备自称汉中王,立儿子刘禅为王太子。11月,魏王曹操上表给皇帝,推荐孙权为票骑将军,授予符节,兼任荆州牧,封为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入朝进贡,又将被俘虏的朱光等人送还,上书向曹操称臣,劝曹操顺应天命,即位称帝。曹操将孙权的信给大家看,说:“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吗!”侍中陈群等人都说:“汉朝的统治已经结束,并非只是今日。殿下您的功德,如同高山一样巍峨,天下人都寄希望于您,所以孙权在远方向您称臣。这是天意在人间的反应,所以异口同声,殿下应该正式登基称帝,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曹操说:“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还是当周文王【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之长。亦称西伯昌。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相传西伯在位50年,为灭商大业作好了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年97岁。曾因向商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yǒu)里,今河南汤阴县北,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其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吧。”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在洛阳,终年66岁。
黄初元年(220年)10月13日,汉献帝刘协在高祖庙祭祀,报告列祖列宗,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玺绶以及诏书,让位给魏王曹丕(曹操次子)。曹丕3次上书推辞,然后在繁阳筑起高坛,29日,登坛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是为魏文帝,建都洛阳。
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为争夺荆州,并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出兵30万攻打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损失惨重,逃回白帝城,章武三年(223年),因病崩逝,享年62岁,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黄初二年(221年)3月,孙权将吴的都城从公安(今湖北公安)迁徙至鄂,改鄂名为武昌(今湖北武昌)。8月19日,魏文帝曹丕派太常邢贞带策命,封孙权为吴王,为表示尊礼,加赐九锡。刘晔说:“不可以封孙权”。并说了很多理由,但是魏文帝不听。于是,孙权又在武昌筑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5月,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17日,文帝去世。其子曹睿即位,是为魏明帝。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4月13日,孙权认为自己的江山基本稳定了,于是在武昌称帝,东吴政权正式成立,这年孙权47岁。9月迁都建业(今南京)改元黄龙。文武百官都来朝会,孙权将功劳归于周瑜。追尊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庙曰始祖;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儿子孙登为皇太子,封长沙桓王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今浙江省)侯。孙权在位期间使用过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等6个年号。
早在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年)9月,张纮(东吴谋士,曾任长史之职)就认为秣陵(今南京)山川雄伟,地势险要,劝孙权将秣陵作为治所。后来刘备向东经过秣陵时,也曾劝孙权到那里居住。孙权于是修建石头城,把治所迁到秣陵,将秣陵改称建业。
