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换萝卜的快来
每年收红芋季节、都有外地人用板车拉萝卜来我们这换红芋。一般都是二斤红芋换一斤萝卜,我就问过大人、我们怎么不自己种萝卜呢?大人们说、我们这是湖地、种的萝卜长得还小、还不好吃;他们那沙土地、种的萝卜长得又大又好吃。
收红芋季节、我们那一天三顿都是吃红芋,不象现在的城市家庭、买来红芋后、先晒出过汗后再吃,很好吃。那时是办不到的,有人就问了、晒个红芋还有什么不好办的呢?我家10口人,连喂猪的话每天要吃掉200斤红芋。每天都要晒好200斤红芋、红芋要堆放在一起也容易烂。连下几天雨、不堆放在一起、也会烂的。所以不可能把红芋先放在那等晒好了再吃。没出过汗的红芋、噎人、很不好吃。经常把它加工成渣状(也叫粉渣)、蒸着吃。用那自制的铁皮锼子锼的,我们那用锼子锼东西、也叫拉东西。当时还流行一顺口溜:清子(早晨)拉、晌午拉、晚上不拉红芋茶。意思就是:早晨饭和晌午饭就是蒸粉渣吃;晚饭就是白水煮红芋。
所以、能吃上萝卜菜或生吃一个萝卜、那种水水甜甜的感觉,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换萝卜的来了、至少要换好几十斤或一百斤左右。换回的萝卜、大部分要把它窖起来(挖个坑埋起来)、以后来客炒菜和过年用。换回的萝卜、我都要偷偷藏几个起来、以后慢慢吃。窖起来的萝卜、没大人允许是不能动的,否则要受到惩罚的。
遛红薯也很好玩,用粪铲子(过去种庄稼没有化肥、都用人和动物的粪便来种地,农民出门都要挎上粪箕子---粪筐,带上粪铲子、好在沿途拾动物和人的粪便,常年挎粪筐人的自留地的庄稼比不爱挎粪筐人的自留地的庄稼要长得好。过去常用出门爱挎不挎粪箕子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勤劳的农民。)或抓口(钉耙)、在起过红芋的地方,把土地再翻一边。有时也能扒到好多红芋。有时碰到一个红芋根的芯子、顺着那红芋根的芯子一直扒下去,有时也能扒个好大的红芋出来。我们小孩子、在收红芋季节,放学后和星期天,还要去地里遛红芋,半天也能遛个半筐一筐的。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第十一章 下细粉(粉丝)”内容快照:
『第十一章 下细粉(粉丝)』
~细~(~丝)~细~也是当时我的期盼。先把~芋用刀剁成丁、放在磨~磨成~渣状。磨~芋的磨~比磨面的磨大得多、也~~磨,人是没法~的、人即使能~动,也~不长。~用一到~~~来拉磨。把磨好的原始~渣放到~箩(特大号面箩)里、~箩放在~缸(特大号~缸)~、~缸~~蓬~木板、~箩~还~铺~箅子。然后往~箩里加~、再用~踹子(丁
~~