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抗日宣传
又是王家庄赶集的日子。
杏花河边的集场上,赶集的人来来往往,讨价还价声、见面打招呼声、驴叫声、小孩子的哭声……混成一片。
铁匠铺子里的“叮当”声,有节奏的响着。黑脸庞,敦敦实实的高柱子在师傅王铁匠的指挥下,抡着大锤。王铁匠手中的小铁锤指向哪,高柱子的大锤就落到哪儿。
王焕臣走进铁匠铺子,招呼一声,“柱子,散了集到我家走一趟,别忘了。”
“是,三少爷。”高柱子手中不停,嘴里忙答应着。
“顺便去叫一声徐老栓。”
“你放心吧,忘不了。”
这时候,蹲在铺子里正等着拿铁锹的有堂媳妇问:“三少爷,是不是又要宣传打鬼子呀?”
“鬼子都打到家门上来了,国军都吓跑了,还打什么打?”高柱子有些气愤地说。
“我看这一回是完了。”有堂媳妇沮丧地说。
王焕臣问:“有堂嫂子,咋得完了?”
“三少爷呀,新四师都跑了,谁还能给老百姓撑腰啊?这些鬼子还不翻了天呀!”
“还有共产党啊!”高柱子说。
“共产党又没枪,又没多少人,咋能打鬼子?”有堂媳妇不相信地摇了摇头。
“越是这时候,越是要团结起来。”王焕臣坚定地说:“国军吓跑了,还有咱广大老百姓,我们要组织起来,成立区政府,成立武工队,带领大伙儿打鬼子。”
“这能行吗?”在旁边的另一个妇女问道。
“您放心,嫂子,国民党跑了,还有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和保护伞。”
“真要是这样的话,就好啦!”
一直没吭声的王铁匠叹了一口气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咋就不一样呢?他们平时耀武扬威,吆五喝六的,鬼子以来怎么就熊了呢?这两天刘秃子他们也不见了人影。”
“师长都跑了,他刘秃子一个小小的排长,还不比兔子跑得还快?”王焕臣笑了笑说:“大叔,共产党什么时候也不会撇下老百姓不管的。刘秃子他们都是草包,打鬼子不行,连土匪也不敢打。”
“是呀,‘王坏种’这回可是恶有恶报啦!”
“到底咋回事?听说他闺女遭了土匪。”铺子门口有人问道。
“咋回事?”王铁匠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一把汗说:“前几天他‘王坏种’不是嫁闺女吗?大沟村的那个人我见过,高高瘦瘦的,像个麻杆,比‘黄阎王’好不到哪里去。不知这‘王坏种’咋相中的。他闺女起初是死活不愿意,可也没办法。那天早晨卯时就来了人,抬着嫁妆,吹吹打打往大沟走,刚到马嘶沟,就听一声枪响,从沟边跳出一些人来,手里都拿着枪和大刀。迎亲的都吓跑了,只剩下‘王坏种’家的闺女,连人带物都给抢了去了。这是可惜,挺好的一个闺女,咋就生在‘王坏种’家。”
有堂媳妇看了看高柱子:“柱子,你不是和杏儿挺好吗?”
王铁匠瞪了有堂媳妇一眼,看了看低着头沉默不语的高柱子,然后说:“有堂媳妇,你怎么那壶不开提那壶呀!你也不想想,‘王坏种’这种人,怎么能把杏儿嫁给柱子?”
“说得也是。”有堂媳妇点点头。突然又想起一个问题:“大叔,你说会是什么人干的?”
“兔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尹疯子一伙。”
“他胆子也忒大了,敢惹‘王坏种’?”
“哼!‘王坏种’算啥?刘秃子带人去追,去哪里追去?回来会挨了‘朱长脖’和‘黄阎王’一顿骂,他没敢支声,当天就不见了人影。”
“这种人,就是这样。”“逮不住兔子扒狗吃。就会欺负没能的。”……
高柱子手里擦着汗,听着别人在议论纷纷,心里如刀搅一般。作为邻居,杏儿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两个人两小无猜,也算不上你有情我有意。可是他只是一个穷铁匠,“王坏种”又怎么能愿意把杏儿嫁给他呢?当他知道杏儿要出嫁时,他痛不欲生,可后来一想,只要心上人过得好,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谁想到,会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叫“尹疯子”劫了去,还能有好?他怎能不替杏儿担心呢?
王焕臣看了一眼高柱子,转身出了铁匠铺子,迈步向旁边走去。走不多远,就看见铁匠铺子左边的大柳树下,一大群人正围着宋长河,听长河在演说呢——
“国民党新四师都跑了,白胖子、刘秃子也跑了,可是鬼子要来了,土匪也来了。咱们老百姓还能活吗?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咱们要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头,只有这样,才能打鬼子。大家别怕,鬼子也不是三头六臂,他们也是人,而且个子不高。但他们的心毒着呢!到处抢光、烧光、杀光,不把咱中国人当人。你向他们屈服不行,你越软他们越欺负你。咱们大伙只要敢站出来,跟他们斗,他们就会害怕的,他们也要吃喝拉撒,也要睡觉,我们可以跟他们藏猫猫,打游击,一个一个的消灭他们……”
“宋先生,那么多鬼子,咱们能打得过来吗?”有人问。
“鬼子人是不少,可是咱们的人不是更多吗?中国有四万万人呢!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鬼子淹死。”宋长河笑着说。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
“咱们没枪没跑的,咋跟他们干?”又有人问。
“鬼子的枪炮是很厉害,但他们人生地不熟。咱们这里山多沟多,他们的炮用处不大。咱们没有枪,可以用大刀,用镢头,啥都行。只要打死几个鬼子,咱们不就有枪了吗?”
人群中有人问到:“老百姓一听到枪响,就都吓跑了,又没有人指挥,怎么能打仗?”
宋长河环视了一周,大声地说:“过几天,咱们要在岳庄召开大会,成立咱们的区政府,领着大家一起打鬼子。”
“对,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王焕臣接上话说。
“三少爷,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你给大伙儿说说吧!”一个白头发的老人说。
“刚才宋先生说的已经很好了。大家回去后,动员一下自己的亲戚朋友,让大家一起来抗击日本小鬼子。过几天,咱们成立了区政府,就要招收一些区丁,武装起来打鬼子。你们的亲戚朋友有愿意参加的,可找我俩报名。”
这时候,小俊匆匆跑过来,大声地喊着:“少爷,大老爷找你有事商量,让你快回去。”
王焕臣答应一声,转而对宋长河说:“文远念叨着你呢,长河,一块到我家去吃饭吧?”
“不啦,我还有事要赶回祝家庄。你快回去吧。”
“那好,改天见,我先走了。”王焕臣转身往回走,宋长河也向祝家庄走去。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中又布满了乌云。又要下雨了吗?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第九章、教育家”内容快照:
『第九章、教育家』
又过了几天。这一天,天~得出奇。杨希玉吃过早饭,拿了一把蒲扇,提了一个马~,一边扇着,一边慢慢地走到岳庄大街~来。天虽然~,但大街~依旧~闹。这岳庄大街,两边店铺林立,酒楼、钱庄、油坊、~房、染坊,一字儿排开。人来人往,~闹非凡。这样的繁华已经几十年了,在杨希玉的记忆里,~小时候这里就这么~闹。街西头那棵大槐树旁,有一~~井。辘轳转也转,已经转了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