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后,全部承用原有的宫室王府,不再增设改建,留下太子孙登及尚书九卿在武昌,让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并掌管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务,监督全国的军政大事。
孙权依仗长江天险,建立了东吴王朝,并持续了50多年,要是留在武昌那就很难说了。如果说楚威王对南京的贡献,就是首置金陵邑的话,那么孙权的贡献就是,在南京建立了中国江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王朝,对南京后来王朝的建立,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孙权放弃了经过秦汉400年经营已经富庶繁荣的秣陵旧城,选定依凭长江天险、利于军防的今南京市区的建业城址,营建新都。一般认为,建业都城是为南京真正成为城市之开端。当年的建业都城,因为“江东草创”,所以形制并不规整,宫苑亦显零乱,而且比较简陋。
当年东吴的城池宫殿大概是什么样的呢?建安十六年(211年),吴王孙权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毅然决定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山(又称石头成、鬼脸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现在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形势险固。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军情紧急时发出预报信号。
古代长江绕清凉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可见,此时的石头城已经十分萧条了。
孙权于229年9月,新辟建业都城于“虎踞龙蟠”之地。起初,孙权将今进香河西岸一带的原“讨逆将军”孙策的府第取名为“太初宫”,在周围筑起宫墙,加强防卫。247年,孙权在群臣的建议下改建太初宫,将旧的将军府全部拆掉。孙权本人也搬出旧宫,临时住到今珠江路南估衣廊一带的“南宫”,这座南宫本来是由太子专用的。改建太初宫所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利用拆除武昌宫殿的旧材,由长江顺流而下,运抵建业。改建工程持续了一年多,于248年的农历3月完工。改建后的太初宫周围有300丈。太初宫的南面开有5个宫门,其中正门叫公车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分别叫做苍龙门、白虎门和玄武门,正殿称“神龙殿”。此时,建业城中建有宫城和衙署、民居、寺院,城外有石头城、丹阳郡城,还有人口集中和商业繁荣的市场。其时,每有魏、蜀两国遣使至建业,无不叹太初宫之富丽明秀,赞不绝口。孙权创建的建业成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为日后南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至孙皓继位,穷奢极侈,犹嫌不足,又于甘露二年在太初宫东修建昭明宫,征集民工无数,令品秩两千石以下官员入山督促伐木,又令大开园囿,兴建七山楼观,耗资亿万。是以此宫比太初宫大了一倍有余。昭明宫包括大小殿堂几十个,正殿叫做“赤乌殿”。每座殿堂皆饰金玉,雕梁画栋,壁面上绘有以神仙和云气为内容的大幅壁画。在殿堂之站垒土作山,在山上盖起高耸的楼阁。这些楼阁均用珠玉作装饰,四周点缀着许多奇山异石。为了使殿堂之站终年都有碧波绿水,孙皓特命开凿“城北渠”引后湖碧波,巡堂绕殿。昭明宫的位置,大约在今成贤街四牌楼一带。孙皓自此移居新宫,于绿水红花间流连忘返,居金殿玉楼上醉生梦死。此是后话。
苑城,为东吴皇家苑区及宫廷禁卫营地,又称后苑,亦名建平园。在太初宫东、北。后主孙皓在太初宫建昭明宫,所占即为苑城之地。苑城不仅是皇室闲暇休息游玩之处。也是贵族子弟骑马射猎、习武练兵之地,可以容纳3000多名贵族子弟同时骑马操练,可见其地之广。北部有苑仓,也称仓城,是皇家最重要的仓库。存贮粮食等一应所需用品,有运渎直通苑仓,输送物资。苑城旧址即东晋、南朝建康宫所在地。
太初宫、昭明宫和苑城组成了东吴的“宫城”,它位于建业都城的中间偏北部分,几乎占据都城1/4的面积。当时都城的城周为20里19步,每边长约5里左右,都是土墙“篱门”(用竹篱做成的门)。都城的正门叫“宣阳门”。从宣阳门到秦淮河岸的“朱雀门”(又名“大航门”),正好是5里路。那里有一座浮桥,叫做“朱雀航”(又名“大航”),位置约在今中华门内镇淮桥稍东。从宣阳门到朱雀门的5里长街被称为“苑路”,也就是东吴的“御街”。
苑路的中央部分是皇帝专用的驰道,两旁是一般人员通行的大道,靠近驰道的一侧都筑有高墙,以免皇帝的行止被人窥知。
