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针神 [目录] > 第1章

《针神》

第1章作品相关

作者:华汉针神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针灸,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奠定了中国一部极其厚重的历史。在中国众多古文明中,尤数“四大发明”最为璀璨,最为举世瞩目。“四大发明”,是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体现。

然而,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上,除“四大发明”之外,还有一些发明,同样意义深远价值非凡。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与深厚的内涵。

比如针灸,便是其中之一。

随着中医学被人类广泛的应用,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针灸,越来越令世人瞩目;其神奇的功效,越来越令世人高山仰止,惊叹不已!因此,如果我们把针灸列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不为过。

与“四大发明”一样,针灸走过了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一部针灸史,便是人类与疾病顽强斗争并逐渐战胜疾病的斗争史。

针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候,虽然没有专用的针刺工具,但聪慧的祖先们,却早已学会用砭石治病、疗伤。

这便是针灸的雏形。

新石器时代,随着我们的祖先对石器磨制技术的掌握越来越熟练,他们能够把粗糙的石头磨制成各式各样的形状。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一根长4.5厘米的石针,经考古专家鉴定,这便是最原始的针灸工具——砭石。人类文明进入青铜时代后,针灸工具也随之脱离了石器时代,开始利用金属器皿作为针刺工具。

祖先除留有实物外,还有许多有关砭石的文献记载。《左传》有“美灾不如恶石”,即是说对治疗疾病用火烘不如用石疗;《山海经?东山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箴石即砭针。这些关于砭针的文字记载,与考古挖掘的文物一样,都证明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实事:古人以砭石治病,由来已久,数不胜数。而上述等等著述,无不也在阐述一个道理,即针灸自古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内经》,是我国保存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中医经典巨作。《内经》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医理论的诞生,也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而经络系统,则是针灸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在《内经》一书中,以药物治疗的病例仅有十三方,用针灸治疗的病例,则多达100余种。所以说,《内经》是一部关于针灸方面的经典著述,并最终完善了中国针灸的理论体系。

进入隋唐以后,针灸学又进一步向着纵深发展,在针灸临床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针灸著述颇丰,如,《黄帝内经明堂》、《黄帝明堂灸经》等。到宋元时期,针灸越加盛行,理论与实践,都有相当的建树。针灸这门神奇的学科不仅吸引了众多专家倾尽心力,终其一生,也使不少文人墨客心向往之,情有独钟,出现了不少有关针灸方面的歌赋。由于歌赋朗朗上口,易于传颂,于是针灸便愈加的民间化、通俗化、生活化。至明代,又有大量的针灸专著问世,如《针灸大全》、《针灸四书》等。而即便对针灸学较为冷淡的清朝,在官方编辑的《医宗金鉴》中,也收有“刺灸心法”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60年代,中国医学院首次设立了针灸推拿系。80年代后,20余所中医学院相继成立了针灸系。而针灸方面的专业书籍,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了颇具规模的成立大会。会后,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探讨活动。

而在经络方面,随着对经络可见现象及经络感传的研究,发现许多疾病均可以显现在经络上,并通过经络进行治疗。其实早在50年代,人们通过不断研究实验,就发现了经穴有电学的特异性,穴位有高导电性等特点。从60年代开始,又对腧穴进行解剖研究,对已知的361个穴位做了详细的解剖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针灸用具也在不断变化改进,以石具、铁具、青铜具做针灸用具的时代,早已彻底结束。目前最常用的针具,便是人们常见的九针中的毫针!

的确,针灸小,针灸灵,针灸能为人们治愈多种疾病。但是,普通人想要用针灸治病,必须找专业医生,倘若运气不好,碰到非专业的庸医,或者坑蒙拐骗、谋财害命的江湖骗子,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加重病情,丢了性命!这是因为,人体穴位经络太过纷繁复杂,即便是非常专业的医生也很难保证,一定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人体的每个穴位。

这就为针灸的普及,带来很大的障碍。

那么,能不能让普通百姓在家里就能享受到针灸的治疗呢?

能不能让古老的针灸与现代科学来一次完美的联姻呢?

能不能让针灸像冰箱、彩电一样走进千家万户,像手机、电脑一样摆在广大寻常百姓家中,方便、简捷而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神奇的作用呢?

有一天,有一个人,开始了这个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这个人用了二十年时间,最终将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个人叫郑明德。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节 爱捅马蜂窝的少年”内容快照:

『第一节 爱捅马蜂窝的少年』

在陕西秦岭的北麓,有一个县,~~县。~县横卧着~两条弯弯的河道,东边的~太平河,西边的~涝河,~两条河道,共同滋~着一片多情而肥沃的土地,这就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县有一个村,~灵~寺村。这里四季祥和,土地肥沃,旱涝保收,风调雨顺。日后靠一个“神针”打天~的郑明德,便出生在这个~灵~寺的村庄里。~县地~关中平原中~,南依秦岭,北临渭~,同

~~

>> 阅读第2章 第一节 爱捅马蜂窝的少年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