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我和母亲 [目录] > 第2章

《我和母亲》

第2章苦难的童年

作者:美泉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民国14年深秋,世道混乱,土匪出没,人民困苦的云南边陲,隶属于现思茅地区的通关镇沉寂在萧瑟的秋夜里。离通关不远有座大山的半山腰上,有十户不到人家的一个小村子,叫佧多寨。几棵茂密的核桃树,掩映着村中的茅草房,村前一大片苦荞地,四周浓密的丛林和杂草,显现出**村的与世隔绝和落后。一日偏晌,寨子脚几棵柿子树掩映中的一间茅草房内,传出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户主姜有光的第三个小女儿降生了,全家人没有太多的欢喜,(但从此就有了我的母亲,才有了我们姐弟)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多一个人多一分父母的辛苦。

姜有光家其祖上是清末从山西充军来南蛮的,其父叫姜顺昌,生有三子,他是老二。之前,已生有一男二女,由于家境并不宽裕,三女儿的出生,并没有给他带来欣喜,反而愁容满面,是啊,多添一个人吃饭,就多苦父母几分。但既然她有命来到世间,就要好好帮她领大,父亲给她起名,叫白依。也许是她生得洁白俏俊和性格温顺乖巧的原因(此段历史来自姜发荣的《坎坷人生》)。

在风雨磨难中,村前的核桃树绿了八回,屋前的柿子摘了八次,小白依已长到八岁,瘦小的身子在父母及哥姐的爱护下娇小可爱。不幸的是在她六岁哪年,母亲因病死了,大人们哭得死去活来,而不懂事的她不知道母亲已死,像往日一样赖睡在遗体旁不肯起来。幼年丧母是人生一大不幸之事,注定了白依一生苦命的日子。八岁这年,越穷越见鬼,几个月内,家中连续发生了三次火灾,不但烧毁了茅草房,什物家具毁于一旦。此时大哥姜志诚已成家且有了两个儿子,但生活的艰辛仍然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在万般无奈之下,父亲不得不把小白依抵债给华竹箐的地主郭尚达家当丫头,自己随他人走坝子去了,从此一去不返,多少年后,听说死在勐海还是橄榄坝。八岁的小白依,从此以后无父无母,年年岁岁饱受地主的欺凌。当时她父亲本可以用两个长女中的一个去抵债的,应该说她们年长一点该更不可怜一些,但老郭家指定要白依,说是小白依长的漂亮。

小白依到地主家后,其大姐这时也出嫁了,大哥姜志诚担心有人逼债,随人到镇沅的按板井盐厂当劳工,家中实际只有二十二岁的大嫂领着两个侄儿和二姐艰难度日,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生活下去,领着儿子到处帮人度日,同样受尽了人间艰辛与磨难,此是后话。(此段历史部分来自姜发荣《坎坷人生》)。

八岁的人呵,该是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饭烫着嘴会哭的年龄。苦命的小白依,哭喊着离开了家人,去到老地主家。既然当到地生,那还会良心好,一床破席子,几件烂衣服丢给白依,喂猪烧火抬水洗衣服全是她的事,吃的是他家吃剩的馊汤剩饭,睡在猪厩旁,更悲惨的是经常打骂,原本弱小的身体皮包骨头,在地主、地主婆、小姐少爷的折磨中过着非人的生活。

记不清了多少次挨打受骂。记得有一次,喂猪食抬不动瓦盆,不小心打烂了,郭尚达大怒,两个耳光把小白依的脸打肿,还罚顶着一盒水跪着,一天不准吃饭,最后晕死过去。像这样的惩罚经常发生,这并不是编书,后来由她本人亲自说给儿女听。当时,亲人们全都散了,各讨各的生活,实在无能力来照管看望她。所受的磨难,在解放后的诉苦会上,多少人听你讲叙后,像看当时的《白毛女》一样哭得泪流满面。

山区农村的地主,事实上仅是比其他人更富一些罢了,平时生活相当小气和刁钻。几年以后,哥姜志诚从按板井回来去看她,看到小妹吃着猪狗食,穿着破烂裳,还被非打即骂,倍受折磨的惨状,老实巴交的他不禁泪流满面,恨自己无能力把小妹赎回来。在那个年代,自己儿多母苦,实在没有能力顾及兄妹之情。

一棵草一滴露水珠,苍天既然生你,就不会轻易让你消逝。在不断的磨难中,小白依如山中的蒿草,顽强的一天天长大。

在新平城郊有个村子叫小河边,史姓人家从清中期家族旺盛,听说出过文武状元(后来我长大看到老祖坟的规模,上有狮子,下立标杆,也许是真的),离小河边村不远的照壁山脚有个绿树环绕、山清水秀的村子叫阿秀,史家因阿秀寨脚有几十亩田地,分了一支人前去照管,之后就定居生存下来,这就是我家。面临解放的头几年,我的爷爷因抽大烟把田地逐渐抽完,到三十六岁就烟瘾引发无钱买抽而死,当时父亲才六七岁,哭喊着到小河边找着他的几个叔叔,他们因爷爷是抽大烟卖田地死的而毫不同情,更何况人穷亲戚早已看不起,父亲小小年纪跪得脚肿,家中奶奶又是小脚,毫无主意,还有一个小儿子才四岁多只知道哭。经过父亲苦苦哀求,他三叔同情孤儿寡母,出面草草把爷爷弄到村后叫娃娃坟的荒山上埋葬,多少年后父亲回乡多次找寻连尸骨都找不到,早就开成了田地。爷爷死后,奶奶吃力的扭着小脚,到城里帮人洗衣服,磨豆腐,后来炒瓜子卖,艰难度日。父亲十二岁那年,听亲戚说有个三娘原嫁在城里的一户财主家,后因丈夫夭折,年轻守寡。通关华竹箐的财主郭尚达之子到新平做生意,经人介绍父亲的三娘年轻漂亮,就与主家谈妥买回平地做二房,当即出200块花钱请人用滑杆抬回平地。父亲看在新平日子越过越艰难,就与奶奶说要到平地找三娘,苦钱回来养家,奶奶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得同意。父亲一人一路帮人,步行千里去找他三娘,目标就是通关的平地。从此,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他独自一人闯江湖,足迹踏遍景洪、瑞丽等云南边境和南亚的越老缅等国家,四十多年后才携妻带儿回归故里。(详情请阅本人拙作《我和父亲》。说了以上一大段,是说明父亲到平地后才相识了母亲,也才有我在此写这些)。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千里的姻缘”内容快照:

『千里的姻缘』

1948年,~放的~~席卷全国。国民党军队如风吹残柳,溃不成军。号称王牌的122军43师,在~放大军的追~和当地边纵的围歼~节节败退,从元江大桥~战打到官听街战役,平地对面的官厅街,几天几夜,~炮~不息。后来的毒品盛产地金三角,就是败军退到那地方后形成的三不管~领地。在磨难中像小猪小狗一样生存的小白依,此时已长成方圆数十里闻名的~,窈窕的~材,白里透~的皮~,~旧的~~仍衬托

~~

>> 阅读第3章 千里的姻缘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