从苑路的南端开始,就进入了秦淮河两岸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并且沿着秦淮河向东、西、南三个方向延伸,其中最著名的是“横塘”和“长干”两个区域。“横塘”大概是指今“内秦淮”的中华门到水西门段的秦淮河两岸,这里是建业最繁华的商业区,当时最大的商业区。“长干”指今雨花台到长干桥一带,它既是商业区,又是高级官僚的住宅区。
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曾经在他的名著《三都赋》(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中,对吴都建业宫城有这样的描述:“崇临海之崔巍(高大雄伟),饰赤乌之韡晔(光明美盛貌)。”临海、赤乌,都是太初宫殿名。对“苑路”的描述是:“朱阙双立,驰道如砥。树以青槐,亘以绿水。玄荫眈眈,清流亹亹。”驰道如砥,天子之道,十分平直,路边树阴重重,流水潺潺。对商业区的描述是:“横塘查下(查浦,在横塘西),邑屋隆夸(房舍极度奢侈)。长干延属(东长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连),飞甍舛互(言栋宇相交互)。”足见当时建业宫城及商业区的奢华景象。
当时秦淮河两岸船来船往的繁华情形,有唐代诗人崔颢的《长干曲》为证。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其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金陵)人,自小不相识。”这虽是两首写男女情感的诗,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秦淮河上船来船往频繁的商贾活动。
西晋灭吴以后,建业城并未遭到很大的破坏,只是在行政区划和名称上作一些小的变更。
孙权在位期间,在周瑜等人的辅佐下,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的东吴政权已经拥有今长江中下游,南到福建、两广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他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他“亲自受田”,将驾车用的8头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农业生产。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时征调农民服徭役,以保证生产节气,又兴修水利,疏浚和扩大秦淮河水道,开破岗渎、运渎、东渠、潮沟等。由于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便于耕垦。其中常州、镇江、无锡一带,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期发挥了重要灌溉和通航作用。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冶金铸造业,秉承东汉继续发展;青瓷业也原先的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吴国的造船业、水上运输业也有长足发展。据《太平御览》说,吴国在长江上航行的大船上下5层,可容纳3千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海诸国。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孙权听说夷州(今台湾)有数万家,掳来可以补充民力,扩大兵员(搞笑)。于是,在黄龙二年(230年)春,派将军卫温与诸葛直将甲士万人前去夷州。究竟掳了多少人来补充民力,没有考证。由于海上交通发达,吴国的使臣曾多次泛海四出,如朱应、康泰远至林邑(越南中部)、扶南(柬埔寨境内)诸国,有的使者到高句丽(今韩国、朝鲜),并带外国使臣、商人到吴国。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据有关记载:吴国当时约有53万余户,230余万人,兵23万人,吏3.2万人(蜀汉,28万余户,94万余人;曹魏,66万余户,443余万人)。所辖地盘包括会嵇(今浙江绍兴市,东汉时辖14县)郡、吴(今江苏吴县市,东汉时辖13县)郡、丹阳(今湖北宜昌市,东汉时辖17县)郡、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东汉时辖17县)郡、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东汉时辖8县)郡、庐江(今安徽庐江县,东汉时辖8县)郡,共6郡81县。
赤乌五年(242年)正月,立孙和为太子。赤乌十三(250年)8月,废太子孙和;11月,立子孙亮为太子。太元二年(252年)正月,封孙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当时支谦、康僧会等先后来建康弘传佛法,影响颇大,佛教在南方民间广泛流传。孙权还曾问支谦以经中深义,并拜为博士,令和韦昭等一同辅导东宫。孙权还建造了金陵第一寺——建初寺。
赤乌十年(247年),康僧会来到建康,孙权接见了他,并提出要他炼“仙丹”。康僧会说;“我不会炼仙丹,但是我有舍利,这舍利可是神异之物,可以送你一枚。”孙权听了大悦。专门为这枚“舍利”建造了“建初寺”,是为江南佛寺创立之始。建初寺,据说就位于今南京中华门(聚宝门)外,是江南最早建立的寺院。由此开始,康僧会在东吴开始了长达9年的宗教活动。
康僧会,何许人也?据说,康僧会是康居(今伊朗一带)人,单名叫会。他10余岁时出家,人称“康僧会”,明解三藏。康僧会由交趾(今越南)入华至建业(今南京),设茅屋,置佛像,弘法。画家曹不兴从康僧会学画佛像,被誉为中国的“画佛之祖”。据传,东吴孙权时期,康僧会秉承佛旨,来到江南弘传佛法,广结善缘,曾东游于上海,苏州一带。一天,他路过龙华荡,只见这里水天一色,莽草遍野。因此地原是广泽龙王的故宫,康僧会和尚遂于此地(上海松江)欲建龙华寺。后来孙权又施资2万缗建龙华塔,以供奉五色舍利。后龙华寺屡经战火,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元年重建。
太元元年(251年)5月,立皇后潘氏,大赦。11月,孙权祭南郊返回后,开始生病。孙权下诏省徭役,减征赋,除民间疾苦。
同三国时代的其他第一代君主一样,孙权也十分会用人,并且在纳谏方面做得也很好,还善于听取反面意见。《三国志》记载大臣对孙权的评价:“提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三国志》记载孙权曾经说过: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故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对孙权作了一个全面、精辟的概括。
孙权能够得到这样的赞誉,因该是名副其实和当仁不让的。有人作了四点分析:
第一,孙权有个好祖宗孙武,好老爸孙坚,好兄长孙策,家财万贯,属于名门望族之后。比(刘玄德)刘备年少时以织席贩履维持生计,曾被讥为“织席贩履之徒”,不知要好多少倍。刘备虽有军功,但无钱贿赂上司,只做了个县令。曹操虽然出生在官宦世家,但他毕竟是养子身份。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
所以,孙权靠他老子孙坚的名望,打通关节,官至长沙太守。孙权还有一个人称“小霸王”的哥哥孙策,为他打下了东吴六郡,更收编了许多谋士良臣和骁勇善战之辈。这更增添了孙权傲人的资本。
第二,有个很酷的长相,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鬓,型貌奇伟,骨格非凡,相貌堂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字“帅”,不但长的帅而且“酷”。要是放在今天,这样的才貌,身后不跟一个加强排的“女粉丝”才怪,也不知有多少美女靓妹崇拜得死去活来。所以,孙权能够拥有10个老婆,就不奇怪了。
在陈寿《三国志》男性的美人榜上:吴国的孙权、孙策、太史慈、孙桓、诸葛瑾、周瑜、鲁肃等赫然在目。魏国只有魏明帝曹睿、刘表、公孙瓒、荀彧等;蜀国只有诸葛亮、赵云、许靖、糜竺等,根本找不到曹操和刘备的名字。曹操的相貌:“身长七尺(按照一尺合今24.2cm计算约为1.69米),细眼长髯(眼睛小、胡子长)。”
据有关记载刘备的相貌15字:“身长七尺五寸(约为1.82米),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耳够大)。”曹操稍矮了一些,刘备身高是够了,但手臂太长、耳朵太大了一些,上不了美人榜也属正常。孙权身高不详,但他父亲孙坚身长八尺,合今天约1.93米。其子孙权应该不会太矮。
第三,器重人才,善于纳谏,知人善任。掌权之初,“以兄事瑜”,对周瑜信任重用。周瑜死后,对鲁肃、吕蒙、陆逊等将领都信任重用。这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豁达大度的做法,令今天的许多领导也为之汗颜。曹操素来生性多疑,刘备虽善用人,但过于暧昧,喜欢做秀(茅庐也要三顾之)。
第四,孝顺求全,孙权老母(**、乳母、养母)冲他发了一个脾气,他一咬牙嫁了妹妹孙尚香,心甘情愿地做了刘备的大舅子,刘备大孙权22岁。结果虽然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但是,孙权的目的基本上还是达到了。其一,听话,由于听“母亲”的话而成全了一个“孝”字。其二,就这桩买卖本身而言,周瑜虽然出了丑、丢了面子,但孙权还是赚了,原先刘备刘皇叔至少是他叔叔辈的人物,一转眼间就成了他的妹夫,这不是赚大发了么。
然而,晚年的孙权“多嫌忌,果于杀戮”,日益骄奢,宠信吕壹,丞相顾雍无故被杀,大将军陆逊忧愤而卒。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接班人没选好)。太子孙登夭折后,其他儿子们为了王位明争暗斗。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孙亮为太子,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使本已凸显的内部矛盾更加复杂化,其身后的吴国最终沦落为党争剧烈、暴政盛行的黑暗王朝。
太元元年(251年)“秋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深八尺,吴高陵松柏斯拔,郡城南门飞落。”(《三国志?吴主传》)
吴孙权太元元年(251年)8月,大风,江海涌溢(疑为海啸),平地水深8尺,拔高陵(孙坚陵,在江苏丹阳县西)树2000株,石碑蹉动,吴城两门飞落。……明年,权薨。”(《晋书?志?第十九》)这两段史料记载的意思为,凡帝王之死都是有预兆的。
太元二年(252年),也就是“疑为海啸”的第二年,孙权病情危重,召诸葛恪、孙弘、滕胤以及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等人入卧室内,嘱托后事。4月,孙权——雄踞江东的杰出政治家病死于建业宫中,享年71岁,在位24年。葬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之南的**上,这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权因避祖父孙钟名讳,而将钟山改名蒋山,孙权陵因葬在蒋山而称作蒋陵。是山遂名孙陵岗,又称吴王坟。庙号太祖。谥曰大皇帝。太子孙亮即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兴。
之后孙权的夫人步氏、后妻潘氏及太子孙登也移葬这里,即今之梅花山。孙权墓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古代帝王陵墓,但并不豪华,陵前无神道,墓上无建筑。以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子朱标也葬于孙陵岗附近的山上,后人在山上种植了大量的梅花,俗称梅花山。目前植梅面积410亩,品种230个,总株数达13000余株,规模堪居全国之首。
为纪念孙权,199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梅花山东麓新建了一座孙权故事园。园中心是一尊高大的孙权石像,高5.1米,石像西南侧,有一座扇形孙权故事画廊,嵌有12幅孙权故事浮雕石刻,生动再现了东吴大帝纵横驰骋的一生。
近年来,有关部门利用现代精密磁测技术,对整个梅花山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结果发现,在“博爱阁”南侧附近有巨大地下构筑物,呈“甲”字形状分布,且墓道之门可能向西。专家们初步推测,这一构筑物极有可能与孙权陵墓有关。
相比楚威王熊商在金陵置邑来说,孙权开创了在南京建都的先河,还修建了如此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东吴宫城,对后来其他王朝在南京建都立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妃嫔传》选录:
①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孙权元配,没有生子,抚育了孙权妾生的儿子孙登。父亲谢煚是汉朝尚书郎、徐县县令。权母吴夫为孙权聘谢氏为妻,谢夫人很得孙权宠爱。后孙权娶姑母孙女徐氏,要谢夫人屈居徐氏之下,谢夫人不肯,渐失孙权欢心,抑郁而死,孙登也很早就病死了。
谢夫人去世10年后,其弟谢承被任为五官署郎中,后升为长沙郡东部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武陵郡太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撰写《后汉书》一百多卷。后来因孙权有了更美丽的二奶,就被冷落,抑郁而死,孙登也很早就病死了,这是东吴的不幸,因为这位曾经的太子品德才能都是很得吴国百姓好感的。
②吴主权徐夫人,孙权的表侄女儿,虽然是位二婚,但是仍然使谢夫人失宠。当初,徐夫人本已嫁了同郡的陆尚,岂料陆尚早死,孙权就把她娶过来,她抚育孙登,使之当上太子,群臣看到这种情况,就建议孙权立她为后,由于徐夫人爱吃醋,所以孙权未同意,后来又将她废了。
③吴主权步夫人,淮阴美女,与丞相骘同族。孙权夫人之中最漂亮的一个,她最大的优点是不爱吃醋,不但不与其他夫人争宠,反而经常给老公介绍靓妞,孙权也因此最宠爱她。步夫人生有鲁班和鲁育两位公主。长曰鲁班,字大虎;少曰鲁育,字小虎。
孙权追封其为皇后。策命曰:“惟赤乌元年闰月戊子,皇帝曰:呜呼皇后,惟后佐命,共承天地。虔恭夙夜,与朕均劳。内教脩整,礼义不愆。宽容慈惠,有淑懿之德。民臣县望,远近归心。朕以世难未夷,大统未一,缘后雅志,每怀谦损。是以于时未授名号,亦必谓后降年有永,永与朕躬对扬天休。不寤奄忽,大命近止。朕恨本意不早昭显,伤后殂逝,不终天禄。愍悼之至,痛于厥心。今使使持节丞相(醴陵亭侯雍)〔醴陵侯雍〕,奉策授号,配食先后。魂而有灵,嘉其宠荣。呜呼哀哉!”葬于蒋陵(今南京紫金山麓)。
④吴主权王夫人,琅邪人也。黄武年间选入官中,生下孙和,得宠程度仅次于步氏。步氏去世后,孙和被立为太子,孙权欲立王夫人为后,步氏长女孙鲁班素来憎恨王夫人,就不断在孙权面前诋毁她。孙权卧病,孙鲁班又说王夫人面露悦色,孙权大怒,对王夫人痛加斥责,王夫人无从辩白,在忧惧中去世。孙和子孙皓被立为帝,追尊王夫人为大懿皇后。封三弟皆列侯。
⑤吴主权王夫人,南阳人也,以选入宫,嘉禾中得幸,生孙休。及和为太子,和母贵重,诸姬有宠者,皆出居外。孙休即位,遣使追尊曰敬怀皇后,改葬敬陵。
⑥吴主权潘夫人,会稽勾章人。父亲是一名官吏,因犯了法被处死。潘氏和妹妹被一起送进了官府的织布作坊。一次,孙权看到了潘氏,喜欢上了她,便将她召入后宫。潘夫人受到孙权的宠幸后,有了身孕。一天,潘夫人梦见有人将一龙头交给了自己,她把龙头接了过来,不久便生下了孙亮。
潘皇后虽然妩媚动人,性格中却充满野心。想方设法要把袁夫人置于死地。当孙权病重时,竟向孙宏询问西汉吕后行使皇帝权力之事。。孙权的病势越来越重,潘皇后竟然喜形于色,恨不得孙权能马上死掉。
一天,潘皇后在寝宫昏睡,她平日虐待宫女,宫女们生怕她当了女皇之后会更加残酷地对待她们,于是趁机用布帛将她缢杀,又宣称她是暴病而死。之后,孙权杀了所有侍候潘夫人的侍妾。不久,孙权病逝,潘皇后与他一同葬于蒋陵。
⑦袁夫人,袁术的女儿。这位夫人可以说是最自知之明的一位,没有子嗣。步夫人得病去世,孙权打算立袁氏为皇后。袁氏以自己没有儿子的理由推辞了。
⑧仲姬夫人,生孙奋为齐王,出居武昌。
⑨此外,孙权还有一位赵夫人,她善于绘画,笔触构思巧妙无双。据说她能够绘制表现全国“江湖九州山岳之势”的地图,还能在手指间用彩丝织成云龙虬凤图案的锦,大的超过一尺,小的只有一寸,宫中称她为“机绝”。后来有贪宠求媚的人诬陷赵夫人总爱在国君面前炫耀自己。赵夫人因而被废黜,失去了以前的宠幸。但是她超绝的技艺仍被载录在史书上。后来吴国灭亡的时候,不知她流落到了什么地方。
(5)后人评价。
——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山阳公载记》)。孙权的长像是上身长,下身腿短。据相书记载,这样的人是难以做别人的手下的,也就是一定要自己雄霸一方,所以刘备认为要赶快离开他。于是星夜跑掉了。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诸葛亮: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孙策: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周瑜: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鲁肃:①将军神武命世。②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帝论》)。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资治通鉴注》)。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三国演义》)。
——辛弃疾(宋朝词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毛泽东:说到孙权,他是个能干的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毛泽东读古书实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道出了,东吴政权最终亡国的根本原因。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内容快照:
『十代故都之东吴帝国①』
(6)孙权家族。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一生共娶了约10个老婆,生有7个儿子,3个~儿。7个儿子,均非一~所生。其中~儿子和一个孙子当了皇帝。长子孙登(宣明太子),字子高。黄龙元年,孙权立为皇太子,年33卒。《三国志》陈寿评价:孙登居心所存,~为茂美之德。次子孙虑。字子智。黄武7年,封建昌侯。《三国志》陈寿评价:“①少~惠有才艺,权~爱之。②虑以皇子之尊,富于~秋,远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